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地支方位度数,十天干所对应的方位

罗盘用中盘测阳宅怎样?

“罗盘”又称“罗经”,是中国古代历代易经风水大师高人参天量地的重要工具。今天,风水术不仅仅在海外华人世界风行,而且深受国外人士的重视。在西欧、美国、澳洲、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华风水术早已进入商界、政界高层及普通民众的心灵。许多中国人到国外留学、工作甚至定居时,常常能惊讶地发现: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竟捧着中国的风水罗盘自己为自己的别墅或者办公室测量“环境是否阴阳平衡”。一、罗盘的构造罗盘又叫罗经,是风水师看风水的主要工具。下图是二十九层综合盘。罗盘由三大部分组成:一、天池:也叫海底, 亦就是指南针。罗盘的天池由顶针、磁针、海底线、柱形外盒、玻璃盖组成,固定在内盘中央。圆盒底面印中央有一个尖头的顶针,磁针的底面中央有一凹孔,磁针置放在顶针上。指南针有箭头的那端所指的方位是南,另一端指向北方。天池的底面上(海底)绘有一条红线,称为海底线,在北端两侧有两个红点,使用时要使磁针的指北端与海底线重合。现代罗盘的海底绘有十字线,十字线顶部分别印有东南西北,使用时应使磁针的指北端指向海底十字线的北端,并使磁针与海底的南北线重合。二、内盘:就是紧邻指南针外面那个可以转动的圆盘。内盘面上印有许多同心的圆圈,一个圈就叫一层。各层划分为不同的等份,有的层格子多,有的层格子少,最少的只分成八格,格子最多的一层有三百八十四格。每个格子上印有不同的字符。罗盘有很多种类,层数有的多,有的少,最多的有五十二层,最少的只有五层。罗盘的各种内容分别印刻在内盘的不同盘圈(层)上,是罗盘的主要构成部分。各派风水术都将本派的主要内容列入罗盘上,使中国的罗盘成了中国术数的大百科全书。三、:为正方形,是内盘的托盘,在四边外侧中点各有一小孔,穿入红线成为天心十道,用于读取内盘盘面上的内容。天心十道要求相互垂直,刚买的新罗盘使用前都要对进行校准才能使用。指南针是测量地球表面的磁方位角的基本工具,广泛用于军事、航海、测绘、林业、勘探、建筑等各个领域。罗盘实际上就是利用指南针定位原理用于测量地平方位的工具,罗盘在风水上用于格龙、消砂、纳水和确定建筑物的坐向。二、罗盘的演变简史在指南针发明以前,古人是用天星来辨别方位的,晚上通过观察北极星定方位,白天通过日影来分辨方位。很早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指南车和日圭用来分辨地平方位。日圭就是最早的罗盘。在指南针发明以前,地平方位不可能划分得很细。只能用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八个大方位来描述方向和方位。风水术上用八卦来表示:坎卦代表北方,艮卦代表东北方,震卦代表东方,巽卦代表东南方,离卦代表南方,坤卦代表西南方,兑卦代表西方,乾卦代表西北方。日圭方位则将地平面均分为十二个等份,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示方位。随着加工业的发展,磁针由原来的匙行转变为针形,并由水浮磁针转变为用顶针,使指南针的测量精度发生了质的变化。唐代,杨筠松将八卦和十二地支两大定位体系合而为一,并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除了表示中宫位置的戊、己二干外,全部加入地平方位系统,用于表示方位。于是, 地平面周天三百六十度均分为二十四个等份,叫二十四山,每山占一十五度,三山为一卦,每卦占四十五度。二十四山从唐代创制后,一直保留到现在。所以,地盘二十四山是杨盘的主要层次之一。北方三山壬、子、癸,后天属坎卦,先天属坤卦; 东北三山丑、艮、寅,后天属艮卦,先天属震卦;东方三山甲、卯、乙,后天属震卦,先天属离卦; 东南三山辰、巽、巳,后天属巽卦,先天属兑卦;南方三山丙、午、丁,后天属离卦,先天属乾卦; 西南三山未、坤、申,后天属坤卦,先天属巽卦;西方三山庚、酉、辛,后天属兑卦,先天属坎卦; 西北三山戌、乾、亥,后天属乾卦,先天属艮卦。三、罗盘上的哪些层次属于杨盘?汉代罗盘杨公作为赣南杨公风水术的祖师,不但创造了完整的风水理论,对风水术的工具罗盘也进行了合理的改造。地盘二十四山盘是杨公创制的,杨公之前没有完整的二十四山盘,只有八卦盘和十二地支盘。汉代的罗盘虽然也有、八卦、地支和天干的标记,但不是均分度数,而是将天干、八卦和十二地支分成三层,所占度数不一致。