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遁甲怎么看年运,奇门遁甲怎么看流年大运

天罡掌诀推算秘法详细解说

天罡掌诀推算秘法详细解说:教程

天罡掌诀:也称天罡六壬神课或天罡六壬神课金口诀,是初学入门之浅术,出自诸葛武侯传-霍斐然整录。与大六壬占法有根本之区别,二者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可混淆。

用天罡掌占断只有三个结论:加孟、加仲、加季,占法简单、快速,几秒钟就能知道吉凶。此法广泛流传于民间,极具实用性,准确度也很高。当然,不是任何事都是可以用天罡掌来算的,其使用颇受限制。

《奇门遁甲》是中国古代术数著作,也是奇门、六壬、太乙三大秘宝中的第一大秘术,为三式之首,最有理法。

《奇门遁甲》最初创立时,共有四千三百二十局,风后改良为一千零八十局。由此可见《奇门遁甲》是中国古代很多代人共同研究的结果,它包含有天文学、历法学、战争学、谋略学、哲学等。现在《奇门遁甲》又通常被人简称为“奇门”“奇门遁”“遁甲”。民间流传的俗语有“学会奇门遁,来人不用问“。

奇门遁甲,原来是中国古老的一门术数。它往往被认为是做占卜之用,有一说法是说《奇门遁甲》是中国古代人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经过长期观察、反复验证,总结出来的一门传统珍贵文化遗产;按照功能划分,奇门遁甲有理数奇门和法术奇门两种。

奇门遁甲的基本格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事、生活、社会制度,及天文、地理、物候等方方面面。

奇门遁甲源于感性思维,发展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形象、比类取象的联想力,以及观物取象的直观思维,类聚群分的逻辑思维,极数通变的象数思维等方法。奇门遁甲一术,或曰黄帝伐蚩尤时命风后所作。其法用洛书与后天八卦,按节气时日干支而起奇门以择日也。

奇门遁甲排盘怎么看?有什么方法?

;     奇门遁甲排盘怎么看呢?在古代,奇门遁甲应用于战争。奇门遁甲的基本格局反映了社会的人事、生活、社会制度,及天文、地理、物候等,其典型代表人物,在古代,有传说的黄帝、姜太公、张良、诸葛亮、等。那么奇门遁甲排盘的简便方法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奇门遁甲排盘怎么看 1、记住奇门3盘各元素的数字次序及排列次序      戊、己、庚、辛、壬、癸、丁、丙、乙,三奇六仪对应:1、2、3、4、5、6、7、8、9。      休、死、伤、杜、中、开、惊、生、景,9门对应:1、2、3、4、5、6、7、8、9。      蓬、芮、冲、辅、禽、心、柱、任、英,9星对应:1、2、3、4、5、6、7、8、9。      符、蛇、阴、六、白、玄、地、天,8神对应:1、2、3、4、5、6、7、8。      八门的排列次序:休、生、伤、杜、景、死、惊、开,依次环排8宫。      九星的排列次序:蓬、任、冲、辅、英、芮(禽)、柱、心,依次环排8宫。      八神的排列次序:符、蛇、阴、六、白、玄、地、天,依次环排8宫。2、迅速判断时辰所在旬      甲子(戊)旬、甲戌(己)旬、甲申(庚)旬、甲午(辛)旬、甲辰(壬)旬、甲寅(癸)旬;分别对应数字:1,2,3,4,5,6; 十天干分别对应1 至 10 的数字; 十二地支分别对应:1 到 12 的数字; 在判断前先要记住:60甲子共分6旬,每旬分别对应数字:0,10,8,6,4,2。      奇门遁甲怎么排盘以及怎么解卦3、根据用局数求直符和直使      阳遁直符和直使的求法:直符直使序数=所用局数+时辰所在旬序数。

二、奇门遁甲排盘的简便方法      首先看值符值使,因为他们掌管这一时间点的事情。一般情况下日干代表求测人,时干代表求测事情,然后再根据预测的事情取用神,看用神所在宫的天地盘十干克应,在看用神宫与日干宫或年命的克应关系,还有八门主管人事,九星代表自然规律,八神代表未知力量,同时看门与星、神克应,而且八神可以克任何,但别的都无法克八神。      奇门遁甲排盘有哪些方法?

时家奇门遁甲排盘很复杂吗

相当复杂。奇门遁甲的排盘已经相当复杂,具体解盘占断就更为不易。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奇门遁甲是将天、地、人、神等四种与人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力量融合在一起,通过复杂的排盘,形成了某个特定时间内的时空模型,大家可想而知其复杂程度。这还是极度抽象归纳之后的结果,如果将真实世界中某个时间点的所有因素考虑进去,进而推算其下一步的发展情况,那数据量之庞大,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奇门遁甲怎么看盘?

