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图断卦秘诀,小成图解卦
六爻断卦口诀256句,六爻断卦实例一则,教你如何解卦和定应期,认真...
提起断卦口诀256句,大家都知道,有人问断卦实例一则,教你如何解卦和定应期,认真参悟你也是!,另外,还有人想问断卦绝密断语,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解卦基本口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断卦实例一则,教你如何解卦和定应期,认真参悟你也是!,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请教:小成图入门贴中"看取用宫两个卦的升降情况"断吉凶如何解
谢谢易兄。但这种以用神宫的天盘卦+地盘卦组成的阴阳升降情况作吉凶论断,是否受地盘的固定阴阳所局限。如测财,其地盘为巽,永远为巽,怎么断下卦都是阴,为降。
小成图中宫排法,论中宫的断法
中宫最早是指星辰中的位置,那么在小成图中,中宫有代表着什么呢?小成图中宫排法是什么样的呢? 破译小成图中宫排法 奇门分转盘与飞盘,有转有飞,如太极之一阴一阳之说。而小成亦有此法,近日见苏国圣老师书中论曰:小成之中宫如同四柱之日元,六爻之世身身,地理玄空甚是重要,不可不不知,无奈书中未见方法,只好与大家一起研究之,以期一起进步,共同开创小成图研究的新起点和新方法。 8卦次序: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 日干配8卦: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乾、坤、艮、兑、坎、离、震、巽、乾、坤 中宫排法:从日干所对应的卦起乾卦,拍按8卦次序拍到坤2宫,上看是几,那么中宫既是几卦,如是2就是兑卦,是1既是乾卦,等等。以下接着我们排几卦看看是否应证。 归藏法是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安置在八卦图中央,建中立极,爱者阴阳交相入中,是通乎昼(阳)夜(阴)之道而知,乃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即中道,归藏入中,无所方,无定体,故曰神无方而易无体。继之者善也,阴阳得配为生,为阳为善,成之者性也,继之者善,是成功于阴阳属性的结果。故曰成之者性也。可见,易以道阴阳,事之成败,是由阴阳属性中体现出来的。 归藏法很简单,即一阴一阳之谓道在象数操作中的落实。以两卦同位相归藏,凡阴阳得配为生为阳爻,阴阳失配为死为阴爻;归藏出另一个卦来。例如:用离与震相归藏得艮。 离+震=艮 同爻位相加,阳见阳,阴见阴为偶为阴爻。阴见阳,阳见阴为奇为阳爻。三爻备则一卦全。离震相归藏得艮,艮为止,余类推。凡起首八纯卦,上下卦相同者归藏皆得坤,六十四卦全部归藏亦得坤,故曰归藏首坤,坤为地理之学常用之。活人归藏于阳宅,死人归藏于阴宅,民间传承有归藏法,阳宅有八宅法,阴宅有玄空大卦法、三元地理法和择日学等(待另文专述)。 本章排列颇有归藏法明显的规律,最末一句为坤以藏之,的确八个卦全部归藏即得坤。它的排列起始是从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震巽二卦主爻在下,属位地之道,归藏属地易,故曰首坤,然后由人天之位依次排去,直至乾以君之,坤以藏之而终。凡阴阳正配者,归藏皆得乾,乾以君之,震巽归藏为乾,君以地道也,坎离归藏为乾,君以人道也,艮兑归藏为乾,君以天道也。乾君之以天地人,坤藏之以天地人。此章八卦之象义,其为归臧入中卦象之义,故特提出而置于文中也。 《周易小成图》用法,中宫无卦象,就符合神无方而易无体,是无方所,无定体,待临事应用时,将四正归藏入中,则有象可见也。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也。 四正为阳,四维为阴; 阳为外卦,阴为内卦; 以这个测好友归期例子来说,四正位的卦归藏得‘坎’卦, 内卦则归藏四维卦象,得‘震’,内外归藏卦荡得‘水雷屯’。 内外卦再归藏,则得到兑卦。古老的风水化解法,小成图风水化解术
