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卦卦辞爻辞,讼卦的暗示
讼卦详解
讼卦的解释 《讼(sòng)》: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上九:或锡之带,终朝三褫之。 九五:讼元吉。 九四:不克讼,复既命,渝。安贞,吉。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白话:化解纠纷;能够让自己建立威信,但要提高警觉尽量避免纠纷的发生。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去处理,就不会有差错,但最终还是一个两败俱伤的事情。经常调解纠纷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促进作用,但对事业的发展是不利的。①为了获取更多的猎物,自己经常做一些超越常理的事情(不永所事),招致大家的议论(小有言),最终大家对此类事情采用了听之任之的态度;②在与其他部落的纠纷中调解不成功(不克讼),赶紧跑回部落躲藏起来(归而逋),有那么多部落民众的支持,他们最终拿你也没有办法(其邑人三百户,无眚);③发生纠纷后仰仗自己以往的功绩和贡献(食旧德)化解了问题,倘若依赖本部落首领则一事无成(无成)。④倘若自己败诉,那就认罚,主动给对方以物质赔偿(复即命),这样才能够让自己今后的生活与工作平安、顺利(安贞吉);⑤自己改正了缺点,而且还结交了一些有能力的朋友,这样很多纠纷就消除在萌芽状态,大事化小的得以妥善解决(讼,元吉);⑥上面的领导经常授权你处理民众之间的纠纷,这种荣誉授命于危难(或锡之带),过后会很快的把这种特权剥夺掉(终朝三褫之)。 讼卦的白话解析 讼:有复洫宁①,克吉②,冬凶③,利用见大人,不利涉大川。【白话】筮占得讼卦,讼卦的卦象是“有复洫宁”,占语是“克吉,冬凶”,告诫问卦的人适合于去拜见大人,不适合渡河。【注释】①有复洫宁:恢复田间的安静。洫:古代井田制成与成之间的水道。②克吉:能吉。克:能。③冬凶:结果不好。冬:假借为终。凶:恶。【讲解】讼卦的下卦为习赣卦,上卦为键卦,键宫第五卦,帛书第五卦。 键为天,赣为水,天水讼。从卦象上分析,键阳上行,赣水下流,上下相违而行,所以形成了争讼的卦象。从卦体上分析,上键阳刚,下赣性险,刚险相连,必定争讼。初六:不永所事,少有言,冬吉①。 【白话】筮遇讼卦,占得初六,只要不为所争讼的事情纠缠不休,沉默不言,终归吉善。【注释】①冬吉:终吉。【讲解】初六以阴柔之爻居于卦下,象征处讼之际也应以退让为美,退让就可以平息争讼,退让就会给对方留下一条宽广的路。息事宜人,讼莫善焉。九二:不克讼,归而逋①其邑人三百户,无省②。 【白话】筮遇讼卦,占得九二,虽然输了官司,回到家中与邑中三百户人家一同逃跑了,也没有什么关系。【注释】①逋:逃。②无省:无眚,没有关系。【讲解】这条爻辞记录了一个输了官司的人同邑人逃走的故事。六三:食旧德①,贞厉;或从王事,无成。【白话】筮遇讼卦,占得六三,修养旧德,贞问危厉;有跟君主行事之象,占断为不能成功。【注释】①食旧德:修养永恒的品德。食:修养。旧:永久。【讲解】修养永恒的品德为什么还贞厉呢?这是因为不应该出而为君王谋事,所以不能养成其永久的完美的品德。九四:不克讼,复即命:俞安①,贞吉。 【白话】筮遇讼卦,占得九四,虽然没有打赢官司,归来后立即安抚部下,贞问得吉占。【注释】①复即命:俞安:归来后命令安抚。复:归。俞安:安渝。俞,通渝。【讲解】九四以阳刚之爻而居于键卦之下,既不得中又不得正,但是由于它上承九五,下履六三,又应于初六,故能化险为夷,平安无事。九五:讼,元吉①。【白话】筮遇讼卦,占得九五,秉公判断争讼,得到了大吉的占断。【注释】①元吉:大吉。【讲解】九五以阳刚居中得正,是听讼秉公执法的象征。上九:或赐之般带,终朝三褫之①。【白话】筮遇讼卦,占得尚九,国君送给那位听讼官大般带,他视若珍宝爱不惜手。【注释】①三褫之:视若珍宝爱不惜手。褫,当是揣字之讹。【讲解】这条爻辞记录了古代对办案人员的嘉奖以及办案人员受宠若惊的心态 讼卦的卦辞解释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做事谋始。【注解】[1]窒:窒息,阻塞不通。[2]天与水违行:讼卦上卦为天,其性质向上;下卦为水,其性质向下。所以说天与水背道而行。【释义】经文意思是:诚信被窒息,在警惕中生存会吉祥,但最终还是凶。有利于拜见大人物,不利于跋涉大川险阻。彖辞的意思是:讼卦,上卦乾为刚,下卦坎为险,阴险而又刚健所以会发生争讼。