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道教重要的日子,六月六道教
农历六月十五是鬼节吗 农历六月十五是不是鬼节
农历六月十五是鬼节吗 农历六月十五不是鬼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旧称鬼节。 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农历六月十五是哪位神仙生日 道历4717年,农历六月十五,是道教护法神将王灵官的圣诞。来到道教宫观,山门内第一座殿一般是为护法灵官殿,供奉的便是护法王灵官。他的形象为红脸虬须,金甲红袍,三目怒视,手举金鞭,足踏风火轮,“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王灵官作为护法神,性情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又纠察天上人间之事,除邪祛恶。 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神,在道教全称为“先天首将赤心护道三五火车王天君威灵显化天尊”,又号“太乙雷神应化天尊”,同时也是司职雷神、火神。我们在观察王灵官的造像时,会发现他与其他道教神仙最明显的区别是,额头上有第三只眼。我们都知道,道教的神仙归根到底都是大道的化身,神仙的形象千变万化,不过大多都被人格化为与常人相似的形象。而王灵官的这种“三目”形象则是吸收了佛教传入的印度教神明的造像,比如二郎神的原型是来自于佛教毗沙门天的儿子独健;斗姆元君三眼八臂,她的形象与佛教的摩利支天比较相似。 在道教的神仙体系里,王灵官位列五百灵官之首,属于天庭玉皇大帝身边的“保安队长”。关于王灵官的来历,在民间和道教有着不同的版本,但是都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萨守坚天师。萨守坚萨天师,又称萨真人、崇恩真君,道教尊称其为一元无上萨翁真君、玄风永振天尊等,是宋代著名道士,号全阳子。后来得到三位高人的真传,得道飞升,三人分别为神霄派的王文卿、林灵素两位真人,及龙虎山第三十代天师虚靖天师张继先。萨真人最拿手的法术便是惊天动地的雷法了。 王灵官来历的第一个版本是,王灵官本名为王恶,是某地的城隍神,他有个恶习,那便是喜欢享受活人的祭祀。恰好萨真人游历到此地,施法引来雷火,将城隍庙付之一炬。 另一个版本是,王灵官本来是天上的南斗星官,被天帝敕封为监督龙王下雨的“监军”,他的脾气比较火爆,和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有的一比。某天看到一条老龙没有按时布雨,一气之下用金鞭将它打死了,这下可触犯了天条,被天帝贬下凡间,在一间庙里修行。萨真人云游到庙里挂单,结果被下凡的王灵官赶走了,萨真人一怒之下,将前来还愿的香客手里的香变成了雷火,这下点燃之后瞬间就把庙给烧了。 不管哪个版本,萨真人都是把王灵官的庙给烧了,王灵官不服气,就向天庭的玉帝“告御状”,控诉萨真人的“罪行”。玉帝其实也想考验萨真人的道心,看他是否一心向道。于是便赐予王灵官金鞭一根,还有具有神威的第三只慧眼,敕命他暗中跟随萨真人,要是萨真人有什么过错,就向玉帝报告。 就这样,王灵官跟着萨真人一十二年,在此期间,萨真人济世度人,惩奸除恶,普度众生,严格恪守道教的清规戒律。王灵官心生佩服,打算拜萨真人为师,愿意与真人一道,纠察世间的善恶之事。萨真人认为“恶”这个名字不好,将之改为王善,并且奏告天庭,玉帝也被他们的师徒情谊所打动,敕封萨真人为“天枢领位真人”,敕封王灵官为“三五火车都天纠察铁面无私豁落雷公”。 鬼节是什么节 中国有四大鬼节,分别是: 清明节 ( 公历四月五日) 中元节 ( 农历七月十五) 上巳节 ( 农历三月初三) 寒衣节 ( 农历十月初一) 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中元节: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 上巳节: 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汉民族传统节日,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传统的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节和花朝节一样,正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寒衣节: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汉族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上巳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农历六月初六是什么节日?
