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六壬戊子日十二局,大六壬之戍
想找一些关于 大六壬的资料,如有将万分感谢
北海闲人注解的大六壬指南 毕法赋 课经很好。网上有电子版的
三命通会:壬戌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 三命通会:壬戌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壬戌日庚子时生,主人夭折。生在丑月而行金运或火运,生于辰月或未月入财官格,都是贵命。生在寅月或酉月,行西北运,命贵。生于申子辰月,行东南运,命主可做极品高官。忌己酉月、丁亥月、辛丑月,犯者凶死。 壬戌日辛丑时生,生月是辰,辰戌相冲,财官被冲开,所以命贵。生在丑月或戌月也吉。柱中如有乙或癸或卯,则是平常之命。 壬戌日壬寅时生,生在巳月,入偏官格,可进士及第,贵为朝官。若柱中子字纯一,主人官至三品。生于寅月或卯月,行北方水运,官至风宪。又有一说,六壬日遇壬寅时,叫做“太虚贵”,不能长久,盛极而祸生。 壬戌日癸卯时生,生于甲癸午酉年月,主人以文才致贵。生于申月,造命平常,若行金运或火运,则是贵命。 壬戌日甲辰时生,生于寅月或申酉月,行南方运,命主是皇帝的内外亲族。生于亥年卯月或未申、子辰、巳午年月,命主皆吉。 壬戌日乙巳时生,生于寅年寅月,入日德格局,命贵。生于辰戌丑未月也是贵命。秋日生者为印绶,夏月生者为财官格,都是好命。春天生者为伤官,冬天出生者日主健旺,这要看天干透出何字,根据透字情况也可做贵命看。 壬戌日丙午时生,生于寅月,寅午戌三合火局构成财局,弃命从财,主富。生于秋月,日主有依托,命贵。生于冬月也吉。 壬戌日丁未时生,属日德格,主人命贵,妻因此而受封,儿子也因门荫而当官,但中年时又损克妻子。生于亥子申月,命贵。生于巳午月,不贵也富。生于辰月,夭亡,但辰月见壬水是月德吉星,所以命贵。 壬戌日戊申时生,一生多灾难。若是柱中酉字纯一,主人巨富。若月令不通旺气,行运引至煞旺之乡,命不吉,如有甲木制煞,造命则吉。柱中戊己土盛,主人患眼疾,是普通的命。 壬戌日己酉时生,生于亥月或寅月、子月,行财运或官运,是特别显贵的好命。柱中亥字纯一,主人以文致贵。 壬戌日庚戌时生,对妻子不利,或主人被妻妾所害,成败无常。柱中地支纯戌,命贵。生于寅丑月,命主任武职。生于申月,日主壬水长生又为学堂之星,命主读书修文者多贵。生于亥月,日主建禄,天干透出财官者,生于卯月,卯中乙木为伤官,天干透出财星者,都是贵命。生于戌丑未月,杂气财官,丑戌相刑,命吉。 壬戌日辛亥时生,年轻时即可富贵。生于亥申巳午戌年月,贵至一二品高官。柱中戌子纯一,行水火运,是做高官的贵命。 分页导航 三命通会:壬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辛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庚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己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戊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丁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丙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乙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甲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癸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己巳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己卯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己丑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戊戌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戊申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戊午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戊辰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戊寅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戊子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丁亥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丁酉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丁未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丁巳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丁卯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丁丑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丙戌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丙申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丙午