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财神的日子,移财神爷要选什么日子
2023财神节是几月初几?财神生日是什么时候?
众所周知财神是人们所信奉的神仙之一,无人不想得到财神的保佑。每年都有一个祭祀财神的节日,这个节日被称为财神节,有些地方称之为财神的生日,那么2023年的财神节是几月初几呢?财神生日又是什么时候呢?
问:2023财神节是几月初几? 答:2023年的财神节,一般认为是农历七月二十二。接财神的日子是农历正月初五。
问:2023财神生日是什么时候? 答:文财神爷生日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十七,2023年文财神爷生日日期是2023年11月2日。 关于武财神爷生日说法不止一个,一说为是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二,对应公历为2023年9月9日;还有一说认为是农历三月十五,即公历2023年4月7日。
财神节介绍 财神节,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七月二十二,是财帛星君李诡祖的祭祀纪念日。中国的民间习俗是正月初五拜财神,七月二十二祭祀财神生日,又叫财神节。该习俗遍及整个中国大陆,我国港澳台地区,南亚及海外华人聚居之地。
财神节这天,所有的经商业户,都要大宴宾朋,感谢财神的到来,感谢亲戚朋友的大力支持大吉大利、开开心心、欢欢喜喜,所有美好的语言一起开放。中午宴宾朋,晚上亲人聚,热热闹闹一整天。
祭祀时,红烛高烧,用面做成元宝、圣虫,或用钱做成钱龙,吃水饺谓之元宝,意谓招财进宝。春节时,一般人家必悬挂此图于正厅,祈求财运、福运。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
据《古禾杂识》记载:初四日午后接灶,至夜则接路头,大家小户门前各悬灯二盏,中堂陈设水果、粉团、鱼肉等物,并有路头饭、路头汤,鄙俚之至。 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
我国北方地区有在正月初一拜财神,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是日家家户户摆供品为财神祝寿,祈求财神赐福,保佑来年财源广进,五谷丰登,幸福美满。蒲松龄在他的《穷汉词》里面描写了这种习俗:大年初一,烧炷名香,三盏清茶,磕了一万个响头,就把财神爷爷来祝赞祝赞。忙祝赞,忙磕头,财神在上听缘由;听我从头说一遍,诉诉穷人肚里愁。
财神节的传说众多 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把。后蔡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玄字为岚字的一个组成部分,便给财神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初五接财神,赵玄坛最受尊拜。许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坛面似锅底,手执钢鞭,身骑黑虎,极其威武。
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
五显财神信仰流行于江西德兴婪源一带。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庙。
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一般人家春节必悬挂此图于正厅,祈求财运、福运。
武财神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簿,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他们的守护神,关公同时被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
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信奉关帝圣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为关公供上牲醴,鸣放爆竹,烧金纸膜拜,求关圣帝君保佑一年财运亨通。
民间还传说,财神即为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时东西南北中耳。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行神。
《西游记》大闹天宫,玉帝为何不让赵公明降服孙悟空?
因为玉帝觉得孙悟空只是一只石猴子,没有必要这样大动干戈,玉帝放不下自己的面子。
财神爷什么日子生日?
