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纪日2023,干支纪日依据

2023年冬天三九天时间表 2023年三九第一天是几月几号

2023年冬天三九天时间表2023年三九第一天是几月几号 2023年1月8日开始,2023年1月16日结束,共九天。 所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中当最寒冷的时期便是"三九天"。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逢壬日(干支纪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已尽,天气就暖和了。又有“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之说,“九九”之后“春深日暖”,春耕时节到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并非全国各地都如此。冬至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12月21——23日,按冬至逢壬日为起点推“九九”八十一天,即是在公历3月下旬(春分前后)便“九尽桃花开”、“春深日暖”,与之相对应的只是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春分前后我国很多地方仍阴寒未尽。 数九方法在我国民间口口相传,有历史,乏记载,至于起源何时,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的消长,阳长阴消就象征暖来寒去。在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九,为“至阳”之数,也称老阳,九又是至大之数,“至阳之数”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日益消减,累至九次已到了头,意味着寒去暖来,“春已深矣”了。 三九天吃什么养生? 1、怕冷:驱寒最好吃姜 怕冷,是很多老年人共同的特点。因为人衰老之后,新陈代谢减慢,很容易形成气血不足。所以,秋冬是老年人非常难得的治病时机。 一说到进补,有些人立刻想到的是人参、鹿茸、冬虫夏草这些名贵的药材,每到过年回家孝敬父母,都会买上这些补药,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最普通的食物,同时也是最好的药物,而且常常是越便宜的食物,疗效就越好。 2、补肾:栗子稀饭 冬季主闭藏,正是补肾的季节。肾在五脏中非常重要,是健康的根本,人的衰老,从根本上说是肾的虚弱。因此,冬季正是补肾、抗衰老、健体魄的好时机。 但是,补肾不能乱吃补品。民间还有一个误区,认为补肾,就要吃和生殖有关的器官,如吃雄性动物肾、外生殖器才能补。这其实是有偏颇的,雄性动物的外生殖器和肾不能随便乱吃,而且很多蔬菜水果也有补肾的功效。特别要注意的是,冬季不适合吃肾脏,非但不能进补,反倒有害。 3、补气:逢九一只鸡 冬季进补,离不开肉类。虽然总体来说,少吃肉对身体好,但老年人身体虚弱,光靠素食很难满足进补的需要,在冬季应该适当吃一些肉食。不过,不同的肉是有区别的。中医对肉类的研究非常细致,不同种类的肉有着不同的性味归经,进补不是吃什么肉都可以的。 身体比较健康,既不体虚又没有燥火的人,冬季可以多吃鸡肉。俗话说:“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鸡肉性微温,偏向于性平,对人体的刺激很小。鸡肉既能提供丰富的营养,略微抵御冬季的寒气,又不会让人吃出内火,是冬季养生的佳品。鸡肉最好采用炖煮的方法制作,其中小鸡炖蘑菇是一款经典的鸡肉炖煮菜肴。

