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1981年,庚子年五运六气与疾病
何谓五运六气?
简称运气学说,运气.古代研究气候规律与发病关系的学说.五运指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六气指风,热,湿,火,燥寒.其演绎方法是据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以定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以定气.每年的年号都由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组成,代表运与气的结合.根据运气相临的逆顺情况,运用阴阳相反相成和屋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推测每年气象的特点及气候变化的周期性,进而探讨气候对发病因素和人体的影响,概括出六淫发病的一般规律.
在中医学的角度上讲今年是什么年?
2023年,按照中国传统的叫法,也叫庚子年。按照五运六气论,庚子年,金运太过,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司天:少阴君火 ;在泉:阳明燥金;中运:金太过;主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 ,太阳寒水;客气: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主运:木不及,火太过,土不及,金太过,水不及;客运:金太过,水不及,木不及,火太过,土不及;
解读中医五运六气
中医五运六气理论是研究时间变化与疾病相关性的一种学说。记得某年与表姐聚餐她谈起了中医 养生 。问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什么意思?”听完我有些发愣。问她:“五运六气也上了 养生 栏目?”她说:“是五运六气,XX教授讲过……。”听她讲述后我笑了,如此深度的理论也上了媒体。告诉她养是顺从之意。“春夏养阳”是春夏季节运动或食补要顺从气机升发状态,升发属阳。“秋冬养阴”是秋冬季节运动或食补顺从气机收藏状态,收藏属阴。五运六气是古代中医理论的巅峰之论。《黄帝内经》六节脏象论:“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此话意思:不知年月变化带来五行之气的盛衰,对人体脏腑功能虚实的影响,是不可以当医生的。 现在节气是大雪,子月的开始。“子时一阳生”,时,指时间。主要指子月,也包括子时(23--1)。大雪与冬至两个节气是子月,是体内阳气自动恢复的最佳时间。六节脏象论:“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15日是一个节气,节气的气候变化如竹子一节一节相连。《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 肺,治节出焉?治节是治理调节,“肺”主管身体自我调节生理功能,适应24节气交替变化。肺“开窍于鼻、主皮毛”,肺通天气,对气候节气的敏感最强,皮肤汗孔也随节气变化开合,所以“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关节疾病与“肺”也有关系,很多关节病人气候变化提前知道,“肺”的治理调节不好,导致关节疼痛,风湿病患者自身“天气预报”很准,所以我临床治疗风湿痹病常用入肺经的药。 古人用六经理论模型把24节气分为6个阶段,每个阶段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功能都有影响,这就是古代中医巅峰理论“五运六气”的“六气”。“五运”是用木、火、土、金、水五行理论模型,来归类太阳系行星运行规律对气候以及人体生理功能影响的五种现象。用每年的天干代之,如壬辰年,丁壬合化木,阳干为太过,阴干为不及,故今年是木运太过之年。六经理论把24节气划分为6个阶段,分别是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理论即采用这个模型把所有疾病归类其中。 用天干地支理论推演每年的气候变化,可以知道当年的“运气”变化规律。如今年是己亥年,“巳亥之纪,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司天是上半年运气情况,在泉是下半年运气情况。2023年己亥年流行病的病因多为风热之邪所致。