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先天之本是什么,先天体弱的原因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什么意思
肾位于腰部,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肾在五行属水,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精有精华之意,指人体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实壮大,”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转输五脏六腑,成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充盛,除供应本身生理活动所需外,其剩余部分则贮藏于肾,以备不时之需。当五脏六腑需要时,肾再把所藏的精气重新供给五脏六腑。故肾精的盛衰,对各脏腑的功能都有影响。脾主运化,运即是转运、输送,化有消化、吸收的含义。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作用
性格主要是先天的影响吗?
性格是受个人气质所影响的。气质很大层面上是先天所决定的,而性格是在气质类型的影响下,在于后天环境不断接触、磨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它是指个体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这种态度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一个人的人格是由性格和气质构成的。那么就是说,假如你的性格是一道菜,后天的实践可以看做是烹调时所使用的调味料、手法、工艺;先天因素则是食材,鱼肉、鸭肉还是果蔬。食材既会影响口感还能影响你烹饪的全过程,而高超的料理技巧可以让你的食材扬长避短,体现出最好的味道。分割一下——————————————————这里啰嗦一下气质和性格,基本都是书上的大干条,无聊看着玩倒是可以。其实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些知识,反正我没找到工作,也是闲,多说一些吧⸜(* ॑꒳ ॑* )⸝气质由个体神经活动类型所决定,主要受先天遗传的影响,它由你一般行事作风的基调所体现。举个例子说,那就是你是一道菜,气质就是食材,你吃起来大概是个什么口感是由食材来表现或者说决定的。一般气质是分做4种类型:“胆汁质相当与神经活动强而不均衡型。这种气质的人兴奋性很高,脾气暴躁,性情直率,精力旺盛,能以很高的热情埋头事业,兴奋时,决心克服一切困难,精力耗尽时,情绪又一落千丈。多血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灵活型。这种气质的人热情、有能力,适应性强,喜欢交际,精神愉快,机智灵活,注意力易 转移,情绪易改变冷淡市办事重兴趣,富于幻想,不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粘液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安静型。这种气质的人平静,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不为无关事情分心,埋头苦干,有耐久力,态度持重,不卑不亢,不爱空谈,严肃认真;但不够灵活,注意力不易转移,因循守旧,对事业缺乏热情。抑郁质相当与神经活动弱型,兴奋和抑郁过程都弱。这种气质的人沉静,深含,易相处,人缘好,办事稳妥可靠,做事坚定,能克服困难;但比较敏感,易受挫折,孤僻、寡断,疲劳不容易恢复,反应缓慢,不图进取。”性格呢,由四个特征组成:态度、意志、情绪和理智。这四点是性格的静态特征,是性格上比较稳定的一些特点。态度特征是性格核心,决定了性格的其他特征。但它们不是一成不变的,受环境、刺激物、场合影响,会有不同的性格侧面被显示出来。“ 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指的是一个人如何处理社会各方面的关系的性格特征,即他对社会、对集体、对工作、对劳动、对他人以及对待自己的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好的表现是忠于祖国、热爱集体、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大公无私、正直、诚恳、文明礼貌、勤劳节俭、认真负责、谦虚谨慎等等;不好的表现是没有民族气节、对集体和他人漠不关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奸诈狡猾、蛮横粗暴、懒惰挥霍、敷衍了事、不负责任、狂妄自大等等。性格的意志特征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自觉地进行调节的特征。按照意志的品质,良好的意志特征是有远大理想、行动有计划、独立自主、不受别人左右;果断、勇敢、坚忍不拔,有毅力、自制力强;不良的意志特征是鼠目寸光、盲目性强,随大流,易受暗示、优柔寡断、放任自流或固执己见、怯懦、任性等等。性格的情绪特征指的是一个人的情绪对他的活动的影响,以及他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良好的情绪特征是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稳定,常常处于积极乐观的心境状态;不良的情绪特征是事无大小,都容易引起情绪反应,而且情绪对身体、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较大,意志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又比较薄弱,情绪波动,心境又容易消极悲观。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活动中的性格特征。如认知活动中的独立性和依存性:独立性者能根据自己的任务和兴趣主动地进行观察,善于独立思考;依存性者则容易受到无关因素的干扰,愿意借用现成的答案;’想像中的现实性:有人现实感强,有人则富于幻想;思维活动的精确性:有人能深思熟虑,看问题全面;有人则缺乏主见,人云亦云或钻牛角尖等等。”
先天之本是指什么?
