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报不是财富和事业,财富靠福报不靠能力
何为福报和业报?当身处于逆境之时这和福报跟业报有何关联?求高人开示...
佛经上教你做人道理 一、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二、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三、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四、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五、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六、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七、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八、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九、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十、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十一、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十二、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十三、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十四、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十五、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十六、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十七、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十八、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十九、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二十、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二一、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二二、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二三、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二四、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二五、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二六、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二七、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二八、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二九、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三十、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三一、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三二、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三三、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三四、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三五、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三六、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三七、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三八、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三九、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四十、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四一、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四二、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四三、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四四、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四五、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四六、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四七、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四八、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四九、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五十、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五一、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五二、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五三、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五四、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五五、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五六、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五七、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五八、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五九、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六十、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六一、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六二、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六三、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六十四、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六五、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六六、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六七、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六八、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六九、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七十、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七一、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七二、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七三、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七四、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七五、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七六、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七七、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七八、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七九、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八十、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八一、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八二、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八三、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八四、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八五、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八六、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八七、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八八、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八九、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九十、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九一、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九二、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九三、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九四、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九五、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九六、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九七、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九八、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九九、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一00、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一0一、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一0二、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一0三、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一0四、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一0五、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一0六、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一0七、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一0八、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一个人,当财富远远超过能力的时候,是不是一个人的福分?
一个人当财富,远远超过能力的时候,是不是一个人的福分?他肯定是的呀,他的财富都超过了他的能力,那么它还有什么没有福气的事情呢?这是一件非常有福气的事情
出家修行的人有大福报,而世间有财富地位的人也是大福报。为什么有人的...
福报,有千千万万种—— 多子多孙,身体健康,富甲一方,官高位显,智慧超群,博闻强记,家庭和睦,貌美如花,英俊潇洒,名满天下,长命百岁…… 以上简单列举的种种福报,很少有人完全具备,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但求半称心。能具备两三种,就是万里挑一的人了。以上所列举都属于人世间福报,出家修行是出世间的福报,出世修行可以永断烦恼,所以高于人世间的一切福报。阿弥陀佛!请问人的财富多少和学历有关,还是和因果有关?念佛能得财富吗...
