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记忆易缘,我是如何背易经的

《易经》成于何时?作者是谁?

易经到底谁写的?伏羲创八卦,文王演周易,孔子作易传《易经》包罗万象,奥妙无穷。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精碎,也是公认的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还是中国道家思想“易、老、庄”谓之三玄哲学的根源。在一些问答平台和日常生活中,常到见有人在问:“《易经》到底是谁写的?”其实,这部经典的成书,经历了漫长的“三古”,并非某一人所作成。今天,“源易缘”就读者交流下《易经》的成书历程。据史记载:《易经》成书历经天皇、地皇、人皇、昊帝、炎帝、黄帝、夏王、商王、文王、孔子等先祖圣贤。时经远古、中古、和近古。从天皇到孔子,《易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伏羲创八卦,文王演周易,孔子撰《易传》。历代学者又根据逐年积累的经验资料、天文、地理、社会、人文知识、哲理格言等,经过无数次的研究、诠释、筛选、删补而成。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于是形成了这部内容丰富的“百科全书”。如今,《易经》已经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系辞传》因此说: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方便记忆的易经六十四卦歌诀

《易经六十四卦歌》歌词 天地宇宙间,万物分阴阳,阴阳分四象,四象分八宫,八宫六十四卦,牢记在心上,牢记在心上。 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火泽睽、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山咸、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天地宇宙间,万物分阴阳,阴阳分四象,四象分八宫,八宫六十四卦,牢记在心上,牢记在心上。

一、八卦取向歌: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盌、砍中满、离中虚、兑上缺、巽下断、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艮为山、坎为水、离为火、兑为泽、巽为风。

二、分工卦象次序歌: 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火泽睽、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山咸、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

三、上下经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遯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八卦取象歌: 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卦名次序歌: 1、乾坤屯蒙需讼师;2、比小畜兮覆泰否;3、同人大有谦豫随;4、蛊临观兮噬磕贲;5、剥复无妄大畜颐;6、大过坎离三十备; 1、咸恒遁兮及大壮;2、晋与明夷家人睽;3、蹇解损益夬姤萃;4、升困井革鼎震继;5、艮渐归妹丰旅巽;6、兑涣节兮中孚至;7、小过即济兼未济;8、是为下经三十四;

分工卦象次序歌: 乾为天;天风垢;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泽火革;雷火风;地火明夷;地水师。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火泽睽;天泽履;风泽中浮;风山渐。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雷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既;山水蒙;风水涣;天水颂;天火同人。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泽天决;水天需;水地比。兑为泽;泽水困;泽地翠;泽山咸;水山蹇;地三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 乾,坎,艮,震为阳四宫;巽。离,坤,兑为阴宫; 乾兑为金;离为火;震巽为木;坎为水;坤艮为土。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怎样快速背诵易经

1、首先会背六十四卦,参见卦序歌。2、大致了解每个卦意思,也有相关参考资料,可以查六十四卦快速记忆3、详细研究每个卦卦辞与卦意,这个比较困难,因为如果你只背爻辞,前背后忘,所以参照好的资料学习背诵易经,这个资料不光要解释爻辞意义(解释也都是各说各话,十个人写的易经,解释就有十中,不过大致差不多)更要有详细关联解释,我看过很多易经书籍,不是卖弄自己书法,就是搞得花里胡哨,要不然就是干巴巴的翻译,一看都懂,书一合上都忘了。推荐视频资料曾仕强系列。推荐书籍资料《易经说什么》。纯个人经验。