杨公将其重新安排,把八卦、天干、地支完整地分配在平面方位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创造。地盘二十四山的挨星盘,即七十二龙盘,是杨公晚年创制的。杨公通过长期的堪舆实践发现:阴阳五行普遍存在于四面八方,阴阳五行的分布按照八卦五行属性来确定与实际情况不符,用阴阳龙来格龙过于粗糙,通过反复研究,为十二地支配上天干,用纳音五行来表达龙的五行属性,称为“颠倒”五行。《青囊奥语》中“颠颠倒,二十四山有珠宝;倒倒颠,二十四山有火坑”中所说的“颠颠倒”就是指七十二龙的纳音五行。天盘也是杨公创制的。杨公在堪舆实践中发现用地盘纳水有较大的误差,根据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的原理,创制了天盘双山用于消砂纳水。罗盘中只有天盘是双山,其他盘是没有双山的。古人认为,龙是从天上来的,属于天系统,为阳。水在地中流,属于地系统,为阴。由于天地左右旋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位移影响,所以用于纳水的天盘理应右移,故杨公将其在地盘的方位上向右旋转移位7.5 °。双山五行是三合五行,天盘壬子同宫,癸丑同宫,艮寅同宫,甲卯同宫,乙辰同宫,巽巳同宫,丙午同宫,丁未同宫,坤申同宫,庚酉同宫,辛戌同宫,乾亥同宫。双山正中正对地盘的十二地支中央。十二地支按照生旺墓三合成局,即申子辰三合水局,寅午戌三合火局,巳酉丑三合金局,亥卯未三合木局。辰戌丑未分别是水、火、金、木的墓库,是龙水阴阳交媾的重要场所,称为四大水口。所以,地盘、天盘和七十二龙盘三者合在一起被俗称为“杨盘”。地盘、天盘和七十二龙盘三者合在一起被俗称为“杨盘”后来宋代赖布衣引进二十八宿天星五行,增设了人盘,专用与消砂出煞。人盘的二十四山比地盘二十四山逆时针旋转了7.5度。人盘又叫做“赖盘”。罗盘的日常用法简介不管任何门派的罗盘,都刻有大量的阴阳两界的数据,可以说是一道很为有力的符。罗盘的威力是以先天之气化后天无形之煞,其有三大最好的特性:化煞、镇宅、招财。(1)堪测风水:喜爱风水的朋友,随身带一个即可化煞防身助运,必要时也可为自己及亲朋好友看看风水。市面上有专门的教人如何使用罗盘的书籍。如《罗经解定》等。(2)镇宅:阳宅中阴气太重,有人见鬼,小孩无故大喊,或屋宅犯空亡卦线坐向的等,皆可将罗盘(双数)放在屋内的四角或对角上,不论任何方位,针头指向南极的零位上,平放在墙角,即可达到兴旺避邪的目的。罗盘镇宅法︰可以将罗盘一个放在神龛下方,或者神像的后方,或者摆放神像茶几的下层,可以起到大大地增强神灵加持力,镇室安宅之功效。罗盘镇煞法︰将罗盘直接挂在家宅、办公室、商业埸所、犯阴煞方或通道门口、房间内,光线明亮处,家宅平安,趋吉避凶。(3)招财:将罗盘的针尖指向北极,平放在八宅理气的生气、延年、天医,伏位四个吉位上安放,便可收到威猛的招财效果。(4)化煞:若宅门或单位门窗正对天斩煞,尖角、庙宇、坟场、电柱等,都是不吉之形煞。会影响屋内人运衰退,这样可将罗盘挂在门上或窗前正面朝出,正对形煞,但须南位向上,即可达到化煞的目的。若随身携带,则只需放入公文包,手袋或汽车上,也可达到化煞护身的作用。罗盘化煞法︰将罗盘直接挂在煞方或门口,趋吉避凶,全家平安。有许多室外形煞是可以用罗盘来化解的,比如:尖角冲射、街道直冲、斜坡直冲、反弓煞、门路直冲。还有门正对电线杆、烟囱、怪树、怪石、单位大门等。凡是遇到形煞冲射,均会引起家人的不安,重则病、伤、残,很多风水师用凸、凹镜、八卦镜、盾牌、乌龟背来化煞,虽然收到一定效果,但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如果用化煞罗盘化煞,同效果较好。方法:在罗盘的正南方子午线上用红色锦线穿起来,或者在罗盘的正南方钻一个小洞,安上一颗羊圈罗钉,用红绳挂起,面向着形煞的方向,就能起化煞作用(罗盘一定要打开)。风水罗盘不仅仅是风水师用以看房宅吉凶的重要工具,在、、东南亚及北美华人社区,人们常还以罗盘化煞纳吉。具体做法是:1,在自己最常开启的抽屉内放一面罗盘,可以为主人助运,防小人侵害;2,将罗盘挂在门上、窗户上,或者摆在书桌及书架上,盘面向外,可以挡煞旺财。在海外,已成为成功人士的标志;3,家中若是供奉有财神或者观音之类的神像的话,在神像前放一面罗盘,据说可以大大增加持力。仅仅在海外华人世界风行,而且深受国外人士的重视。在西欧、美国、澳洲、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华风水术早已进入商界、政界高层及普通民众的心灵。