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六十四卦对应节气是什么,六十四卦配二十四节气

风水与自然讲解:八卦方位如何应对节气

二十四节气与八卦对应的关系是:每季分属一“正卦”,即春属震木、夏属离火、秋属兑金、冬属坎水;每卦六爻,四季四卦刚好配二十四节气,每一节气又分上中下“三候”,一年共72候,每候5天,计360天加上闰月,正好365天。

其中: 坎卦对应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 震卦对应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 离卦对应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兑卦对应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坎卦的最下面一爻(即初爻)对应冬至,依次各爻(从下至上为二至五爻)对应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是最上面一爻(上爻); 其它各卦每一爻对应的节气以此类推。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冬至:至为至有之义,冬至为阴极阳生。 小寒:初寒为小寒。 大寒:天气最冷为大寒。 立春:自即日起进入春季。 雨水:雨水者,雪散而为雨水、自上而下谓之雨,北风冻之谓之雪,东风解之谓之水。 惊蛰:惊蛰者,蛰虫惊醒而走出。 春分:分者阴阳之半,春分为阳半之始,此日白天与黑夜等长。 清明:物生清净明洁。 谷雨:谷雨者,雨以生百谷。 立夏:自即日起进入夏季。 小满:物长于此,小得盈满。 芒种:有芒之谷,可稼种。 夏至:至者至有之义,夏至为阳极阴生。 小暑:就其极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暑。 大暑:就其极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半为大暑。 立秋:自即日起进入秋季。 处暑:暑将退伏潜处。 白露:阴气渐重,露汇白色。 秋分:二分者阴阳之半,秋分为阴半之始,此日白天与黑夜时间等长。 寒露:露气寒,将欲凝结。 霜降:霜降于地,阴气渐盛。 立冬:自即日起进入冬季。 小雪:开始降雪。 大雪:常有风雪。

八卦和二十四节气有关系吗

太极图以黑(阴)白(阳)两鱼的环抱,演绎了天地万物阴阳之间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等方面的规律。由太极而衍生出的八卦,更是以阴阳为其基础。结合八卦太极图分析一年二十四节气的阴阳消长变化,不仅可以解释二十四节气的命名,更可将医易相结合指导养生,彰显中医预防医学的优势。“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非常重视的一个思想。“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观点早在《周易》、《黄帝内经》中就有详细论述[1]。《易传》载“《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由此可知太极源于易,衍生八卦。八卦以阴阳二爻,描述世间万物阴阳变化的规律。唐代名医药王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明代张介宾也明确指出“医不可无易,易不可以无医,设能兼而有之,则易之变化出乎天,医之运用由乎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者则灾害生,从之苛疾不起”。《素问·宝命全形论》也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由此可见,若要做到“治未病”,若要“顺时养生”,必定要首先知晓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从二十四气节在太极图上对应的位置和卦形入手,分析全年阴阳变化,不失为一个既形象又易懂的好方法。

