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对五志,五行相生相克

何为中医五志

标准的五行对应五志及五脏五腹表:五行木、火、土、金、水五志怒、喜、思忧、悲、恐惊五脏肝、心、脾、肺、肾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五志是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做出的不同情志反应,属人人皆有的情志体验。中医认为五志异常会导致脏腑气机紊乱,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各种疾病。影响脏腑气机的特点是:怒则气上、喜则气缓、忧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恐则气下。

五行中木火金土分别对应人体哪些脏腑?

木性生发条达,肝性喜条达而主疏泄;水性滋润下行,肾藏精而主水。因此,肝属木、肾主水,其它脏腑亦是如此。以此类推

五行对应的各种关系一览表

五行对应的各种关系一览表:一、自然的五行对应关系1、五音对应五行:角为木,徵为火,宫为土,商为金,羽为水。2、五味对应五行:酸为木,苦为火,甘为土,辛为金,咸为水。3、五色对应五行:青为木,赤为火,黄为土,白为金,黑为水。4、五化对应五行:生为木,长为火,化为土,收为金,藏为水。5、五气对应五行:风为木,暑为火,湿为土,燥为金,寒为水。6、五方对应五行:东为木,南为火,中为土,西为金,北为水。7、五候对应五行:春为木,夏为火,长夏为土,秋为金,冬为水。8、五形对应五行:长为木,尖为火,圆为土,方为金,胖为水。9、五韵对应五行:短为木,高为火,平为土,长为金,低为水。10、五业对应五行:工为木,商为火,农为土,士为金,官为水。二、人体的五行对应关系1、五脏对应五行: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2、五腑对应五行:胆为木,小肠为火,胃为土,大肠为金,膀胱为水。3、五官对应五行:目为木,舌为火,口为土,鼻为金,耳为水。4、形体对应五行:筋为木,脉为火,肉为土,皮为金,骨为水。5、五动对应五行:行为木,站(视)为火,卧为土,坐为金,动为水。6、五液对应五行:泪为木,汗为火,涎为土,涕为金,唾为水。7、五元对应五行:元性为木,元神为火,元气为土,元情为金,元精为水。8、五华对应五行:爪为木,面为火,唇为土,毛为金,发为水。三、行为的五行对应关系1、五常对应五行:仁为木、礼为火,信为土,义为金,智为水。2、五性对应五行:直率为木,热情为火,忠厚为土,坚硬为金,柔弱为水。3、五戒对应五行:杀为木,淫为火,妄为土,道为金,酒为水。4、五魔对应五行:瞠为木,贪为火,疑为土,慢为金,痴为水。5、五志对应五行:怒为木,喜为火,思为土,悲为金,恐为水。6、五声对应五行:呼为木,笑为火,歌为土,哭为金,呻为水。7、五变对应五行:握为木,忧为火,哕为土,咳为金,栗为水。五行相生含义:金生水——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金靠水生,销锻金也可变为水,所以金生水。水生木——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所以水生木。木生火——是因为木性温暖,火隐伏其中,钻木而生火,所以木生火。火生土——是因为火灼热,所以能够焚烧木,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灰即土,所以火生土。土生金——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依附着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有山必生石,所以土生金。

五行表大全

何为五行,五行与五脏情志的对应关系

1:肝为将军之官: 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属木;主输泄。

肝胆互为表里;肝开窍在目;肝在体合筋;肝其华在爪;肝与春气相呼应。

2:心为君主之官:心藏神,主血脉;心属火。

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心开窍于舌;心在体合脉;心其华淤面;心与夏气相呼应。

3: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主运化,脾属土;脾统血,主升清。

脾与胃互为表里;脾开窍于口;脾在体合肉;脾其华在唇;脾与长夏气相呼应。

4:肺为人体的宰相: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肺主肃降;肺属于金。

肺与大肠互为表里;肺开窍在鼻;肺在体合皮;脾其华于毛;肺与秋气相呼应。

5: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肾主生殖;肾主纳气;也是命门;肾气与冬气相应。

肾于膀胱互为表里;肾开窍在耳;肾在体合骨;肾其华在发;肾与冬季相呼应。

综上所述:

肝   心   脾    肺   肾

木   火   土    金   水

古人如何用五行生克思想调理情志?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多愁善感,最后郁郁而终。从某个角度来说,这叫做情志不畅,出了大问题。不只多愁善感会出问题,过喜过怒过悲也是会出些问题的。那么古人对于情志不畅的问题,他们有没有办法解决?有!那就是用五行生克的养生学方法调理。

林黛玉

先说说它的原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这喜怒悲忧恐五种情绪状态称为五志,是人体五脏之气所化,每一种情绪都有与之对应关连的内脏。据《内经》所述:怒为肝志,喜为心志,思为脾志,忧为肺志,恐为肾志。这就是所谓五脏五志。五种情绪过度(五志过极)就会扰乱五脏的气机。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见《灵枢.举痛论》),"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见《灵枢.本神》)。所以,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情绪过度伤到了对应的脏腑。

脏腑生克图

再说说古人是如何调理情志不畅的。古代养生学家认为,这类因情志过度所产生的五脏不和,可以各用一种与之在五行属性上有相克关系的情绪来调整。在五行属性上,肝属木,心属火,牌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志的五行属性与其关连的五脏相同,即;怒属木,喜属火,思属脾,忧属金,恐属水。五行的相克链为:金木土水火金。对应的,五志的相克链为:悲怒思恐喜悲。这是说,因过度愤怒而引起的情志不和,可以用引发悲伤的情绪的方式来调理;因过度思念而引起的情志不和,可以用引发愤怒的情绪的方式来调理,其余可依此类推。

张子和

《吕氏春.卷十一》就记载了战国时的名医文挚,就曾运用激发愤怨情绪的办法治愈了齐闵王的疾病。像这样,以一种可调控的情绪来调和另一种失去控制的情绪反应的方法,被后世养生学家广泛地加以运用。如张子和在《儒门事亲》所述:"悲可以治怒也,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也,以谑浪?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也,以遽迫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也,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也,以虑彼忘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视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