24节气“小雪”节气开始是太阳寒水当令,这是每年不变的主气,如主人之意。天有“不测风云”,人有“不速之客”,故把每年非正常气候变化规律叫客气,如客人之意。客随主变,主气变动,客气也随着变。比如壬辰年小雪至小寒客气是太阴湿土当令,很多阳虚体质病人说吃我的汤药感觉特别辣。寒湿之气当令,用了大量干姜化寒湿之气,以宗“必先岁气,勿伐天和”。 2002年我开始研究中医五运六气,2004年实验与易经术数理论融汇,探秘人体出生时间与得病时间的“五运六气”是否存在必然联系。但主要是用五运六气理论研究流行病与疑难病的发病机理。人体出生时间可以用“两套系统”推演,一个是古代易经命理学,另一个是中医五运六气理论。前者侧重人体体质禀赋研究,但理论有断层现象,目的是查出疑难病真正病机。人体有阳虚证候,同时也有肝火旺证候存在,有时真假难辨。《黄帝内经》“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气立”是人出生呼吸时候,记录“气立”时辰的五行密码。因气而立故名“气立”。除了呼吸之气,更重要的是节气而立。人体精血自生冬至比大暑节气恢复的快即是此理。比如:1976年丙辰年出生,丙辛水运太过之年。若公历7月21-9月21日出生,主气是太阴湿土当令,客气是厥阴风木当令。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所以1976年公历7月21-9月21日出生的人“气立”五行密码以寒水与湿土为主。某人1994甲戌年由于饮食寒凉得了寒湿困脾证,2002年研究“运气”理论思考过为何1994年发病?1994年是甲戌年,也是寒湿之气当令,激发了他体内“气立”时候的五行密码,所以1993年、1995年很好,而只有1994年得病。2008年盘锦市沙岭镇李某某胃寒胀痛被我治愈之后,为何2009己丑年复发?复发虽是吃了寒凉东西,但这也是诱发因素,主要因素是2009己丑年土运不及,加上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己丑年“运气”使他的阳虚寒湿体质更加寒湿,2009年吃药后到现在一直很好。 桃花三月清明时开的最美,梅花开花需要到小寒、大寒的腊月。它们“气立”的五行密码不同,所以它们在不同的节气作用下完成开花过程。每人“气立”时候的五行密码不同,脏腑生理功能受五运六气影响而成的体质即因人而异。有的人经常吃麻辣烫也没事,而有的人吃一点即满面疮疖。壬辰年冬天某晚,妻子告诉我儿子发热38度,大雪节气值令,客气是太阴湿土,主气是太阳寒水。辨证分析肯定考虑风寒为主,去药局抓了麻黄6克、桂枝4克、甘草2克。回家看儿子盖大被,问后得知恶寒,查脉浮紧,证属风寒无疑即把药煎煮,服用一次晚上汗出,身体恶寒消失。但次日早上发热未退,分析表寒兼带里热,否则热随汗散。舍脉从证,另与升降散加减配服,一剂药后从周四最高的39度降到正常,二剂恶寒、发热彻底痊愈。壬辰年大雪节气的“客气”是太阴湿土,“主气”太阳寒水,麻黄、桂枝、甘草发散风寒使恶寒症状消失,继续服用辛温之药与升降散同用是针对“运气”的寒湿之气。 运气理论适合研究非情绪化疾病,我的易经老师说:“有些疾病即使吃药,得不到节气五行之气相生相扶,当时也只是缓解。得到节气五行之气相生相扶,轻的可以不治自愈,严重的用药也会事半功倍。” 成书先秦时期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也。”这句话值得每位中医临床医家深思。 2012年初稿,2023年7月修订 张雷2023年五运六气及全年养生要点
2023辛丑年,五运六气会有相应改变,如果按《黄帝内经》推算,其实从大寒节气起岁运就加临了。新的一年,又有什么样的气运?又易出现哪些健康问题呢?今天就为大家整理一份2023年五运六气以及关于养生的建议。2023年五运六气2023年大部属辛丑岁,岁运(主管全年)是水运不及。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简单来说就是这样。·大运:水运不及(全年)·司天:太阴湿土,对上半年影响大,·在泉:太阳寒水,对下半年影响大。“岁水不及,湿乃大行”,全年气候呈现出一种湿润、湿气弥漫的特点,易出现胃脘、腹部胀满,身体沉重,大便不成型等。另一方面,水运之年,与肾对应,肾主骨、主生长发育和生殖。水运不及,肾的收藏力是不够的,易出现肾系疾病,如腰酸痛、关节不适,行走不利,浮肿、难受孕等。特别的是,上半年太阴湿土司天,再加上土克水,上半年水就更弱了。若原本肾虚,肾气不固或经常熬夜或冬天没收藏好,今年上半年就相对难过一些,补肾就要开始准备起来了。下半年由于太阳寒水在泉,有在泉之气的水来补充中运的水不足,《内经》称为—同岁会—属静顺。这样天气运化也会趋平。2023年养生要点1初之气(1月20日~3月20日)“初之气,地气迁,寒乃去,春气正,风乃来,生布万物以荣,民气条舒,风湿相薄,雨乃后。