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为什么是三横,乾卦为什么是九

八卦口诀顺口溜是什么?

八卦口诀顺口溜是乾三连,坤六断,离中虚,坎中满,震仰盂,艮覆碗,兑上缺,巽下断。

中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在《易经》里有详细的论述,八卦相传是伏羲所造,后来用于占卜。

八卦口诀的特点

乾三连西北开天,乾卦是三横相连接的,八卦方位在西北方,代表天的符号,开天辟地嘛,故先天数为1。

坤六断西南八地,坤卦是三横中间断为六个小段,八卦方位在西南方, 代表地的符号,万物生长于地,归于地,故先天数为8。

兑上缺西方双泽,兑卦是三横上一横缺个口,八卦方位在正西方,代表泽的符号, 先矩数为2。

巽下断东南无风,巽卦是三横下一横断开,八卦方位在东南方,代表风的符号, 先天数为5。

艮覆碗东北齐山,艮卦是三横上-横是实的,下两横是虚的,象打翻的碗那样,八卦方位在东北,代表山的符号,东北方总是山此较多,同七,先天数为7。

震仰孟东方四雷,震卦是三横下一横是实的,上两横是虚的,象钵盂那样,八卦方位在正东方,代表雷的符号,先矩数为4。

离中虚南方真火,离卦是三横中间那横是虚的,上下两横是实的,八卦方位在正南方,代表火的符号,三昧真火,故先天数为3。

坎中满北方六水,坎卦是三横中间那横是实的,上下两横是虚的,八卦方位在正北方,代表水的符号,先天数为6。

《周易》选读之乾卦

自强不息 上一讲学了《礼记·大学》篇里面的部分文字,其开篇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广为人知,并且成为了河南大学的校训。仔细观察中国的校训,发现很多都来自古代经典。比如清华大学的校训完全来自易经,武汉大学的校训,也还有易经的《自强》二字。这一讲我们就来讲一讲,周易里面包含了中正适度积极进取居安思危的乾卦。 《周易》在人们的印象中带有神秘的色彩。它到底是占卜记录,还是生活经验的总结?我们来看一看乾卦。 乾卦。它实际上是一个重卦。上面三横下面三横都是乾,把这两个乾放在一起。就有增强加大的意思。这个乾是一个横道,这个横道儿中间没有断开,这在《易经》里面叫做阳爻,表示刚正,表示至刚至阳。如果中间断开了,那就是阴爻,表示至柔至阴。乾:是卦名,同时它也是象辞。为什么呢?《说文籀文》注:乾的字是这样写的,左边上边有三个小圆圏中间有点,然后有一个向上的符号,这个组合在一起就是星星的星字,右边是个旗子,左下角可能是观察太阳阴影变化的一个标杆,所以乾这个字儿表示古人观察天象的这样的一个意思。所以乾为天乾表示见。 乾后面说元亨利贞。元是什么呢?我们前面学了这个文字,知道元是一个人头,所以元有首的意思有大的意思。 《说文解字》说亨,享也,献也。亨和享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亨在古文字的写法:像一个房子在高高的平台上,古人把祭品放在这里,让天神让祖先享用,所以元亨连在一起,那就是大享祀大祭祀的意思,这是一个序辞。 就是序数,什么时候呢?就是大享祀大祭祀的时候得到了乾卦。 利贞,利是好,是有利。贞,《说文》说占问也,就是占-卜,要求神问卜,利贞就是比较好的占-卜,这是比较好的卦。初九 潜龙勿用。初九这个词实际在《易经》最开始是没有的,到春秋战国交际的时候才加上了初九。因为这也是一个序数,表示顺序的。初九指的是这六个横道道的最下面这一横,就是六爻。专业术语叫六个阳爻,最下面的初九像潜龙一样。为什么是潜龙呢?这是由它的位置决定的。这六个阳爻分成三组,最下面两根表示地,中间的两根表示人,上面的两根表示天,就是地人天。这个初九处在地的下方,就是下爻的最下方,那么它就表示潜伏在下面。为什么它和龙联系起来呢?这也和古代的天象有关,古人把中国古代的星空,分成了东南西北四方,这四方又和动物联系起来,东方苍龙之宫,有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别的有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都是有七个星宿组成,总共是28宿。 角亢氐房心尾箕这七宿,就像一条龙的形状。这个龙在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不出现呢? 这个娄是哪呢?娄是西方白虎七宿里面的娄。 西方七宿和东方七宿是处在180度的位置。西方的出来,那东方的肯定不出来。东方的出来,那西方的就看不见。所以古人在观察星星的时候,就在黄昏傍晚的时候观察东方的星空,这个时候是看到了娄这个星宿,那么肯定就看不到东方苍龙。这个季冬是一年里面冬天的最后一个月。孟冬、仲冬、季冬。一直到冬天的最后一个月还看不到东方苍龙,所以整个龙星就是天上的龙星都潜伏在地表以下,用《易经》乾卦来表示就是潜龙。 这个龙在中国古代也一直作为图腾崇拜的。现在的考古发现,七八千年前就有人摆了一个龙,这个龙就像飞腾的姿势,有人认为是摆的鳄鱼,但实际上我们中国从很早的时候就有这个龙凤飞翔在天上的形象,那么飞在天上的那个不是鳄鱼能做到的,这个应该就是天上的龙星。 天上龙星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它和我们古人观察季节是紧密相关的。这个龙星出现了,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很清楚。乾隆勿用,潜龙的时候是冬天,这个时候是不适合做农业生产的,所以说勿用。 用,《说文》说施行也,就是可以去干。那么在龙星还潜伏在地下的时候,这个时候正当冬天,能干什么农业生产呢?不能干,所以潜龙勿用。 九二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二就是指的从下往上数的第二根阳爻。这个是处在地之上,接近人的位置了。田就是指的田地,表示土地。见龙在天那就说明这个龙星开始出来了,在地平线上可以看到了,大致在雨水惊蛰这个时候,就是民间说的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一直说龙抬头,龙在哪里呢?实际上这个龙在天上,又是天上的龙星。