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卦六爻占卜,谦卦的六爻表示什么意思

我这几天发生点不幸的事, 但是占卜占到谦卦 求教

天道亏盈而益谦。谦卦上坤下艮,坤为地,艮为山,山在地下,谦逊之象。六十四卦当中,唯有谦卦六爻全吉。人事当中,也唯有谦逊的态度,能够使人恒久趋吉避凶而受益。你所说的不幸的事,应该有前因,违背“谦”之道。占得此卦,即使求卦之时不得法不为灵卦。也应该细细体味、领悟谦卦之德,自然明了趋吉避凶之道!

我在占卜某人运势时演出了《地山谦》一卦象,求大神解析!

占卜某人运势,不是自占。得谦卦不变:此人生性谦和,运气还没到,只能待时。下卦艮山/止和高,心存大志而待时;上卦坤/宽容平易,坤有妇象/小人象;从上分析:此人运气未到,也有把创业看轻/不放在心上,属心高手低型;另:坤在上,父母、恋人牵挂,属志不坚型,也是为人孝道、有情有义型;艮山在下,后必有成,不可小看。

《易经》第十五卦 谦卦启示:满招损,谦受益

《易经》第十五卦 谦卦 地山谦 坤上艮下 《谦》:亨。君子有终。 卦辞意思是:谦虚可以使百事顺利,但谦虚并不是人人都能坚持下去的,只有君子才能坚持到底。 谦卦卦辞人生启示:满招损,谦受益 谦卦位于大有卦之后,《序卦》之中这样解释道:“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在大有卦之后,要能谦逊。做到谦逊退让,何处不能通达? 周易的六十四卦中唯独谦卦的六爻的爻辞都是吉,其他的卦里,都有吉、有凶。此卦的意思是做人学谦、学敬,那么一切都是吉祥如意的。谦卦属于中中卦,《象》中这样来断此卦:天赐贫人一封金,不争不抢两平分,彼此分得金到手,一切谋望皆遂心。 地山谦卦从卦象上分析,上卦为坤为地,下卦为艮为山,山在地中便是谦卦的卦象。地山谦卦,是由艮和坤相叠而成,上卦为坤为地为顺从之意,还有朴实的意思,下卦为艮为山,艮为高耸,为笃实之意。也就是忍让不与奸人相争,叫我们处世要谦恭。艮为山,山是大地上的高凸之物。坤为地,和山相比,较为平坦。艮为内卦,坤为外卦,这表示虽然内满如山,积累得很厚实,但是外表却和平地一样,别人看不出来。这说明虽满却不以满自居,喻意着“谦逊”、“谦虚”。 山本来是高于大地的,但由于谦逊,它甘干埋于地中。按现在的话来说便是“不显山,不露水”。我们观察大山就会发现,再高的山,其实它的大部分也是埋于地中的。所以,做人就要像山一样,要比所看到的高许多,可是因为谦逊,把很大一部分埋入地中,隐藏了起来。做人也要这样 谦卦之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谦虚,待人接物不狂傲,平易近人。 另外一层是谦让,不与别人针锋相对,谦让容人。居功而不自夸,先人后己。 下,把本该属于自己的位置让给了广博的地,体现了一种谦让的精神。 谦卦是告诉人们,具有谦让之德的君子,可畅行天下而无往不利。这正如天在上,其阳气下降,能普济万物带来光明。地在下,其阴气上行与阳气交合,相得益彰。地位高贵的人,如能用谦让之德,他的道德会更显光辉;地位卑下之人,如能用谦让之德,其行为必不会逾越礼制法度。具有谦德的君子一定会有好的结局。 谦卦启示谦让与自律的美德,占得此卦的人,一定要懂得谦虚。 一个缺乏谦德自命不凡过于狂妄之人,是很难与人和谐相处的,也不可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在生活实践中,人类的智慧在于避免走极端,平和和谦让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条件。当一个成功者保持谦虚,就会有持续成功的状态,甚至会获得更大的成功。不太谦虚之人,应该学习谦虚的美德。目前,不要轻举妄动,应该隐藏自己的才能,不要争强好胜,以谦虚的态度去对待别人,运气就会转好了。

地山谦卦妻才伏藏几爻

【 15地 山谦】

周易卦象 为什么说谦卦六爻皆吉

为什么说谦卦六爻皆吉 卦无好坏之分,只是看什么时候起卦,所求何事。

地山谦卦可以说是六十四卦中最没性格的一个,所谓谦,凡事皆让。而如果是真正遇事,让了自然无损,但恐怕同时也不会有所得。说其六爻皆吉,只是在无损的情况下安身立命而已,说不上好。举个例子,如果你是求财,得谦卦,那么让了,也就是不求进取,不伤身,但也无财。

恕字之所以终身可行,是因为凡事都不进取,不打头,得饶人处且饶人,虽看似宽怀,实际表现懦弱,如此一味的展现宽怀,那试问,这样的人生又有何生趣?