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丙辰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丙寅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丙子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乙亥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乙酉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乙未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乙巳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乙卯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乙丑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甲戌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甲申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甲午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甲辰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甲寅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甲子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癸亥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癸酉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癸未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癸巳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癸卯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癸丑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壬戌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壬申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壬午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壬辰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壬寅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壬子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辛亥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辛酉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辛未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辛巳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辛丑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辛卯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庚戌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庚申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庚寅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庚午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庚辰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庚子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己亥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己酉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三命通会:己未日不同时辰生人的命运解析
六壬日出生男女八字合婚表
六壬日出生男女八字合婚表 壬子日八字合婚: 壬子日出生的命主,至阴至阳,忍韧坚强。水主智,代表胸怀万物。柔则多情平和,聪敏好思索。刚则狂猛暴虐,性急躁好无畏冲动。而壬子日由于子水阳刃坐下,气势占先,不惧七杀,不畏财星,所以勇而好争。水势太旺多不拘礼节,好狡辩,无理搅三分,而且水狂好随性所欲,有恃强凌弱之嫌。壬子日出生最喜有木收敛其性,水之智而通木之仁,则秀气流通。只是水多则好欲,水木伤官格局多纵欲,有水木杨花之嫌。壬子日与其他比劫日主一样,也喜欢吹牛摆阔,缺乏理财意识。 壬子日八字合婚适合日柱是: 甲子日、甲辰日、甲申日、甲戌日、乙丑日、乙巳日、乙酉日、乙亥日、丙寅日、丙辰日、丙子日、丁丑日、丁卯日、丁亥日、戊子日、戊寅日、戊辰日、戊午日、己丑日、己卯日、己巳日、己酉日、己亥日、庚午日、庚辰日、庚戌日、辛亥日、辛丑日、辛未日、辛巳日、壬午日、壬戌日、壬申日、癸巳日、癸未日、癸丑日、癸酉日、 壬寅日八字合婚: 壬寅日出生的命主,意气风发,气宇智深。寅木是食神本气,甲木藏身。而且寅木属于阳气复始,丙火得生。在寅木当中,唯一受到迫害的是戊土,戊土作为七杀余气,本来是制约壬水的,而壬水与甲木母子同心,根本不会在意戊土七杀的能量,所以制杀太过的话,必然挥洒自如,骄纵轻狂之象。不受拘束,好自由,外向喜交际,富有主动性,言行泼辣,能言会唱,富有表现力。而且食神坐下,敢于尝试,接受力强,好学上级有妒忌心,恃才争强是最大的缺点。 壬寅日八字合婚适合日柱是: 甲子日、甲辰日、甲申日、乙亥日、乙丑日、乙酉日、丙寅日、丙子日、丁卯日、丁巳日、丁亥日、戊子日、戊寅日、戊午日、戊戌日、己卯日、己亥日、己巳日、己丑日、庚辰日、庚午日、庚戌日、辛巳日、辛丑日、辛未日、壬午日、壬戌日、壬申日、癸巳日、癸未日、癸丑日、癸酉日、 壬辰日八字合婚: 壬辰日出生的命主,气量宏大,志趣高远。辰土本来是壬水的七杀,属于一种遏制的能量。壬水生在辰土之上,属于库墓绝气之地,但是辰土水木余气未息,壬水得之扎根,所以虽然气势并不占先,却又不曾畏惧辰土本气辰土。而本气戊土又贪恋藏气癸水,又与戊土修好,变成了郎舅关系。也就是说,壬水是戊土的大舅子,所以壬水对戊土是客气,妹夫之谊。但是辰土当中乙木伤官余气具备了克制戊土的能量,因此壬辰日出生的命主,不怯场,不惧官,不怕事,也不惹事。吃软不吃硬,喜顺不喜逆。有明断是非之心,有刚正杀伐之性,性格刚强,不失傲慢。壬辰日出生独立性强,自我决断力清晰,适合独立创业。工作当中容易招小人,或者说自己带着小人之性。婚姻当中,说一不二,好擅专。男命得之无妨,女妨夫,易二婚。 壬辰日八字合婚适合日柱是: 甲辰日、甲寅日、甲午日、乙丑日、乙巳日、乙卯日、丙辰日、丙午日、丙戌日、丁巳日、丁未日、丁丑日、戊申日、戊辰日、戊戌日、己酉日、己未日、庚子日、庚申日、辛亥日、辛酉日、壬寅日、壬子日、癸卯日、癸亥日、 壬午日八字合婚: 壬午日出生的命主,精明细致,温馨多情。午火属于丁火藏气,而丁火对于壬水来说是金屋藏娇。所以,壬午日出生的十有七八好金屋藏娇这一手。在十天干当中,唯独壬午日和戊子日属于桃花坐宅,落在夫妻宫,因此属于夫妻恩爱之象。但凡命局用财星和官星者,生在壬午日都有一个比较美满的婚姻。重情义,顾家,夫妻关系融洽协调,一唱一和的多。壬午日一般适合女命,而男命的话,有私情的多。而且男命需要担当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还是具备铁肩道义为好,一旦拘泥于儿女私情,也就失去了人格魅力。 壬午日八字合婚适合日柱是: 甲寅、甲辰日、甲午日、甲申日、甲戌日、乙丑日、乙巳日、乙卯日、乙未日、乙酉日、丙辰日、丙申日、丙午日、丙戌日、丁丑日、丁巳日、丁未日、丁酉日、戊寅日、戊辰日、戊申日、戊戌日、己酉日、己卯日、己未日、庚子日、庚寅日、庚申日、辛亥日、辛卯日、辛酉日、辛未日、壬寅日、壬戌日、壬子日、壬辰日、癸卯日、癸丑日、癸亥日、癸未日、 壬申日八字合婚: 壬申日出生的命主,踏实老实,不苟言笑。申金的偏印绶庚金本气,与日主来讲,偏印绶带着形单影只不易亲近的信息,这属于枭印通常太旺的时候带着的外在反应。枭印太旺主缺乏亲和之气,不分亲疏远近,没有爱心,冷漠欠缺慈悲,自私自利。而用印的话,外冷内热,不善表达,做事有包容性,为人豁达,不拘私利。一般壬申日出生的人都不愿主动流露感情,行动迟缓,不紧不慢,有点火上屋子不着急的感觉。印绶坐下的,大多数不会主动做家务,或者是内务不整。俗话讲‘倒了油瓶子不扶’也都是印绶太旺,或者是印绶贴身造成的。遇到事情不先考虑怎么去解决,而是先寻求别人的意见和办法。 壬申日八字合婚适合日柱是: 甲寅日、甲午日、甲戌日、乙丑日、乙卯日、乙巳日、乙未日、丙辰日、丙午日、丙申日、丙戌日、丁丑日、丁巳日、丁酉日、丁未日、戊申日、戊辰日、戊戌日、己酉日、己未日、庚子日、庚寅日、庚申日、辛亥日、辛酉日、辛卯日、壬寅日、壬辰日、壬子日、癸卯日、癸亥日 壬戌日八字合婚: 壬戌日出生的命主,谦恭知礼,慎重可靠。戌土是命主壬水本气偏官,戌土是火库,戊土本源之地。而壬水在九月看似受到戌土本气的遏制,但实际上此刻壬水已经蓄势待发,爆发力惊人。也就是事业心很强大,有着坚韧坚定的目标和信心,当然有有不畏艰难的勇气。而且戌土当中辛金余气转生日主,所以并不畏惧戊土的顽固和强势。属于压力越大,迸发出来的决心和毅力越大,属于能担大任的类型。只是壬戌日由于丁火正财星藏在戌土当中,容易被感情打动,或者是说多了几分感性。这样的话,容易被人利用,或者是情感受骗。男命得之,谨防女同事放电,女人得之,对丈夫忠心耿耿。 壬戌日八字合婚适合日柱是: 甲寅日、甲辰日、甲午日、乙丑日、乙卯日、乙巳日、乙未日、丙寅日、丙午日、丙辰日、丙戌日、丁丑日、丁巳日、丁未日、丁酉日、戊辰日、戊戌日、戊申日、己酉日、己未日、己亥日、庚子日、庚申日、辛亥日、辛酉日、壬子日、壬寅日、癸卯日、癸亥日六壬解析
这位朋友,以下是详细的换算方法,你自己试着算一下吧.算不出来你再问.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由两者经一定的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对,为一个周期,循环往复,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 中国古代用以记录年、月、日。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建元年号。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干支的一个循环干与支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干支纪年干支纪年萌芽於西汉,始行於王莽,通行於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已用干支纪年。