讼卦“有孚窒,惕中吉”是由于九二爻乘阳刚的德,而且得到中正这位。“终凶”,是由于持刚乘险将陷入深渊,所以争讼没有结果。“利见大人”是由于九五爻处于中位“不利涉大川”,是因为会陷入深渊之中。象辞的意思是:上卦象为天,下卦为水,天的性质向上,水的性质向下,双方背道而驰,这就是讼卦卦像。君子做事要从中受到启发,做事时要预先谋划好。人们各自怀着自私之心,在这种情况下,诚信自然会被窒息,因为靠诚信无法使自己获得更多的饮食与财物。这就好比战国时代,人们怎么生活和保全自己呢?只有“惕中吉”了。也就是说只有时刻警惕,谨慎小心做事,才不会受害。可是如果社会成了这个样子,人们再警惕,最终也是难逃凶险的。在这种情形下,遇到难题唯一的出路是求大人物帮助,可是不适合跨越大的险阻,因为这种时代只能逃避危险,哪能以身犯险呢!这种生活方式,就有些像小市民的生活方式。小市民寄生在贸易来往的城市里,可是自己又没有地位,没有权势。来城里做生意的商人都很奸诈,为了不上当,小市民必须学得“精”一点,自然别人也不会讲诚信了。一遇到别人欺负,只能请有能力的大人物帮助解决,对于有危险的事情,离得远远的。小市民的这种生活方式是环境造成的。可是君子处于这种时代该怎么办呢,总不能像小市民一样吧?象辞中对君子的忠告是“做事谋始”。也就是说在做一件事之前,一定要预先做好谋划,把不利的因素全考虑清楚,权衡利弊之后再行动。 讼卦的爻辞解释 讼①:有孚,窒②惕③。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初六,不永所事④,小有言⑤,终吉。九二,不克讼,归而逋⑥;其邑人三百户⑦,无眚⑧。六三,食旧德⑨,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九四,不克讼,复即命⑩;渝⑾,安贞吉。九五,讼,元吉⑿。上九,或锡⒀之带⒁,终朝三褫⒂之。注释:①讼: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国与国争讼之卦。②窒(zhi至):阻塞。③惕:警惕戒备。④不永所事:不会永远处于原来所事的平安状态。⑤小有言:因利害而发生争执,遭到别国责难。⑥逋(bu):逃。⑦其邑人三百户:藏匿到三百户人家的小邑国中。⑧眚(sheng省):灾祸。⑨食旧德:指享受祖辈或自己原来的基业。⑩复即命:“复”,恢复。“命”,有命运的含义。“复即命”,恢复到原来的命运状态。⑾渝:改变。⑿元吉:大吉。⒀锡(xī):锡与裼字同音,此处当裼字之误。乃皮衣上加罩衣之义,可引伸为穿戴。⒁(pan盘)带:命服之饰,有皮束的华贵服妆。⒂褫(chi齿):不能与当褫夺与褫剥讲,此处为脱的意思。 讼卦的简介 天水讼 乾为天,坎为水,天西转与水东流背向而行,像人与人不和而争辩争论,含诉讼之义。当不易和解时,便会导致诉讼。应该找有大德大才的人进行决断,不要逞强冒险。【注解】[1] 讼:卦名,象征争论、争讼。【释义】此卦的卦名为讼。《说文》中对讼的解释是:“讼,争也。”便是说讼就是争讼、争斗的意思。前面的蒙卦处于事物的生长期,生长期需要饮食营养,万物都想得到更多的饮食营养,于是便发生了争夺,诚信的原则便失去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进行诉讼了。讼卦的卦画与需卦的卦画相似,都是两个阴爻四个阳爻,只是排列顺序正好相反。古人称这种现象为“相覆”,就是 颠倒过来的意思。《周易》中的八卦排列往往是非覆即变,这是《周易》中八卦的排列规律。讼卦上卦象为乾为天为阳,其性质向上,下卦为坎为水其性质向下,两卦同性相斥,并且天往上升,水往下流,目标相违背,这便是讼卦的卦象。这就好比人们各自怀着私心,都为自已的利益着想,思想不能统一起来。所以人们在争夺利益的同时,便会引发争斗,到头来只有通过诉讼进行解决了。 八卦的天水讼的解释!!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六三:食旧德,贞厉,或从王事,无成。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九五:讼,元吉。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上九:或锡之磐带,终朝三褫之。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问感情占到涣卦,如何解释,变卦为讼卦 这个是推算的而已,其实自己的世事情自己做主就好 理财通是由腾讯公司推出的基于微信的金融理财开放平台, 首批接入华夏基金等一线大品牌基金公司。 