亨,即吉,即顺,即畅,和顺,好的意思。 “谦卦”出自古诗作品《易经六十四卦》,其释意如下: 【原文】 (艮下坤上)谦①:亨。君子有终(2)。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3),吉。 六二:鸣谦(4)。贞吉。 九三:劳谦(5),君子有终。吉 六四:无不利,伪谦③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7)。无不利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③。

【注释】 ①谦是本卦标题。谦的意思是谦虚、谦让。全卦内容主要讲道理上的谦虚、谦让,并且“谦”字多次出现,所以用它来作标题。 ②有终:拥有好结果,有所成就。 ③用:有利,利于。 ④鸣:用作“明”,意思是明智的。 ⑤劳:勤劳,刻苦、

(6)伪(huT):用作“挥”,意思是奋勇向前。 (7)侵伐:这里的意思是讨伐敌人。 (8)行师;出兵作战。

【翻译】 谦卦:亨通。君子谦让将会有好结果。 初六:谦虚再谦虚是君子应当具备的品德。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吉利。 六二:明智的谦让。吉祥的卜算。 九三:勤劳刻苦的谦让,君子会有好结果。吉利。 六四:没有什么不利,奋勇向前而又谦让。由于不警惕使邻人一起遭殃,应当讨伐来犯之敌。没有什么不利 上六:明智而谦让,有利于出兵讨伐邑国。

【读解】 这一卦专门讨论谦虚这一道德品质。不难看出,讨论的前提是既定的:谦虚是一种美德,并且是有身份、有地位、有教养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从这个前提出发,再进一步从各个角度来深化谦虚的内涵,把它与其它的品质联系起来。

传统上对道德伦理问题的关注似乎被当成了儒家哲学的专利,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白《周易》成为儒家经典的内在原因。说白了,谦虚作为一种极受推崇的美德,是为人处世的准则之一。

它的基本要求就是才高而不自持,心高而不自傲,功高而不自居,名高而不自夸。这个准则一旦落实到行动上,应该说有相当的难度。它需要吃五谷杂粮的活人抵御各种欲望的诱惑和腐蚀,言谈举止小心谨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克己复礼。

从另一个角度讲,正因为难以企及,才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才使君子鹤立鸡群,卓越不凡,让人高山仰止,倾慕心仪。这大概是“内圣外王”的境界之一吧。