可是,其实是类似的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位置来纪年,干支只是用以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太岁)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会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而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第一年为「甲子」(如黄巾起义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为「乙丑」,依此类推,60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如1864年为农历甲子年,60年后的1924年同为农历甲子年;1865年为农历乙丑年,1925年同为农历乙丑年,依次类推。必须特别注意的是干支纪年是以立春作为一年即岁次的开始,是为岁首,不是以农历正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开始。例如,1984年大致是岁次甲子年,但严格来讲,当时的甲子年是自1984年立春起,至1985年立春止。干支纪年与西历的近似换算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公元前的年份则用58-「年份数除以60的余数」后计算)干支纪月干支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次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许多历书注明某农历月对应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大致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大致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大致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大致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大致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60个月合5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年(公元53年)冬至月(大雪至小寒的月份,近似农历十一月)就是「甲子月」。有歌诀为证: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 下表是地支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以及年天干和月地支构成的月干支:月地支 节气时间段 中气 近似农历月份 近似阳历月份 甲或己年 乙或庚年 丙或辛年 丁或壬年 戊或癸年寅月 立春—惊蛰 雨水 正月 2月 丙寅月 戊寅月 庚寅月 壬寅月 甲寅月卯月 惊蛰—清明 春分 二月 3月 丁卯月 己卯月 辛卯月 癸卯月 乙卯月辰月 清明—立夏 谷雨 三月 4月 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 甲辰月 丙辰月巳月 立夏—芒种 小满 四月 5月 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 乙巳月 丁巳月午月 芒种—小暑 夏至 五月 6月 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 丙午月 戊午月未月 小暑—立秋 大暑 六月 7月 辛未月 癸未月 乙未月 丁未月 己未月申月 立秋—白露 处暑 七月 8月 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 戊申月 庚申月酉月 白露—寒露 秋分 八月 9月 癸酉月 乙酉月 丁酉月 己酉月 辛酉月戌月 寒露—立冬 霜降 九月 10月 甲戌月 丙戌月 戊戌月 庚戌月 壬戌月亥月 立冬—大雪 小雪 十月 11月 乙亥月 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 癸亥月子月 大雪—小寒 冬至 十一月 12月 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 壬子月 甲子月丑月小寒—立春 大寒 十二月 1月 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月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推算实例:2004年大致是农历甲申年。那次甲申年自2004年2月4日19时56分立春起,至2005年2月4日1时43分立春止。这里的时刻是东经120度标准时。资料来源是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和时间科普网站制作的日梭万年历网路版。