先天之本是指肾脏。“先天之本”指的是中医概念中的肾脏。中医理论中认为肾中所藏精来源于父母,可转化成气、血、阴、阳等维系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被称为先天之本。肾先天之本所藏的后天之精,是指五脏六腑之精。它源于后天水谷精微,具有营养脏腑组织的作用,即所谓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肾中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密切相关:先天之精时时激发后天之精,后天之精则不断充养先天之精,二者相辅相成,互助互用。共同构成肾中精气。肾所藏之精,根据机体的需要,重新输送至其他脏腑,成为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此,藏中有泻,泄而又藏,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正如《怡堂散记》所说:肾者,主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泄,是精藏于肾而非生于肾也。五脏六腑之精,肾实藏而司其输泄,输泄以时,则五脏六腑之精相续不绝,所以成其次而位乎北,上交于心,满而后溢,生生之道。肾藏精,精化气,肾气是生气之源,是生命力活动的原动力,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促进人体生殖机能、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故称为先天之本。人的性格与先天因素有关吗?性格对人有怎样的影响?
人的性格本来就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共同决定的,所以人的性格自然与先天因素有关。而这里所说的先天因素,包括多种方面,不过最主要的是指基因。现在研究已经找到了一些性格基因,证实具有这些基因的人,会更具有攻击性。当然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将来肯定会找到更多这类影响性格的基因。所以理论上存在,以后依靠基因改良,会诞生非常多具有优良性格的人。人的性格对于人的影响,主要在于一些情感因素。人不能如同机器一样,就是因为人的性格影响。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人都不能做到完全的客观,都是要受到自己性格的影响。而性格对于人的影响,很多时候是你根本都察觉不到的。比如你看见某个受伤的动物,你感到同情,其实这就是性格对你的影响。一些嗜杀动物的人,看见这样的场景,却会感到兴奋。而若完全没有感情的,没有性格的机器人。它看见受伤的小动物,不会有任何情感波动,在它眼里,就是一只动物受伤了,若它程序里面有救助小动物的命令,那它会去帮助,若没有,它就会走开。先天之本真的是肾吗?后天之本只有脾吗?
我导读
学中医的人都知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真的如此吗?对此田合禄教授有不同的见解,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田教授怎么说。
田合禄教授从发生学角度研究胎儿和出生后的婴儿成人人体生理差异,发现了人体真正的生理三本,先天之本不是肾而是心,后天之本非脾一个,还有一个肺,肺比脾更重要。从西医学知道,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是人体中重要的三大系统,对人体内环境维持稳定有重要作用。肺主呼吸,不断从外界摄取大气,同时不断地排出体内废气;心主血,通过心的循环作用,将富含营养的动脉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并将含有代谢产物的静脉血回输心脏;脾主饮食,摄取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一旦呼吸、血液循环和摄取营养停止,生命活动就随即终止。可以说,呼吸、血液循环和营养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基础,直接关系着人体生命的延续与身体的 健康 状况。
一、先天之本——心
医家常言肾为先天之本,非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人到七八岁才能“肾气实”,并说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知肾成于五脏之最后者,何能为先天之本?非要说它是“本”的话,只能是生殖之本。