10、断阳宅;民间神看王昱程师长教师 阳宅则以地盘艮为用,占父亲,年乾宫。 占母亲,看坤宫。 占事业,看乾宫 占财气,看巽宫 占测验,看坤宫 占官讼,看离宫 占阳宅,看艮宫 占阴宅,看坤宫 占出行,看震宫 占病灾,看坎宫 占失物,看坎宫 占读书,看离宫 占老婆,看坤宫 占丈夫,看乾宫 男占女,看巽宫 女占男,看震宫 占桃花,看巽宫或兑宫 等等……全国事物浩繁,皆可纳入八卦当中来取用,唯变适从。 小成图风水讲义 《周易》学说,从来就不仅是空口说易理,而是有其体应用体例传授的。古籍中有其丰富的内容记载,如《左传》、《国语》有关周易应用就有二十二条之多,此中有六条是用易理论事,有十六条是用筮法占事。在筮法占事当中,有效“八“三例。很难懂得,前人虽有讲解,总觉不通,遂成千古之谜。 先将《左传》、《国语》用“八“三例摘录以下,以便切磋。 1、《左传·襄公九年》“穆7姜死于东宫,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随其出也,君必速出。姜曰: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享利贞,无咎……有此四德者随而无咎,我皆无之,岂随也哉,我则取恶,能无咎肝,必死于此,弗得出矣“。 2、《国语》“公子亲筮之曰:另有晋国,得贞屯悔豫皆八。筮之占之,皆月不吉。闭而不通,爻无为也。”司空季子曰:吉,是在《周易》,皆利建侯,不有晋国以铺王室,安能建候。 3、《国语》“……臣筮之,得泰之八,曰:是谓配,享,小往大来,今及之矣,何不济之有……” 以上用“八”三例,皆从“筮之”而来。筮法,是用是蓍草五十五根。每筮一爻用五十根,置一根于椟中,只用四十有九。其一不用,不作揲勒之用,也不重用,置于椟中而是作记已卜一爻之用。每筮一爻置一根与椟中,椟中有六根,则六爻筮全,之数五十五根亦尽也。大衍数经由过程度卦揲勒之变成一爻,十八变成一卦。不能多一爻,多则无草可用,少了一爻则尚余有蓍草一根,恰好一卦六爻,皆从此数与大衍数中来。此成卦与数法设计紧密,充分揭示了前人的精巧聪慧。(苏按:古卦以蓍草占之,程序复杂,后经京房改成麻钱卦,更有邵子时候,数字、文字起卦法,使更趋于“大道至简”)。 《系辞》“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全国之能事毕矣。” 《左传》、《国语》用“八“之说,虽有杜预、韦昭之注,皆不能自圆其说。 很较着,艮之人是谓《艮之随》,和贞屯悔豫皆八也,不动之爻确实都是艮阴爻,好像是示意“八”少阴之数,占不变之阴多爻故称为“八”。可是为何没有效“爻”之占例呢?此说就不免摆荡了。又泰之八,全无动爻,有阴爻又有阳爻,阴也未动阳也未动,怎能以解占“八”为阴不动呢?据此八为少阴不动,属《连山》、《归藏》占不变之说,在这里全无按照,经不起考虑了。小成图入门,小成图入门快速入门方法
小成图的学习的大概步骤: 1、起出一个六爻卦,2、装入九宫盘中,3、解卦。
特别重要的说明: 学习小成图有一个概念是必须要先说明的,不然越学越偏。小成图是霍老研究易经原着,发现的方法,小成图的作用是专门用来解释易经原着的,因此,易经原着中没有的内容,小成图都不会有,如:四柱干支、五行生克、空亡神煞、奇仪星门等等数术的原素,都不会存在于小成图中,因为易经原着中没有这些东西。 所以学习小成图这一个基本点要明确再明确。当然,有些学习者也加入了这些内容,并有一定准确度,这是不可否认的,但这已经不是小成图的本意了。如此不如去学习奇门遁甲,它的内容更加的丰富,何必要学小成图。 基于此论,希望看此文章学习小成图的朋友一定要清楚你所学的是纯以古易象数理解经的操作方法,是很纯的东西,而且以下所有章节的内容都是基于古易经有的内容展开的。