许多中国人到国外留学、工作甚至定居时,常常能惊讶地发现: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竟捧着中国的风水罗盘自己为自己的别墅或者办公室测量“环境是否阴阳平衡”。风水罗盘不仅仅是风水师用以看房宅吉凶的重要工具,在、、东南亚及北美华人社区,人们常还以罗盘化煞纳吉。具体做法是:1. 在自己最常开启的抽屉内放一面罗盘,可以为主人助运,防小人侵害;2,将罗盘挂在门上、窗户上,或者摆在书桌及书架上,盘面向外,可以挡煞旺财。在海外,已成为成功人士的标志;3,家中若是供奉有财神或者观音之类的神像的话,在神像前放一面罗盘,据说可以大大增加加持力。罗盘分针的妙法不读《青囊》奥语,焉知地理之妙,不明罗盘分针,熟知天地之神,莫晓挨星进退,岂能消砂纳水,不明三盘贯彻,难展立向功夫。法显元宫,能至天命,彻明《河洛》,可夺神功,三针妙用,添伪岂能参透,四局奥理,智士方可推求。分针有转移之功,气线无毫发之差,内乘生气,勿犯关煞而越标准外饶全局,毋违收放而失朝迎,二十四向须明进退,四十六局要知生死,退消百川之细流,富堪敌国进纳长川三大水学贯渊源。分针路线伪法多端,地师不明造宅立向,为祸百殃,接地盘立向方为正诀,三七相兼祸即侵,阴差阳错皆天盘,师明错立害杀人。罗盘不仅是看风水不可缺少的工具,还能对某些有邪气的房屋起到镇宅作用,因为罗盘内刻 有大量的阴阳五行数据,内有先天八卦,文王后天八卦,天星二十八宿,七十二穿山甲,六十透 地龙,周天365度 等组成 ,集天地自然之灵气,对化煞、镇宅,避邪具有一定的功率。(1)如果有些人家中经常有药煲,在家中的神位底下安放一个罗盘可起到化煞病符的作用, 安放时指针要向南。罗盘必须经过开光才有效。(2)有些宅子的阴气太重,小孩子经常发恶梦或容易被吓惊,可在宅内安放一个罗盘会起镇 宅作用。阳宅之测量法一.阳宅之磁场,钢铁筋还不是最严重,电器用具内之线圈所产生之磁场会积极拉斥指针才利害。汽车内之马达与发电机也是一样。因此量测阳宅时必须注意远离家用电器与屋外汽机车为要。二.阳宅阴宅之坐向方位、外形结构、内部装璜格局、全部纳气口、摆设物件如桌、床、神桌、厕所、厨房等。三.阳、有宅外部相关地理结构、山之座落、河水之来向、桥梁、街道、水塘。比平地高或低,其之结构体之方位与阳阴宅形成上角度方位。以上角度方位对阴阳宅之吉凶运势都有一定的影响,都必须用精准之罗经盘去量测,罗经差一线,富贵不相见,不精准罗盘绝对不要用,用了等于白用,会误己害人。用测方位前先将罗经盘之内盘格绘之0度、180度、90度、270度即子山午山卯山酉山中线旋转重叠齐于其上之红十字尼龙线,务须对齐,同时中间海底针底之红子午线也要平行于子山午山中间线。如果有偏斜则修较之红十字线,即用手指甲挪动,必期上下对齐,因尼龙线红十字线常会于罗盘携带途中挪移线之第一个动作即归零要确实。四.量阳宅之坐与向以大门为依据有时候是不对的。房屋之真正坐向应以屋外之马路为基线才对,与马路成垂直线,内为坐外为向,如房子与马路没有成垂直,则以马路之纵向,量测阳宅之坐向方,阳宅之大门有些安设于侧边或斜角,总不能以斜角或侧边当为阳宅之坐与向。五.阳宅之坐向量测法:将罗盘任何一边对齐大门门槛或平行,同样旋转内盘,使其海底针之针对齐其底下之红子午线,则所架十字线对齐底下之内盘格绘,靠屋内方为从,靠外方为向,为气口。六.量测阳宅周边之结构物方位角度,则于门槛外缘或屋门楣底下,以罗盘海底针中心为起量点,量法与阴宅同,阳宅周边之结构物影响阳宅之吉凶最重要由门之气口进入,当然对阳宅之坐与向也影响甚多,因此也必须以阳宅之确实坐向去测量其周边结构体之方位角度。七.高楼大厦,应当以大厦主结构之坐向为依归,再以单位户门气口与电梯出口与大厦大门气口、楼梯口方位论吉凶。八.阳宅内部之格局,最好绘平面图,取中心点,与各空间结构之中心,将阳宅已量测出之坐方位,以阳宅之中心点为起点,绘方位线,论吉凶。如用罗盘于屋内测量,误偏在所难免,有时甚至受干扰偏差10度以上。九.东定发明之罗经定位仪,于屋外量测阳宅之坐向与其周边结构体之方位非常实用,方便、准确、全自动,出售以来深受购用者的好评。罗盘海底针之会指南指北,是受地球磁极即南北极拉斥力所影响。磁极离用罗盘的地方很远,那么罗盘附近之磁场当然更会影响海底针之指向,所以有道胡说现有防磁罗经盘。除非有一天海底针之针有精灵在内,它会选择南北磁极为用,而排除附近磁场之干扰,否则这种无稽之谈最好当笑话听!阴宅之量法一.将罗盘之任何一边顶住墓碑之前缘,旋转内盘至其海底针之针确实对齐其下之红子午线,针有洞一端向着红子午线一端线两边有红点针平直一端,必须与红子午线之另一端完全对齐。二.所架红十字线对正下方内盘格绘之角度与卦字或天平地支字,靠近墓碑方为座之角度与卦理,海底针之另外一方,即与座成180度方之内盘格绘被红十字线对齐者为向方。