易经64卦背诵记忆方法

易经64卦背诵记忆方法: 1、乾为天2、坤为地3、水雷屯4、山水蒙5、水天需6、天水讼7、地水师8、水地比9、风天小畜10、天泽履11、地天泰12、天地否13、天火同人14、火天大有15、地山谦16、雷地豫17、泽雷随18、山风蛊19、地泽临20、风地观21、火雷噬嗑22、山火贲23、山地剥24、地雷复25、天雷无妄26、山天大畜27、山雷颐28、泽风大过29、坎为水30、离为火31、泽山咸32、雷风恒33、天山遁34、雷天大壮35、火地晋36、地火明夷37、风火家人38、火泽睽39、水山蹇40、雷水解41、山泽损42、风雷益43、泽天夬44、天风姤45、泽地萃46、地风升47、泽水困48、水风井49、泽火革50、火风鼎51、震为雷 52、艮为山 53、风山渐 54、雷泽归妹 55、雷火丰 56、火山旅 57、巽为风 58、兑为泽 59、风水涣 60、水泽节 61、风泽中孚 62、雷山小过 63、水火既济 64、火水未济熟悉之后,编成歌诀来记。 乾 坤 屯 蒙 需 讼 师 比, 小蓄 履 泰 否, 同人 大有 谦 豫, 随 蛊 临 观 噬嗑 贲, 剥 复 无妄 大蓄 颐, 大过 坎 离, 咸 恒 遁 大壮 晋 明夷, 家人 睽 蹇 解 损 益, 夬 姤 萃 升 困 井 革 鼎, 震 艮 渐 归妹 丰, 旅 巽 兑 涣 节 中孚, 小过 既济 未济,附:   1  《周易》是什么?讲了啥?1、是一套演译天地万物规律的大系统。 2、是一部卜筮之上的哲学经典。 3、易以道阴阳。《周易》中记录了六十四种卦象,每个卦象都由六组“阴(——)”“阳(──)”符号组成,用于表示天地万物的一种变化。 4、观天道以立人道。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5、易经的辨证思维、居安思危意识、极则变、天人合一、时位思想等诸多要意引导我们做人做事。  2  国学之源,中华智慧之巅 首先,该书认为世界的本质就是“阴”与“阳”,即 “一阴一阳之谓道也”。“阴”“阳”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组合,于是形成了万物。最后,“阴”和“阳”不断互相转化,所谓“阴极阳生,阳极阴生”,因此形成了永不止息的循环。《周易》就是咱们先人用于解释整个宇宙诞生、发展、循环的逻辑模型。 上到星辰、气象,下到山川、草木,再到人类社会制度,所有事物变化规律统统都概括在“阴”“阳”和六十四卦中。 周易“近取诸身”,以八卦与人的形体相通应。人体是个大八卦结构,如《说卦传》所云:“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良为手,兑为口”。 《周易·乾·文言传》:“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所以,八卦并不是什么玄虚的东西,而是一种物质性的,寓有辩证雏形的结构。《周易》是以八种自然物构成宇宙和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展示其世界观和人生哲理等要义的。象天、泽、火,雷、风、水、山、地八种自然物(现象),其中水、火为万物之源、阴阳之基,风、雷为之鼓动,山、泽于是成形。有了山、泽,生命便开始孕育,于杂花生树之中人类也得以繁衍。 八卦规律适用于宇宙万物,包括人体生命活动在内。 开篇第一卦“乾”卦,“乾”代表天,《周易》用区区六爻和几句话就把天道(大自然)运行、演变的规律精准概括: 初九“潜龙勿用”是万物萌发阶段,脆弱而不起眼; 九二“见龙在田”是刚崭露头角,生机勃勃; 九三“夕惕若厉”是一路谨慎小心,保全自我; 九四“或跃在渊”是质变到量变的临界点; 九五“飞龙在天”是发展到鼎盛、巅峰阶段; 上九“亢龙有悔”是事物最终由盛转衰,周而复始。这个伟大理论直接影响后世的《黄帝内经》《道德经》《鬼谷子》《孙子兵法》等著作。 诸子百家学说,其实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周易》进行阐释和延伸。如果你明白“阴”“阳”相互转化的道理,也就明白中医为什不主张夏日吃冷饮。因为夏天是“阳极阴生”,体外环境酷热但身体内部寒凉,再吃冷饮最伤脾胃。 如果明白了事物矛盾(如阴和阳、寒和热)的对立统一,也就明白《孙子兵法》所说的“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强大的部队却装作弱小,弱小时却可以假装强大)”。 如果你懂得了虚和实,就会懂得欣赏古典山水画里的留白与着墨。中国古典画作以虚实相参的手法表现缥缈的意境懂得“留白”“着墨”,那么你日常言行就懂得掌握好分寸,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人处世自然能够睿智、得体,达到中庸。 一理通则百理通。读懂《周易》,学中医、学谋略、观星相、学艺术,都能触类旁通,事半功倍。

易经中的64卦,如何记忆

易经》体系看,卦与卦之间的关系也不是杂乱无章的,64卦的排列顺序体现了阴阳对应,一般是互为综卦排在前后位置。唐代易学家孔颖达将卦序的系统规律性总结为“二二相耦,非覆即变”。就是说每一组卦的两卦之关系不是覆(两卦卦画相颠倒),如屯与蒙,困与井;就是变(两卦卦画完全相反),如坎与离,中孚与小过。易卦的这种内在联系还表现在卦名的含义上,如乾与坤、泰与否、剥与复、损与益、革与鼎、既济与未济即是,它们之间都是阴阳的协调与和谐,相反相成。不仅如此,64卦也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上经始于乾坤,终于坎离。“乾、坤者,阴阳之本始,万物之祖宗,故为上篇之始而尊之也。离为日,坎为月,日月之道,阴阳之经,所以始终万物,故以《坎》《离》为上篇之终也。”《序卦传》给我们描述了万物生于天地,经过蒙昧时期的成长,最后活生生地展现出来;下经34卦从咸恒开始,咸为交感,喻指男女婚配交感;恒为恒久,喻男女白头到老。“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序卦传》),从人到家庭、社会渐次展开,充满矛盾、纷繁复杂,既济与未济表示事物相对完成又没有终止,无穷无尽。思维的和谐性、系统性在这里得以清晰体现。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

背易经有什么技巧吗怎样能快速背下来易经

易经古老而抽象,想一下子背下来,对记忆力是一个考验。但如果能对易经有了了解和理解,背下来也不是难事,毕竟易经写的是生活中的事。理解易经需要一个对易经的认识过程,它是一种记录生活经验的工具载体,只是限于当时年代的限制,古人才想出了这样一种记录智慧的方法,当你了解了这样的智慧过程,不仅会为古人的聪明而折服,也会为它留下的智慧而倾倒。表示易经的卦象的阴阳两爻有自己运行的方向。阳爻向上,阴爻向下,阴阳爻相互作用,其中也有阴阳混合的状态。另外每一卦都表示时间和位置,从下向上既表示位置的高低,也表示事件发展的时间过程。通过这样的理解,在记忆中时就有了规律和脉络。希望这样的解释能对你记忆易经有所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