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多少财神爷在身边,多少个财神爷
财神爷,一共有多少位
财神爷在汉族民间传说中是主管财源的神明,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道教赐封,二是汉族民间信仰。道教赐封为天官上神,汉族民间信仰为天官天仙。道教赐封并不称为财神,而是在所官职上加封神明。中国大乘佛教里也有财神:北方多闻天王和善财童子。现代,为了迎合大家的心理需要,还推出了网络财神和电子财神等。目前,中国民众供奉的财神主要有七位,分别是:北朝时期河北曲周县令李诡祖,端木赐(子贡:儒商之祖)、范蠡(浙商)、管仲(徽商)、白圭(晋商)、关公(关帝阁)、比干(文财神、冀商之祖)、财帛星君、赵公明。其实,还不止这七位,到底谁是财神有很多说法,不同的地方、行业有所不同。五路财神:陕西终南山的玄坛真君赵公明,与四名财神招宝天尊、纳珍天尊、利市仙官、招财使者主掌招财纳福属神之合称,这也是最广泛的说法。比干:《封神演义》中比干为商朝忠臣,天帝怜其忠贞,因无心而不偏私,故封为“财神”,又因为比干是一位文臣,所以也被称为文财神。增福真君:北魏孝文帝时的官员李诡祖爱民如子,常以俸禄布施贫民,民以为德。殁后被奉为财神。天官大帝:道教中,三官大帝分司降福、赦罪、消灾,其中天官专能降福,华人有“天官赐福”之说。
财神有几位分别是谁?
财神分文财神和武财神,武财神是赵公明、关公等;文财神为比干、范蠡等。除此以外,人们信仰的财神还有五圣、柴荣、财公财母、和合二仙、利市仙官、文昌帝君、活财神沈万三等,其中文武财神、五圣的信仰最具广泛性。
1、赵公明
赵公明亦称“赵公元帅”。道教主要把他作为财神来供奉,但他同时也是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盖因其曾为张天师守护丹室。后来民间还将其神像贴于门上,作为门神,镇邪祈福。
其所司之职中,除了有“除瘟剪疟,保病禳灾”一项,还有“买卖求财,公能使之宜利和合。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对神祷,无不如意”之功能。
2、关公
关公亦称“关圣帝君”,简称“关帝”,本为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后道教主要将他作为财神来供奉。其职能除了“治病除灾,驱邪辟恶,诛罚叛逆,巡察冥司”,还有“司命禄,庇护商贾,招财进宝”,又因其忠义,故被奉之为财神。
3、比干
比干财神殿中供奉的比干形象是文官的打扮,头戴宰相纱帽,五绺长须,手捧如意,身着蟒袍,足蹬元宝。这幅打扮跟天官很相似,最大的区别在于天官神态慈祥,笑容满面,而比干面目严肃,脸庞清癯。
民间流传,比干怒视纣王,自己将心摘下,扔于地上,走出王宫,来到民间,广散财宝。他虽然没了心,但因吃了姜子牙给他的灵丹妙药,并不曾死去。因为没了心,也就无偏无私,办事公道,所以深受人们称颂和爱戴。当时,在比干手下做生意,买卖公平,童叟无欺,于是人们就将其作为财神供奉了起来。
4、范蠡
范蠡是越王勾践的大臣,足智多谋,帮助越王打败了吴王,成就了霸业。当庆功会上独少范蠡,原来他隐姓埋名,逃到齐国去了。
临行前给另一个功臣文种写了一封信说:“高鸟已散,良弓将藏;狡兔已尽,良犬就烹。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而不可与其处乐,子若不去,将害于子。”文种不信,终成剑下之鬼。
范蠡在齐国经营农业和商业,发了大财,但他把金钱看得很淡薄,把钱财都分散给穷朋友和疏远的亲戚。范蠡能发家致富,又能散财,在人们心目中是难得的活财神。
5、五通神
五通神又称“五圣”或“五郎神”,据《茶香室丛钞》载,唐代已有神仙五通不死之说。宋苏轼曾有诗句“聊为不死五通仙”,宋代“五通”信仰甚为广泛,而且十分复杂。