周易竟如此简单---孟喜卦气说

前面说到孟喜这个人,肯能有点不要脸,但是这个不能怪他啊,两个同学的官职都比他要大,后来儒生们都以为这货真的是嫡传的,推荐他当博士,他后来不知道是谁在皇帝面前吹了风,皇帝老人家觉得这人不地道就不录用。 看过我以前头条的朋友可能知道,在汉代讲究师承,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你作为晚辈就必须听,这娃儿呢,学归学,老师去世之后,不知道从哪里搞到了一个阴阳灾变的书籍,由此开始易学进入了新的篇章,至于汉代王同,服生、项生这两支还有韩氏的那套儒门易学虽然有人在流传,但是你想想经历了几百年了,在不创新,哪里来的市场啊,孔老夫子不就是改制周易,添加易传?所以不要瞧不起哪些贪玩的学生,或者有悖师法的娃儿,指不定哪天就是开天辟地第一人!好了言归正传,孟喜到底有哪些贡献呢?第一个当属十二消息卦;十二消息卦指的是一年有十二月,“消”指消减,消退的意思,“息”指滋长的意思,说明一年之中气候在不断的变化,有时候热,有时候冷,阴阳之间是在不断的变化的,阴阳寒热每个月之间是不同的,它是处在阴消阳长或阳长阴消的状态。孟喜把每个月的气候和《易经》的六十四卦中的其中一个卦相对应。这样,《易经》的内容就和当时的天文知识建立了联系。参看下图 我们知道一年的四季,有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每月三十日,所谓三候为一节,一候是5天。十五天就是一节,刚好把一年360天分成24节气,以此把八卦之中的六十四卦联系起来, 第二个贡献,四正卦,这个为后来的所有学者研究象数易学奠定基础,在宋代以前,很多人基本对图像易学没有认识,所有学易的人基本都是按照文字的东西去传述,所以照成不直观,尤其研究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时候都是用语言去描述,后来陈希夷老先生开始研究画图,使得易学大放光彩,在孟喜创立四正卦的时候,主要也是看的孔子在易传系辞里面常说的“天地定位,山泽通气, 雷火 相薄, 水火不相射 ,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以前不是有八卦吗,既然我要把卦和世间还有节气挂钩,行,从八卦里面找出四个最正的卦出来,当时的八卦是先天八卦: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在这里我就不胡乱揣测它老人家的定性问题,直接说出来,有兴趣的去猜测——坎离二卦初爻主冬至和夏至(24节气不懂的自己查询网络),震、兑初爻主春分、秋分,大家不知道有没有一种感觉,这就是后天八卦的雏形(无图而已),在此就不赘述了,由于每一个卦都有6爻,所以6乘以4刚好是24节气。你们可以自己动手画出四正卦对应的24节气图和四时(春夏秋冬)。 第三个贡献:六日七分法,孟喜的六日七分指孟喜以六十卦(除去四正卦)与日历相配,又把每卦之中的每个爻同每一天相配。每月配五卦,每卦6爻管六天(一爻配一天),六十卦管三百六十天,而一年的日数是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因此必须把六十卦与三百六十五天全部相配合。那么余下的5又四分之一天怎么平均分配到60卦里面呢,5又四分之一就是5.25天,除以60好像也不行,小数点后面太长,后来别出心裁,自己设定一天为80分,0.25天就是20分,外加5天的400分就是420分,刚好就可以把420瓜分掉,平均每易卦就是6日7分了,比较牵强是把,的确是,这里提示大家一下,为何不是64卦把一年平均分配的问题:64卦有64*6爻=384天,所以显然不成立,但是如果用爻去谈天数,由于爻是整数,所以孟喜的这个分法很牵强,只能谈卦不谈爻了,但是前面有涉及到一爻配一天,所以京房就改变这种做法,这个留在以后再谈 整天而言,什么叫做卦气了?就是把时间绑在了卦上面,因为先天八卦创立就是根据一种自然规律总结出来的,现在只不过是把两者结合在一起了,根绝时间、季节规律得出中国这方面的规律,人为的创造周易这玩意,在后来人们发现这两者其实是一致的,所以到孟喜这里就开始两者的结合,所谓的阴阳灾变这本书,个人猜测应该是属于某个深山老林的人研究出来的,在中国周易史上,假借他人之名很多,同时像这种做好事补留名的隐士有很多,肯呢个在创立卦气说有点不正确的地方,但是确实为汉代的象数易学奠定了基础