丙寅月,2004年2月4日19时56分立春~2004年3月5日13时56分惊蛰丁卯月,2004年3月5日13时56分惊蛰~2004年4月4日18时43分清明戊辰月,2004年4月4日18时43分清明~2004年5月5日12时2分立夏己巳月,2004年5月5日12时2分立夏~2004年6月5日16时14分芒种庚午月,2004年6月5日16时14分芒种~2004年7月7日2时31分小暑辛未月,2004年7月7日2时31分小暑~2004年8月7日12时20分立秋壬申月,2004年8月7日12时20分立秋~2004年9月7日15时13分白露癸酉月,2004年9月7日15时13分白露~2004年10月8日6时49分寒露甲戌月,2004年10月8日6时49分寒露~2004年11月7日9时59分立冬乙亥月,2004年11月7日9时59分立冬~2004年12月7日2时49分大雪丙子月,2004年12月7日2时49分大雪~2005年1月5日14时3分小寒丁丑月,2005年1月5日14时3分小寒~2005年2月4日1时43分大寒干支纪日干支纪日,60日大致合2个月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确定的文献指出干支纪日始於鲁隐公三年夏历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因为儒略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4整除,闰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5日,所以4年1461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数是29220日,合80年。这就是说,每8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儒略历月日日期会反复一次循环。(公元4年本来应为闰年,但因为公元前45年开始实施儒略历后,「每隔3年」加一次闰日被误为「每3年」加一次闰日,所以罗马皇帝屋大维下令前5年、前1年、4年停闰以修正错误置闰。)因为格里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100但非400整除,闰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425日,所以400年146097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数是2921940日,合8000年。这就是说,每8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格里历月日日期若没有遇到能被100但非400整除的公元年,会反复一次循环,但整体而言,假设未来从不改格里历,每800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格里历月日日期才会反复一次完整的循环。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2月18日,合农历壬子年正月初一,以及9912年2月18日,都是是「甲子日」。干支纪日与格里历的换算若我们把天干的甲、乙、...、壬、癸编上 0, ......, 8, 9 等序号;地支的子、丑、...、戌、亥亦编上 0, 1, ......, 10, 11 等序号,那麼:从已知的格里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4,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例如:(1972 - 4) mod 10 ≡ 8,所以天干是「壬」;(1972 - 4) mod 12 ≡ 0,所以地支是「子」。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其中奇数月i=0,偶数月i=6,C是世纪数减一,y是年份后两位,M是月份,d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 ]表示取整。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干支纪时干支纪时,60时辰合5日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必须注意的是子时分为0时到1时的早子时和23时到24时的晚子时,所以遇到甲或己之日,0时到1时是甲子时,但23时到24时是丙子时。晚子时又称子夜或夜子。日上起时亦有歌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 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 壬子是真途。下表列出日天干和时辰地支构成的时辰干支,以北京时间(UTC+8)为准:时辰地支 北京时间 (UTC+8) 甲或己日 乙或庚日 丙或辛日 丁或壬日 戊或癸日早子时 0时—1时 甲子时 丙子时 戊子时 庚子时 壬子时丑时1时—3时 乙丑时 丁丑时 己丑时 辛丑时 癸丑时寅时 3时—5时 丙寅时 戊寅时 庚寅时 壬寅时 甲寅时卯时 5时—7时 丁卯时 己卯时 辛卯时 癸卯时 乙卯时辰时 7时—9时 戊辰时 庚辰时 壬辰时 甲辰时 丙辰时巳时 9时—11时 己巳时 辛巳时 癸巳时 乙巳时 丁巳时午时 11时—13时 庚午时 壬午时 甲午时 丙午时 戊午时未时 13时—15时 辛未时 癸未时 乙未时 丁未时 己未时申时 15时—17时 壬申时 甲申时 丙申时 戊申时 庚申时酉时 17时—19时 癸酉时 乙酉时 丁酉时 己酉时 辛酉时戌时 19时—21时 甲戌时 丙戌时 戊戌时 庚戌时 壬戌时亥时 21时—23时 乙亥时 丁亥时 己亥时 辛亥时 癸亥时晚子时 23时—24时 丙子时 戊子时 庚子时 壬子时 甲子时解析大六壬预测