三.量测周边结构物之与阴宅关系方位,则必须以罗盘中之海底针中心摆正于墓碑之前缘,绝不能以罗盘外边为起量点,而要以海底针中心为起量点,调移内盘海底针与其底红十字线,然后眼睛、罗盘与外部被量结构体最好成一直线,才能确实看到结构体,座落于罗盘之何方位,与阴宅形成何关系角度,或者红十字线之中心交义点整一红线。四.将红线拉高直,以为瞄准线。眼睛、拉高之瞄准线与标的物成一直线,则瞄准线所对下之罗盘内盘之角度格绘即为该标的物与阴宅之相关角度方位。罗盘的使用罗盘是风水操作的重要工具,它的基本作用就是定向。在我们认识风水理气学问时,首先要学习以罗盘定向的基本方法。罗盘学名为罗经,创自轩辕黄帝时代,后经过历代前贤,按易经及河洛原理,参以日月五星七政及天象星宿运行原则,再察地球上山川河流,平原波浪起伏形态,加以修正改良制造而成,用于测定方位和勘察地形,堪与地师及海员大都称它为“罗盘”或“罗庚”,很少称为“罗经”。说到罗盘的使用方法,如果是详细讨论的话,相信要花上好多篇幅。因为它包括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本篇只从简单使用方法来谈谈。罗盘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三元盘、三合盘、三元三合两用盘、易盘、玄空盘及各派所用户的独特盘。但无论是那门那派的罗盘,中间必有一层是二十四山方位的,从北方开始依次序排列分别是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等。共二十四个方位。如果你是一个指南针,你可以发觉罗盘与指针相对的度数如下:方位 卦位 二十四山 角度壬 337.6 - 352.5正北 坎 子 352.6 - 22.5癸 7.6 - 22.5丑 22.6 - 37.5东北 艮 艮 376 - 52.5寅 52.6 - 67.5甲 67.6 - 82.5正东 震 卯 82.6 - 97.5乙 97.6 - 112.5辰 112.6 - 127.5东南 巽 巽 127.6 - 142.5巳 142.6 - 157.5丙 157.6 - 172.5正南 离 午 172.6 - 187.5丁 187.6 - 202.5未 202.6 - 217.5西南 坤 坤 217 - 232.5申 232.6 - 247.5庚 247.6 - 262.5正西 兑 酉 262.6 - 277.5辛 277.6 - 292.5戌 292.6 - 307.5西北 乾 乾 307.6 - 322.5亥 322.6 - 337.5清楚了二十四山的方向后,现在要看看罗盘的形状。罗盘中央是一个圆形天池(即定向用的指南针。外面是铜面黑底金字的活动转盘,称内盘或圆盘。盘上一圈圈的堆满着字,习惯上一圈叫做一层。其中有一层是二十四方位,最外是一方形盘身,称为或方盘。盘身以来用花梨木制造的最为耐用,但重量比一般木制盘重。有四个小孔,分别有两根鱼丝或胶线以十字形穿于四边中间的小孔内,它是用来定坐向的。罗盘的使用罗盘的使用主要是中央的磁针,天池外的内盘是钢制的,天池底色一般是白色的,底部划有一红色直线,有一端是有两个红点在红线的左右,红线是以南北定位的,有红点的一方是子方(正北方),另一端是午方(正南方),上面有一根很灵敏的磁针,磁针有一端是有一个小孔的。使用罗盘时,双手分左右把持着,双脚略为分开,将罗盘放在胸腹之间的位置上,保持罗盘水平状态,不要左高右低,或者前高后低。然后以你的背靠为坐,面对为向,开始立向。这个时候,罗盘上的十字鱼丝线应该与屋的正前、正后、正左、正右的四正位重合,如果十字线立的向不准,那么,所测的坐向就会出现偏差的了。固定了十字鱼丝的位置之后,用双手的大拇指动内盘,当内盘转动时,天池会随之而转动。一直将内盘转动至磁针静止下来,与天池内的红线重叠在一起为止。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磁针有小孔的一端必须与红线上的两个小红点重合,位置不能互掉。这时显示坐向方的鱼丝线(是横的那一条)与内盘各层相交。我们要找寻的各种数据和资料,就显示在这条鱼丝线所穿越和涵盖的区域上。然而,罗盘上有十多二十层,究竟那一层才是坐向呢?就是二十四山那一层了。它就在天池附近。鱼线向方上的那一个“山”,我们用它表示向,鱼丝坐方上的那一个“山”,我们用它表示坐。譬如说,向山是子,坐山是午,我们便称之为坐午向子。知道自己宅中的坐向后,将罗盘放在全屋的中心点,便可以由坐向求出全屋的方位(或宫位)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地支方位图