没有关系,财富属于福报,学历属于聪明智慧,有的人福多有钱但没有智慧就比较笨,有的人有学历比较聪明但无福找不到工作。念佛是福慧双修,不是为了得到财富,把念佛搞得太不体面了。念佛是无上修行法门出三界脱轮回的大法,获得财富是微不足道的事情。福报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如此重要?
福报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如此重要呢?最近有很多的朋友都在问这个问题,一个以前的同事现在自己在创业,但是虽然做了两年了,但是感觉自己的企业还是没有多大的起色,现在甚至公司遇到了负债的情况,还需要家里的支持,所以非常的苦恼,于是就来请教我,该如何去做,于是我就告诉他多修福报,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小公司能否做大做强都是要看这个企业领导人的福报的,如果这个带头人福报大,那么自然就会吸引到跟他相近的人才来帮助他企业去发展,谈业务谈一个成一个;如果这个领导人没啥福报同样也会吸引到一群不好的人来败坏这家公司,谈客户会把生意谈砸了,或者出一些不好的状况,比如公司查出产品不合格的情况,突然意外起火烧掉仓库等等,包括我们的头条号上也有很多的粉丝在留言说自己生活不顺,或者看到前面的文章说自己是10个簸箕为什么我的命运如此的不好,感情也不顺利,事业也不顺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希望能够得到指点。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故事,在很久以前,释迦牟尼佛灭度后,印度出了一位阿育王。他统一了五印度,但是同时也造了许多杀业,古代如果想统一一个国家或者要占领一个地盘必然会用到武力去抢夺难免会造成很大的杀业。但是能做到国王那也是非常有福报的人,那么这个阿育王后来遇到了佛法他就皈依了佛门,成为佛教的护法。阿育王可以说是把佛教传播到了全世界的一个功臣。当时阿育王想要供养佛陀的舍利。但人间已经没有了佛舍利。阿育王就去问他的国师,这个国师是个阿罗汉。阿罗汉是有神通的,于是这个阿罗汉国师告诉他说,要供养佛陀舍利只有在龙宫和天宫有,你想要供养,就得去龙宫请。于是阿育王就带了三万个兵,到了海边去呐喊,叫龙王把舍利子拿出来。但是喊了很久,龙王也没有出现。
这时阿罗汉就跟阿育王说,你虽然是人间的国王,但龙王是护法部的王。他的福报比你大,所以你叫他,他不出来。阿育王就问说,那我要怎么做他才肯出来见我呢?阿罗汉看他如此虔诚要供养佛舍利于是就告诉他,你去修福报,你去斋僧,行善,这样福报就超过了龙王了。阿育王也是非常有善根的人,所以一听他就照着阿罗汉说的去做了,果然斋僧三个月后,阿罗汉就告诉他,这时你去海边,你带着一个侍卫去就好,只要弹指,龙王会来见你。阿育王听了就去了,到了海边,三弹指,龙王出现了,是个年轻人形象,见到阿育王就鞠躬。然后问阿育王有什么事,阿育王说要供养舍利。龙王就把舍利分给了阿育王,阿育王建了八万四千塔。阿育王问阿罗汉,三万兵去,龙王不出来,我为什么三弹指,龙王就出现了。阿罗汉说,不是三弹指,而是你的福德所感召的力量。福德的力量,胜过外在的自然力。
生活中出现不顺,是因为缺乏福报
在我们的生活中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都是因为缺乏福报。天人有福报就有禅定在天上享福,没福报就失禅定堕到其他界道。
所谓气场、底气,其实也是福报。福报大的人,光比较亮,禅定功夫大一些,所以给人感觉气场强大,这并不是装能装出来的,这就叫做"正能量”,凡人也是如此。
有福报就快乐,没福报就算呆在皇宫里也整天忧愁苦恼,没福报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智慧、慈悲、人品、财富、美貌、气度乃至所有的一切都是福报。
生活中各种各样不顺遂的原因就是福报不够,某段时间没有福报,即使拥有很多很富有,也感受不到快乐。
福报不足的人,好比一锅汤,遇到些许小困小事,就像一碗污水倒入一锅汤,整锅汤都坏了。
福报大的人,好比大海,一江污水流进大海,大海也不会被一江水转污,相反能把它转清,让自己更强大,纳百川而成百谷王。
福报不够,会导致生活中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顺和问题,这就是俗话说的"镇不住","镇不住"人事物。
乃至一个人的想法,他的爱好和追求,以及他的心量都在他的福报范围内,福报提升上去,爱好和追求会自然的改变,这一点可以用来方便地帮助他人改掉一些瘾习。
佛说在端正、精进、智慧、工巧、福德这五者之中,福德第一。只有把福报提升上去了,不但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且生活自然会好,自己的想法、爱好、追求也会跟着改变。
福报由心量决定
福报在哪个层次,心量就在哪个层次,追求就在哪个层次。
福报不够,就会镇不住人、事、物,比如镇不住上司,镇不住下属,镇不住配偶,镇不住考试,镇不住姻缘,镇不住工作,汇聚不了人气??于是产生种种问题。
打个比喻:把福报提升上去,自己就像一颗大星球。小星球根本转不动你,而且你可以转小星球。小星球就是生活中遇到的人、事、物。大星球引力大,转得小星球都跑来旋绕,福报就像这个引力。
当你出现了任何的不顺,就是没有那么大的福报,把这个不顺镇得住,压得下去,有福压众恶,老百姓常说的,"一福压百祸”。
比如,开个小店,生意很好,福报镇得住。小店做大了,小伙计都不听话了,客人也少了,不顺的麻烦多了,这是福报不够这么大,镇不住了。
做上司的,下属都不听话,福报镇不住。做下属,上司随意指责你看你不顺眼,你的福报比他差距太大,失了平衡。
找工作,老找不到,老找不成,换句话说,用力气赚钱都赚不着钱,是这段时间福报不够。心里抑郁、悲伤、痛苦,想,也是这段时间福报不够。
同样的一个工作,别人做都很顺,不出问题,自己去做,问题一个接一个。就是因为福报太少,镇不住这工作。家里眷属也斗诤,爸妈、老婆、老公、孩子都有很多问题,很多烦恼,这是他们和自己的福报不够。
福报不够,就像一根小芦苇,业风一吹,就东倒西歪。
提升福报的方法
为什么道理都懂,却做不到呢?归根到底还是那一句话就是福报不够。
福报不够,修行自然不精进,禅定升不起来,被业障拖着走。对治的方法就是应该去亲近善知识、念经、念咒、念佛、磕头、供养三宝、供僧、供灯、印经、放生、施食、修庙、侍奉父母、禅修、道场做义工等等,总之,要修一切善,断一切恶,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和心性,这些实修都能提升福报。
智者大师说过:修福德不修智慧,叫作愚;修智慧不修福德,叫作狂。
什么是穷?不懂布施就是穷。不懂布施会有六种穷:财穷、身穷、智慧穷、心量穷、福报穷、担当穷。你遇到的一切人、一切事都是自己的福报,所以要赶快修福,否则一旦劫难临头时想修福就来不及了。
佛陀说,智慧、工巧、端正、精进、福德,这五者之中福德第一。遇到一切不如意事,不用抱怨,都是自己的业障,是福报不够。没福报再努力也不会成功和幸福。有福报的人,他心中想什么,这件事就会出现,故叫心想事成。
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故在《阿弥陀经》中告诫我们,若想念佛往生,必须要做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才能得生彼国。”有福德,修佛法、念佛才能真正的往生。