昨晚有很多人放鞭炮 我纳闷今天是什么日子啊 ?怎么会这么热闹 ? 早晨起来 我去村里逛了一圈 才知道 是财神爷的生日,大家为了庆祝表示心意 买了很多鞭炮 呵呵 ,可我不知道 对财神爷的生日是哪天 我更晕 有的说是 正欲初五 有的说是七月二十二 还有的说是三月十五 到底是哪一天才正确 ? 呵呵 谁能告诉我 ? 财神爷的生日是哪一天 ?让我也给他过过生日 ,我也粘粘他老人家的光。我说我咋和钱无缘原来是没有拜访他老人家 。 财神老爷你别见怪;我真不知道你的生日,这回错过了 ,下回别忘了给我打个电话,我一定拜访。 对了 你的电话是多少?有邮件吗 ?给你发个 爱妹儿 快到中秋了 祝福你 请你吃月饼!! o(∩_∩)o... (*^__^*) 嘻嘻……西游记马赵温光是哪四位元帅
西游记中的马赵温关四大元帅分别是谁,他们到底有多厉害?1、马元帅 又名马天君,又称华光天王、华光大帝马王爷三只眼的马王爷就是他.西游记里的一个神仙,孙悟空做弼马温时,马天君是他的上司。又称马王爷,华光天王、华光大帝 ,他曾大闹三界,后来被真武帝收服,成为其手下36天将之一,是一位道教的重要护法神。玉帝曾封他为“火部兵马大元帅”,三只眼为火之精、火之星、火之阳,是火神的象征,马王爷有三只眼比喻这个人很厉害.传说其姓马,讳灵耀,一名胜,字子贞,有三只眼,有火神的能力。形象多为白蛇。在《三教搜神大全》中有记载马天君的故事,指他经历多次转世,后生于徽州婺源县,为救母亲大闹地狱,后来玉皇大帝怜悯其才干与孝心,封其为真武大帝部将。小说《水浒传》中第三十八回写黑旋风李逵大战浪里白条张顺,赞诗中有“一个是马灵官白蛇托化,一个是赵元帅黑虎投胎”之句,以“马灵官”来比喻皮肤雪白、水性极佳的张顺。《警世通言》第二十七卷〈假神仙大闹华光庙〉中,有“马灵官”显灵,揪出妖孽的事迹。而粤剧演员、戏班奉华光大帝为戏神。2、赵元帅 即武财神赵公明,又名赵玄坛本名朗,字公明,又称赵玄坛,赵公元帅。"玄坛"是指道教的斋坛,也有护法之意,为道教四大元帅之一。同时为阴间雷部将帅和五方瘟神之一。又相传为正财神,司掌世间财源。赵公明是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是主管财源的神明,财神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道教赐封,二是中国民间信仰。道教赐封为天官上神,中国民间信仰为天官天仙。在小说《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并没有封赵公明为财神,只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简称"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位神仙,专司迎祥纳福、商贾买卖。后来,中国民间认为赵公明手下所掌管四名与财富有关的小神,其分别是招宝、纳珍、招财和利市,因而成为财神。财神倾注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寄托着安居乐业,大吉大利的美好心愿。3、温元帅 温琼,东岳大帝部将是中国民间信仰的地方神,作为颇为有名的尊神之一,他与马、赵、关同为护法四元帅。温元帅形象较为特别,不象关元帅遍体赤色,赵元帅遍体黑色,温元帅遍身青色。温琼的庙宇,有的叫做广灵庙,有的叫做温将军庙,大多分布在江浙一带,每年的阴历五月初五,温琼的诞辰日,四方信徒纷纷前来祝驾,抬着他的神像在街上游行,镇邪祛恶,免除灾祸,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在温琼传说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民间又有了雷琼的故事。《北游记》第十九回,描绘的威灵瘟元帅,形象、法宝及武器均与温琼相同。只是姓名和出身有所不同。这个瘟元帅姓雷名琼,成神前是个卖豆腐的平民。说是班付村众人作恶,玉帝大怒,派瘟神使者去灭班什村。使者将药交给土地爷,命他投入井中,瘟死村里人。全村只有雷琼是个善人,有玉帝的旨意,可免一死。土地爷遂将内幕俱告雷琼。雷琼不愿独生。心想:以吾性命救众人之命,岂不更好。于是将土地爷手中之药抢而吞之,立刻四肢发热,瘟死在地。玉帝闻迅,大为感动,就封他为"威灵瘟元帅"--即遭瘟而死。并赐予琼花一朵,金牌一面,上有"无拘霄汉"四字,出入天门无拘无忌。后又派他做了真武大帝的部将,凭借玉环和铁箭降妖伏魔。故而民间道士为斋主作法祈攘时,都要供奉其名号。