小成图可以用《系辞》中的三十三个字概括完它所有内容: “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这三十三个字包括了起卦,排盘,推断方法等内容。接下来我会介绍它的完整操作过程。
起卦 小成图起卦有三种正统方式,1、天地数起卦法;2、大衍筮法;3、小成图占具起卦法。 1、天地数起卦法 在易经原着里,并没有先天数起卦的痕迹,也没有六爻纳甲的痕迹,小成图以解释易经原着为出发,因此在起卦上,不采用梅花易起卦,或六爻起卦等方法。而是天地数起卦,天地数起卦法,在出土《马王堆帛书周易》原着中有天地数成卦的痕迹。因此作为小成图起卦的一种方式。 具体方法如下: 八卦各代表1-10十个数字,分别如下! 乾坤艮兑坎离震巽乾坤 1 2 3 4 5 6 7 8 9 10 起卦的时候随口报四个数字,如3456,将这几个数字代表的卦依次重成两个六爻卦,即是所得之卦。 3为艮;4为兑,相重为山泽损,为本卦。 5为坎;6为离,相重为水火济即,为变卦。 于是3456这四个数就得到了损之济即。
2、大衍筮法 此种方法,即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仂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仂而后挂。 这种方法大家可在网上找一找,解释起来比较繁琐,就不在这里细讲了。
3、小成图占具起卦 此种方法,大家可以在网上找霍老的文章,小成图占具,便为了然。 以上三种方法为小成图之起卦方法,除小成图占具是改良大衍筮法之外,前两种都是可以在原着上找到成卦痕迹的,所以被采用。 对于有些朋友以梅花、纳甲爻辰、金钱卦、神数演卦、三式演卦等方法起卦再布卦的方法,目前不提倡,因为这些方法不合于古法。
排盘 1、所用盘式: 小成图需要用到式盘,即洛书九宫盘,如下。 492 357 816 所用也就是后天八卦宫位图。 巽离坤 震兑 艮坎乾 上面这个叫地盘,永远不动,在要断卦的时候取用即是取地盘宫的类象来断。 2、排卦方法: 本卦与变卦放入9、1、3、7宫中,也就是四正宫的位置,顺序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也即本卦的上卦放9宫,下卦放1宫;变卦上卦放3宫,下卦放7宫。互卦放在四维宫,即四个角上,本卦的互卦,上卦放在2宫,下卦放在4宫;变卦的互卦上卦放在6宫,下卦放在8宫。 3、中五宫的排法 依霍老中宫论为依据,将四正宫、四维宫里的卦分别作归藏,最后得到一个单卦,这个单卦放入中宫。 归藏的方法,将两卦平放,三爻相对,阳+阳=阴、阴+阴=阴、阴+阳=阳,阳+阴=阳。如此可将两个单卦归藏为一个单卦,再拿此单卦与其它卦归藏,最终将四正宫归藏得上卦,四维宫归藏得下卦。两者再进行终极归藏中宫卦。
小成图中宫排法,论中宫的断法
中宫归藏之法 中宫为太极,四正四隅为阴阳。成卦自是四正为阳,阳为上卦,阴为下卦,四正归藏为上卦,四隅归藏为下卦,单卦自是由本而来!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晅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此章文字,独立成章,排列结构也不相同,前后似乎不相连属,若说旨在类象,又何以不排列在第七章之后,与万物类象编在一起,岂不条理井然;层次更加清楚,又何以将“乾以君之,坤以藏之”排列最后?其中颇露端倪。马国翰辑遗书《归藏》引“何乔新曰:隋经籍志有归藏十三卷,出于刘光伯所上,意甚浅陋,书虽不传,《易》所谓‘坤以藏之’即归藏之遗意也。”