谦卦的爻辞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1 . 初六阴柔谦逊,低处下卦艮山之下,有谦谦君子之象,以此涉难行险,可获吉祥。 ◎谦谦,谓谦而又谦也。山在地中为谦,初六又在山之下,故谓谦而又谦。2 . 刘沅曰:六柔,谦德也。初卑下,谦位也。谦德而处卑位,谦而又谦,君子之事。九三在下卦之上,劳而能谦,是在上之君子,尊而光也。初六在下卦之下,谦而又谦,是在下之君子,卑而不可逾也。所以为君子之终也。3 . 马其昶曰:易言利涉,取辟地图功之义,非谦者所尚,故变其文曰用涉,即用以涉川亦吉也。4 . 象传曰:谓初六谦而又谦,有君子之德者,乃因其能谦卑自制,以养其德。◎牧,治也,察也,养也。 自牧,谓自我约束,自养其德之义。5 . 黄寿祺曰:爻辞称君子,象传谓自牧,乃谓谦谦君子当具厚实的道德基础,和必要之克己精神。六二,鸣谦,贞吉。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1 . 六二柔顺中正,谦德广闻,能谨守正道而获吉祥。2 . 程颐曰:谦德积于中,发于外,见于声音颜色,曰鸣谦。二之贞吉,乃自有也,非勉为之。3 . 马其昶曰:震惊百里,雷之鸣也,雷之鸣,自阳而达于阴。谦之为雷者,三也,二比之,上应之,皆鸣。二鸣其中之所自得,上鸣其中之不得已。4 . 马振彪曰:二不自鸣,因三之善鸣,而知其谦自有人声人闻,即不啻二之自鸣也。5 . 象传曰:六二谦德广闻,能谨守正道而获吉祥者,乃因其中正之德,得于心而形于外也。6 . 胡瑗曰:中心得者,言君子所作所为皆得诸于心,然后发之于外,则无不中于道也。故此谦谦皆由中心得之,以至于声闻流传于人,而获自正之吉也。7 . 黄寿祺曰:谦虚之美德,因纯诚积于中心所致,越享有名声,越须保持中正之内质,故爻辞强调贞则能吉。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1 . 九三阳刚得正,尊为卦主,以一阳而应五阴,承上接下,犹如勤奋匪懈、守谦不骄之君子,朝干夕惕,持恒以终,故获吉祥。 ◎劳谦,谓勤劳而能谦虚也。 劳,勤奋匪懈之意,有如干三终日干干,夕惕若之象。2 . 王弼曰:九三处下体之极,履得其位,上下无阳以分其民,众阴所宗,尊莫先焉,上承下接,劳谦匪懈,是以吉也。3 . 刘沅曰:九三一阳而给五阴之求,故劳。刚正之德,宜在上位,而止于下,劳而能谦者也,惟君子克当之。君子任劳履谦,久而不变,所以有终。4 . 象传曰:九三有如勤奋匪懈、守谦不骄之君子,故广大之群众都服从他。5 . 马振彪曰:九三虽劳能谦,功在天下,不矜不伐,尽力于民事,先之劳之而无倦,能有其终,所以万民悦服于他。六四,无不利,撝谦。象曰:无不利,撝谦,不违则也。1 . 六四柔顺得正,上承六五之君,则柔顺奉上;下接九三劳谦之臣,则谦以待下,以其处无所不利之时,故能发挥其谦德,使上下皆得其宜也。◎撝谦,发挥谦德也。 撝,音挥,发挥。2 . 刘沅曰:上有谦德之君,下有谦德之臣,处圣主贤臣间,无处不利,其撝谦也。撝,挥同。3 . 李士鉁曰:上则以四从五,有让功于君之美;下则以阴从阳,有让位于贤之心,以尊贤大臣,虚衷若此,大臣以下莫不让也。4 . 马其昶曰:三、四爻处天地之际也,九三天道下济,六四则所谓地道上行者,天地交,故无不利,此其时也。居近君之地,能撝通上下之谦,而不使有所间隔,此其德也。非四之撝谦,三安能成劳于外乎?在三难于有劳而能谦,在四则难于无不利之时而能谦。5 . 象传曰:六四当无所不利之时,而能发挥其谦德,使上下皆得其宜者,乃谓其能固守处谦之常道而不变。6 . 程颐曰:凡人施谦不可过其宜也。惟六四处近君之地,据劳臣之上,故凡所动作靡不利于施谦,如是然后中于法则,故曰不违则,谓得其宜也。7 . 黄寿祺曰:六四处多惧之位,乘三承五,其利在于敬慎自修、努力撝谦,以示不敢自安也。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1 . 六五阴柔得中,尊居君位,然柔和谦逊,有天下而不据有之,并与其左右居高位者,均能谦以待下,若仍有骄横不顺者,则利于偕同以征伐之,使天下尽归于谦道,此吊民伐罪之事,故无所不利。 ◎不富,易以阴虚为不富,此喻六五柔和谦逊之意。 ◎以,与也。 ◎邻,指四、上两爻。2 . 李士鉁曰:易以阴爻虚为不富。六五柔和居尊,自视澹然,有天下而不与,故不富。君不以有国为富,则臣不以有家为富,故六五之不富,并其邻亦同之。自二至五互师,故利用侵伐以征不服,本谦德以用兵,体大顺以征不顺,故无不利。3 . 刘沅曰:征者,正也。侵伐征事,惟谦德之君宜之,以见六五之谦,非姑容也,乃盛德也。4 . 象传曰:六五之利于岀征讨伐者,乃以其有谦德,能吊民伐罪,征伐骄横不顺者。5 . 黄寿祺曰:有谦必有骄,有顺必有逆。六五以谦德居尊位,对顺从者自然施之以谦,但对骄逆者却不可一味用谦姑息,而要以侵伐制服,此与大象传「裒多益寡,称物平施」之意正合。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1 . 上六阴柔得位,与下有应,处卦之极,有谦极而名声远闻之象,故利于行师讨逆,征伐不顺服之封邑小国。 ◎邑国,诸侯封国,卿大夫封邑。2 . 朱熹曰:六五谦极有闻,人之所与,故可以行师。3 . 马其昶曰:征邑国者,但声罪而不遽加兵,亦谦意也。故泰曰,勿用师,自邑告命。夬曰,告自邑不利即戎。李纲曰:谦之极,非利用行师不足以济功;师之成,非戒用小人不足以保治。5 . 象传曰:上六虽谦德广闻,足以感化众人,然其欲天下尽归于谦道之志,尚未实现。而上六之可以行师讨逆者,乃在征伐不顺服之封邑小国。6 . 李光地曰:志未得者,乃未能遂其大同之心也。7 . 马振彪曰:君子以德服人,然有时亦不得不用兵。侵阮徂共,一怒安民,周公东征,四国是皇,非力争也,征不服也。其用行师,志虽未得,所以济谦德而妙其用,平天下之不平者,一归于平,故五、上两爻言征伐也。8 . 胡一桂曰:谦一卦六爻,下三爻皆吉而无凶,上三爻皆利而无害,易中吉利罕有若是纯全者,谦之效如此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