好人生态联盟宣言:让痛苦的人快乐起来,让快乐的人富有起来,让富有的人精彩起来!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分享好文章,让我们一起传播正能量,传播爱!想收到更多高价值资讯请关注我。
阅读更多精彩美文:
一螺穷二螺富三螺四螺开当铺,很准,指纹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
解密:十个手指纹对应情感、运势等暗藏的秘密,很准
遵循这个公式去行事,掌握其中的规律,你将无所不能
你命犯桃花劫,还以为好事临头啊,快看看怎么破解吧
最近不太顺?告诉你最快、最猛、最能立刻转运的方法
这家幼儿园免费,每年还赚几百万,并且引来千万投资
一个人越想着怎么赚钱,其实就越赚不到钱,唯有“利他”
真正的福德是什么
我首先解释一下福德和功德的含义和区别,这里指的“福”就是福报与福气,“德”指的是“得到”的意思,就是说你得到这个福报与福气的意思。“功”就是你所作以来的功夫,“德”就是你“得到”的意思,就是说你得到了你所作的结果与功夫的意思。福报和功德不一样,比如说,在社会上的金钱、财富、地位、权势都属于福德,人间的福德是对外的,所以我有福可以跟大家共享,我有金钱,大家一起花;我有房子可以送给他人住;我有吃的、穿的可以送给别人,布施给他人,供养给诸佛菩萨,福德可以跟大家一起共同享受。但功德不行,功德是自己内在的,内在的功夫,没有办法跟别人共享,也无法分给他人,比如,我们的智慧、功能、成就等没有办法分别他人,如果这个东西要有办法分给他人,诸佛菩萨都是大慈大悲大智慧者,他们早就把自己的智慧和功德分给我们的,我们就不要修行了,自然就得到的,但为什么诸佛菩萨不分给我们呢?因为功德是自己内在的功夫,所以无法分享的,功德苯教经典云:“父修父成就,儿修儿成就,不修非成就,互相无助功”就是说,成就与功夫都要靠自己的,谁都不能帮助谁。我再简单地解释一下福德和功德的区别,用老师来举个例子,老师的知识是他的功德,是老师自己内在的功夫;老师的房子是他的福报,是属于老师自己外在的福分,那么,老师的房子可以借给你,也可以卖给你,也可以让你住,但老师的知识无法借给你,也无法卖给你,也无法让你应用。只有你自己下功夫可以学,如果你不下功夫去学,谁都不能帮助你增添知识。很多人一听到福德两个字,马上心里产生一种宗教的说法,不知古圣先贤的教诲,这是一种惭愧的事,好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少数人,没有放弃古圣先贤的教诲,他们很相信福德和功德,还发心积累福德和争取学习获得功德,但增添福报和获得功德的人数太少了,而且人心满藏欺骗和害心,创造给世界带来灾难的核武器和毒品之类,活泼动物的生命来创造各种食品等作业,敌不过众生的共业,换句话说,没有法子消除众生的灾难,所以世界上出现各种自然的大灾难,医药无法治疗的疾病。。。。。等,这些都来自于不知古圣先贤的教诲福德和功德的后果。积累福德就是创造善业,世界不能缺少善,若人人都没有善良的心,世界上哪有爱,没有爱的世界,那就是传说中的罗刹国,罗刹国里的天部和罗刹等众生,处处都是灾难,每天打打杀杀,提心吊胆的过生活,吃树皮、咬百年的骨头,生活那么艰苦,因为他们没有福报与善心,才能那样的受苦。如果人人都有慈善的心,世界就充满了爱,在有爱有善的世界里哪有战争与矛盾,哪有灾难,哪来的痛苦。人祸天灾就是老天爷给心底不善,做事不良的人类一种惩罚,也是自己过去中作恶的业报。健康的身体,俊秀的脸庞,如意的事业,宝贵的人生,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房间求来的,在于我们作人作事,在我们的起心动念之处,只起善念,不起恶感念,所以佛菩萨给我们赐送的奖励,也是自己在过去世中作善的业报。人间的福报就是,这个社会上有财富、有地位、有权势、有文化、有儿女、有荣华富贵的家庭,叫做福报,就是世间的福报,对于佛法来说,增添人间的福报是正常,也没有什么错误的,但世间五欲六尘的福报,很容易迷惑人,你对世间的福报产生过度的欲望、执著、贪心、著相、分别的话,对你坏处以外没有好处,给你增添烦恼、灾难和痛苦。而且你荣华富贵的话,进入佛门与学习佛法是很难的,因为你被富贵所迷,你很难觉悟,而且你的心被世间红尘法遮蔽了,你所得的福报都没有离开红尘之法,所以佛法讲世间的福报叫做“红尘福”。佛法讲的“福德”,决不是说,你在这个社会上有财富、有地位、有权势,不是这个。你这一生的富、贵、贫、贱,是你过去生中所修的业报。你在过去生中,修法布施,这一生当中当然受物质生活富贵荣幸;你在过去生中,没有修财布施,这一生当中当然受物质生活贫乏之苦。你的生活荣华富贵也好,穷凶极恶也好,你的福报只有物质上的财富和福利,没有精神和智慧上的福报,你这一生当中没有精神的财富,也没有智慧的福报,这是红尘福的果报。 佛法指的“福德”就是福气,福就是慈善,气就是运气,就是说你得到慈善运气的意思。佛经里所讲的慈善就是修学佛法,止恶行善,普度众生,开发智慧。你有慈善的运气,才能遇到佛法,你就明白止恶行善的意义,增添度化众生的勇心,开发你的大智慧,这是大福报。如果你没有慈善的运气,你根本遇不到佛法,你就不会行善除恶,你所作所谓都是利益自己的事,很多问题迷惑不解,那是你没有大福报。比如说,现在社会里,有很多大富大贵的人,财源茂盛,权威人士,名垂青史,但遇不到佛法,或者把佛法当着,善恶不辨,做人做事都迷漫,这些人只有世间的红尘福,没有出世间的福报,出世间的福报就是佛教所讲的“清尘福”。什么叫做清尘福呢?清净红尘的福报,就是说,你有慈善的运气,遇见善知识、欢喜亲近善知识、接受善知识的教诲、能够依教奉行,在善知识的引导下修学佛法,改变人生的目标,创造精神文明,培养慈善的心,开发真正的智慧,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认识前因后果,消除一切烦恼和业障,超越于六道,净化世间红尘之心,获得佛的事业,这就是清净红尘福,也叫做出世间的福,这才是真正的福德。“因定开慧”的道理。这个智慧就是明亮的灵慧,所以,禅定这个功不能给别人,得到透明的智慧,这是我得到的,也没办法给别人。那么,智慧从哪里来的?智慧是从禅定中来的,禅定又从哪里来的呢?禅定从持戒而来的,你不持戒、不修定,你不会有智慧。你听得再多,看得再多,这在佛法叫世智辩聪,那不是真智慧,聪明还是不能够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要真正的智慧。所以,智慧是世界第一功德。学习佛法才能获得真正的功德和福德,那就是殊胜成就,佛身,佛语,佛意,佛的功绩,佛的事业,前四种属于佛的功德,佛的事业属于福德。世界上真正的第一福德是,遇到善知识,真正与特殊的善知识就是如来佛,在这个世间里,如来佛是可以遇到的,但不可以求,求也不可得的。如果我们跟佛生在同一个时代,有机缘亲近佛,做佛的学生,那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但我们没有跟佛生在同一个时代,也没有遇见他老人家,可以说没有那么大的福报。这不幸之中的大幸是,我们生在这个时代,佛祖的教化还没有消失,而且历代的上师和自己的师傅他们把佛祖的教化传播下来,我们今天遇见师傅也是特殊的缘分,遇到佛法就是佛经上讲的“法运”。印度佛教的法运是一万两千年,也就是说,他这一次出现在这个世间,其教化的影响世间有一万两千年这么长,已经过去了两千余年,往后还有九千余年;雍仲苯波佛教的法运是三万年,也就是说,他这一次出现在这个世间,其教化的影响世间有三万年这么长,已经过去了一万八千零二十六年,往后还有一万一千九百七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