六十四卦方圆图

六十四卦方圆图是易学非常重要的一个图,所谓研易,即推演此图。宇宙、时空、人类文明乃至万物,全在此图中。此图外面是圆图,里面是方图,取外圆内方之义。圆图为时间,方图为空间。用此图表示宇宙的时间和空间。       伏羲之十四卦方圆图,简称方圆图或先天图。陈抟说:“易学,意、言、象、数四者缺一不可。其理具见于圣人之经,不烦文字解说,止有一图,谓《先天方圆图》也,以寓阴阳消长之说,与卦之《生变图》并非创意所作,孔子《系辞》述之明矣。”他的意思是,学习《易经》只要有这一个就可以了,因为它包括了易学约意、言、象、数和阴阳消长之说,又后于孔子的巜系辞》所述。 圆图       方圆图外面的圆图,其方位与先天八卦相同,重卦与三划卦相同,乾、坤分居上下,离、坎各列左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逆数,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顺行。自然地将六十四卦分成了八宫。左半圈从复卦到乾卦,共三十二卦,一百一十二阳爻,八十个阴爻,阳由少渐多,为“阳升阴消”过程。右半圈从姤到坤,也是三十二卦,是一百一十二阴爻,八十个阳爻,阴由少浙多,是“阴升阳消”过程。其它卦皆生于复、姤两卦。“刚交柔而为复,柔交刚而为姤”,所以此图又称“复姤父母”。《观物外篇》说:“无极之前,阴含阳乚。有象之后,阳含阴也,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父,故母孕长男而为复,父生长女而为姤,女而为垢,是以阳起于复,而阴起于姤也”。朱熹说:“圆者动而为天。”这个说法是获得易学研究领城广泛认同的。圆图的卦序就是伏羲六十四封次序,从乾卦始逆时针排列一周而成圆形。 金木水火土五星依次运行, 而成春夏秋冬四季,配以十二地支和二十四节气,便是一幅完整的天体运行图。       古人认为“天动地静",天体是顺时针而行的,这与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自转的方向正好相反。但是,正是因为这个“相反,使得古人与今人的认识结果是一样的, 天体左旋,正是地球右迁。方图     我们再来看方图。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个方图是先天六十四卦次序的倒图。易学研究者普遍认为,这个图是对《说卦传》“天地定位”一节的解释       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中间巽、震、恒、益为第一个层次。其外十二卦以坎、离、未济.既济为四隅是第二层。再外二十卦以艮、兑、咸、损为四隅是第三层。最外二十八卦以乾、坤、泰、否为四隅为第四层。       从大方图来看,从西北角至东南角是条斜线,以先天八卦的次序排列着八纯卦一 ——乾、兑、离、震、巽、坎、艮、 坤,这样就将六十四卦分成了两半。四层对角的卦象相反,第一层震、巽相对,表示“雷风相薄”:第二层离、坎相对,表示“水火相射”:第三层兑、艮相对,表示“山泽通气”:最外一层乾坤相对,表示“天地定位”。因此可以看成这是一个古代大地的方位图。       六十四卦方圆图,圆图代表天,方图代表地,所以“方者静而为地”、“天圆地方”、“天动地静”。       朱熹说,圆图“其阳在南,其阴在北”,方图“其阳在北,其阴在南。此二者阴阳对待之数”。即天与地、阴与阳在图中的相交。方圆图的“内方外圆”之理,是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也和道家的“内外清静、有无相生”、无为而无不为,无不为而无为”的真人、神人、至人境界是一个道理。此外,方圆图的圆通无碍(具足自觉觉他),更是佛家明心见性至普化群生,以达到佛心圆满的至美之道。       过去的周文王大概也深知这个道理,所以才以乾卦文辞的“元亨利贞”四德,来含括易卦的内外圆明之道。