天上的龙星抬起了头,出现在地平线以上。立见大人,利于见到大人,见到大人是有利的。大人是谁呢?大人和小人是相对的,小人是平民是贱民,大人就是古代的贵族,古代的当权者。 在诗经里面也反映了这个大人重视农业生产的词句。 这个男的去劳动了,他的孩子和老婆给他送来了饭。那么掌管农事的官员看到就特别喜欢,这是大人特别重视农业生产。 这个天子要亲自把持这个耒耜去耕种,那么到春天的第二个月,不能有任何的大事,不能够举行祭祀,不能够去战争来妨碍农业生产。春天的第三个月就是季春,还要开仓放粮,生活特别困难的要照顾照顾,这都是为了利于农业生产,所以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就是说龙抬头的时候,国君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这是好的。那如果没有利见大人怎么办呢?那就说明这个当权者不重视农业生产,或者是有外敌入侵,或者是有灾荒,这都是不好的。 九三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三就是从下往上数的第三根阳爻,这个阳爻是处在人的位置,处于人的下方,中间两根是表示人,它处在人之下地之上。下面的三根阳爻组合起来,它又是一个乾。这个乾表示天,它处在这三根阳爻的最上方,是代表天,代表一天的终了代表日,所以说君子终日乾乾,也是从这个卦象里面来取的,每天都要一天到晚乾乾,这个乾就是刚正,乾乾就是重复的意思,加强的意思,要反复思考自己做的对不对,做的正直不正直。 夕是夜晚,为什么有夕呢?因为《易经》是动态的。如果第三根阳爻中间断开了,那就是个阴爻。这个阴爻它和上面的一根,下面的一根结合起来,也就是说从下面数的第二三四这三根结合起来,它就是八卦里面的离卦。离卦代表火,代表日。所以终日乾乾一直到晚上夕惕若,到晚上都很谨慎。反思自己有没有做错,从一开始就要考虑最后怎么办,这种忧患意识。 厉无咎,厉上面一个厂下面一个万,这个万实际是蝎子,从字形来看它是表示古人穴居时代。蝎子很危险,所以这个厉是很危险的。在这个位置上,人也是有点危险的。比方说,诸侯国的国君处在人之上,普通人在他之下,但他和天子相比他又是低的,他对上要朝觐天子,对下要治理邦国里面的老百姓,对内要团结各族,对外还要防御外敌入侵。哪一件做不好都有可能招致亡国之灾,所以这是有危险的。但是这个卦象显示无咎,就是没有过错,没有什么大的危险。只要你好好的做,终日乾乾夕惕,这是没有问题的。《易经》反映了这种忧患和居安思危的意识。 九四 或跃在渊,无咎。这个是从下往上数的第四根阳爻,这第四根阳爻已经是处在人之上了。或跃在渊怎么回事呢?这是从天空的龙星来取向的,这是个象辞。那我们说这个角亢氐房心尾箕,在这个时候它已经露出了一大半。 就是在夏天的第二个月,傍晚的时候,东方苍龙之宫的东方七宿,那个亢宿它是在南方的天空的。那么这个时候就像龙抬头,已经出了一大半,它的尾和箕这两宿还没出来,就像龙出水一样,所以或跃在渊,这是一个非常动态的描述。这种状态如果类比到人,就是说一个大臣,已经位极人臣。国君可以辅佐的话,他就可以辅佐。国君不可以辅佐,他就可以取而代之。这当然是后来的统治者都是极力反对的,但是卦象里面可能就是表达这样的意思。 九五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五就是指的从下往上数的第五根阳爻。飞龙在天这个时候,龙星已经全部地离开了地平线。 就是在黄昏的时候,心宿在南方的天空,就像一条龙飞腾在天空中,普照大地,这是一个非常吉祥的非常好的象,所以叫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个时候这个人的道德积累品德修养,都已经非常好了,那么他就可以出来辅佐国君治理万民,可以给这个国家给这个社会做很多事情,所以叫飞龙在天。 上九,亢龙有悔。上九就是最上面的一根阳爻。亢龙有悔是什么意思呢?用《诗经》里面的一句诗来表示就是七月流火。到了七月这个夏天快结束,秋天快来临的时候,这个大火星已经开始向西偏移了,那么这个东方七宿苍龙也开始往西沉了。这个时候有悔就有可能有过错,就是我们常说的盛极必衰,到了最上面反而是最最危险的,这个也非常好的诠释了中国古人的哲学思想。你处的在最上位不是你应该享受,而是你应该时刻警惕,最上位是最危险的,所以古人的国君天子往往是用这样的“予一人、予小子、孤、寡”来称呼自己,都是时刻警惕自己是危险的,应该忧患的,不应该享乐的,这是我们中国非常宝贵的哲学思想。 用九 见群龙无首 吉。用就是变的意思,把这个阳爻变一变。阳爻变一变,那么这个乾卦就变成什么了,中间都断开,全部变成阴爻,那就变成了坤卦。坤卦就是柔的,乾卦是刚的。这个君子道德修养提升,那么他可以飞龙在天,可以或跃在渊。如果大家能力都很强,都来争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体现了变的思想。群龙无首,大家都很强。但是大家都不首先把自己提出来,都互相尊重对方,都互相推举对方为领袖,这个时候就是群龙无首,就是群贤毕至,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民主协商的时代。所以占辞说 吉。通过解读这个乾卦,就可以非常好地理解到“天子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这个意思。由于《周易》是上古文献,所以解读就特别的不容易。它是用比较少的文字来表达相当多的信息,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它落实到字词,并且联系当时的那个文化来解读。对于这样的文献,我们解读的时候会查阅比较多的注疏,还要结合自己的思考,还有现代人的著述,来求得一个比较稳妥的解释。那么这样的工作,就是把古人的思想变成我们的思想,古为今用,把难懂的变成容易懂的,这个工作它的专门名称就叫训诂。训诂是因为什么产生的呢?请看下一讲。王统尚老师为了讲好古代汉语,呕心沥血,翻阅大量古籍,做了大量工作。我很感动,向他们致敬,为他们的辛勤劳动和付出表示感谢。正是有了他们,我们在大学校外学到了大量知识,开拓了眼界,活跃了思维,增长了文化素养。 这节课有二十分钟,字数达到4千多字。