没有
农历节日大全 道教的重要节日概述
我国本土 道教 的节日与民间习俗原有一定关联,又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吸收了传统的四时节令,故而个数较多,其节俗活动也丰富频繁,节日到来时,不仅道士要集会,并举办相应的斋醮法,民间信众也群集进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 庙会 ”的发展。那么就让 农历节日大全 为你介绍,道教的重要节日。 民间文化及习俗,是道教的一个重要来源。因为与民俗活动关系密切,所以用“祭三事五”极言道教节日及其活动之频繁,大致是可以接受的。针对节日过于频繁的弊病,道教也曾试图进行整秩,使之规范化。 如唐道士朱法满《要修科仪戒律钞》卷八引《圣纪经》说:“正月七日名举迁赏会,七月七日名庆生中会,十月五日名建生大会。右三会之日,三官考核功过。依日斋戒,呈章赏会以祈景福。又云五腊日,五月一日天腊,五月初五名地腊,七月七日名道德腊,十月一日名民岁腊,十二月节日名王侯腊。五腊通三元,名八解日,皆可设净供建斋,求福兼祀先亡,名为孝子,得福无量。余日名为淫祀,有罪。” 从规范教法的角度看,对节日进行整顿秩序也许是必要的。但是,要使宗教节日在教内外流行开来,扩大影响,使之成为教内外的聚会日,从而展开意愿中的宗教活动,宣道传教,一般说来需要有两种条件,一是具有一个生动的故事作为节日的背景,二是与民俗活动密切相关。 前者如佛教的盂兰盆会,因为有目连救母的故事作背景,又符合中国传统的孝亲观念,所以演衍为盛大的佛教法会。后者如道教的燕九节及一些宗派的祖师圣诞,都因为与民俗活动关系密切,演衍为盛大的道教法会,而祖师得道成仙、济世度人的故事,实际上也就是节日的背景。 至于有些道教节日,因为不具备诸如此类的条件,所以并未流行。如唐道士张万福作《洞玄灵宝道士受三洞经诫法篆择日历》,根据阴阳五行之理,对传授经戒法篆、上表奏章的 良辰吉日 进行推算,虽或其说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但这种烦琐的推算方法,即使在教内也难通行。 又如道书《赤松子章历》,罗列出天门开时、天门闭时、上章吉日、五德日、天愿日、修斋吉日、醮章吉日、七星醮日、六甲章符日及各种忌日,也因为不具备相应的条件,不能作为节日在教内外流行开来。曾在教内外流行的主要道教节日,大约有下列数种: 三会日和三元日 三会日和三元日据说都是五斗米道的节日。但从见存资料看,三元日似乎是从三会日演变出来的。 陆修静《道门科略》载述五斗米道的活动,说:“令以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一年三会,民各投集本治。……其日天官地神咸会师治,对校文书。师民皆当清静肃然,不得饮酒食肉,喧哗言笑。会竟,民还家……虽一年三会,大限以十月五日齎信一,到治。”这个载述与前引《圣纪经》所说相同。 《赤松子章历》载三会日,则以正月五日为上会,中会、下会时日相同,同时又列三元日,即正月十五日上元、七月十五日中元、十月十五日下元,称“天地水三官检校之日,可修斋祈福”。 而《魏书·释老志》载述寇谦之天师道的活动,则说:“其道坛在南郊,方二百步,以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十五日,坛主、道士、哥人一百六人,以行拜祠之礼。”前两会与《圣纪经》、《道门科略》等相同,而下会则与《道门科略》“大限以十月五日”云云有异。 唐释法琳《辩正论》卷八辩道家节日说:“道家金箓、玉箓、黄箓等斋仪,及洞神自然等八斋之法,唯有三元之节,言功举迁,上言功章。三会男女,具序乡居户属以请保护。正月五日为上元节,七月七日为中元节,十月五日为下元节。恰到此日,道士奏章,上言天曹,冀得迁达,延年益算。七月十五日非道家节。” 法琳曾为考校佛道是非同异,在荆州青溪山鬼谷洞学习道教,前后将近二十年,其所述道教事,大体都是准确的。七月十五日是佛教的盂兰盆会,似原非道教节日。 但自隋唐以降,三元成为道教的重要节日,如《要修科仪戒钞》卷八引《玄都大献经》说:“正月十五日,天官校戒,上元斋日;七月十五日,地官校戒,中元斋日;十月十五日,水官校戒,下元斋日。