4、关元帅 关羽关帝是华人世界里,唯一被儒、释、道三教及民间宗教所共同推举的神祇,儒家称为关圣帝君,佛教尊为盖天古佛,道教奉为协天大帝、翊汉大天尊,民间宗教尊为“玉皇大天尊玄灵高上帝”。关帝之所以受华人的极高尊崇,完全基于其一生忠义的人格完成,而这种风范又深刻、长远地影响华人的价值观与社会道德,所以关帝忠义精神才会被不断反刍、回馈、深化,终于成为华人社会的另一个主流文化代表。道教中关羽由将帅入帝王、天尊,一步步将其神化。宋崇宁年间,关羽因受诏下界治理解州盐池,而封“崇宁真君”。宋元道教雷法中将关羽列为雷部将帅之一。《道法会元》卷259有陈希微《事实》,叙述了关羽受封的故事:“昔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于崇宁年间奉诏旨云:万里召卿,因盐池被蛟作孽,卿能与朕图之乎?于是真君即篆符文,行香至东岳廊下,见关羽像,问左右,此是何神?有弟子答曰:是汉将关羽。此神忠义之神。师曰:何不就用之。于是就作用关字,内加六丁,书铁符投之池内。即时风云四起,雷电交轰,斩绞首于池上。师覆奏曰:斩蛟已竟。帝曰:何神?师曰:汉将关羽。帝曰:一可见乎。师曰:惟恐上惊。帝命召之,师遂叩令三下,将乃现形于殿下,拽大刀执蛟首,于前不退。帝掷崇宁钱,就封之为崇宁真君。”财神爷生日是哪一天
是农历七月二十二日。
财神节一般认为是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二。不过也有分文财神和武财神的说法,文财神爷生日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十七,武财神爷生日是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二。
财神节这天,所有的经商业户,都要大宴宾朋,感谢财神的到来,感谢亲戚朋友的大力支持……大吉大利、开开心心、欢欢喜喜,所有美好的语言一起开放。中午宴宾朋,晚上亲人聚,热热闹闹一整天。
祭祀时,红烛高烧,用面做成元宝、圣虫,或用钱做成钱龙,吃水饺谓之“元宝”,意谓招财进宝。春节时,一般人家必悬挂此图于正厅,祈求财运、福运。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
财神节的由来
相传,七月二十二日这一天是道教财帛星君李诡祖的成道日。李诡祖去世后在这一天羽化得道,位列仙班,成为天上星宿中的财神,在天庭的职衔是“都天致富财帛星君”,专管天下的金银财帛。为人们散播财富。
因此汉族民间在这一天要举行规模宏大的庆祝活动。后来汉族民间有人说这是财帛星君的生日,实际上是成道日,李诡祖的生日应该为农历九月十七日,这一天民间同样也有庆祝。
为什么大年初五是财神生日?有什么说法?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关于财神,民间有诸多传说: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把。后蔡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玄字为“岚”字的一个组成部分,便给财神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 “财神”何许人也?根据《封神榜》所载,财神姓赵名公明。他原在峨眉山罗浮洞修道,因助纣攻打武王,死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并统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个部下。他们的职责都与财有关。道教供奉的财神,也是赵公明。根据道教传说,赵公明本为终南山人,自秦时就隐居深山,精修至道,功成之后,玉皇大帝封他为“正一玄坛元帅”,简称“赵玄坛”。旧时财神庙和各家各户所供的财神,其尊容颇凶,乌面浓须,怒睁圆眼,头戴铁冠,一手执钢鞭,一手捧元宝,身下还跨有黑虎,故又有“黑虎玄坛”之称。传说这位赵公元帅职掌除瘟翦虐,驱病禳灾。凡有冤抑难伸,他会主持公道;人们买卖求财,他可以使之获利。他原先的职分并不是专职的财神,但能使人获利,别无他人可以代替,民间便把他看作财神了。过去,财神还有文武之分,崇文尚武的不同人家各有所司。崇文的人家供奉文财神,尚武的人家供奉武财神。文武之道虽不同,却都各有财可发。 初五接财神,赵玄坛最受尊拜。许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坛面似锅底,手执钢鞭,身骑黑虎,极其威武。