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姬昌算卦,姬昌为什么会算卦
新《封神演义》苏妲己为何让狐妖子虚保护西伯侯?
这剧妲己是正义反派,复合盗亦有道,她的目的只是为了毁了大王的江山,让他失去爱人,家人,江山。但是人民的疾苦她是在乎的。她之所以维护姬昌是因为她觉得姬昌是唯一可以帮她一起推翻大王,让大王失去一切的人。所以拼尽一切要保护姬昌。
姬昌精通算卦,那算卦是姬昌发明的吗?
姬昌虽然精通算卦,但是算卦却不是,姬昌发明的,算卦的发明最早是在商朝。
纣王是用的哪个刑罚,将伯邑考做成了肉丸?
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在封神中也是把纣王的残暴给表现了出来。他独爱妲己一人,而妲己又是祸国妖民的狐狸,因为妲己喜欢伯邑,伯邑对此却看不上,更是恨不得杀了妲己,妲己气不过提议把他做成肉丸子,真实可恨。纣王妃妲己见伯邑考长相俊美、琴艺绝伦,欲加亲近,但却遭伯邑考正言羞辱,气愤之下,先是诬告伯邑考调戏自己;又暗自现出原形,引出白猿的杀意,最后再诬陷伯邑考之琴声 ,是在暗骂纣王无德。 于是伯邑考就这样被妲己诬陷,割去了四肢,万刃剁尸,做成肉饼后,妲己再送给他的父亲姬昌吃下。苏妲己命人做成肉饼送给其父西伯侯姬昌为食物。姬昌由卦象得知爱子遭劫,翌日,接到早餐却也装作浑然不知地吃下,以骗取纣王,让纣王以为姬昌卜卦只是浪得虚名而已,因此,纣王就放了他。最后,姬昌终于施计回乡。当他刚刚踏上西周的土地,便觉得一阵恶心,张口吐出三只小白兔。他知道这是伯邑考三魂所化,痛心地流下眼泪。但历史中的伯邑考是一个才华和有孝心的孩子。关于伯邑考是怎么死的?根据考证主要有3种死法。一种死法是伯邑考被剁碎做成了肉丸子,妲己妒恨伯邑考,几次三番勾引伯邑考均没有成功,所以妲己心里就产生了恨,于此同时看见周文王也不舒服,所以就让纣王把伯邑考给剁碎了,做成肉丸子让伯邑考的亲生父亲吃。也有说法是做成了肉羹,为给周文王吃。第二种死法是伯邑考被当成败俘处死了,那是周文王被纣王给俘虏囚禁致死,伯邑考在一次战争中是被被抓而处死了,也有可能是在征战中死于疾病。第三种死法是伯邑考被当人活人祭品而死。是谁发明了算卦,算卦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在封神演义的小说里,毫无疑问的发明算卦的是天皇伏羲!在封神演义小说的第一章,就有提到这个。算卦推测出自己寿终正寝的姬昌最后究竟是怎么死的?
《封神演义》中的姬昌可谓是一位“卦神”,算无所失。纣王将姜皇后杀死后,为避免祸乱,让四大诸侯上朝,西伯侯姬昌则提前算准了自己有七年之灾。原本纣王想将姬昌杀死,奈何朝廷上下一起为姬昌求情,这才免死。姬昌回西岐的前一天,费仲、尤浑为试探他,便令其为命运算卦。结果姬昌喝多了,说二人最终是被活活冻死,而纣王是被烧死,自己呢则是寿终正寝。
费仲、尤浑二人听了就不高兴了,凭什么你就安稳过一世,而我二人则惨死,于是向纣王打小报告,结果姬昌被软禁起来。七年之后,伯邑考向纣王献礼以保父亲安全,结果被妲己害死。而姬发则听从散宜生的建议,用重礼行贿费仲、尤浑二人,这才被放回西岐。接着姬昌便举起义旗,大反纣王,而姜子牙也出山扶持姬昌。
然而姬昌最终并不是寿终正寝,而是被姜子牙吓死的。话说崇侯虎被姜子牙擒拿后,欲诛之,但姬昌却以与崇侯虎同朝为臣为由,不愿加诛。结果姜子牙私做主张,将二人推出斩首。回来后,姬昌的反应如下:不一时,推将出去,宝纛幡一展,侯虎父子二人首级斩了,来献中军。文王自不曾见人之首级,猛见献上来,吓得魂不附体,忙将袍袖掩面曰:“骇杀孤家!”
姬昌原本年事已大,被姜子牙这样一吓,更是魂不附体。文王自见斩了崇候虎的首级,神魂不定,身心不安,郁郁不乐。一路上茶饭懒餐,睡卧不宁,合眼朦胧,又见崇候虎立于面前,惊疑失惊。众文武迎接文王入宫。彼时路上有疾,用医调治,服药不愈。原本姬昌身体好好的,被姜子牙这么吓了一下,身体每况愈下,最终逐渐去世。
封神榜:难怪伯邑考会惨死在朝歌,看姬昌临行之前是嘱咐他什么?_百度...