据《夷坚志》载,五通神或形如五六岁小儿,称“安乐神”;或能预卜吉凶,民人尤其商贾多奉为家神,祈之颇多灵验。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财神
中国的财神爷有那几位
中国供奉的财神主要有七位,分别是:端木赐(文财神)、范蠡(文财神)、李诡祖(文财神)、柴荣(君财神)、关公(关帝阁)、比干(文财神)、赵公明(武财神)、刘海蟾(准财神)。财神爷倾注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寄托着安居乐业,大吉大利的美好心愿。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户户悬挂财神像,希冀财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吉,象征平安;利,象征财富。人生在世既平安又有财,自然十分完美,这种真切的祈望成为人们的普遍心理。求财纳福的心理与追求,充分反映在春节敬祀财神的一系列民俗活动中。扩展资料:民俗特色-迎财神除夕之夜,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吃饺子(饺子象征财神爷给的元宝),吃罢饺子彻夜不眠,等待着接财神。“财神”其实是印制粗糙的财神像,此财神像用红纸印刷而成,中间为线描的神像,两旁写着“添丁进财”、“祈求平安”的吉利词语。“送财神”的是一些贫寒子弟,或街头小贩,他们低价买来财神像,穿街走巷,挨门挨户叫卖:“送财神来喽!”户主绝不能说“不要”,而要客气地说:“劳您驾,快接进来。”几个铜子就可买一张,即使再穷也得赏个黏豆包,换回一张。一个除夕夜,有时能接到十几张“财神”,这是为了讨个“财神到家,越过越发”的吉利。这种习俗在中国民间一些地区仍在延续。春节期间一些乞丐到村里挨家挨户乞讨钱财,主人施舍给他们钱财后,他们就在主人家门口的墙上贴上一张财神像。据记述,旧时苏北张家港周围贴财神的习俗:他们用黄纸刻上财神图案,去人家门上张贴,贴时口中念念有词,其词曰:“财神贴得高,主家又蒸馒头来又蒸糕;财神贴得低,主家开年好福气;财神贴得勿高勿低,主人家里钱铺地。”主人则答曰:“靠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各路财神中国的财神爷有几位?
一、四大财神 财神,俗话财神爷,传统意义的财神分文财神和武财神,共有四位。 (一)关公:作为中国的文武“全能”之神,财神只是其功能之一。 (二)文财神 旧年画中,文财神为文官打扮,头戴宰相纱帽,手捧如意,身着蟒袍,足踏元宝。神态慈祥,笑容满面。 1、比干:商朝殷纣王叔父,忠耿正直,因劝谏惨遭剖腹挖心。民间传说比干后来被姜子牙用灵丹妙药救活。因没有了心,不偏不向,办事公道,童叟无欺。比干因忠直和没有心眼儿被奉为文财神。 2、范蠡:春秋越国重臣,曾助勾践复仇灭吴,功成隐退(一说逃逸),民间有多种传说。有关经商的传说为范蠡出逃后,浮海到齐国经营农业和商业,三次发财,三次散财给穷人。后在陶邑定居,号为“陶(暗喻“逃”)朱(高官红袍的颜色)公”。因能发家致富和乐于散财,被奉为偶像。 (三)武财神赵公明 赵郎,字公明,又称赵玄坛(《封神演义》);又名赵公元帅或黑虎玄坛(《三教搜神大全》),陕西终南山人,与钟馗同乡。 1、晋代《搜神记》中,称“三将军赵公明”,以冥神的面目出现。 2、隋文帝时,传说赵公明等五瘟神至人间降瘟,赵公明又成为瘟神之一。 3、明朝,赵公明成为作恶多端的八部鬼帅之一,专向人间传播“下痢”(痢疾),后被张天师降服。在小说《封神演义》里,赵公明成为峨嵋山罗浮山修炼的道仙,武艺高强,骑黑虎,持铁鞭,备有定海珠、缚龙索等宝物,后出山助纣为虐,被射杀。