心为先天之本,形体之主宰,《内经》早有论述,如《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心为五脏六腑形体之主宰,即心主形体。《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明确指出心不但为形体之主,也为神之主,心是生命活动的主宰。
在胚胎发育时,心脏及血液循环系统是最先成形的。一般在怀孕7周左右,就可以用B超设备看到胎儿心跳;怀孕12周左右,多普勒胎心仪可检测到胎儿心跳。在妊娠18~20周可用听筒经孕妇腹壁听到胎心音。可知胎儿最早生成心脏,而不是肾。
胎儿期只有血液单循环,属于体循环,没有心肺小循环,不与外界接触。胎儿依靠母亲的血液供给生命的营养物质,从脐静脉进入心脏,然后输送到全身。
从生理来说,胎儿的成长及生命决定于母血的供养,所以在胎儿时期,首先是心血液循环系统供给全身营养,心脏在起主导作用,是胎儿先天之本,即父母遗传有形生命体生命存活之本,故称心为君主之官。没有这个生命之本,就没有你这个人。西医学证实,心脏分泌的荷尔蒙是人体最重要的免疫物质,调整人体的自愈康复能力,突出了心脏在人体的主导地位。
二、后天之本——肺、脾
婴儿出生后,首先打开肺呼吸,启动血液小循环,或称肺循环,肺吸入五气,婴儿才能存活,所以肺是最重要的后天之本,故称为“相傅之官”。
肺门打开之后,脾门随之打开,五味进入脾土(包括脾、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气、味合和而生神。据此可知,从婴儿到成人,五脏之本在肺天和脾地。
所以从生理来说,人有三本:心、肺、脾也。肺为五脏之天,孰有大于天者哉!脾为百骸之母,孰有大于地者哉!心为君主之官,孰有大于此君主哉!《素问·灵兰秘典论》和《素问·刺法论》说“心为君主之官”,孰有大于此者!“肺为宰相之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不伟哉!“脾为谏议之官”,专门检查纠正“君主心”的错误,俗称二宰相,孰有此胆大哉!肺为天王,脾为地王,心为人王,天、地、人之三大王,三才之道也。于此可知《素问·灵兰秘典论》和《素问·刺法论》两篇的重要性,是取象比类,以 社会 之象说明人体的生理现象。正因为心肺重要,所以把两者置于皇城——肋骨之内保护起来。供给胎儿营养的血液是经脐静脉输入心脏的,然后输送到胎儿全身,所以先天胎儿时期是心最重要,婴儿之后是肺脾最重要。先天之本心为君主,后天之本肺为宰相,先后天之本心肺居横膈膜之上,可见其重要性了。
好书推荐
五运六气与人体生命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田合禄教授给予了全新的解读——
首先,田教授认为,五运六气所论天地四时阴阳是人体生命之本,因为人是天地五气五味合气生成的。这当中,作者提出并解读了人体生理病理新概念及人体生命双结构的概念。
其次,田教授认为:人体三本是心、肺、脾。心为先天之本而不是肾,后天之本是肺天和脾地,不只是脾,而且肺天比脾地更重要。肺天吸入“五气”,脾地摄入“五味”,从外界环境灌输给人体能量和信息(现代科学称之为“负熵”),以滋养父母遗传给我们的肉体之躯。
最后,田教授依据以上理论,运用到实际临床中,为临床治疗开拓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其中笔者强调,运气的标本中气理论,心、肺、脾天人合一生成的中气升降出入运动,主宰着人的生、老、壮、死,以及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用药等各个方面。
部分目录
本文选自《五运六气解读人体生命》(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田合禄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 悦读中医 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