十二地支 又称十二支,即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 而十二地支方位,则是用十二地支,将空间划分为十二方。 十二地支方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它的知识。

子,五行属阳水,位居北方。主池塘、沟河,与水有关场所;在人主妇女、盗贼;动植物主燕子、蝙蝠、蜗牛、地瓜、水萝卜、浮萍;在事上遇吉神为聪明吉祥,遇凶神主淫佚。

丑,五行属阴土,位居东北方。场所主桑园、桥梁、宫殿、礼堂、坟墓。在人主贵人、尊长、神佛;动物为牛、驴、骡子;静物主锁匙、首饰、珍宝、斛斗、鞋类。在事上遇吉神吉格主喜庆、迁官晋职;遇凶神凶格,主刑狱、词讼、口舌是非、离乡背井或疾病。

寅,五行属阳木,位居东北方。场所主山林、桥梁;在人主丈夫、女婿、贵人、清官、公门人;在物主文书、单据、发票、香炉、织机、财物、棺材;动物主老虎、豹子、猫。在事上遇吉神主文书、财帛、信息,遇凶神为失财、疾病、官非。

卯,五行属阴木,位居东方。场所主大街、道路;人上主兄弟、姑娘、妇女、盗贼、手工业者;物品主船只、车辆、门窗;动物主兔子、蛐蛐。在事上见吉神主车辆船只平安无事,遇凶神则官司口舌,或车船遇险。

辰,五行属阳土,位居东南方。场所主土堰、坟墓、麦地、寺观;在人主僧人、道人、妇女;物品主瓷器、缸瓮、灰盆、香纸、皮毛;在事上见吉神主医生药物,见凶神主屠夫、争讼。

巳,五行属阴火,位居东南方。在人为妇人、少妇、少女、乞丐;动物为长虫、蚯蚓、蝉、萤火虫;物品主书画、文字、花果、砖瓦、瓷器;在事上见吉神主文书、票证,见凶神主疫病、梦魇。