干支记日法是怎么记日的

干支是天干、地支的总称.我国古代用干支计时,已有很长的历史了.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十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 干支还有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这样把天干、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共有六十个组合. 这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六十甲子.过去人们就用这种方法记年、记日、记时的.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甲子 11.甲戌 21.甲申 31.甲午 41.甲辰 51.甲寅 2.乙丑 12.乙亥 22.乙酉 32.乙未 42.乙巳 52.乙卯 3.丙寅 13.丙子 23.丙戌 33.丙申 43.丙午 53.丙辰 4.丁卯 14.丁丑 24.丁亥 34.丁酉 44.丁未 54.丁巳 5.戊辰 15.戊寅 25.戊子 35.戊戌 45.戊申 55.戊午 6.己巳 16.己卯 26.己丑 36.己亥 46.己酉 56.己未 7.庚午 17.庚辰 27.庚寅 37.庚子 47.庚戌 57.庚申 8.辛未 18.辛巳 28.辛卯 38.辛丑 48.辛亥 58.辛酉 9.壬申 19.壬午 29.壬辰 39.壬寅 49.壬子 59.壬戌 10.癸酉 20.癸未 30.癸巳 40.癸卯 50.癸丑 60.癸亥 年、月、日、时干支纪法 (1)干支纪年法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1929年为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 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表便得干支年纪.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干支序号数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2)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3)干支纪日法 甲子为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4)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干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诀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该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壬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天支,便可推知其余. 昼夜时辰的干支计算 地球自转一周,称为"太阳日",昼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阳之地面为昼,背阳地面则为夜.春分以后日照北半球渐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昼长,南半球则相反;秋分以后,日照南半球渐多,故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仍相反. 一昼夜的划分方法,西历是以二十四小时,每小时分为四刻,又分六十分,每分为六十秒来计算.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算.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一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列表对照如下: 子:下午十一时至夜一时 午: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 丑:夜一时至三时 未:下午一时至三时 寅:夜三时至晨五时 申:下午三时至五时 卯:晨五时至七时 酉:下午五时至七时 辰:上午七至九时 戌:下午七时至九时 巳:上午九时至十一时 亥:下午九时至十一时 由上可知,传统的十二时辰是以夜十一时为起算,十一时以前为一日,夜十一时以后为次日,与西历零时,即夜十二时起算差了一小时.

入伏2023时间表 从哪一天开始算起

在2023年之中,春夏秋冬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之处。那么在夏天到来的时候有什么样的一些征兆呢?这是我们需要去进行了解了,尤其是在入伏开始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哪一些方面去进行计算的,这也是我们应该去注意的其中一个事情。    2023年入伏时间 一般的情况下入伏是在夏至节气之后,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一般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的这段时间,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每年三伏天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2023年入伏的时间目前有两种说法,一个是2023年7月21日入伏,一个是2023年7月11日入伏。这个和入伏时间的算法“夏至三庚”有关,“夏至三庚”即从夏至开始起的第3个“庚日”。因为2023年夏至日是在6月21日,干支纪日法上这一天是甲午月 庚子日,如果将这一天也算作一个“庚日”,那么入伏的时间就是2023年7月11日。庚日即是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 三伏天祝福语 1、送你一份清凉,精神爽,送你一束花朵,心情好,送去祝福贴心话,高高兴兴短信扬,关心朋友不迟疑,淡淡定定过三伏。 2、冬三九,夏三伏,人生的道路是漫漫,精诚至,金石开,事业的辉煌不靠苦苦等待,莫迟疑,莫等待,朋友的牵挂总在茫茫人海,祝你生活愉快。 3、三伏天,要开颜,烦心事,莫挂念,防暑气,靠自己,多喝水,多排汗,要记得,补点盐,有活力,身体健,安稳稳,过伏天。 4、初伏不是夏天开初,初伏开始炎热酷暑;身体照顾不可疏忽,勿顶烈日谨防中暑;水果蔬菜多有益处,绿茶西瓜多吃防暑。7月14初伏之日,愿你健康快乐时时! 5、三伏天要注意防暑哦,为测试预防中暑,特发测暑表一份:夏雨阵阵消暑,多喝清茶降燥,预防虫文子叮咬,心境乐观逍遥,身体力口强锻炼,京尤能度过酷暑。如果您能不停顿阅读并理解,那么恭喜你中暑了!    三伏天最热时间 一般在三伏中以中伏最热。俗话说热在中伏,2023年中伏从7月31日开始,总共10天。在这个三伏的30天里,一般来说,中伏的10天是最热的时候。中伏最突出的特点是“热”,而且是“湿热”,“桑拿”天气让人难以喘息,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蒸笼。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也就是温度最高的时候。

干支纪日法是怎么纪日的?

