朱元璋前世是谁,朱元璋为何是帝王命

朱元章前一代皇帝是谁

元顺帝 妥欢贴睦尔 中国元代末代皇帝,元明宗和世瓎长子,又称元惠帝(死后元朝庙号为惠宗,明朝谥号为顺帝),讳名托欢特穆尔,于1320年出生,1370年去世于应昌,元明宗和世瓎长子,名名孛儿只斤妥欢铁木儿。是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北元的第一位皇帝。他的汗号是乌哈噶图,在位时间是从1333年6月至1368年在位三十五年。明太祖认为他顺天应人,给他上一个“顺帝”的谥号,但蒙古人不接受。另外,北元传了五代才亡国。

为什么朱元璋能成为皇帝?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纵观古今,白手起家的皇帝不多,典型的例子有汉高祖刘邦,一介亭长,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击败了霸王项羽,创立了大汉王朝。还有一个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人生低谷的时候差一点饿死街头,后来为了吃饱饭没有办法出家当和尚。曾经沦为乞丐的她到后来起兵建立大明王朝,绝对是逆袭的故事。朱元璋从小生活在普通的家庭中,元朝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饥荒特别严重,朱元璋为了活下去,被迫出家当和尚。乱世时期人们连自己都顾不住,哪里来的闲情逸致拜佛。寺庙的香火钱也短缺,没有足够的粮食养活和尚。寺庙里的和尚也不愿意念经,天天到处化缘,其实跟朱元璋当乞丐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不同。朱元璋当和尚也当的很惨被分配到淮西和河南化斋。这里是整个国家饥荒的重灾区,家家户户房门紧闭,根本得不到斋饭。后来眼见世道艰难,被逼无奈之下,朱元璋入伍,由于骁勇善战和机灵,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赠与朱元璋兵马,还将养女许配给他,也就是大脚的马皇后。有了启动资金后来的事情就好办了,无非就是带兵攻打城池。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一点一点喂后来王朝的建立打下基础。打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一统江南,歼灭方国珍,纵观中原大地已经没有其他对手了。到了一三六八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谁能够想到曾经差点饿死在街头的和尚,是一个带兵打仗的料。还能够在英雄豪杰中脱颖而出,建立大明王朝,开创盛世,令人钦佩。

朱元璋是真龙转世吗

摘要:朱元璋是金龙转世,因为朱元璋信奉“明王转世”的说法。当年他为了生活当过和尚,也讨过饭,后来在濠州城投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参加了起义。后来率领群雄推建立了“明朝”,推翻暴元的统治,也是继承了明教明王转世的说法。

为什么那么多的乞丐之中,偏偏朱元璋可以成为帝王呢?