后姜子牙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即“财神”),下辖招宝纳珍等四神,初具财神模样。 4、《三教搜神大全》称赵公明秦时避世山中,修行功成,被玉帝封为神霄副帅。后随张天师入鹤鸣山,头戴铁冠,手执铁鞭,黑面多须,骑黑虎(后世以此为典型图像),守玄坛,护丹室,授为正一玄坛元帅。因能“驱雷役电”,且“买卖求财,公能使之宜利和合。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对神祷,无不如意”,司财、致富的功能深入人心,瘟君鬼帅邪士的本来面目,反被逐渐淡化。 尊贵无比的财神,从此横空出世! 二、五路财神抢路头 民俗正月初五,是路头财神的生日。商家和盼财心切的人家,天未亮就烧香点烛,敲锣打鼓,五更时抢放头通炮仗,争先抢迎财神进门,俗称“抢路头”。这种由祈利求财心态所诱发的抢先祭神的风俗在清人蔡云的《竹枝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 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 路头财神又称“五路财神”、“路头之神”。作为中国财神队伍中的一员,身份由来一直众说纷纭。“五路财神”的传世说法大致有五种: 1、指赵公元帅及属下的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又称“五显财神”。 2、指家住岑南的伍姓五兄弟,原是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后被捉杀。死后阴魂不散,能使贫者富,富者财落。又称“灵应财神”。 3、“五路财神”姓何,名五路。《无锡县志》载其为元末抗倭英雄,为倭寇所杀,民间祀之为神。 4、指“五通神”,又称“五郎神”,是横行乡野、淫人妻女的妖鬼,因专事奸恶,又称“五猖神”。来历复杂,一说指唐时柳州之鬼;一说是朱元璋祭奠战亡者,以五人为一伍;一说为元明时期骚扰江南、烧杀奸淫的倭寇。总之,五通神为一群作恶的野鬼。人们祀之是为免患得福,福来生财。遂当作财神祭之。 5、指“路神”(又称“行神”)。先秦时就进入祭祀典仪,后喻东南西北中五方,处处有神,路路通财。 6、指五位与人们生计安全密切相关的五位俗神,即土地神、马(牛)王神、仙姑、财神、灶神。 以上说法都有背景,赵元帅形象广布民间,五通神以偶像形式在江南广受庙祀。路神内涵奇奥、源头最古。 三、小财神 民间供奉的文、武财神,身旁都要配备小财神——利市仙官。 利市仙官名姚少司,《封神演义》述其为赵公明的徒弟,姜子牙封其为迎祥纳福的利市仙官。 “利市”在俗语中为“走运”、“吉利”的意思,又指做买卖赚得的利润。古语“利市三倍”,三倍即为厚利!利市仙官的内涵迎合了商家图吉利、发大财的喜好,旧商家新年之际,将其像广贴门庭,以图吉利。小财神亦因此身价倍增。 宋元期间,利市仙官已经流行。元人《虞裕谈撰》云:“江湖间多祀一姥,曰利市婆官”。可谓是后世“财神奶奶”的源头吧!中国的财神爷有几位
1、王亥
在中国传统神话当中,典籍上明确记载的财神共有九位,他们被后人尊称为“九路财神”。这“九路财神”的排序是按照方位顺序来排列的,而王亥就是居于其中的“中斌财神”。
发家致富的最关键之处就在于从事商业,以物易物。而现今所有商业和商人的来源都是源自于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商贸、商人、商业等所有带“商”的事物都和商朝一族分不开,而商朝一族的始祖就是诞生于商丘的“华商始祖”——王亥。
凭借这个地位,王亥居于九路正中可谓是当之无愧。
2、比干
比干是商朝王族,为王亥的直系后代,为商朝呕心沥血,最后却被帝辛诛杀,此怨通天,为了平息比干的怨气,后世道教将其溯封为文曲星,同时又兼任掌管人间气运的福禄寿三星之一——禄星,主掌人间财权升降。因此比干又被称为“文财神”。