民病血溢,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痿。”初之气,主客气都为厥阴风木,肝气生发,加上辛丑年全年的气候特点是寒和湿,所以大体倾向于出血、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痿、水肿等风寒湿为困的疾病的发生。【易出现问题】出血性疾患如吐血、咯血、鼻出血、皮下出血,及筋络拘急强直,关节运动不便,身体重着,筋脉萎软无力等【调治方法】宜对厥阴风木这个客气来治,多吃白色主食,如粳米,糯米等(稻谷属金,取金克木之意)。另外,可以喝菊花枸杞茶,清肝火、滋肾阴,同时按揉太冲、涌泉穴效果更佳。同时,不要急着减衣服,继续收藏精气。2二之气(3月20日~5月21日)“二之气,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气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湿蒸相薄,雨乃时降。”二之气,主客气都是少阴君火,以火气为要点,此时气温回暖,加之降水较多,湿热相搏,易发生流行温疫,一定要注意急性、热性等传染性疫病或炎症发生及防护。【易出现问题】急性、热性等传染性疫病或炎症【调治方法】针对少阴君火这个客气来治,宜吃黄色谷物(黄色为土之色,补土以泻火),同时吃些莲子,百合,银耳等滋润且不助湿,配点陈皮让气机流通会更易吸收。最后,建议大家继续做好疫情预防措施,戴口罩、注意卫生、少去人员密集处、多运动等。3三之气(5月21日~7月22日)“三之气,天政布,湿气降,地气腾,雨乃时降,寒乃随之。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胕肿,胸腹满。”三之气,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太阴湿土,土气与湿气相应,环境中呈现出一种湿热弥漫的情况。且三之气降水多,易感于寒湿,从而导致以寒湿、湿热为主的健康问题。加上辛丑年中运水不及导致肾虚,所以此时风湿性疾病会严重,肾虚病症也会很明显。【易出现问题】身体沉重、疲倦、浮肿,胸腹满闷、脾虚湿盛、大便稀溏、风湿性疾病、肾虚等【调治方法】宜针对太阴湿土这个客气来治,可喝祛湿茶或进食一些清热利湿,健脾化湿的食物,如薏苡仁、赤小豆、莲子等,冷饮少吃,避免寒湿加重,另外,艾灸、推脾经也是非常不错的方法,居处环境宜保持干爽舒适卫生。4四之气(7月22日~9月23日)“四之气,畏火临,溽蒸化,地气腾,天气否隔,寒风晓暮,蒸热相薄,草木凝烟,湿化不流,则百露阴布,以成秋令。民病腠理热,血暴溢虐,心腹满热胪胀,甚则胕肿。”四之气,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少阳相火。四之气的高温和降水使得湿热蒸腾相搏,湿气不易消散,导致出血、湿热类健康问题。【易出现问题】多病皮肤郁热,突然大出血,疟疾,心腹饱满而热,腹部发胀,甚则发生浮肿。【调治方法】适宜针对少阳相火这个客气来治,宜吃豆类如黑豆(豆类属水,水克火,可制火),还可以多食玉米、南瓜、荠菜、白扁豆等利湿排浊,湿热较重者配合饮用祛湿茶,养生保健以拔罐、刮痧为佳。5五之气(9月23日~11月22日)“五之气,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黄落,寒气及体,君子周密,民病皮腠。”五之气,主客气都是阳明燥金。冷的比较早,易受到燥邪、寒凉之邪的侵犯,及时添加衣物以防寒气侵体。【易出现问题】肺燥、咳嗽、发热、鼻塞等肺部疾病、或者皮肤干燥、皮疹、易上火等【调治方法】宜针对阳明燥金这个客气来治,宜吃黍米(黍米就是大黄米,属火,火克金,可制金),期间一定要少吃辣椒多喝水,必要的情况下多喝润肺茶,火气很足的,配合练习吹字诀。6终之气(11月22日~1月20日)“终之气,寒大举,湿大化,霜乃积,阴乃凝,水坚冰,阳光不治。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疾也。”终之气,主客气都是太阳寒水,以水气为要点,冬天天气冷,易感受寒邪,要注意关节出现活动不利的症状,同时肾病易出现疾病加重,尤其是对于肾气较弱的人。【易出现问题】颈腰椎、肩周炎、关节炎、关节僵硬疼痛,行动不便、痹症加重、泌尿生殖系统等【调治方法】宜针对太阳寒水这个客气来治,宜吃稷米(稷米就是小米,属土,土克水),多食胡椒、生姜、羊肉、狗肉等驱寒祛湿,养生保健可以适当的拔罐、艾灸,睡觉泡脚、吹字诀等。最后2023辛丑年依然是韬光养晦收敛内卷的一年, 希望大家能借这股水运, 更趋于静水流深, 幸福安康!五运六气是啥?