六十四卦配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配六十四卦怎样配? 甲子,甲午,甲庚子,庚子,庚子,庚申,庚申。 谁知道六十甲子配六十四卦及它们的卦术和卦运? 六十甲子配六十四卦,以六十四卦先天图,与十二地支为基础.但六十四卦比六十甲子多四个,其中乾,坤,坎,离之後的一卦是不用的,分别是ィ覆,蒙,贰.地支的子,与六十四卦的坤,皆为至阴居北方,以甲子配坤卦为起始,顺数五子,得丙子配颐,戊子配屯,庚子配益,壬子配震. 五子之後,顺数五丑,得乙丑配噬嗑,丁丑配随,己丑配无妄,辛丑配明夷,癸丑配贲. 五丑之後,顺数五寅配先天卦,一直配到五亥为止.如下 如按六十甲子次序重排,则得下表 周易六十四卦有没有配合六十甲子解释 有的,古人早就详细解释了,而且版本还有几个,很多不一样。不说对错,着眼点不一样。最著名的就是宋.邵雍《皇极经世》,讲的就是《六十四卦圆图》。建议你找来看看。不过,你要看出点名堂,估计得几年。 给你看其中一个60甲子配64卦的口诀: 甲子甲午坤乾见,乙丑乙未嗑井连. 丙寅丙申家人解,丁卯丁酉损咸先. 戊辰戊戌履谦是,己巳己亥壮观焉. 庚午庚子恒益在,辛未辛丑讼夷联. 壬申壬寅师同出,癸酉癸卯渐妹添. 甲戍甲辰蹇睽到,乙亥乙巳晋需天. 丙子丙午颐大过,丁丑丁未随蛊坚. 戊寅戊申丰涣好,己卯己酉节旅田. 庚辰庚戌泰否卦,辛巳辛亥有比连. 壬午壬子巽震会,癸未癸丑困贲前. 甲申甲寅未既济,乙酉乙卯遁临钱. 丙戍丙辰艮兑现,丁亥丁巳豫畜眠. 戊子戊午屯鼎内,已丑己未妄升天. 庚寅庚申离坎聚,辛卯辛酉孚过先. 壬辰壬戍大畜萃,癸巳癸亥诀剥前. 周易六十四卦如何配六十干支数 六十甲子配卦口诀 甲子开蒙「坤」卦起,丙子「颐」卦「屯」戊子,庚子坐临「风雷益」, 壬子雷声「震」天地。乙丑「唑嗑」丁丑「随」,「无妄」配就已丑支,辛丑「明夷」癸丑 「贲」,五牛配卦当须记。甲寅「水火既济」局,丙寅「家人」戊寅「丰」,庚寅「离」火 上下照,壬寅「同人」又连气。乙卯逢「临」丁卯「损」,已卯守「节」不失志,「风泽中 孚」见辛卯,癸卯又合「归妹」意。火泽「睽」中见甲辰,丙辰泽国「兑」生之,戊辰合「 履」庚辰「泰」,壬辰「大畜」其连理。乙巳「水天需」卦气,丁巳「小畜」风依依,已巳 「大壮」辛巳「有」,「泽天」来合癸巳。甲午南天「乾」卦起,丙午「大过」戊午「鼎 」,庚午卦位「雷风恒」,壬午「巽」风吹微微。「水风井」中藏乙未,丁未宫中「山风蛊 」,已未「升」堂「讼」辛未,癸未又被「泽水困」。甲申「未济」丙申「解」,戊申「风 水涣」迟迟,庚申「坎一窃听器 水一片,壬申原来」「地水师」。乙酉「遁」藏丁酉「咸」 ,已酉行「旅」火山地,辛酉「小过」癸「癸渐」,金鸡一唱天下知。甲戌「蹇」卦丙戌「 艮」,戊戌「谦」虚亦自微,庚戌是「否」当须辨,壬戌尽「萃」方为美。乙亥泰「晋」丁 亥「豫」,已亥「观」之辛亥「比」,癸亥配卦「山地剥」.| 这个口诀,用了六十个卦,[泽火革,天风,山水蒙,地雷复]四卦不见了,邵子的皇极经世书,将乾坤 坎离四卦抽离,其馀的六十卦配六十干支,虽然言之成理,但个人认为总是美中不足,盖六十四卦 384爻,均有数理存在,一个六十四卦周期要配一甲子六十干支,如在罗P圆周上度数由0到360度, 干支由1到60,六十四卦由1到64,一个干支也不能省略,一个卦也不能缺少,才能真正模拟天地日 月的运行,否则人为的取舍,卦序明明有64,甲认为乾坤坎离为四正卦可抽离,乙认为坎震离兑可 省,也有的乾坤坎离四卦不用,而将易经卦序(屯,蒙,需,颂,师,比,小畜,履,...)拿来用的. 干支既然配年月日时,都是连续不断,卦序六十四,也当连续不断,例如乾,,有,壮何以是1234? 古人有所谓[加一倍法],就是每一卦从上爻往下看,凡阴爻取数,阳爻不取数(为0),上爻 1,五爻2,四爻4,三爻8,二爻16,一爻32,将一(初)到六(上)爻得数加总,最後再加上1,就是邵子圆图 的六十四卦卦序了,乾0+1=1, 1+1=2,有2+1=3, 壮1+2+1=4,革1+16+1=18, 离2+16+1=19,丰1+2+16+1=20, 坎1+4+8+32+1=46,坤1+2+4+8+16+32+1=64, 兑1+8+1=10,震1+2+8+16+1=28, 巽4+32+1=37,艮2+4+16+32+1=55;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八纯卦序数如除去九最後都是1.所以 六十四卦不能任意除去四个卦,图示如下: --- ---1 上六 --- ---2 五 --- ---4 四 --- ---8 三 --- ---16 二 --- ---32 初一 坤 (1+2+4+8+16+32)+1=64 6+4=10. 