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九二九三什么意思,易经六十四卦硬币卜卦方法
易经中“初九,九一,九二,九三等”中“初,一,二,三等什么意思?”
《隋大兴城的兴建及其对原隰地形的利用》一文对隋大兴城兴建过程中所运用的《周易》“六爻”理论及曲江流觞的人文传统作出了独到精辟的分析 ,但我们认为该文对《周易》相关内容的引用上存在不周延之处 :第一 ,文章云 :“……宇文恺把《周易》的乾卦卦象和理论运用到都城的设计之中 ,从龙首原北部梁洼相间的天然地形中找出了 6条东西向横亘的高坡 ,以象征乾卦的六爻 ,并从北向南按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的顺序排列下来……”.《周易》六爻根据所占据的位置 ,从下而上 ,分别叫做初、一、二、三、四、五、上 ,因此 ,全部由阳爻构成的乾卦六爻的名称从下而上依次就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 ,并没有“九一”、“九六”的说法.孔颖达《周易正义》在对乾卦“初九 :潜龙勿用”所作的注释中也充分说明了不用“九一”、“九二”的原因 :“居第一之位 ,故称‘初’ ;以其阳爻 ,故称‘九’.……且第一言‘初’者 ,欲明万物积渐 ,从无入有 ,所以言初 ,不言一与下也.六言‘上’者 ,欲见位居卦上 ,姑不言六与末也.”第二 ,文中又曰 :“……因为《周易》乾卦卦辞说‘九二’是‘见龙在田’……”.《易经》一书的基本构成.
周易竟如此简单—易经爻辞故事考究(1)
我们知道易经是从孔子时期开始大放异彩,结合印度历史和中国的历史来看,发现历史有很多相似之处,释迦摩尼成佛前期一直是印度教统治,孔子时期是礼乐崩坏,两者都是公元前500多年的智者,冥冥之中自有天数吧!两者当时都处于占卜流行期。释迦摩尼佛以前是王的儿子,当时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按照继承制应该属于刹帝利,排第一的还有婆罗门,这个和中国的祭师类似,在文化未开的时代,巫师是可以和上天打交道的人物,帝王都是比较推崇的,况且巫师还懂很多知识。在孔子时代当时情况也是类似,孔夫子到处游学,但是没人理睬。他们两者对待这种事情有两个不同的处理方式,释迦摩尼自己跑到菩提树下参悟以后带着自己亲人创立佛教;孔子发现自己的最初思想《礼》发现根本行不通,后来跑到鲁国看到《易经》以后发表前文《论路》中的两段话,既然普通世人都爱好天命,那就从《易》出发,把自己的思想附加进去,易传横空出世! 易传的出现,让《易经》结合人伦,天道。不在仅仅局限于占卜,不得不说是一部奇书,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易经》本源的一些东西,里面会涉及甲骨人文和正史,也会涉及到爻辞的含义,现列举大壮和旅卦请大家参阅(全文参考顾颉刚先生《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这大壮卦六五爻辞描述的是:丧羊于易 首先我们看看易家之言(大壮六五爻) 孔子《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也。(在周易里面“位”是一个经常出现词汇,什么叫做“位“当不当呢?我们知道1,3,5,7,9为奇数,代表阳那么偶数2,4,6自然为阴,六五爻,什么意思呢?如果初爻为阳爻就是当位,如果是阴爻就是不当位,初为1,为奇数,理当阳爻占位,来个阴爻就是不当位,《象》解释大壮六五爻就是说位不当。) 王弼《周易注》曰:居於大壮,以阳处阳,犹不免咎,而况以阴处阳,以柔乘刚者乎?羊,壮也。必丧其羊,失其所居也。能丧壮于易,不于险难,故得“无悔”。二履贞吉,能干其任,而已委焉,则得“无悔”。委之则难不至,居之则敌寇来,故曰“丧羊于易”。(羊在强壮之时,本应该拼搏居阳位,这样才不会出现过错,但是是阴位居阳位,难道是用柔秉承刚健吗?羊,很壮,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个位置肯定不会长久,年轻的羊会起来,其他动物也会对你虎视眈眈,领头羊位置很容易会丢失,时刻谨慎不限于危险的境地,所以叫“无悔”,开始委派很多任务给你很吉利,还能干的漂亮,这才叫无悔。正因为你很努力能够干好,困难就不会有,但是长期占据位置,就会遇到危险,所以叫“丧羊于易”) 旅卦上九爻辞: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啕。丧牛于易,凶 我们在看看旅卦的易家之言: 孔子《象》曰:以旅在上,其义焚也。“丧牛于易”,终莫之闻也。 *(旅本来在下面很平稳,你现在跑到了最上面,它的道义完全没有了,“丧牛于易”,重来都没有听说这种事) 王弼《周易注》曰:居高危而以为宅,巢之谓也。客旅得上位,故先笑也。以旅而处于上极,众之所嫉也。以不亲之身而当被害之地,必凶之道也,故曰“后号啕”。牛者,稼穑之资。以旅处上,无所同嫉,故“丧牛于易”,不在於难。物莫之与,危而不扶,丧牛于易,终莫之闻。