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五显财神信仰流行于江西德兴婪源一带。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庙。 “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一般人家春节必悬挂此图于正厅,祈求财运、福运。“武财神”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薄,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他们的守护神,关公同时被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 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信奉关帝圣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为关公供上牲醴,鸣放爆竹,烧金纸膜拜,求关圣帝君保佑一年财运亨通。 农历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盛行于明清民国,迄今犹流传民间,唯“财神”即所谓赵公元帅,据说早在殷商时代已修道成仙。姜子牙辅佐周武王伐纣,他跑下终南山管闲事,站在商纣一边对抗义师,不幸阵亡,一道游魂被敕封为专管迎福纳祥的真神,麾下有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员小神供其使唤调遣。沾光于这套招财进宝的班底,赵公元帅便成了盼望发财者崇仰祀奉的对象。或谓其性懒而散淡,一年中仅在正月初五那天走下龙虎玄坛一次,而且是随意 ,不定去往哪一家,所以大家都在此日赶早鸣放鞭炮,焚香献牲,抑在前头迎接他。不过也有人打听到这位尊神在生日是农历七月二十二日,因此并不去轧初五的闹猛,而是改在“财神诞日”悄悄备办盛祭,指望他从后门溜进来享用。我们现在常能看到一些商家食肆在铺面店堂里置有或大或小的“财神龛”,平日电子香烛火高低明灭,忽于此日悄悄地摆上了四菜一汤,便是已经掌握信息的明证了。 财神只有一个,加上四员下属也只凑成了一个巴掌之数,想发财的人却有那么多,供不应求是明摆的,于是便有人主动出头,平衡供需矛盾,由此导致出一幅新的风俗画——“送财神”每逢初五之日,贫民乞丐三五结伙,戴起面具,扮成财神班底,号称“送财神”,也叫“跳财神”。主人例须当场送上钱币酬谢,否则便在你家门口或店铺前闹个不停,徒惹围观者哂笑,倒不如破费一点,快把这班“活财神”送走完事。穷光蛋扮活财神,抢财神变送财神,这出充满讽刺意味的街头闹剧,倒也稀里糊涂的迎财神习俗增添了不少额外的情趣。近年来结伙跳跃的“送财神”景象已经不见,起而代之的是单独行动——不声不响走到门前,拿张背面有不干胶的红纸财神像往门板上一贴,随即伸手讨钱,正见得时进俗易、推陈出新哩。 据说,财神爷是有钱人家供奉的,没钱的人供奉是不会显灵的。民间流传有“财神菩萨休妻”的故事:从前,财神庙财神身边总有一位端庄美丽的财神娘娘陪伴。后来这位善良的女菩萨突然不知去向,原来她被财神爷给休掉了。财神爷为什么要休妻呢?这要从一个乞丐说起。有个讨饭的叫化子穷得无路可走,讨饭路过一座古庙。进庙后,他什么菩萨都不拜,单摸到财神爷像前,倒头便拜,口里祈求财神爷赐财。赵公元帅见是一个叫化子,心想连香烛都舍了得点,还来求财?天下那么多穷叫化子,我能接济得过来吗?可乞丐心中想的正相反,他认为财神总会救济穷人的,富人不愁吃穿,求财何用?便不住地拜。这时,财神娘娘动了恻隐之心,想推醒打瞌睡的财神夫君,劝他发善心给这叫化子一点施舍。可财神爷不理睬,打了两个哈欠又闭上了眼睛。虽然是财神娘娘,可财权在夫君手上,夫君不点头,怎么好将钱赐给叫化子呢?娘娘无奈只得取下自己的耳环,扔给了叫化子。乞丐突然感到神龛上掷下一物,一见是一副金耳环,知道是财神所赐,急忙磕头,连呼“叩谢财神菩萨”。财神爷睁眼一看,发觉娘娘竟将自己当年送她的定情物送给了穷叫化子,气得大发雷霆,将财神娘娘赶下了佛龛。自此以后,数百年来就再也没有一个穷人是拜了财神而发财的。 民间还传说,财神即为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时东西南北中耳。”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行神。 答案补充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