1+0=1 --- ---1 --------0 --- ---4 --- ---8 --------0 --- ---32 坎 (1+4+8+32)+1=46 4+6=10, 1+0=1而卦序代表了方位,阴阳,节气,日缠,时间等等。...>> 六十甲子配什么数子 六十四卦 四柱配64卦是什么择日法 风水易理四:玄空大卦择日法 3.玄空大卦择日 玄空大卦择日,必须要烂熟六十四卦,配六十甲子花。 冬至前甲子日在坤卦,冬至后甲子日在地雷复卦。 夏至前甲午日在天风后卦,夏至后甲午日在乾卦。 京直前庚寅日在离卦,京直后庚寅日在泽火革卦。 白露前庚申日在坎卦,白露后庚申日在山水蒙卦。 (一) 三元地理择日玄空大卦五行定律 ⒈ 课中四柱全一六者,合共宗旺气吉格。 ⒉ 课中四柱全二七者,合同道旺气吉格。 3.课中四柱全三八者,合为朋旺气吉格。 4.课中四柱全四九者,合为友旺气吉格。 5.课中四柱合十者,归中旺气吉格。 6.年月时克日之课,合克入进气吉格。 7.年月时生日之课,合生入进气吉格。 8.日克年月时之课,合克出退气凶格。 9.日生年月时之课,合生出退气凶格。 (二)三元地理择日天运定律(四柱合运法) (A)合卦不出位吉格 1.课中四柱全一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2.课中四柱全二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3.课中四柱全三运者,合卦不出位吉可。 4.课中四柱全四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5.课中四柱全六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6.课中四柱全七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7.课中四柱全八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8.课中四柱全九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B)颠倒挨星一家骨肉吉格 1.课中四柱一三运者,合颠倒挨星一家骨肉吉格。 2.课中四柱二四运者,合颠倒挨星一家骨肉吉格。 3.课中四柱三一运者,合颠倒挨星一家骨肉吉格。 4.课中四柱四二运者,合颠倒埃星一家骨肉吉格。 5.课中四柱六八运者,合颠倒埃星一家骨肉吉格。 6.课中四柱七九运者,合颠倒埃星一家骨肉吉格。 7.课中四柱八六运者,合颠倒挨星一家骨肉吉格。 8.课中四柱九七运者,合颠倒埃星一家骨肉吉格。 (C)三元挨星吉格 1.课中四柱一九合运者,三元挨星贪狼吉格。 2.课中四柱二八合运者,三元挨星巨门吉格。 3.课中四柱三七合运者,三元挨星禄存吉格。 4.课中四柱四运者,三元挨星文曲吉格。 5.课中四柱 *** 合运者,三元挨星武曲吉格。 6.课中四柱七三合运者,三元挨星破军吉格。 7.课中四柱八二合运者,三元挨星辅星吉格。 8.课中四柱九一合运者,三元挨星弼星吉格。 (三),三元地理择日天卦合定律。 (A)一卦纯清吉格 1.课中四柱全乾卦者,合乾山乾向水流乾,一卦纯清格。 2.课中四柱全坤卦者,合坤山坤向坤水流,一卦纯清格。 3.课中四柱全坎卦者,合子山子向子水来,一卦纯清格。 4.课中四柱全离卦者,合午山午向午方水,一卦纯清格。 5.课中四柱全震卦者,合卯山卯向卯源水,一卦纯清格。 6.课中四柱全巽卦者,合巽山巽向水流巽,一卦纯清格。 7.课中四柱全艮卦者,合艮山艮向艮水来,一卦纯清格。 8.课中四柱全兑卦者,合酉山酉向酉水朝,一卦纯清格。 (B)合生成吉格 1.课中四柱乾兑卦者,合四九为友吉格。 2.课中四柱坤艮卦者,合一六共宗吉格。 3.中四柱坎巽卦者,合二七同道吉格。 4.课中四柱离震卦者,合三八为朋吉格。 5.课中四柱震离卦者,合三八为朋吉格。 6.课中四柱巽坎卦者,合二七同道吉格。 7.课中四柱艮坤卦者,合一六共宗吉格。 8.课中四柱兑乾卦者,合四九为友吉格。 (C)阴阳对待吉格 1.课中四柱乾坤卦者,合天地定位吉格。 2.课中四柱坤乾卦者,合天地定位吉格。 