希望你看得懂,我是完全根据你上面分析以下:请仔细看来课体:遥克,蒿矢,六仪,三交,龙战。课义:蒿矢三交,昼虎难逃,干上及末,少解煎熬。解曰:午火发用克干,课名蒿矢。三传俱仲,谓之三交。皆因交合之中,致生不交。昼将上乘白虎相射,凶恶难逃。幸干上乘亥,末传见子,能制虎鬼,可以稍解熬煎也。断曰:四上脱下,根断源竭,尊上则利,卑下难堪。午冲子,冲神乘破发用,为之冲破格。主道路驱驰,男女争构。射神临于闭口,不宜一切求谋。又午加卯为用,托人多失节难成。天时:水运乎上,天罡指阴,子克午火,不能即晴。家宅:日渐破败,伤脱难免。仕宦:白虎作催宫使者,功名指日可得。求财:财爻临宅,财可坐致。婚姻:课名三交,占婚不吉。胎产:胎与支刑,必有所伤。疾病:肝胆受病,中传酉金作羊刃,乘丁伤干,或为金刃所伤,冬占即愈。出行:水陆两途皆不吉。行人:可以立至。兵战:师劳财匮,未见其利。毕法云:人宅受脱俱遭盗。占验:甲申五月申将巳时占兵困,曰:城必无虞,不日围解,盖因支干休囚,旺气在内,用时同克日干,格合罗网。初传鲁都作虎鬼,彼兵虽凶无害。缘末传游都将星,冲克初传,以凶制凶故也。蛇 雀 合 勾 申 酉 戌 亥 贵 未 子 龙 后 午 丑 空 巳 辰 卯 寅 阴 玄 常 虎 后 常 虎 勾 午 卯 寅 亥 卯 子 亥 庚 妻财 壬 寅 虎 官鬼 巳 阴 兄弟 丙 申 蛇
大六壬入门基础知识
大六壬入门基础知识
什么是大六壬
大六壬,为古代天文星象应用学,其产生来自于天文历法,为术数预测之首,以道家天人合一的理论为指导,以天道对应人道,以时空信息包含万物运转的规律来推算人事。六壬以占卜人事著称,俗语说:“学会大六壬,来人不用问”,因此大六壬有“人事王”之美誉,被称为三式之首。
六壬者:壬子,壬寅,壬辰,壬午,壬申,壬戌。因河图云“天一生水”,故五行始于水,这是和天文学中水星的公转速度最快,公转周期最短是有有直接关系的。
六壬术数,大致可分为四种:①大六壬;②中六壬;③小六壬;④六壬金口诀。
大六壬的历史记载
六壬是东方最古老的占星学,是用式盘占卜吉凶的一种术数。
六壬与遁甲、太乙合称三式。汉代许慎《说文》记:“言水者,准也,生数一,成数五,以水数及之成六壬也。”河图讲“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是生数,六是成数,五行以水为首,十天干中,壬、癸分别为阳水、阴水。舍阴取阳,六十甲子中壬有六个(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称为六壬。六壬有七百二十课,以刻有干支的天盘、地盘相叠,转动天盘后得出所值的干支及时辰,判明吉凶。
六壬术起源很早,以占卜人事著称,其法由来已久,具体年代,已无法确定,到了东汉已经盛行,汉代《吴越春秋》、《越绝书》已有记载,由此已知定是始于汉代以前。《隋书·经籍志》载有《六壬式经杂古》《六壬释兆》。唐《王建诗·贫居》云:“近来身不健,时就六壬古。”说明在唐代时已经很流行六壬术。
到了北宋,宋仁宗还亲为杨维德编撰的《景偌六壬神定经》作序。说明宋代时已经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喜爱。这时的相关六壬书籍有徐次宾的《口鉴》,宋元改朝换代之际祝泌所著的《六壬大占》和《壬易会元》等书。《四库未收书提要》载录了宋代祝泌的《六壬大古》,并介绍云:“是编《宋志》不著录,郑樵《通志略》所列六壬,多至八十二家。焦宏《经籍志》凡八十九家,钱遵王《述古堂书目》凡一十八家,皆无是册,盖佚已久矣。此从宋刻本依样影抄,卷首有泌边书序及六壬起例。案泌云六壬立名,古今不宣其旨,惟《周礼·哲蔟氏》掌覆夭鸟之巢以方书十日、十二辰、十二月、十二岁、二十八星之号,即壬盘之体,三代之壬书,惟此一证,与术家以五行始于水,水生于一,成于六之说异。”
明代是中国数术蓬勃发展的时期,六壬类书籍更是层出不穷,陈公献的《大六壬指南》、尹希吉的《六壬捷录》较为有名。袁祥著,郭御青校刊的《六壬大全》总汇六壬术诸家遗文,颇为详细,在社会上很有影响。
清代六壬专著更多,主要有徐端华的《六壬直指》,张宏的《大六壬说约》等。
民国是文人研究术数成为时髦,这时的六壬类著作主要有韦千里的《千里秘笈》、袁树珊所著《大六壬探源》和徐养浩所著《大六壬金铰剪》等。
大六壬基础知识解析
一、地盘是永远不变的:
研究大六壬,是以后天卦为主。其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排盘时要注意地盘永远不变。指的是宫位,方为。时序所对应的时空。
巳 午 未 申
辰 酉
卯 戌
寅 丑 子 亥
子:表示正北方,也可表示农历十一月(子月),也可表示子时,也可表示地气之纳象。
丑:表示东北方,也可称兼宫交气,也可表示农历十二月(丑月),也可表示丑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纳象。
寅:表示正东北方,也可表示正月(寅月) ,也可表示寅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纳形。
卯:表示正东方,也可表示二月(卯月)也可表示卯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的纳形。
辰:表示东南方,也可称兼宫交气,也可表示三月(辰月)也可表示辰时,也可表地气的纳形。
巳:表示东南方,也可表示四月(巳月),也可表示巳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纳形。
午:表示正南方,也可表示五月(午月),也可表示午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纳形。
未:表示西南方,也称兼宫交气,也可表示六月(未月),也可表示未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纳形
申:表示西南方,也可表示七月(申月),也可表示申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纳形。
酉:表示正西方,也可表示八月(酉月),也可表示酉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纳形。
戌:表示西北方,也可表示兼宫交气,也可表示九月(戌月),也可表示戌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纳形。
亥:表示西北方,也可表示十月(亥月),也可表示亥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纳形。