用人地能力。他能有、李善长等决胜千里的谋士和徐达、常遇春这样战无不胜的大将,才最终推翻元朝。

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 明朝16位帝王的继位顺序及其前世今生

“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明朝可以说是我国 历史 上最硬气的朝代,从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正式建立并统一全国,到1644年被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并灭亡,明朝国祚276年,历经16位皇帝。 虽然这16个帝王性格各异、奇葩众多,但是最后没有一位皇帝是软骨头。明朝国势之尊,超迈千古,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帝国之礼,“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也是历代明朝皇帝的祖训,明朝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公主外嫁到外国的王朝。 那么,你知道明朝16位帝王的顺序是怎么样的吗?他们的在位时间、帝王顺序、生平主要事迹、帝号又是如何?本文将按顺序带你逐一了解明朝16位帝王的前世今生。 (1)第1位帝王:明太祖 朱元璋,年号:洪武 在位时间:1368年~1398年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人们都说明朝“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前半句说的就是朱元璋,朱元璋是我国 历史 上唯一一个做过乞丐的皇帝,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 至正四年(1344年)朱元璋入皇觉寺,云游四方,增长见闻。 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其后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并自称吴王。 吴元年(1367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其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庙号太祖,葬于明孝陵。传位太孙朱允炆。 (2)第2位帝王:明惠帝 朱允炆;年号:建文 在位时间:1399年~1402年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 )生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在位四年(1398年 -1402年),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太子朱标病死,朱允炆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后,力行削藩政策,以罪相继废黜周王、代王、齐王、岷王,湘王自焚而死。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借机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入南京,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 (3)第3位帝王:明成祖 朱棣;年号:永乐 在位时间:1403年~1424年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年号“永乐”。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被册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率军招降北元乃儿不花,声望日隆。 建文帝即位后,厉行削藩,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即皇帝位。 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但其五征蒙古、出兵安南、派郑和下西洋以及迁都北京等都耗费了很大的国力。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在第五次征蒙古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庙号太宗,葬于长陵,传位太子朱高炽。 (4)第4位帝王:明仁宗 朱高炽;年号:洪熙 在位时间:1425年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成祖朱棣长子,生母仁孝文皇后徐氏。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8岁,庙号仁宗,葬于十三陵之献陵,传位长子朱瞻基。 (5)第5位帝王:明宣宗 朱瞻基;年号:宣德 在位时间:1426年~1435年 明宣宗朱瞻基(1399年3月16日~1435年1月31日),明成祖朱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 朱瞻基生于北平燕王府。幼年聪颖,深得祖父朱棣的喜爱。永乐九年(1411年),册立为皇太孙,多次跟随明成祖朱棣征讨蒙古。 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明宣宗的一系列措施使得 社会 经济空前的发展,与其父明仁宗统治时期合称“仁宣之治”。 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去世,终年三十六岁,庙号宣宗,葬于景陵,传位长子朱祁镇。 (6)第6位帝王:明英宗 朱祁镇;年号:正统、天顺 在位时间:1436 ~1449、1457~1464 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 宣德十年,正式即位,年号正统。正统十四年(1449年),御驾亲征,攻打日益崛起的蒙古瓦刺部,发生土木堡之变,兵败被俘。 孙太后联合兵部侍郎于谦,扶持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景泰八年(1457年),策动夺门之变,废景帝朱祁钰,复位称帝,改元天顺。 天顺八年(1464年)病逝,庙号英宗,葬于明十三陵中的裕陵。 (7)第7位帝王:明景帝 朱祁钰;年号:景泰 在位时间:1450~1456 明景帝朱祁钰(1428年9月11日~1457年3月14日),明朝第七位皇帝,在位7年。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吴贤妃。 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只比长兄朱祁镇小1岁。明英宗即位后被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瓦刺俘虏。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王直等大臣奏明皇太后,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尊明英宗为太上皇,次年改元景泰。 在位期间,知人善任,励精图治,重用于谦等人,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夺门之变爆发,明英宗复辟,被软禁于西苑,改元天顺。 天顺元年(1457年)二月,明英宗废其为郕王,不久朱祁钰离奇去世,享年30岁。朱祁钰是明朝迁都北京之后,第一个没有被葬于明十三陵的皇帝。 (8)第8位帝王:明宪宗 朱见深;年号:成化 在位时间:1465~1487 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在位二十三年,年号成化。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后,其父朱祁镇被瓦剌掳去,叔父朱祁钰受命监国,朱见深被立为太子。到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将朱见深废为沂王,改立朱见济为太子。 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因夺门之变而复辟,朱见深再次被立为太子。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9月9日病逝,终年41岁。庙号宪宗,葬于明十三陵的茂陵。 (9)第9位帝王:明孝宗 朱佑樘;年号:弘治 在位时间:1488~1505 明孝宗朱佑樘 (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为孝穆纪太后。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朱佑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女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史称:“弘治中兴”。 历代史学家对他评价极高,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就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佑樘驾崩于乾清宫,在位十八年,享年三十六岁,葬泰陵。传位于儿子朱厚照。 (10)第10位帝王:明武宗 朱厚照;年号:正德 在位时间:1506~1521 明武宗朱厚照(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明朝第十位皇帝,明孝宗朱佑樘和张皇后的长子。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于豹房,享年三十一岁,在位十六年,庙号武宗,葬于康陵。 (11)第11位帝王:明世宗 朱厚熜;年号:嘉靖 在位时间:1522~1566 明世宗朱厚熄(1507年9月16日~1566年),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兴献王朱祐标的次子,明孝宗朱佑樘之侄,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位皇帝。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驾崩,死后无嗣,其生母张太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煽继承皇位。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年1月),朱厚熜于乾清宫去世,在位四十五年,亨年六十岁。庙号世宗,葬于北京十三陵中的永陵。 (12)第12位帝王:明穆宗 朱载垕;年号:隆庆 在位时间:1567~1572 明穆宗朱载垕(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熄第三子,母杜康妃,嘉靖十六年正月二十三日生。 隆庆六年五月二十六日(1572年7月5日),病逝于乾清宫,庙号穆宗,葬于十三陵之昭陵。 (13)第13位帝王:明神宗 朱翊钧;年号:万历 在位时间:1573~1620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十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明神宗在位之初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张居正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社会 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八年(1592年~1600年)间主持了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明朝疆土。执政后期,28年不上朝,而王朝依旧可以运行如常。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去世,享年五十八岁,庙号神宗,葬十三陵之定陵。死后由长子朱常洛继位,明神宗死后仅二十四年,明朝灭亡。 (14)第14位帝王:明光宗 朱常洛;年号:泰昌 在位时间:1620 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明朝第十四位皇帝(1620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在位)。明神宗朱翊钧长子,母孝靖皇后王氏。 泰昌元年(1620年),在位一年就因病病逝,年仅三十九岁,是明朝在位最短的皇帝,庙号为光宗,葬于明十三陵中的庆陵。 (15)第15位帝王:明熹宗 朱由校;年号:天启 在位时间:1621~1627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2月23日~1627年9月30日),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检异母兄。16岁即位,在位七年。 天启五年(1620年)五月,因划船嬉戏,溺水获疾。后虽痊愈,仍沉缅于声色犬马之中,饮“仙方灵露饮”,以求长生。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崩于乾清宫,终年23岁,遗诏以皇五弟信王朱由检嗣皇帝位。庙号熹宗,葬于明十三陵之德陵。 (16)第16位帝王:明思宗 朱由检;年号:崇祯 在位时间:1628~1644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孝纯皇后刘氏。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时,朱由检自缢于煤山,终年三十四岁。清军入关后,以礼改葬于明十三陵中的思陵。 崇祯自缢后,明朝也随之灭亡,这个 历史 最硬气的王朝终究没能逃过王朝更替的 历史 周期率,不过,其在我们中华民族的 历史 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将会被后世所铭记。