3.课中四柱坎离卦者,合水火不相射吉格。 4.课中四柱离坎卦者,合水火不相射吉格。 5.课中四柱震巽卦者,合雷风相薄吉格。 6.课中四柱巽震卦者,合雷风相薄吉格。 7.课中四柱艮兑卦者,合山泽通气吉格。 8.课中四......>> 64卦不出位,全是兑卦是那些 风水易理四:玄空大卦择日法 3.玄空大卦择日 玄空大卦择日,必须要烂熟六十四卦,配六十甲子花。 冬至前甲子日在坤卦,冬至后甲子日在地雷复卦。 夏至前甲午日在天风后卦,夏至后甲午日在乾卦。 京直前庚寅日在离卦,京直后庚寅日在泽火革卦。 白露前庚申日在坎卦,白露后庚申日在山水蒙卦。 (一) 三元地理择日玄空大卦五行定律 ⒈ 课中四柱全一六者,合共宗旺气吉格。 ⒉ 课中四柱全二七者,合同道旺气吉格。 3.课中四柱全三八者,合为朋旺气吉格。 4.课中四柱全四九者,合为友旺气吉格。 5.课中四柱合十者,归中旺气吉格。 6.年月时克日之课,合克入进气吉格。 7.年月时生日之课,合生入进气吉格。 8.日克年月时之课,合克出退气凶格。 9.日生年月时之课,合生出退气凶格。 (二)三元地理择日天运定律(四柱合运法) (A)合卦不出位吉格 1.课中四柱全一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2.课中四柱全二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3.课中四柱全三运者,合卦不出位吉可。 4.课中四柱全四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5.课中四柱全六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6.课中四柱全七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7.课中四柱全八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8.课中四柱全九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B)颠倒挨星一家骨肉吉格 1.课中四柱一三运者,合颠倒挨星一家骨肉吉格。 2.课中四柱二四运者,合颠倒挨星一家骨肉吉格。 3.课中四柱三一运者,合颠倒挨星一家骨肉吉格。 4.课中四柱四二运者,合颠倒埃星一家骨肉吉格。 5.课中四柱六八运者,合颠倒埃星一家骨肉吉格。 6.课中四柱七九运者,合颠倒埃星一家骨肉吉格。 7.课中四柱八六运者,合颠倒挨星一家骨肉吉格。 8.课中四柱九七运者,合颠倒埃星一家骨肉吉格。 (C)三元挨星吉格 1.课中四柱一九合运者,三元挨星贪狼吉格。 2.课中四柱二八合运者,三元挨星巨门吉格。 3.课中四柱三七合运者,三元挨星禄存吉格。 4.课中四柱四运者,三元挨星文曲吉格。 5.课中四柱 *** 合运者,三元挨星武曲吉格。 6.课中四柱七三合运者,三元挨星破军吉格。 7.课中四柱八二合运者,三元挨星辅星吉格。 8.课中四柱九一合运者,三元挨星弼星吉格。 (三),三元地理择日天卦合定律。 (A)一卦纯清吉格 1.课中四柱全乾卦者,合乾山乾向水流乾,一卦纯清格。 2.课中四柱全坤卦者,合坤山坤向坤水流,一卦纯清格。 3.课中四柱全坎卦者,合子山子向子水来,一卦纯清格。 4.课中四柱全离卦者,合午山午向午方水,一卦纯清格。 5.课中四柱全震卦者,合卯山卯向卯源水,一卦纯清格。 6.课中四柱全巽卦者,合巽山巽向水流巽,一卦纯清格。 7.课中四柱全艮卦者,合艮山艮向艮水来,一卦纯清格。 8.课中四柱全兑卦者,合酉山酉向酉水朝,一卦纯清格。 (B)合生成吉格 1.课中四柱乾兑卦者,合四九为友吉格。 2.课中四柱坤艮卦者,合一六共宗吉格。 3.中四柱坎巽卦者,合二七同道吉格。 4.课中四柱离震卦者,合三八为朋吉格。 5.课中四柱震离卦者,合三八为朋吉格。 6.课中四柱巽坎卦者,合二七同道吉格。 7.课中四柱艮坤卦者,合一六共宗吉格。 8.课中四柱兑乾卦者,合四九为友吉格。 (C)阴阳对待吉格 1.课中四柱乾坤卦者,合天地定位吉格。 2.课中四柱坤乾卦者,合天地定位吉格。 3.课中四柱坎离卦者,合水火不相射吉格。 4.课中四柱离坎卦者,合水火不相射吉格。 5.课中四柱震巽卦者,合雷风相薄吉格。 6.课中四柱巽震卦者,合雷风相薄吉格。 7.课中四柱艮兑卦者,合山泽通气吉格。 8.课中四......>> 60甲子怎样对应64卦? 1、皇极经世中的排法是去掉乾坤坎离四卦,甲子为复卦,甲午为后挂,左右各30卦顺对六十甲子。 2、留指爪好像有另外一种排法。可问之。 3、此外,六十四卦对应五行也可排列,比如甲子排为解卦,既济排为壬午之类不一而足,也可实用的。 六十甲子纳音相生相克关系 纳音断命属于门派秘传,看你有点兴趣,就说两句吧: …… 天上有雷烟,覆灯井底眠; 林木金不换,山火壁土缠; …… 意思是说剑锋金最惧怕天上火,泉中水是覆灯火的克星,大林木怕打扮,山火壁土是对好基友。