金景芳先生《说卦传略说》“从天地定位,山泽通气,到乾以君之,坤以藏之,是《归藏》易遗说”。的确此章是独立成文,前后似乎不相联系。从前人早有《归藏》遗说之发现,却非偶然。其书虽己失传,其术仍然流传于民间,真是“礼失求诸野,易失求诸民”。
其实在《系辞传》中,又不无蛛丝马迹可寻。在古传的先天八卦图或后天八卦图,以及中天八卦图等,皆是八卦排八方,中间无卦,实际上在易学运用颇具奥秘,为什么在传承的《河图》、《洛书》、《遁甲》、《太乙》都有中五?为何中宫无卦?而《遁甲》中五寄用中坤二,这就是“归藏”所得为坤,井非寄用。《系辞传》曰:“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这个“神无方而易无体”就是论述“中宫”之神妙(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也),不落方所,没有方位,故曰无方;没有固定而卦象,故曰无体。在应用时,用“归藏”法将八方卦体浓缩入中,于是中就得出个“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的总体卦象,就可根据这个卦象作出判断。也即是《系辞》“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显诸仁”,“仁”为中心,如桃仁、杏仁。“藏诸用”,实用“归藏法”得出归藏入中之卦,可动用事物效人桴鼓,这个方法可以解决圣人的忧虑(圣人指后文南面听天下,响明而治的帝王)。故曰“不与圣人同忧”。用《易》可以将自己的事业发展壮大,但必须要有“盛德”为基础作前提,崇德广业也,故曰“盛德大业至矣哉”。
“归藏法”是“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安置在八卦图中央,建中立极,“爱”者阴阳交相入中,是“通乎昼(阳)夜(阴)之道而知”,乃“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即中道,归藏入中,无所方,无定体,故曰“神无方而易无体”。“继之者善也”,阴阳得配为生,为阳为善,“成之者性也”,继之者善,是成功于阴阳属性的结果。故曰“成之者性也”。可见,“易以道阴阳”,事之成败,是由阴阳属性中体现出来的。
“归藏法”很简单,即“一阴一阳之谓道”在象数操作中的落实。以两卦同位相归藏,凡阴阳得配为生为阳爻,阴阳失配为死为阴爻;归藏出另一个卦来。例如:用离与震相归藏得艮。
离+震=艮 同爻位相加,阳见阳,阴见阴为偶为阴爻。阴见阳,阳见阴为奇为阳爻。三爻备则一卦全。离震相归藏得艮,艮为止,余类推。凡起首八纯卦,上下卦相同者归藏皆得坤,六十四卦全部归藏亦得坤,故曰“归藏首坤”,坤为地理之学常用之。活人归藏于阳宅,归藏于阴宅,民间传承有归藏法,阳宅有八宅法,阴宅有玄空大卦法、三元地理法和择日学等(待另文专述)。
本章排列颇有“归藏法”明显的规律,最末一句为“坤以藏之”,的确八个卦全部归藏即得坤。它的排列起始是从“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震巽二卦主爻在下,属位地之道,归藏属地易,故曰首坤,然后由人天之位依次排去,直至“乾以君之,坤以藏之”而终。凡阴阳正配者,归藏皆得乾,乾以君之,震巽归藏为乾,君以地道也,坎离归藏为乾,君以人道也,艮兑归藏为乾,君以天道也。乾君之以天地人,坤藏之以天地人。此章八卦之象义,其为归臧入中卦象之义,故特提出而置于文中也。
《周易·小成图》用法,中宫无卦象,就符合“神无方而易无体”,是无方所,无定体,待临事应用时,将四正归藏入中,则有象可见也。“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