中医有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的说法。 由于肾内寓元阴元阳,内藏肾精,是父母所赐先天禀赋。强弱归于先天,而心肝肺脾各脏皆需要肾脏元阴元阳的充养,需要肾精的滋养。 肾为水,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五脏有母子关系。 水能涵木,肾水要滋养肝木,肾精要滋养肝血,才能肝血充足,才能疏泄有度,功能正常。如果肾水不能滋养肝木,最直接的就是容易出现眼目干涩,因为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则眼目干涩,视物昏花。而肝肾阴虚,肝阳就容易上亢,就容易出现高血压,入睡困难,腰酸腰痛。就容易出现口干口苦。由于疏泄不利,就容易出现胁肋疼痛,这在很多肝炎,以及频繁损伤精血之后导致肝肾精血亏虚的人中间非常多见。 木能生火,而肝血充足才能滋养心血,心血充沛才能心气充沛,才能正常的主神志。主神明,才能正常的思维意识活动而不乱。就会出现胸闷心慌气短,思维意识反应比较慢。 就容易出现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工作效率下降的表现。而肝血虚胆气虚,心气虚,心胆气虚,就容易出现胆小易惊,心慌心神不宁的表现。 火能暖土,心火暖胃土,肾火暖脾土,胃才能正常的收纳五谷,脾才能运化吸收水谷之精微为人体所用,转化成为气血。 心火不足不能暖胃火,则可以出现食欲不振,不想吃饭。 肾火不能暖脾土,则可以出现脾不能正常运化,可以出现消化不良,气血不足,困乏无力,四肢困懒。也可以因为脾虚不能运化氺湿而出现水肿。 土能生金,脾土生肺金,脾阴充足肺阴才能充足,胃火充足,则肺气充足,才能肺气充沛,才能正常的呼吸、肃降、才能正常的主治节,才能将气血运转全身,如环无端。 金能生水,肺金生肾水,肺为母,肾为水,也只有肺气充沛,才能肾气充沛,才能正常的主二便,主生殖,主藏精。如果肺气不足,经常咳喘的人,往往出现夜尿频多。这在经常哮喘的人非常多。 而肺阴能生肾阴。肺阴虚燥热,不能生肾阴,就会出现肾阴虚,就会出现口干嗓子干,咽喉干燥。比如很多慢性咽炎的人。最初干咳时间太久,出现手脚心烫,咽喉干燥,夜间明显,这主要是久咳伤及肺阴,导致肺阴虚不能滋养肾阴,而肾经经脉从咽喉过,夜间肾阴行于上,心火行于下。肾阴不足,则不能上行滋养咽喉,就会出现晚上咽喉干燥。有不少人干燥的难以入睡。刚睡着就被干醒来。非常痛苦,以为是燥热,吃各种润喉的,以为是热毒,吃各种清热的,但却了无寸效,实际上,是已经伤及肾阴。才导致肾阴虚虚热上扰咽喉,睡着的时候,肾阴要上行,但肾阴虚,上行的阴液不足,就会出现咽喉干燥。很多人以为慢性咽炎,吃各种清热解毒的药,多年甚至几十年也无法治愈。 因此说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 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有以下原因: 1. 人体五脏六腑都离不开气血的濡养,而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胃为水谷之海。有一分胃气,则有一份正气,就有一分生机。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气血有多重要,饮食消化就有多重要。 2. 脾胃是人体正气的源泉之一。和肾精一样,脾胃的气血,是人体保持正气的根本,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才能有效抵御任何病邪的侵入。一旦脾胃受损,气血亏虚,人体很容易受到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的侵袭。 比如,我们抗御风寒,受凉受风寒而不发病的原因就是卫气充足,就是人体护卫肌表的气。而卫气,源于脾胃的营气和肺部呼吸的清气相结合,才能保持骠骑滑利,顾护人体一身肌表的能力。才能运行全身而不为风寒所侵袭,如同穿上盔甲一样,抵御风寒。 现代医学也研究证实,脾胃功能,与人体免疫密切相关。新冠之所以威胁巨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影响患者消化功能,破坏了患者的免疫功能。 而脾中有促红细胞生成素,也证明了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的认知是很有前瞻性的。 之所以说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实际上也在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好好珍惜这些生命 健康 之源,才能身体 健康 。而不知节欲宝精,损伤肾精肾气肾阴肾阳,不知节制饮食,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而导致高血糖高血脂冠心病肥胖症等等。都是现在普遍存在的。 所以,明白这些,对于我们更 健康 ,非常有意义。因此专门写给大家看。 转发自 厚朴百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