此三日能斋,三官勒名善簿。”上元节即民俗之“元宵节”,又衍传为天师张道陵的诞辰。 七月十五是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民俗则称作“鬼节”,保留了古代五腊祭的遗风。至于原来作为道教中会的七月七日,在民间则传为牛郎、织女相会,实际上是中国民间的“情人节”,这个节日的形成,与五斗米道及南北朝天师道的“三会男女”等活动是否有关,则有待民俗学者去研究。 戊日 戊日是道教的重要忌日,道教称作“戊不朝真”。对于这个忌日的源流始末,难以作出详细的考证,其法是以干支纪日,逢六戊日,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关闭殿堂,不上香,不诵经,殿堂门上悬挂戊字牌。此六戊为“明戊”。另有所谓“暗戊”,如四月的寅日,八月的申日等,精熟此道者亦为忌日。 祖师诞辰 道教是多神的教,既有各宗派共同崇拜的三清四御尊神,也有宗派各自崇拜的祖师神。前者反映出道教的基本信仰及教义,后者则多与地方性的民俗活动有关,演衍为影响不等的道教节日。其中许多都是相因成俗的,若详加案考,则往往有不合史实者。不过,道教节日终归是习惯的宗教活动和民俗活动日,现即依道教习惯,简列其祖师诞辰如下: 农历正月三日,全真七子之孙不二、郝大通诞辰 农历正月九日,玉皇上帝诞辰 农历正月十五日,天师张道陵诞辰 农历正月十九日,全真七子之五长春诞辰,即燕九节 农历二月初一,全真七子之刘长生诞辰 农历二月三日,文昌帝君诞辰 农历二月十五日,太上老君诞辰 农历三月初三,真武大帝诞辰 农历三月十八日,全真七子之王处一诞辰 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大帝诞辰 农历四月十四日,吕祖纯阳诞辰 农历四月十四日,钟离权诞辰 农历四月十八日,紫微大帝诞辰 农历五月初一,南极长生大帝诞辰 农历五月十三日,关圣帝君诞辰 农历五月三十日,全真七子之马丹阳诞辰 农历夏至日,灵宝天尊诞辰 农历六月二十三日,火祖诞辰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雷祖诞辰 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二茅茅固诞辰 农历七月十二日,全真七子之谭处端诞辰 农历八月一日至二十七日,北斗星下降之期 农历九月一日至九日,南斗星下降之期,即九皇会 农历九月初九日,王重阳诞辰 农历十月初三,大茅茅盈诞辰 农历冬至日,元始天尊圣诞 农历十二月初二,三茅茅衷诞辰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灶神升天日汉族的六月六由来习俗
都属于火象星座,平时要互相忍让。儿媳妇温柔耍乖婆婆应该吃这一套。六月初六是道教什么日子
道教称六月初六是天贶节,晒经书,此日祈福,求平安、求健康、求事业、求姻缘等等,将会去除厄运,好运不断。
道教的主要节日有哪些?
道教的节日很多,凡诸天上帝、尊神圣诞、得道之日,均作为道教节日举行斋醮法会庆贺。主要节日有:� (1)三清节。三清为道教最高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大清道德天尊,其诞辰分别是冬至日、夏至日、二月十五。� (2)三元节。上元节为正月十五;中元节为七月十五;下元节为十月十五。祀天、地、水官。后第四代天师张盛每逢下元节在龙虎山开坛授箓,从此开科范为常。 �(3)诸神圣诞。玉皇大帝圣诞(正月初九);祖天师张道陵圣诞(正月十五);邱祖圣诞(正月十九);天皇大帝圣诞(二月初一);文昌帝君圣诞(二月初三);西王母娘娘圣诞、真武大帝圣诞(三月初三);财神赵天君圣诞(三月十五);吕祖圣诞(四月十四);斗姆元君圣诞(九月初九);妈祖圣诞(三月廿三);许真君圣诞(八月初一)等。� (4)其他节日:天腊之辰(正月初一);地腊之辰(五月初五);观世音成道日(六月十九);道德腊之辰(七月初七);祖天师飞升(九月初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