乾卦是两个三横组成的,天风姤卦,乾的三横在上,哪为什么,与离火...

六十四卦是由八卦演变而来,八八六十四。八卦分别为:坎坤震巽乾兑艮离,代表物象依次为:水地雷风天泽山火。表示固定为:乾为三横,坤为六横,其它类似各有表示。六十四卦组成原则:两个卦像上下相叠,上为外卦,下为内卦,构成六个部分,即六爻。比如:上为乾三横,下为坤六横,则上为天,下为地,成了六十四卦中"天地否"卦。

三长横三短竖是什么卦

乾是三长横,所以叫三连;坤是六条短横,样子像是三长横截断了;震是底下一长横,上面两条断的长横,也就是四个短横,样子就像个正这放着的碗,盂样子就是和碗差不多;艮,和震相反,最上面的横是长横,下面是四条短横,样子是倒着的碗;离,上下两条长横,中间一个断的横,也就是中间两个短横,坎和离相反是上下是断的,中间是长横;兑,是下面两条是长横,最上面是两条短横,巽和兑相反,最下面的是两个短横。都是类似的解释,这是对八卦的长短横的简单记忆的歌谣,看看八卦的原图你就会明白了。

为什么每种卦有三条 有六条 如乾卦 有的画六条横 也有看过人家画三...

有八种画法t7.baidu/it/u=1712503796,1018706887&fm=0&gp=14.jpg

《易经》中"乾卦"的核心内容和思想是什么?

总体说来就是那么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来说天之道的,但我个人感觉,他是想说,一个人,应该有什么样的精神,即自强不息的精神。这和坤卦相对应,坤卦说:一个人,应有什么样的品德:厚德载物的品德。它共六爻,同时对应人生的六个阶段。潜龙勿用:求学或者初入社会阶段,告诉人们要潜心学习,不要好高务远。见龙在田:初显身手的阶段,这个时候要守中,显示美德。终日乾乾:一方小头目的阶段,要培养品德,增进学业。或跃在渊:一人下,众人上的阶段。要能上能下,可上可下。飞龙在天:九五之尊,人人都喜欢的位置吧。让天下的人都能诚心归顺你,原在你的领导下发挥才能。亢龙有悔:位高权重,却离开了人民群众或者基础。所以有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