理财通其实跟余额宝一样,也是货币基金。 是安全的。 解卦《易经》第六卦 讼 天水讼 乾上坎下 按此卦解;另外那个人似乎是有家室的,纵然没有的话,目前他也是跟其她女人好上了。虽然他还是舍不得你。但此卦说明你这段姻缘已断。再续只能使你伤心。 占卦为卦,变卦为讼卦,问病灾,如何解释? 你好。应该是九三变爻。天风,之卦天水讼。九三爻,辞意译:臀部没有皮肤,行走十分困难,有危险,但没有大的灾难。这个病情描写得十分明确了,可能摔倒了,可能现在住院不能行走,等等,你自己最清楚。或者是别的什么病,你本人坐立不安。这个时候需要到医院去找医生看看。易经说了,“无大咎”,没有大的灾难,但小灾不可避免。因为本爻讲了,“行未牵也”,行动没有牵引的力量。或者讲你住院时间比较长。之卦讼卦,主要讲的是要预防为主。 祝早日恢复健康。
“卦辞”和“爻辞”有何异同之处?
“卦辞”是对64卦各自含义的精练概括,“爻辞”是对386爻各自含义的精练概括,两者通常都结合爻、位、应、比、乘等易理来表示判断、取舍。易家认为,圣人见到了天下阴阳的运动,观摩意会后打通它,以推行各种基本的礼仪行为,并联系卦辞来推断吉凶,就产生了“爻辞”。
所以《易经》兼取天、地、人“三才”而将它们重叠起来,以六爻画成一卦而各自成章,每卦中都包含阴爻与阳爻,重迭应用柔与刚的性质,再系上“卦辞”、“爻辞”而命义它们,易理的运动规律和易德也就在其中了。
阐析天下最大的奥秘和变动的断语,这就是《易》评议模拟天道的变化,以促成事物发展变化的“卦辞”和“爻辞”。
卦辞具体可分为:
先叙事而后断吉凶,先断吉凶而后叙事;单叙事而不言吉凶,单言吉凶而不叙事。或叙事、断吉凶,再叙事,再断吉凶等不同体例。涉及到狩猎、旅行、经商、婚姻、争讼、战争、饮食、享祀、孕育、疾病、农牧等内容。还记载西周初期以前的历史事件,如离宗伐鬼方、帝乙归妹、康侯用锡马蓄庶等故事。据研究反映了奴隶制的社会生活。不少卦辞具有深刻的哲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卦辞
周易之讼卦——止讼的智慧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难免遭遇各种争执。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价值观。当意见不同的时候,倘若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别人的观点是错误的,争执就会因此发生。有些争吵是小的,大不了说个脸红,过去了什么事情也都烟消云散;而有的争执却与决策、利益息息相关,人们不愿退后半步,这就发展成为了“争讼”,甚至会对簿公堂。作《易》的先哲们当然对这种现象有很深入的体察,在《易经》的六十四卦中,就有一卦为“讼”卦,讲述的是人与人之间争执。然而充满智慧的古人,想要通过“讼”卦告诉世人的是,争吵其实解决不了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止讼”,也就是各自退让一些,化干戈为玉帛。 让我们先看《周易》是怎么说的: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这一卦的卦辞为“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即指处于争讼之时,当以信义(孚)处之,泰然处理争讼带来的压力与祸患。只要心中不存有邪念,在中期一定会吉祥如意,但倘若不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执着于在争讼中逞强争胜,一定会招致祸患。 每一卦的爻辞内容都有不同,反映的是在与人争讼过程中的各种状态,而初六爻、六三爻为阴爻,其余四爻为阳爻。而各个状态是这样的,我们先看下三爻: 初爻阴居于下,没有能力在争讼之中获胜,只能随遇而安;九二爻刚而不中,所以在争讼中也不能获胜,但以阳刚之德处于其中,还是能得到人们的支持,享有食邑,没有什么祸患。六三爻以柔处刚,在争讼之中没有能力应对,只能享有祖上留下的成果,应当贞固自守以防憾惜,最终收获吉利。只是这一爻自守有余,进取不足,在功业上不能有所树立。 而上三爻是这样的:九四爻以刚居柔处上体之下,不当位,所以在争讼中也不能获胜,只有坚守等待更好的结果。九五爻中正无失,以阳刚之德处于尊位,最终获得了争讼的胜利,获得吉祥。但是这种吉祥并不能长久维持,到了上九之时,仍然自负地坚持争讼不止,终于遭致祸患,本来因为争讼胜利获得的荣耀与赏赐(鞶带),也屡次被剥夺,最终一无所获。 