注:大六壬的运用只在日干上显一干,其它的干隐藏,气不显。但是内在的关键。地支天地盘都是,初学者,易于将地盘之气与形,同天盘之气与象搞混。使越学越搞不明白。
二、起天地盘
起天盘:随时空转移的十二地支,它表示月将、用神等,吉凶皆来于此。
皆天盘上的月将加临到地盘所表示的时辰上就是天地盘,如:甲子日未时戌将,其天地盘是这样:
申酉戌亥
未 子
午 丑
巳辰卯寅
横列:
天盘: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
地盘: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上下对应:子上卯;丑上辰;寅上巳......亥上寅
注:天盘也是用地支表示,此刻要注意,它是代表了“太阳”日宿,在地盘上的过宫走气,千万不能误混。是喻指月宫受阳的感应交会。其交会过宫是每月的中气。
什么是月将呢?陈公献在《大六壬指南》中说:“月将即日宿太阳也。正月雨水后日缠之次入亥宫乃登明将也;二月春分后日缠降娄之次人戊宫乃河魁将也
雨水和春分是每个月的气、不是节。即正月过了雨水气以后,太阳日缠就在亥宫,二月春分气后、太阳曰缠就在戊宫,我们这样依次推下去。
正月雨水后日缠在亥;
二月春分后日缠在戊;
三月谷雨后日缠在酉;
四月小满后日缠在申;
五月夏至后日缠在未;
六月大署后日缠在午;
七月处暑后日缠在巳;
八月秋分后日缠在辰;
九月霜降后日缠在卯;
十月小雪后日缠在寅;
十一月冬至后日缠在丑;
十二月大寒后冬至在子。
注:上面即是太阳过宫。强调月将代表了天道,也包括了28星宿的感应之气,28宿即是西向东排列:
1,星纪 斗,牛 女;
2,玄
也纳括了事物的天道感应之象。研究时,要认真区分清楚,很多人在此糊涂。
对月将的`说明
图中、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组成的方盘为一个固定的地盘,叫固定盘,称为十二宫。无论什么时候,在盘上的组合形式都是不变的。
在固定盘中,是以寅为正月,卯为二月,辰为三月,依此类推。所谓寅月、卯月等称为月建,即建寅建卯等。和月建相对的就是缠,所谓缠,就是缠住或停留的意思。在寅月太阳就停留在亥宫,在卯月,太阳就停留在戌宫。
在一年十二月中,每过中气,太阳就会移动一个宫。太阳在每一宫里,要停留30天左右、为一个月。在这个月内,太阳主事,所以叫月将。
至于什么是 訾,降娄等等则称为十二次,表示岁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而每年所在的位置。过去是用岁星纪年,后来岁星被太岁所代替。
知道月将,再根据起算的时间,就可以确定天地盘了。
如我们在正月雨水后的午时算一件事,那就将月将亥加在天地盘的午上面叫做亥将在午时,形成一个活动盘,或者叫天地盘。
亥将午时
戌 亥 子 丑
酉 寅
申 卯
未 午 巳 辰
正月雨水后日缠在亥
活动盘一确定,就必须要用到当天的天干和地支。因为六壬课式只有一个天干,并且要把它化为地支。这就要用一种遁干方法,怎么遁?我们来看看十个天干在固定盘上的位置。
丙 戊 丁 庚
巳 午 未 申
乙辰 酉
卯 戌 辛
寅 丑 子 亥 壬
甲 癸
子、午、卯、酉叫做四正,没有天干可遁。其它叫作四隅,可以藏匿天干,每宫一个。因为戊己属土,由火所生,所以它遁在南方的巳宫和未宫里。
当天的天干遁在哪一宫,在这一宫上所乘的活动盘地支,就是这个天干所化的地支。
月将名称由来与天盘起法
近日收到不少研究六壬的易友来信,均提出月将十二名称是由何而来,笔者对作如下简要解释,不妥之处,敬请诸位方家指正。
从古代大量资料看,十二次实际上是一种岁星纪年法。早在春秋时期,由于周天子地位不断下落,各诸侯国纷纷利用本国君主在位的年数纪年,比较混乱。当时的星占家为了星占需要,便利用岁星运行十二年一周天的特点,把周天均匀的分为十二等分,十二年一个周期,故名十二次。这样以来,岁星每年所在的位置就成了整个中国统一纪年的标志,再把十二次的名称依次同地上各诸侯王国对应起来,就可以进行星占观天下妖祥了。十二次星天区分野:星纪代表吴越,玄枵代表齐,女取訾代表卫,降娄代表鲁,大梁代表赵,实沉代表晋,鹑首代表秦,鹑火代表周,鹑尾代表楚,寿星代表郑,大火、析木代表燕,这个分星分野体系也就是周礼所谓十有二岁之相。
由于岁星的运动是不均匀的,有时会发生所谓逆行,又由于岁星周期实际上为11.86年,每十二年即超过一周天,大约85年其位置就超前到下一个星次,这就是后人讲的超辰接气。根据此规律分演为十二个月,即称月将,据《左传》昭公七年记载:当年(公元535年)四月初一发生日食,士文伯认为鲁国和卫国将要承担这次日食灾祸,不过卫国祸大、鲁国祸小,他的依据是日食时太阳正从卫国大而分野走向鲁国的分野,即当时太阳正从女取訾之次走向降娄之次。
明白了上述月将的由来,再来研究大六壬起课方法就不难了。《六壬心印赋》曰:“月将即日宿太阳也。正月雨水后日足厘女取訾之次入亥宫,乃等明将也;二月春分后日足厘降娄之次入戌宫,乃河魁将也……”由此可知,月将即每月之中太阳在十二宫所处的位置,每月以此值日之将而加来人所占之正时上,顺布十二宫辰即天盘也。如正月午时来占,月将乃亥将登明也,则用午加亥、子加未……顺布十二宫。
金口诀起课方法
先确定年、月、日、时
就是把问课时的特定时间转换成干支时,比如1998年,4月,22日,下午2点,即为戊寅年、丙辰月、己亥日、辛未时。确定时间,最好手边有万年历,随时可以查阅准确的年月日时。这简单说一下年月日的确定。
六十甲子的排列:无论年月日时的都是按六十甲子的顺序依次排列下来,从古至今不可变异,所以必须明六十甲子的排列顺序,六十甲子的组合,是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顺序组合的,在六十甲子组合中,是阳干配阳支,阴乾配阴支,不会出现阴阳互配的情况。
我们把六十甲子排列写出如下: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年的确定就是干支纪流年,98年为戊寅年,99年就是己卯,2000年就是庚辰年,倒推上去,97年为丁丑年,96年为丙子年,95年为乙亥年,从六十甲子排列表中可以推知。
月的确定,一年十二个月,与十二地支相对应,十二个月的地支是不变的.