朱元璋的祖先都是农民吗

朱元璋以上几代人都以农业为生。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原名朱重八,后取名朱兴宗。据记载,朱元璋五世祖叫朱仲八,娶陈氏,生了三个男孩。老大叫朱六二,老二叫朱十二,最小的叫朱百六。朱百六就是朱元璋的高祖,即四世祖。其后,高祖朱百六娶胡氏,生有二子,长子朱四五,老二朱四九。这个朱四九就是朱元璋的曾祖。再往后,曾祖朱四九娶侯氏,生子初一、初二、初五、初十,共四人。这个朱初一,就是朱元璋的祖父。到朱初一这一辈,他娶了王氏,生子二人,名字分别为五一、五四。朱五四就是朱元璋的父亲。朱元璋出生于赤贫的农家,以上几代人都以农业为生。他在1328年10月21日生于濠州钟离县东乡,他的幼年非常困苦。他的父和祖父以及曾祖父等数辈人都是拖欠税款者,在淮河流域到处躲债,想方设法找一个地方做佃户,以便在这块干旱和时疫肆虐的土地上过仅能餬口的生活。他在他父母的四子二女中是大难不死的最小的孩子。除了最大的孩子以外,其余孩子都因家庭无力抚养而已送人或嫁出。1344年当朱元璋16岁的时候,在5月份和6月份的三个星期内,时疫并伴随着夏季的蝗虫和旱灾夺去了他家大部分成员——他的父亲、母亲和还生活在家里的已婚的长兄的生命。他的长嫂及其幼子和另一送人的已婚哥哥是除他以外仅有的幸存者。苟活下来的人因太穷而不能很好地埋葬已逝的亲人,更不用说去抚养朱元璋了。10月末,他因此被送入了附近的一个佛教寺院做小行童,当杂差,以实践他在幼儿生病时他父亲许下的愿。25岁时,接到儿时伙伴汤和的信,汤和在信中邀请朱元璋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朱元璋害怕有人告密,放下钵盂,赶紧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