从总体上看,讼卦真的是凶相重重,到处都是祸患与危机。这是由于讼卦所谈主题是与人争讼所决定的,因为这是利益上的争夺,得失双方都对这种结果过于在乎,失败者心有不甘,一定会想方设法在别的地方挽回损失,而获胜者也耗费精力、不能建功立业。 只有以中正之德处于其中,才能获得吉祥。 在获胜后,倘若不知道适可而止的道理,得饶人处不饶人的话,必然会招来嫉恨与怨言,将自己得到的结果也被剥夺,好似竹篮打水,最后是一场空。 这就是先哲体会到的深刻道理。这其实呼唤的是一个很深刻的话题,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比争讼更加重要的事情。孔子就曾经这样说过:“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大畏民志,此谓知本。”也就是说,当他在审理诉讼案件的时候,除了要判断案件胜负,还要思考诉讼案件产生的原因——这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再和谐所导致的恶果,只有从这个根本上着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诉讼。我们可以看到,近来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值得深思的现象。许多人为了争家庭遗产、夫妻财产、公司财产大打出手,不惜对薄公堂,甚至在法庭上还撕破脸吵架,一点也不成体统,简直是让人看笑话。官司打下来的结果,是人财两伤,双方耗尽钱财精力不说,同时有些本是兄弟姐妹、事业伙伴、好朋友的人却再也不能和睦相处,失去的友情、亲情再也回不来了。 中国古代,对于那些专门靠给人打官司吃饭的讼师们评价褒贬不一,多有批评的原因。因为有些素质较差的讼师为了自己的生计,添油加醋地把小事弄成大事,上下其手,从中牟利。甚至还会有伪造证据、诬陷好人的事情出现。而古代的官府,常常会写着这样一幅对联: “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 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卦辞和爻辞 有什么区别
卦辞乃一卦之旨,爻辞乃是围绕卦旨分门别类的评述。不懂它,就无可知道一卦之意,解读易经,首先搞懂阴阳组成的卦象,再弄懂卦爻辞之意方可。易经六十四卦爻辞有哪些
六十四卦卦爻辞 第一卦:《乾卦》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第二卦:《坤卦》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用六,利永贞。
第三卦:《屯卦》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 六三,即主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第四卦:《蒙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六四,困蒙,吝。 六五,童蒙,吉。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第五卦:《需卦》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第六卦:《讼卦》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九五,讼,元吉。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第七卦:《师卦》 师:贞,丈人吉,无咎。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六三,师或舆尸,凶。 六四,师左次,无咎。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第八卦:《比卦》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六三,比之匪人。 六四,外比之,贞吉。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上六,比之无首,凶。
讼卦的爻辞是什么意思?