干支纪日法是使用天干地支记录日序的方法,是农历的一部分,也是历代历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它与干支纪年法一样,用干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来记录日序,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六十天为一周,循环记录。与干支纪年“天道”五行不同,干支纪日是“地道”五行。古代汉族人民将干支相配的六十个单位,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假如某日为甲子日,则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顺推为乙丑、丙寅、丁卯等; 甲子以前的日子依次逆推为癸亥、壬戌、辛酉等。干支纪日顺序图干支纪日从商朝便已开始,但其顺序到春秋时代有无间断或错乱过,尚待考证。现已确切知道:从春秋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起到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2600多年中从未间断和错乱过。1912年采用公元纪年后,汉族民间仍沿用干支纪日法,百年来也未错乱。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这是现今已知世界最长的纪日法,对于我国历史学,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考证和研究,都是极为重要的标志,是中国一份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如《左传-肴之战》:“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肴。”“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苏轼《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姚鼐《登泰山记》“是月丁未”,指这个月的二十八日。古人还单用天干或地支来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礼记·檀弓》“子卯不乐”,“子、卯”,代指恶日或忌日。​由于公历与干支纪法的体系和周期完全不同,因此它们之间的换算问题比较复杂。尤其是求解公历任一日的日干支是十分困难的,主要依靠查询万年历解决。另有《高氏日柱公式》,采用插入世纪常数和月基数的方法,解决了由来已久的历法换算难题。

2023年丁酉日是哪一天

2023年丁酉日一共是6天,分别是2023年02月18日,2023年04月19日,2023年06月18日,2023年08月17日,2023年08月17日,2023年12月15日。

丁酉日为干支纪日,满60天为一甲子偱环,由于农历的大月小月、闰月等规律性不强,因此一般靠查历书来获得哪天是丁酉日。

丁酉日为玉女乘凤日。坐长生,临偏财。朱雀乘凤显英豪,金车玉凤福寿高。贵人龙马东方起,太阳升时漫徒劳。丁酉日生于亥月,贵人捧印,丁酉日生于酉戌月,犯刑,骨肉无情,因财分张。

丁酉日生于子月,杀旺,喜行土运,丁酉日生于午月,干强,财旺,丁酉日生于未月,衣禄平常,丁酉日生于申月,财多身弱,富室贫人,丁酉日生于戌月,技术生涯。

丁酉的意思:

上等日柱,日贵。配偶风流。坐长生偏财、夜贵、文昌,主人高贵聪明,见识超群,受人钦敬,另有叛逆创新性格。

丁酉日纳音是山下火命,为人喜好春风,多情重恩,外柔内刚,报复心强;喜欢交际和交易,外向明朗,物质运强;早年劳碌,中年身闲心苦,晚年名利两丰;男命兴家,女命旺财,有贵人扶助。

2023入伏天是什么时候 怎么算的从哪一天开始

   2023入伏时间 一般的情况下入伏是在夏至节气之后,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一般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的这段时间,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每年三伏天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 2023年入伏的时间目前有两种说法,一个是2023年7月21日入伏,一个是2023年7月11日入伏。这个和入伏时间的算法夏至三庚有关,夏至三庚即从夏至开始起的第3个庚日。 因为2023年夏至日是在6月21日,干支纪日法上这一天是甲午月 庚子日,如果将这一天也算作一个庚日,那么入伏的时间就是2023年7月11日。庚日即是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  三伏天的古诗 水调歌头人爱新来景 [宋] 陈亮 人爱新来景,龙认旧时湫。不论三伏,小住便觉凛生秋。我自醉眠其上,任是水流其下,湍激若为收。世事如斯去,不去为谁留。本无心,随所寓,触虚舟。东山始末,且向灵洞与沈浮。料得神仙窟穴,争似提封万里,大小几琉球。但有君才具,何用问时流。 宫词 [宋] 王仲修 三伏金藏暑正隆,火云万里日轮红。 禁中自有清凉地,不借麻姑避暑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