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转换成,天干地支最正确的算法
天干地支的换算方法
天干计算方法:根据个位数推算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分别对应4、5、6、7、8、9、0、1、2、3地支计算方法:用年的数字除以12看余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对应4、5、6、7、8、9、10、11、0、1、2、3如:1900年,个位是0,对应庚。1900/12余数是4,对应子,因此是庚子年。1326年,个位6对应丙,1326/12余数6,对应寅,因此是丙寅年。
何为天干地支四柱八字
干支阴阳及属性: 天干10个,地支12个。甲乙同属木, 甲为阳, 乙为阴 丙丁同属火, 丙为阳, 丁为阴 戊己同属土, 戊为阳, 己为阴 庚辛同属金, 庚为阳, 辛为阴 壬癸同属水, 壬为阳, 癸为阴 亥子同属水, 子为阳, 亥为阴 寅卯同属木, 寅为阳, 卯为阴 巳午同属火, 午为阳, 巳为阴 申酉同属金, 申为阳, 酉为阴 戌未同属土, 子为阳, 未为阴 辰丑同属土, 辰为阳, 丑为阴 干支方位: 甲乙东方木 丙丁南方火 戊己中央土 庚辛西方金 壬癸北方水 亥子北方水 寅卯东方木 巳午南方火 申酉西方金 辰戌丑未四季土
天干地支是怎样转换为五行的?
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如辛亥、戊戌之类。 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数为六十,因而经六十年,周而复始,循环。 以天干和地支按顺序相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组合,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最小公倍数六十,即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天干地支是指什么意思?是用来干什么的?
; 干支是天干与地之的总称,那么天干地支是指什么意思?天干的始创用手记时,是中国历法的开创,古人用这样的办法来记录各种年度发生的事情,而自从四柱八字预测术创始以后,又进一步丰富了天干的含义,那么天干地支作用关系的先后顺序是什么?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一、天干地支是指什么意思? 古人在古代用夜观天象来记录事情,天干地支本来是用来在古代作为纪年用的产生在炎黄时期,古代有所谓“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 十二地支” 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 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 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_也,正月,阳气动,去黄泉,欲上出,阴尚强也。 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 辰:伸也,万物舒伸而出。 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仵也,阴阳交相愕而仵。 未:_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就也,万物成熟。 戌:灭也,万物灭尽。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天干地支的意义来自现实中的树干观察得出。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五行生克详解!二、天干地支作用关系的先后顺序 这些天干地支的作用关系有 合、会、冲、刑、害这些特殊关系,也有非常一般的生克耗泄,比如天干与天干之间有相合、相冲、相生相泄、相克相耗几种做功方式。而地支加上阴阳五行就会有天干可以生地支,地支不能克天干。 天干地支的五行属性表,阴阳属性! 1、年干作用月干,月干作用日干,时干作用日干,日干不对月干和时干反作用。 2、年支作用年干,年支作用月支,月支作用日支,时支作用日支,日支作用日干,日干不作用日支。 3、在天干要看月干和时干对日干的作用力,年干只起到对月干增力或减力的作用。 4、在地支要看月支和时支对日支的作用力,以及日支对日干的作用力,年支只起到对月支增力或减力的作用。 这些生克在八字论命中作用很大。天干地支纪年法怎么转化为公元纪年
1.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2.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与公元年如何换算 农历公历转换方法
导语:我国传统的纪念方式是用天干地支纪年法,2023年就是庚子年,也叫作庚子鼠年。那么天干地支与公元年如何换算的呢?这就要来看看农历公历转换方法了。下面我们已经将天干和地支排列清楚了,还有转换的方法也在下面。
天干地支与公元年如何换算
以十个天干与十二个地支相配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法。我国古代分别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序列依次相配,共组成60组,周而复始,循环使用,用来表示纪年的次序。现在农历纪年仍用此法。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已知某一公元年的农历纪年,换算任一公元年和农历纪年的速算法:
公历2004年的农历为甲申年。因为天干共有十个,与10进制相符,所以凡公元年个位数是4 的,天干皆为甲。于是得农历与公元年个位数对应表: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 5 6 7 8 9 0 1 2 3
记住甲是4,只要看一个公元年的个位数,就可以推算出天干。
由于甲子列为天干地支次序的首位,地支属于12进位,所以用公元年数除以12,余数是4的,地支是子,于是得到地支相除所得余数的对应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只要记住子是4,其他地支可以推算。
例1,求1949年的农历纪年。
先求天干,看个位是9 ,那么,天干是己。再求地支,1949除以12,余数是5 ,地支是丑,1949年是己丑年。
已知,公元4年是甲子年。公元纪年第一个世纪中,个位是1的公元年(例如公元元年、公元21年、公元31年、公元41年、公元51年等,以至公元91年)除以12余3的数只有51,公元51年为辛亥年。辛亥革命发生在20世纪初,1900约是60的31倍,所以辛亥革命的公元年为60×31+51=1911(年)。
公元年换算干支年:
口诀:公元前后加减三,除十余数是天干,再用基数十二除,余数便是地支年。
例如:推算2000年农历干支是何年,可以按口诀将公元年数2000减3,再分别除以10和12,得商数与余数:
(2000-3)÷10=199……余7
(2000-3)÷12=166……余5将余数7与5分别查表中对应的天干与地支,分别为“庚”、“辰”,所以2000年是农历庚辰年。
又如:推算秦始皇统国的公元前221年是干支何年:
(221+3)÷10=22……余4 (221+3)÷12=18……余8
将余数4、8 查表,对应干支分别是:“庚、辰”,可知公元前221年是农历庚辰年。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
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 C 是世纪数减一,y 是年份后两位,M 是月份,d 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奇数月i=0,偶数月i=6。G 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 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计算时带[ ]的数表示取整。
例如:查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将数值代入计算公式。
G =4*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3 =117
除以10 余数为 7 ,天干的第7位是‘庚’。
Z =8*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7 + 6 =213
除以12 余数为 9 ,地支的第9位是‘申’。
答案是: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是庚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