一年十二月(十二个气),对应十二卦

一年有十二个月,每个月有每个月的特性,每个月的特性各不相同。要描述一年十二个月这各自不同的特性,我们来看看这六十四卦怎么刻画一年的十二个月的: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从冬至(即农历十一月)起阴极阳生,坤卦下生一阳,一阳复起,是为复卦。 冬至一阳生,寒冷的土地下,悄悄地开始变暖,所以谓之 一阳生。这个时候的大地,地面上寒冷还在,万物不生,还是当初收割后裸露的黑土地,是为坤卦;地面下,已有一丝暖意升起,因这点点的温暖,百草的根或种子开始准备孕育新芽,是为震卦;上为坤,下为震,从而构成卦象名为地雷复,是为复卦。 (复卦)代表子月,节气为冬至。复卦六爻代表大雪至小寒的三十余天。子月相当于农历十一月。复卦是五阴一阳,阳爻居初位,此时一阳来复,阳气始升,将会打开新局。(大雪十一月节 冬至十一月气)丑月(即农历十二月)二阳初生,为地泽临。二阳在下,井中水极温,是其验也。泽者,气也。丑月掘地下入,则见其出气。农历的十二月,天气仍很寒冷,地面上仍是收割后裸露的黑土地,而在地面下, 二阳初生,已经变得温暖,土壤中总是含有一定的水分的,在寒冷的天气里,这水分被冰冻;但随着这 二阳初生,冰冻的水分解冻了,土壤变得湿润;于是,地面上,仍可用坤卦来刻画,地面下,已需用兑卦来描述了。上为坤,下为兑。坤为地,兑为泽,所以,两者构成卦象地泽临,是为临卦。 (临卦)代表丑月,节气为大寒。临卦六爻代表小寒至立春的三十余天。丑月相当于农历十二月。临卦卦象已有二阳,说明天气虽冷,但春天即将来临。(小寒十二月节 大寒十二月气)寅月(即农历正月)三阴在上,三阳在下,为地天泰,是曰:“三阳开泰”。天地气交,勾萌尽达。是月立春,万物发生,律中大簇,以成太和之气象。这是农历的正月,乍暖还寒,地面上仍没有太多的变化,但地面下,已经很温暖,已经是三阳在下了。三阳构成乾卦。从而,地面上为坤卦,地面下为乾卦,坤为地,乾为天,两者构成卦象地天泰,是为泰卦。 (泰卦)代表寅月,节气为雨水。泰卦六爻代表立春至惊蛰的三十余天。寅月相当于农历的一月(正月)。泰卦卦象为三阳在下,说明春天开始了,万物就要复苏,新的生命就要破土而出了。成语“三阳开泰”既是此意。(立春正月节 雨水正月气)二月惊蛰动雷,雷出地而上于天,故应雷天大壮,言万物方壮长也。农历的二月,春雷开始在天上炸响,是为震卦。地面下,当然仍是很温暖的景象,仍是三阳在下,这时候,冬眠的动物和虫子被这轰隆隆的春雷惊醒了,地里的庄稼也开始茁壮生长。地上为震,地下为乾,震为雷,乾为天,构成卦象为雷天大壮。 (大壮)代表卯月,节气为春分。大壮卦六爻代表惊蛰至清明的三十余天。卯月相当于农历的二月。大壮卦六爻已有四阳在下,说明阳气已经战胜阴气,此时万物都开始活动,草木生长发芽,动物开始繁衍。并且大壮卦是“上震下乾”,雷在天上,天上始有雷声。(惊蛰二月节 春分二月气)三月为泽天夬,言雨泽自天而降。农历的三月到了,梅雨季节来了,屋里屋外,到处湿漉漉的,常常淫雨霏霏。这地上,自然只能用兑卦来描述了。地下,仍是三阳在下,是为乾卦。上为兑卦,下为乾卦,兑为泽,乾为天,两者构成卦象泽天夬,是为夬卦。 (夬卦)代表辰月,节气为谷雨。夬卦六爻代表清明至立夏的三十余天。辰月相当于农历的三月。夬卦六爻已经呈现五阳之象,天地间只有一阴气残余,阳气是充足的时期。正如人们所说,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踏青旅游好时光。(清明三月节 谷雨三月气)四月阳极,为纯乾之卦,故昼日极长。 农历的四月,是初夏了吧,地面上也热, 三阳在上,地面下也热, 三阳在下。上也为乾,下也为乾,自然就是乾卦。 