在“九路财神”之中,比干以资历被排在,“东路财神”。
3、关羽
既然有文财神,那就必然还有一位武财神与之匹配,这位武财神便是“武圣”关羽。
关羽是东汉末年人,随结拜兄长刘备一起打拼天下,后来落入敌营之后也矢志不渝,忠心不变,其忠义被后世无数人所崇敬,故道教追尊关羽为“武财神”。保护商贾财富。
在“九路财神”之中,关羽因“武”入财神之列,被排在,即为“西路财神”。
4、赵公明
赵公明无疑是所有财神当中名气最大的一位,同时也是被供奉最多的一位神灵了。
在中国神话体系之中,关于神仙的认证一般有两种来源,一是来源于民间习俗供奉,这类神灵被称为天官天仙。
二就是道教尊封,即为天官上神。而赵公明一开始就是来自于民间的天官天仙,后来流传度越来越广,因此后面又被道教重新进行尊封,为掌管人间所有财富的“正财神”。北方民间过年所贴的财神大多都是以赵公明为主的“正财神”。
在“九路财神”之中,赵公明因为民间信仰多的缘故被排在北位,即为“北路财神”。
5、柴荣
柴荣是所有财神当中,原型身份最尊贵的一位,他就是五代十国时期最英明的帝王——后周世宗柴荣。
柴荣幼时家道中落,后被迫投奔姑姑处,被姑父收为养子。当时姑父郭威一家也并不富裕,所以柴荣少年时期就做事经商贴补家用,有记载的工作就有做窑工、盖过房子、卖过柴火等。
后来郭威称帝,以柴荣为继任者,封其为王。柴荣在为晋王的任期内,又经商创办官窑和民窑以为百姓所用,所以后世又将其尊称为“柴王爷”。
6、端木赐
端木赐,字子贡,为孔子的弟子,是著名的“孔门十哲”之一。
端木赐的行为在《论语》中多有体现。他办事果断干练,为人聪明爽达,是孔子弟子中关于交涉的主要负责人。
而且端木赐此人对经商很了解,且经商很讲诚信,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积累了一大笔财富,成为孔子弟子之中最富裕的人。孔子出游的大部分费用据说也都是子贡承担的。
后人因为子贡独特的经商能力,将其追尊为中华儒商始祖,后又将其供奉为财神,位次居于西南,即为“西南路财神”。
7、刘海蟾
刘海蟾是道教主流派系——全真道的祖师,为道教北五祖之一。真身曾担任五代时期桀燕丞相,忍受不了刘守光的暴行而辞官。后遇八仙之中的汉钟离和吕洞宾,受到点化,进而隐居修道,最终位列仙班。
刘海蟾在修道之后,常巡游人间,看人间有疾苦处便广施钱粮,因此在民间又被供奉为财神,是为天官天仙,位次居西北,即为“西北路财神”。
8、李诡祖
李诡祖和上面的几位财神有点不一样,他成为财神的原因是因为独特的执政方法。
李诡祖为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主掌一县。执政时期,与民休息,清正廉洁,将所在地有一片破败处变成了富庶之地,自己所得俸禄尽数接济贫苦百姓。
当地百姓受其恩惠,自愿为其守墓并祭祀,时间久了,在他的墓地周围竟聚集成为一个规模宏大的村庄。附近的人都将李诡祖尊为掌管当地平安和富庶的守护财神。
李诡祖本是民间封神,是为天官天仙,后来事迹流传甚广,于是道教后面又尊封其为“财帛星君”,位居东北,即为“东北路财神”。
9、范蠡
范蠡是春秋时期越国名相。后越国重新复国并消灭宿敌吴国。范蠡当时深知“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于是携西施隐匿于天下。
据传,范蠡隐居后改名换姓为夷子皮,从事经商,结果迅速成为当地首富,而后范蠡觉得身价太多并不是什么好事,便散尽家财。重新改名隐居,之后又再次成为首富,就这样三聚三散,最后只好自称“陶朱公”,做一个朴实无华的富家翁。
后世因为范蠡奇特的商业本领,将其尊称为“商圣”,而后民间又把范蠡尊为掌管财富的财神,因供奉过多而被道教追尊为“财神”,位居东南,即为“东南路财神”。
中国一共有几个财神?
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