寅卯午未是什么时候,什么是年月地支寅卯午未

寅卯午未是什么时候 图文摘自 络(如有 ,请 ) 古代的时辰是怎样划分的 时辰 1、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 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之一个时辰。(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时间0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时间21时至23时)。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小时为1时辰 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那时候一天是12个时辰,就是12生肖的子,丑,寅,卯。宸,巳,午,未。申。酉,戌,亥。 现时每昼夜为二十四小时,在古时则为十二个时辰。当年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大时”忘淡,而“小时”沿用至今。 古时的时(大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具体划分如下: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又有“晨钟暮鼓”之说,古时城镇多设,晨起(辰时,今之七点)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酉时,今之十九点)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夜晚说时间又有用“更”的,这是由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全夜分五个更,第三更是子时,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说。 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时的十五分钟。旧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即时消散,此罪极之犯,应该“连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刻以下为“字”, “字”,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点十个字”,其意即“十五点五十分”。据语言学家分析,粤语中所保留的“古汉语”特别多,究其原因,盖因古中原流落岭南,与中原人久离,其语言没有与留在中原的人“与时俱进”。“字”以下的分法不详,据《隋书律历志》载,秒为古时间单位,秒以下为“忽”;如何换算,书上没说清楚,只说:“‘秒’如芒这样细;‘忽’如最细的蜘蛛丝”。 古时计时工具有两种,一是“日晷”,二是“漏”。日晷是以太阳影子移动,对应于晷面上的刻度来计时。日晷不用说了,大家应该在故宫里和观象台上见过。漏是以滴水为计时,是由四只盛水的铜壶组合,从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只底下有小孔,最下一只竖放一个箭形浮标,随滴水而水面升高,壶身上有刻度,以为计时。原一昼夜分100刻,因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又先后改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为96刻;就这样,一个时辰等于八刻。一刻又分成三分,一昼夜共有二十四分,与二十四个节气相对。注意,这分不是现时的分钟,而是“字”,在两刻之间,用两个奇怪号来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细如麦芒的线条来划分,叫做“秒”;秒字由“禾”与“少”合成,禾指麦禾,少指细小的芒。秒以下无法划,只能说“细如蜘蛛丝”来说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词,忽指极短时间,然指变,合用意即,在极短时间内有了转变。 秦12段记时:即十二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午时指从现时的十一点到,一个时辰分作八刻,从十一点起计,每十五分钟一个刻,十一点正为午起,十一点十五分为午时一刻,四十五分为午时三刻,十二点正为正午(午时四刻一般不这样说),到八刻为下一个时辰之始。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也有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做。 天干地支和十二生肖对应 1.旧时计时的单位。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宋 苏轼《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今来所创置钤辖司前一闸,虽每遇潮上,闭得一两时辰……而公私舟舡欲出入闸者,自须先期出入,必不肯端坐以待闭闸。”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昼短夜长,差了三个时辰了。”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半个时辰前,他陪伴酣宴。” 2.泛指时刻或时间。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没一箇时辰儿不挂念,没一箇夜儿不梦见。”《西游记》第四九回:“这等干,只是忒费事,担搁了时辰了。” 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三章:“这就叫:不是,时辰不到。” 时辰 相等于现在的时间 配上的动物及原因 子 下午 11时正至上午 1时正 鼠 鼠在这时间最跃。 丑 上午 1时正至上午 3时正 牛 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耕田。 寅 上午 3时正至上午 5时正 虎 老虎在此时最猛。 卯 上午 5时正至上午 7时正 兔 月亮又称玉兔,在这段时间还在天上。 辰 上午 7时正至上午 9时正 龙 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 巳 上午 9时正至上午11时正 蛇 在这时候隐蔽在草丛中 午 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时正 马 这时候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将会产生,而马类动物。 