乾为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乾卦)代表巳月,节气为小满。乾卦六爻代表立夏至芒种的三十余天。巳月相当于农历的四月。此时卦象六爻纯阳,天气以没有一丝寒意,人们可以穿单衣,正是草木茂盛季节。(立夏四月节 小满四月气)五月阳极阴生,是为姤卦。地面上,骄阳似火,地面下,却 阳极阴生,一丝丝的凉意悄悄在地下出现了,从而地面上仍为乾卦,地面下,已经变成巽卦。乾为天,巽为风,两者构成卦象天风姤。 (姤卦)代表午月,节气为夏至。姤卦六爻代表芒种至小暑的三十余天。午月相当于农历的五月。姤卦卦象显示底部出现一阴爻,天地之气阳极阴生,说明由于温度过高,出现潮湿天气。(芒种五月节 夏至五月气)六月二阴初生,四阳在上,为天山遁。遁者,藏也。六月亢阳在上,阴气欲出而不得,名曰三伏。金遇火伏,即遁藏之意,人皆避暑,亦是遁意。农历的六月呢,夏天快要走到了尽头,地面上,暑热仍在,属于三阳 ,是为乾;地面下,已经转为凉爽,已经是二阴初生,只能用一阳二阴的艮卦来刻画。上为乾,下为艮,乾为天,艮为山,构成卦象名为天山遁,是为遁卦。 (遁卦)代表未月,节气为大暑。遁卦六爻代表小暑至立秋的三十余天。未月相当于农历的六月。遁卦卦象底部已有两个阴爻,阳动阴藏,有些农作物已经成熟。天气因阴气的加重更加闷热而潮湿,人和动物躲藏起来,以避暑气。遁即躲避,也告诉人们要学会躲藏以生存。(小暑六月节 大暑六月气)七月三阳在上,三阴在下,为天地否。否与泰对。天地气交,则万物生;天地气不交,则万物死。故立秋以后,草木渐死,梧桐叶落,是其验矣。七月节名处暑 ,盖暑者,天地水火相蒸之气也。暑自此止,则天地之气上下各分矣。三阳在上,三阴在下,上为乾,下为坤,乾为天,坤为地,构成卦象名为天地否,是为否卦。 (否卦)代表申月,节气为处暑。否卦六爻代表立秋至白露的三十余天。申月相当于农历的七月。否卦卦象已有三个阴爻在下,正所谓泰极否来。此时阴气已经变得很强盛,也就是说,天气虽然很热,但是还是容易着凉。多事之秋意即如此。此时需要祈福消灾,七月十五为鬼节,人们会在此时祭祖先即鬼神,以求庇佑,同时由此领悟,要收敛修德以避开灾难,以求吉祥。(立秋七月节 处暑七月气)八月阴渐盛,为风地观。观与临反。至于八月,则临卦之气体休囚,故《爻辞》曰:至于八月有凶,以见八月观卦为主。上为巽,下为坤,巽为风,坤为地,构成卦象名为风地观,是为观卦。 (观卦)代表酉月,节气为秋分。观卦六爻代表白露至寒露的三十余天。酉月相当于农历的八月。观卦卦象已经是四个阴爻了,说明天气渐冷,正是秋风萧瑟,农作物的生命已到尽头,已经成熟。而仲秋美景也开始呈现,明月当空,中秋佳节,合家团聚,正是观赏好时节。古时有“二八之月,奔者不禁”之说法,正是观玩之意。(白露八月节 秋分八月气)九月五阴一阳,为山地剥。草木黄落,剥即落也。木落而果见树梢,有硕果仅存之象。农历的九月,草黄了,叶枯了,采摘后果树上,只剩了几颗干瘪的为人遗弃的果实,孤零零地悬挂在光秃秃的枝头,大地的生机悄然收藏。已是深秋,瑟瑟凉意的表面,仅剩一点点的温暖。地面下,仍是静悄悄的黑土地。所以,上为艮卦,下为坤卦。艮为山,坤为地,两者构成卦象名为山地剥。是为剥卦。 (剥卦)代表戌月,节气为霜降。剥卦六爻代表寒露至立冬的三十余天。戌月相当于农历的九月。剥卦卦象已有五个阴爻,仅一阳爻在上,说明阴气强盛,连一点余阳都要排挤掉。此时万物凋零。落叶纷飞,天地间生气被剥夺。(寒露九月节 霜降九月气)十月六爻皆阴,为坤卦。俗名阳月,谓其无阳也。昼短夜长,以应极阴之数。农历的十月,冬天来了,大地一片沉寂,难得见到生命的气息,六爻皆阴 ,上也为坤卦,下也为坤卦,构成的卦象名为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卦)代表亥月,节气为小雪。坤卦六爻代表立冬至大雪的三十余天。亥月相当于农历的十月。坤卦卦象六爻纯阴,阴气最盛,此时万物隐藏起来,动物开始进去冬眠时期,天地闭塞成冬,一年到了终点。由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坤卦当令的时节也会有两三天小阳春,所以又有“十月小阳春”的说法。(立冬十月节 小雪十月气) 十一月阴极阳生,又为复卦。天地间,新一轮的循环在这里重新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