伯邑考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伯邑考的孝心实际上是愚孝,是毫无价值的牺牲。
1、姬昌奉旨进宫,自知凶多吉少
即便伯邑考不去朝歌送命,姬昌灾消难满以后,也依然会起兵造反的。
姬昌已经亲眼目睹了姜桓楚等人的惨死,自己也有切肤之痛。姬昌被纣王欺辱奴役,几次命悬一线、魂飞魄散。所以,即便伯邑考没有死在纣王的手里,姬昌还是会自立为王,与纣王势不两立。
姜王后惨死后,纣王又要杀死自己的两个儿子,这回彻底激怒了群臣。妲己见势不妙,对纣王说道:“东伯侯姜桓楚是姜皇后的父亲,手握重兵,倘若要为女报仇,岂不是大王的大患?为绝除后患,大王索性把那四路诸侯都杀了吧,只要把这四路诸侯都杀了,其他的那些小诸侯也就不足为惧了,群龙无首,量他们闹不起事来。”
纣王一听有理,就下诏书召集四路诸侯来朝歌议事,具体也没说啥事,说得太明白怕他们不来了。就只含糊地说要找他们商量一件大事。
姬昌接到圣旨后感觉很不安,自己此去主何吉凶?于是就给自己算了一卦。姬昌一算才明白,原来自己的灾难到了!自己有七年的大难,但难不至死。
既然已知结果,那西岐的工作他就要详细交代安排一下了。先把自己手头的工作交给长子伯邑考,然后又吩咐给各位董事,我走后你们各司其职、照常上班就行,但凡有需要我签字盖章的事,就找伯邑考,伯邑考现在已经是代理了。我想放个长假,去朝歌进修,提升一下自己的学识修养——活到老学到老嘛。见各位董事都离开了,姬昌才把伯邑考叫进办公室,单独嘱咐了另外一番话,原文如下:
姬昌宣见伯邑考至,吩咐道:“昨日天使宣召,我起一易课,此去多凶少吉,纵不致损身,该有七年大难。你在西岐,须是守法,不可改于国政,一循旧章,兄弟和睦,君臣相安。毋得任一己之私,便一身之好。凡有作为,惟老成是谋……待孤七载之后,灾满自然荣归。你切不可差人来接我,此是至嘱至嘱,不可有忘。”
姬昌说得很明白,这是我的命数,无可替代,甭管谁来也救不了。自己无非是受七年苦难,死不了人的,大家在西岐照常生产,一切按部就班的进行即可。
2、伯邑考的愚孝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伯邑考听父此言,跪而言曰:“父王既有七载之难,子当代往。父王不可亲去。”
姬昌曰:“我儿,君子见难,岂不知回避?但天数已定,断不可逃,徒自多事。你等专心守父嘱诸言,即是大孝,何必乃尔。”
虽然伯邑考孝心可鉴,但纣王召见的是他爹,又不是他,他即便去了,也代替不了他爹。姬昌的意思是,就别搭一个饶一个得了,你就老实在家待着。不出事、不怠工就是大孝!千万别去接我,去了也徒劳无功。听话就是好孩子,一定要记得啊!姬昌嘱咐完儿子,又来拜别母亲太姜。
行礼毕,太姜道:“我儿,为母与你演先天数,你有七载灾难。”
姬昌跪下答道:“今日天子诏至,孩儿随演先天数,内有不祥,七载罪愆,不能绝命。方才内事、外事俱托文武,国政付子伯邑考。孩儿特进宫来,辞别母亲,明日欲往朝歌。”
太姜道:“我儿此去,百事斟酌,不可造次。”姬昌曰:“谨如母训。”
怪不得姬昌会算卦,原来是他娘教的,在姬昌测算之前,他娘就已经算出来了,她的儿子姬昌有七年的灾难,无可躲避。但也死不了,这可能就是人常说的“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姬昌也相当于是去进修吧,这种进修便是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灵魂的提升。在这七年里,姬昌专心研究算卦,还著了一本书,不记得是啥名了,难道是《文王六十四卦》?《周公解梦》不知道是不是他写的,反正这七年人家没闲着,一直在搞创作。那是后话,暂且不提。
之后,姬昌出了内宫,与自己的原配老婆太姬作别。至于那二十四个嫔妃,已经来不及一一话别了。女人们啰啰嗦嗦哭哭啼啼的,不见倒好。还有那九十九个儿子,大的管小的,依次排列下来,也就不用自己多费心了。
本来都已经安排得好好的了,姬昌去朝歌也算是有备而来。偏偏伯邑考就是不听话。也不知道他是真想救父亲,还是想趁机见见妲己。
伯邑考心目中的妲己贤良淑德,美丽可爱。毕竟伯邑考对妲己的认知还停留在“人类的阶段”。但他万万没想到,见到妲己以后,妲己竟会如此简单粗暴火辣生猛,扑上来就要直奔主题。
这反倒把伯邑考吓退缩了,我的天,还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能干呀!完了,妲己已经过期变质了,太让人失望了。唉,算了,我还是专心救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