具体看盘方法如下:1、学习九宫格,“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河图洛书九宫格。2、学习八门,八门代表八个方位。东伤,西惊,南景,北休,东北生,西北开。图书的方位:下南,上北,左东,右西类推。3、学习九星,分为天心,天任,天禽,天辅,天冲,天英为吉星;天蓬,天芮,天柱为三凶星,用以星喻人。4、学习八神,九天,九地,玄武,白虎,,太阴,腾蛇,直符。简称:天,地,玄,白,合,阴,蛇,符。5、进行及时排盘,排盘结果显示中元节。下图:

奇门遁甲九宫天干地支年代怎么推算

-----来源中国易经研究学会 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西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过去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於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这几个朝代。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 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 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 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 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任寅40.癸卯 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 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己55.戊午56.己未 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 干支纪年法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 甲炎了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补充典故: 相传黄帝时代,因有蚩尤神扰乱,黄帝忧民之若,遂与蚩尤大战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黄帝於是斋戒沐浴、筑坛祀天、方丘礼地。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帝乃将十干圆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干为天,支为地,然后乃能治之。后有大挠氏将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并以黄来开国日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此为天干地支之由来。 天干地支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是古代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用的二十二个汉字,其中天干十个,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者搭配使用,形成六十甲子,在年月日时里循环使用,周而复始。 对于其计算 第一种:是上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教的,先将天干进行编码: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 4、 5、 6、 7、 8、 9、 0、 1 、 2、 3 凡是公元后某年的最后一位数字(个位数)是“4”,那么该年的天干就是“甲”;“5”就是“乙”;余类推。如2003年的天干就是“癸”。记住这一编码很实用,虽然不能用干支纪年来直接推算公元纪年,但可以给我们一点提示,凡是天干为“甲”的公元纪年数最后一位数必为“4”;“辛”为“1”;余类推。如辛酉政变(1861)、辛丑条约(1901)、辛亥革命(1911)发生年代的最后一位数字都是“1”,而“1”刚好对应天干中的辛。 再将地支进行编码: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10、11、 0、 1、 2、3 把公元某年的数字除以12,余数为“4”,那么该年的地支就是“子”;余数为“5”就是“丑”;其余类推。心算地支可将年份数减去12的倍数,如1800、1860、1920、1980等,再算就容易得多了。 最后将天干、地支合在一起,就是公元某年的干支纪年。如1861年,最后一位数字是“1”,天干为“辛”,将1861除以12(或1861减去1860),余数为“1”,地支为“酉”,那么公元1861年就是辛酉年 根据六十甲子可以推算出具体的年月日时。而在计时使用里,由于一天为二十四小时,古代正好是十二时辰,因此形成两个小时一个时辰的换算关系,具体为深夜23点到子夜1点为子时,1-3点为丑时,3-5点为寅时,5-7点为卯时,7-9点为辰时,9-11点为巳时,11-13点为午时,13-15点为未时,15-17点为申时,17-19点为酉时,19-21点为戌时,21-23点亥时。除了以此计时外,另外地支计时法还与干支计日联系在一起形成六十干支计时法,即甲己日子时以甲开头,成为甲子时,然后丑时成为乙丑时,寅时成为丙寅时,依次类推。乙庚日子时以丙开头,成为丙子时;丙辛日子时以戊开头成为戊子时。丁壬日子时以庚开头,成为庚子时;戊癸日开头以壬开头成为壬子时。这样六十天干形成完整的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每人出生的时辰也就有了确定的四组天干八个字组成的生辰,简称“八字”。如此时正是2005年11月15日19:07(农历十月十四日),此时出生者的八字就是乙酉年丁亥月癸卯日壬戌时(因为计日天干为癸开头,故本日子时为壬子时,推算至19点至21点即为壬戌时)。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与缘住打电话可以算奇门遁甲吗

与缘住打电话可以算奇门遁甲。要问奇门遁甲怎么算?首先你必须具体的说明要算什么事?比如算:财运、官运、爱情、夫妻、股票、家人、朋友、孩子等等。每个你想预测的事物都要在奇门遁甲盘上找到物定的代表符号。如果你算你的未来老公是什么样子的,就在奇门遁甲盘上代表你老公的符号。比如这个符号用“1”来代表,那么这个符号旁边就会有很多的修饰符号。这些符号就体现你老公的性格、样貌、特长、体重、身高、社交能力、性功能等。如果你还要用奇门遁甲算他的收入、家庭、交际圈,那又在奇门遁甲盘上找到相应的符号,那么这些符号又分别说明这些情况。这年头奇门遁甲的分支太多,真假难辨。飞宫飞甲、暗干暗支、某家某氏真不知道那家好。网络上最常见的奇门遁甲大师有:张志春、刘广斌、么学声、高俊波、王凤磷、叶鸿生。他们 各有所长,都有不同之处。张志春开了奇门遁甲的起局方法,叶鸿生开了科学数据化、快速的学习方法。王凤磷、高俟波这些则是术语、暗语的讲解。自己选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