讼卦是二十四卦中的第六卦,主卦是坎卦,代表水,客卦是乾卦,代表天,其中天的性质是向上,而水的性质是下,这样必定会产生凶险和争斗。 那么,在 风水学 中,讼卦的爻辞是什么意思?一起随我来看看吧!
此卦的卦名为讼。《说文》中对讼的解释是:“讼,争也。”便是说讼就是争讼、争斗的意思。前面的蒙卦处于事物的生长期,生长期需要饮食营养,万物都想得到更多的饮食营养,于是便发生了争夺,诚信的原则便失去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进行诉讼了。
讼卦的卦画与需卦的卦画相似,都是两个阴爻四个阳爻,只是排列顺序正好相反。古人称这种现象为“相覆”,就是颠倒过来的意思。《周易》中的八卦排列往往是非覆即变,这是《周易》中八卦的排列规律。
讼卦上卦象为乾为天为阳,其性质向上,下卦为坎为水其性质向下,两卦同性相斥,并且天往上升,水往下流,目标相违背,这便是讼卦的卦象。这就好比人们各自怀着私心,都为自已的利益着想,思想不能统一起来。所以人们在争夺利益的同时,便会引发争斗,到头来只有通过诉讼进行解决了。
经文意思是:诚信被窒息,在警惕中生存会吉祥,但最终还是凶。有利于拜见大人物,不利于跋涉大川险阻。
彖辞的意思是:讼卦,上卦乾为刚,下卦坎为险,阴险而又刚健所以会发生争讼。讼卦“有孚窒,惕中吉”是由于九二爻乘阳刚的德,而且得到中正这位。“终凶”,是由于持刚乘险将陷入深渊,所以争讼没有结果。“利见大人”是由于九五爻处于中位“不利涉大川”,是因为会陷入深渊之中。
象辞的意思是:上卦象为天,下卦为水,天的性质向上,水的性质向下,双方背道而驰,这就是讼卦卦像。君子做事要从中受到启发,做事时要预先谋划好。
人们各自怀着自私之心,在这种情况下,诚信自然会被窒息,因为靠诚信无法使自己获得更多的饮食与财物。这就好比战国时代,人们怎么生活和保全自己呢?只有“惕中吉”了。也就是说只有时刻警惕,谨慎小心做事,才不会受害。可是如果社会成了这个样子,人们再警惕,最终也是难逃凶险的。在这种情形下,遇到难题唯一的出路是求大人物帮助,可是不适合跨越大的险阻,因为这种时代只能逃避危险,哪能以身犯险呢!这种生活方式,就有些像小市民的生活方式。小市民寄生在贸易来往的城市里,可是自己又没有地位,没有权势。来城里做生意的商人都很奸诈,为了不上当,小市民必须学得“精”一点,自然别人也不会讲诚信了。一遇到别人欺负,只能请有能力的大人物帮助解决,对于有危险的事情,离得远远的。小市民的这种生活方式是环境造成的。
可是君子处于这种时代该怎么办呢,总不能像小市民一样吧?象辞中对君子的忠告是“做事谋始”。也就是说在做一件事之前,一定要预先做好谋划,把不利的因素全考虑清楚,权衡利弊之后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