寅为正月,卯为二月,辰为三月,巳为四月,午为五月,未为六月,申为七月,酉为八月,戌为九月,亥为十月,子为十一月,丑为十二月。
而每月的天干是不确定的,因而是要查找出来,或计算出来。查找只要有本万年历,每年每月每天的干支都列出来,只要找到相应的阳历或阴历的年月日,就能找出对就的年月日的干支。比如在98年阴历10月,当翻开万年历找到98年10月这一项,就能看到本月的干支,即癸亥月。注意每月的月建是以节来论的,也就是说,当立春之後才能建寅,二月是惊蛰以後才建卯,其馀依次类推。三月在清明後,四月立夏後,五月忙种後,六月小暑後,七月立秋後,八月白露後,九月寒露後,十月立冬後,十一月大雪後,十二月小寒後。
日的确定一般要查万年历才能确定,比如九八年阴历11月17日,翻开万年历查到98年阳历11月17日为农历九月二十九,日干支为辰。
而确定日干支後,时辰的确定就容易了,可以推出来,也必须自己推出来,一般没有书可以查找。我们把一天二十四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这样十二地支与十二时辰的对应关系是固定的,即从上一天的23点到1点为子时,下面十一个时辰依次为1:00-3:00为丑时,3:00-5:00为寅时,5:00-7:00为卯时,7:00-9:00为辰时,9:00-11:00为巳时,11:00-13:00为午时,13:00-15:00为未时,15:00-17:00为申时,17:00-19:00为酉时,19:00-21:00为戌时,21:00-23:00为亥时,时辰的支必须配上干才是完整的时辰,支配於所用方法还是五子元遁法,即甲己还是甲,乙庚丙作初,丙辛起戊子,丁壬庚子辰,戊癸壬子头,时元从子推。
定地分
地分的取法灵活多样,主要依瞬间定位时的资讯点,所以抓取资讯点是关系。这介绍最基本最常用的定地分的方法,即求测者在预测师的相对方位。这使用的方位是以十二地支方点阵图为准的。不论预测师面向何方,南方总为午,北方为子,东方为卯,西方为酉,永远不变,配图以说明之:圆心为预测师,求测者处在A点为辰,处在B点为未,著求测者位置不能明显确定,在某位置,就凭预测师当时灵感所动定之,比如在辰巳位不能确定,这时你认定为辰即为辰,你认定是巳即取巳。比如来人落座後,处在预测师的南方,则地分为午,如果偏东一些则用巳,偏西一些则用未。地分的确定与当时预测师面向的方向无关,不管预测师面向何处,南方永远是午,北方永远是子,这一点要记住。上图示是以预测师为圆心,即预测师所处的位置在圆心处而设定的。
推算月将
月将是月建的处,正月建寅,亥为月将,反之,十月建亥,寅为月将。这把十二月将名称与月份对照冽表如下:
正 月 寅 亥 登明
二 月 卯 戌 河魁
三 月 辰 酉 从魁
四 月 巳 申 传送
五 月 午 未 小吉
六 月 未 午 胜光
七 月 申 巳 太乙
八 月 酉 辰 天罡
九 月 戌 卯 太冲
十 月 亥 寅 功曹
十一月 子 丑 大吉
十二月 丑 子 神後
在表中的月将是固定月将,而在课中使用的活月将,因此,要把它重新推算入课,根据古本运算用将口诀“月将加时方上传”,即把立课时的固定月将,加在立课时辰上,顺时针数到地分上,即是到课内所用月将。
定贵神
贵神十二位,必须记住、记清、记死,并且顺序也不能颠倒:
天乙贵神己丑阴土
天空戊戌阳土 腾蛇丁巳阴火
百虎庚申阳全 朱雀丙午阳火
太常己未阴土 乙卯阴木
玄武王子阳水 勾陈戊辰阳土
太阳辛酉阴金 青龙甲寅阳木
天後癸亥阴水
十二贵神的排列顺序是:贵、腾、朱、六、勾、青、空,白、常、玄、阴、後
十二贵神的起法是以日干决定的,起贵神的口诀必须记住:
甲戊庚牛羊,乙己鼠猴乡
丙丁猪鸡位,壬癸蛇兔藏
六辛逢马虎,此是贵人方
定人元
人元是由当天的日干遁到地分上得来的,其口诀必须记住:
甲己还是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起戊子,丁壬庚子居,
戊癸起壬子,时元从子推。
定将干、神干
将神与贵神的干的定法,同人元的定法一样,也是用五子元遁法得来,如上两例中,第一例中将神为酉,相当於地分是酉的人元,即可得出将干来了,贵神赐蛇,腾蛇为巳,即可得出神干为癸。第二例中,将神为亥,将干就为己,贵神为勾陈,勾陈为辰。即可得神干为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