未 下午 1时正至下午 3时正 羊 羊在这段时间吃草 申 下午 3时正至下午 5时正 猴 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 酉 下午 5时正至下午 7时正 鸡 鸡於傍晚开始归巢 戌 下午 7时正至下午 9时正 狗 狗开始守门口 亥 下午 9时正至下午 11时正 猪 夜深时分猪正在熟睡 周易中的时辰 时辰以当地时间为标准 在论断八字命理时,往往有时不太准确,多半是因时辰有误所致。在我们生活中,全国都是统一使用标准时间。我国南北区域时差不算太大,而东西区域相差较大,而论命时就要严格按照出生地时间为太极点论断。 时间,准确地说是指在东经120127度所在的地区区域内,而或东或西的不同地区就要根据当地所在区域内的东经度数推算。 地球自转一周(360度),需24小时计1440127分钟,每4分钟1度(1度距离相差4分钟)。其他地区,依此推算即可。例如:黑龙江东半部130127度所在地区,当时间11:20时,就是当地的12127点整(12点-(10×4)=11:20)。 东经120度时间12点与其他地区所在东经度数时间对照表 ──┬───┬───┬───┬───┬───┬───┬─── 东经│ 75│ 80│ 85│ 90│ 95│ 100│ 105 ──┼───┼───┼───┼───┼───┼───┼─── 时间│15:00│14:40│14:20│14:00│13:40│13:20│13:00 ──┼───┼───┼───┼───┼───┼───┼─── 东经│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 时间│12:40│12:20│12:00│11:40│11:20│11:00│10:40 ──┴───┴───┴───┴───┴───┴───┴─── 再如:我国西半部和中部,在东经85度位置上,查上表可知时间14:20127才是当地时间的12点正,时差2小时40分。由于地区大约在东经117度左右,故此时间12:12才是标准的当地时间的12点正。 古代“占星术”起命宫时,先看太阳在什么宫,再以生时加在太阳所在宫里起顺数至卯位上。由此可以看出,古代星命学家推断一个人的命运时,都是以太阳作为命之所在,即日出于卯而没于酉。由于不同经度的地区见到太阳的时间是不同的,故而以出生时间论命时必须以当地时间为准。 本文摘自:大胖胖a的博客 以上就是与寅卯午未是什么时候相关内容,是关于时辰的分享。看完什么是年月地支寅卯午未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叫十二地支,一起看看!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被称为“十二地支”。十二地支阴阳属性: 阳支: 子、寅、辰、午、申、戌; 阴支: 丑、卯、巳、未、酉、亥。 十二地支所属方位: 子:正北方;丑:东北方;寅:东北方;卯:正东方;辰:东南方;巳:东南方;午:正南方;未:西南方;申:西南方;酉:正西方;戌:西北方;亥:西北方。 十二地支的五行属性: 亥子属水,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辰戌丑未属土 十二地支配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地支局: 十二地支概述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图片 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土或火 十二地支三合局: 十二地支概述 申子辰合化水局,亥卯未合化木局,寅午戌合化火局,巳酉丑合化金局 申子辰合水,水的长生在申,帝旺在子,墓库在辰;(水在申月萌芽,在子月是最旺的时候,辰是水库,以下类推) 寅午戌合火,火的长生在寅,帝旺在午,墓库在戌; 巳酉丑合金,金的长生在巳,帝旺在酉,墓库在丑; 亥卯未合木,木的长生在亥,帝旺在卯,墓库在未; 以上请参考本文最后的十天干生旺死绝表 十二地支三会局: 十二地支概述 寅卯辰会木局,巳午未会火局,申酉戌会金局,亥子丑会水局 三会局会局一方旺气,其阴阳五行之气最旺,其次三合局,再次半三合,最后。 十二地支相冲: 十二地支概述 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 六冲是十二地支的一种关系,与相反。地支之间两两阴阳属性相同,所代表的方向相反而藏干又相克,所以为冲。具体来说,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如子水和午火都为阳支且相克;子为正北方,午为正南方;子藏阴干癸水,午藏阴干丁己,癸水克丁火,己土克癸水,相互克制也。在四柱命理中六冲是一个很重要的一种地支之间的关系。六冲一般不吉,尤其流年太岁受冲,容易有伤灾。在命局中,逢冲易破格,喜用神逢冲更是不吉,凶神逢冲一般主吉利。 十二地支相害: 十二地支概述 相害又称“相穿”,在盲派八字中相穿的力量大过相冲,是有一定道理的; 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子与丑合而未冲之,故子与未害; 午与未合而丑冲之,故丑与午害; 寅与亥合而巳冲之,故寅与巳害; 卯与戌合而辰冲之,故卯与辰害; 申与巳合而亥冲之,故申与亥害; 酉与辰合而戌冲之,故酉与戌害。 十二地支相刑: 十二地支概述 子卯相刑为无礼之刑,寅巳申为无恩之刑,丑未戌为恃势之刑,辰午酉亥为自刑 十二地支相破: 十二地支概述 指地支之间相互妨害,破坏; 子酉相破,卯午相破,辰丑相破,未戌相破,寅亥相破,巳申相破 注意:三会的力量大于三合,三合的力量大于半三合,半三合的力量大于。 十二地支藏干: 子宫癸,丑宫己癸辛,寅宫甲丙戊,卯宫乙,辰宫戊乙癸,巳宫丙戊庚,午宫丁己,未宫己丁乙,申宫庚壬戊,酉宫辛,戌宫戊辛丁,亥宫壬甲 在地支中有四个字是极端的象征:子、午、卯、酉。它们还被称为“四帝旺”,如下图的生旺死绝表中,卯是甲木的帝旺,子是壬水的帝旺,等等,这四个字非常厉害,它们代表地球上四股最强大的力量。子代表水的力量,午代表火的力量,卯代表木的力量,酉代表金的力量。可同时它们又代表了四种极端,即水的极端、火的极端、木的极端、金的极端。子、午、卯、酉还有另外一种叫法,叫做“四桃花”,指一种不受制的力量,容易失去自控能力。 地支中还有第二组密码,就是“辰、戌、丑、未”,它们被称为“四库”,但是它们同时也被称为“四墓”,如下图的生旺死绝表中,未是甲木的墓地,以此类推,它们都是属土的,一般拥有“库”的人比较容易拥有财富,因为他拥有了强大的存储能量的力量,但是八字组合不当,这个库就会变成墓。其中辰为水库,戌为火库,丑为金库,未为木库。 十二地支的第三组密码“寅、申、巳、亥”,称为“四长生”,这个长生我们会在后面的文章讲到,寅是丙戊的长生,亥是甲木的长生,巳是庚金的长生,申是壬水的长生,它们代表变化,变幻,难以预料,所以这四个月出生的人,性格变化多端,难以捉摸。 十二地支概述 十天干生旺死绝表 以上要强调的是八字里见合不一定就是好事,见冲也不定是坏事,要看喜用神,还要看刑冲合害的力量等因素,地支的刑冲合害每一个都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这个以后会具体通过例子详细讲解。