巧得很,前几天正好有人问到了这个问题,现转录于你:问: 谁能帮我解释下中医中的五运六气啊?我是个门外汉,简单点说,不用太专业。答: 所谓“五运六气”,乃是指“岁运”的当值之经脉而言。 中国记年的方式是天干与地支组配而成,譬如今年就是“辛卯”年。天干共有十位,每年用一位,于是甲乙丙丁戊为一周,己庚辛壬癸为一周,依次循环,故谓之“五运”。 地支其有十二位,每年用一位,于是子丑寅卯辰巳为一周,午未申酉戌亥为一周,依次循环,故谓之“六气”。 仍以今年之辛卯年为例,“辛”落在了“坎宫”,故今年当值的天之大势能是“寒”;“卯”落在了“兑宫”,故今年的司天之经是“手阳明”,今年的在泉之经是“手少阴”。这就是今年之“辛卯”年的“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之理论,非一般人所能解透,早在唐代的王冰时就已经开始众说纷纭了。今人对此的解说,多是沿用前人之说而来,故错上加错矣,不足以采信矣。
五行属什么怎么看
通过纳音五行法,以出生日期为依据判断五行属性。
纳音五行法主要是由唐朝李中虚写的《李中虚命书》介绍的。这种方法主要由天干与地支相合然后会变成新的五行。通俗来说就是用一个人的出生年份作为五行的判断依据,比如一个人出生在戊子年的话,那他的五行就是属火了,因为戊子属于火。
具体的五行可以参考下表:
(1924或1984出生)为甲子年金命
(1925或1985出生)为乙丑年金命
(1926或1986出生)为丙寅年火命
(1927或1987出生)为丁卯火年命
(1928或1988出生)为戊辰年木命
(1929或1989出生)为己巳年木命
(1930或1990出生)为庚午年土命
(1931或1991出生)为辛未年土命
(1932或1992出生)为壬申年金命
(1933或1993出生)为癸酉年金命
(1934或1994出生)为甲戌年火命
(1935或1995出生)为乙亥年火命
(1936或1996出生)为丙子年水命
(1937或1997出生)为丁丑年水命
(1938或1998出生)为戊寅年土命
(1939或1999出生)为己卯年土命
(1940或2000出生)为庚辰年金命
(1941或2001出生)为辛巳年金命
(1942或2002出生)为壬午年木命
(1943或2003出生)为癸未年木命
(1944或2004出生)为甲申年水命
(1945或2005出生)为乙酉年水命
(1946或2006出生)为丙戌年土命
(1947或2007出生)为丁亥年土命
(1948或2008出生)为戊子年火命
(1949或2009出生)为己丑年火命
(1950或2010出生)为庚寅年木命
(1951或2011出生)为辛卯年木命
(1952或2012出生)为壬辰年水命
(1953或2013出生)为癸巳年水命
(1954或出生)为甲午年金命
(1955或2023出生)为乙未年金命
(1956或2023出生)为丙申年火命
(1957或2023出生)为丁酉年火命
(1958或2023出生)为戊戌年木命
(1959或2023出生)为己亥年木命
(1960或2023出生)为庚子年土命
(1961或2023出生)为辛丑年土命
(1962或2023出生)为壬寅年金命
(1963或2023出生)为癸卯年金命
(1964或2024出生)为甲辰年火命
(1965或2025出生)为乙巳年火命
(1966或2026出生)为丙午年水命
(1967或2027出生)为丁未年水命
(1968或2028出生)为戊申年土命
(1969或2029出生)为己酉年土命
(1970或2030出生)为庚戌年金命
(1971或2031出生)为辛亥年金命
(1972或2032出生)为壬子年木命
(1973或2033出生)为癸丑年木命
(1974或2034出生)为甲寅年水命
(1975或2035出生)为已卯年水命
(1976或2036出生)为丙辰年土命
(1977或2037出生)为丁巳年土命
(1978或2038出生)为戊午年火命
(1979或2039出生)为己未年火命
(1980或2040出生)为庚申年木命
(1981或2041出生)为辛酉年木命
(1982或2042出生)为壬戌年水命
(1983或2043出生)为癸亥年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