八卦和罗盘怎么用?古代占卜用的东西还有哪些?

买书

丑和十天,和十二地支的关系

十二地支又称十二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地支是古代人用来纪录时闸的符号,因为有十二个符号,所以叫做十二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地支十二个符号也分为阴支和阳支两大类:阳支:子、寅、辰、午、申、戌;阴支:丑、卯、巳、未、酉、亥。十二地支手掌诀十二地支的含义【子】同“兹”,表示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代表十二时辰的时间是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丑】同“纽”,是表示用绳子捆住的意思;代表十二时辰的时间是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寅】同“演”,表示万物开始生长;代表十二时辰的时间是寅时,平旦,又名黎明、早晨、日旦等,寅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寅时【卯】 同“茂”,表示万物茂盛;代表十二时辰的时间是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辰】同“震”,表示万物震动生长;代表十二时辰的时间是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代中国人民“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巳】 同“已”,表示万物已成;代表十二时辰的时间是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午】 同“仵”,表示万物已过极盛之时,又是阴阳相交的时候;代表十二时辰的时间是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午时【未】 同“味”,表示万物已成有滋味;代表十二时辰的时间是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申】 同“身”,表示万物初具形体;代表十二时辰的时间是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酉】同“老”,表示万物已经十分成熟;代表十二时辰的时间是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戌】同“灭”,表示万物消灭归土;代表十二时辰的时间是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亥】同“核”,表示万物成种子;代表十二时辰的时间是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十二支与五行寅卯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午巳属火,午为阳火,巳为阴火。申酉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子亥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辰戌丑未属土,辰戌为阳土,丑未为阴土。未戌为干土,丑辰为湿土。干土者其中藏火,湿土者其中藏水。十二地支阴阳五行十二地支四时方位寅卯东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戌丑未四季土。少阳见于寅,壮于卯,衰于辰。寅卯辰属木,司春,为东方。太阳见于巳,壮于午,衰于未。巳午未属火,司夏,为南方。少阴见于申,壮于酉,衰于戌。申酉戌属金,司秋,为西方。太阴见于亥,壮于子,衰于丑。亥子丑属水,司冬,为北方。十二地支方位十二地支角度子方:指针度345 —15角度。丑方:指针度15 — 45角度。寅方:指针度45 —75角度。卯方:指针度75 —105角度。辰方:指针度105 — 135角度。巳方:指针度135 — 165角度。午方:指针度165 — 195角度。未方:指针度195 —225角度。申方:指针度225 — 255角度。酉方:指针度255 — 285角度。戌方:指针度285 — 315角度。亥方:指针度315 — 345角度。天干地支度数(注:十二地支方位: 每方位30度,即子午、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巳亥相对。)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关系天干(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暗含天干一年十二个月,即地支十二个符号一个循环纪录。一月三旬,一旬十天,即天干十个符号一个循环纪录。将十二地支与十天干组合排列得到六十个不同的符号,这就是六十甲子。用甲子循环既可以纪年,又可以纪月,还可以纪日,甚至也可以纪时辰,十天干相对于十二地支而言,则为阳;十二地支相对于十天干而言,则为阴。天干与地支的关系犹如树干与树枝的关系一样,天干为树干,地支为树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