莫之闻,则伤之者至矣。(在最危险的地方居住,我们叫巢,旅行之人跑到最好的位置,很开心,但是众人都嫉妒那个位置,自己的身体完全不能处在那个位置,肯定是凶险之地,所以叫“后号啕”,牛,是农业的根本。所以说旅人在不当位,没有人不妒忌,所以叫“丧牛于易”,不要陷入这种困难的境地啊,世间的一切都是如此啊,危险的位置都没人帮扶,很容易丢根本,这是一个伤心的事情) 不管是《易传》中孔子(暂且认为)作《象》对《易经》爻辞的解释,还是王弼《周易注》,似乎都不解其味,我在前文讲“易”字来源时,讲到过,筮在殷商筮很少用,一般用龟卜,但是龟卜里面的卜辞很少和《易经》有类似的,所以在甲骨文没有开发完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认可王国维先生的考释。 王氏认为,上面的两个卦是描述王亥的故事(殷商第七代君主,契为殷商第一代),根据王氏对甲骨文的考察,王亥和王恒是两兄弟,在汉代以后的史书中找寻不到,只能从《楚辞》,《山海经》,《竹书纪年》里面找到著述 《山海经》: 王亥 托于有易、河伯仆 牛 ,有易杀王亥,取仆牛。 郭璞《山海经注》引《真本竹书纪年》 : “ 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澎,有易之君杯臣杀而放之,是故殷上甲徽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遂杀其君杯臣也。” 《楚辞·天问》:“ 该乘季德,厥父是减,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干协时舞,何以怀之?平胁里肤,何以肥之?有扈牧竖,云何而途?击床先出.其命何从?恒乘季德,焉得夫朴牛?何往营班录,不但还来?昏徽遵迹,有狄不宁,何繁鸟苹棘,负于肆情 ? 王氏考“有扈”即“有易”,后世常见于“有扈”(《 甘誓 》称“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这段话的意思翻译下就是:夏禹的儿子讨伐有扈国,因为有扈国认为启不执行禅让制。《淮南子·齐俗训》评论说:“有扈氏为义而亡,知义而不知宜也。”),而王亥是第七代殷商君主,而启最起码在亥以前6-7代,除了《山》和《竹》以外的《楚辞》中,有扈可以说是有易好理解,启灭有扈,换名叫有易似乎说的通,但是在顾颉刚先生引述中,认为狄和易是通假字,然后没有给出解释,在这里去生硬的解释“有狄”为“有易”,这是让人怀疑的,前面叫有扈,后面就叫有狄,为何不叫同一个名字呢?余以为《楚辞》这个“狄”代表的是上甲微(王亥儿子)打击有扈国这件事,或者还有一种解释,狄在古汉语常和夷狄组合,把有扈称作外国也可,现翻译《楚辞》如下: 王亥秉承王季美德,以其父亲为善德榜样。为何终遭有易之难,落得只能放牧牛羊?王亥在有易持盾跳舞,如何能把女子吸引?有易女子丰腴细润,如何保养如此体态?这有易国的放牧者,又在哪里遇到女子?凶器袭来王亥被杀,女子究竟如何得以保存性命?王恒秉承王季美德,哪里得到其兄的牛羊?却又为何远至班禄,不到清晨便及时回返?黄昏时分追寻细微痕迹,有易国仍然不得安宁。为何众鸟集于树丛,女子仍与王恒幽会淫乱? 《易传》云: 黄帝、尧、舜 垂衣裳 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刳木 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服牛乘马 ,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重门击柝 ,以待 暴客 ,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 杵臼 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 弧矢之利 ,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 大壮 。 《易传》中服牛乘马,我们根据《吕氏春秋》:王冰作服牛,《世本》:亥作服牛,可以推测,服牛之人应该是王亥,说明孔子把功德都归结于五帝了!根据上面的所有推测,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推断出大壮卦六五爻辞和旅卦上九爻辞的含义,有易是一个国家,丧羊于易和丧牛于易有可能是一件事,因为史料记载王亥应该是一个能人,能驯服牛羊,然后跑到有易国旅行或者做商品交易,最后因为某些不好的事情得罪了有易国国君,然后王亥死于非命,然后王亥的儿子上微甲替父报仇,但是根据这个故事,卦的意思就是人要有好的德行,不要乱其位。倘若真是这样,至汉以后的有关周易的真实注释可以改写,但是不能否定孔子以后易家对卦的思想提炼
易经当中所提到的“初九,二九,三九”等等什么意思
ezi_祩子:你好。【初、二、三、四、五、上】:这是卦中爻位,自下而上,分别称初、二、三、四、五、上。【九】:卦中【爻】,阳数九为老,七为少。老变而少不变。占易用变。故谓阳爻为【九】。阴数六为老,八为少。故爻中称为【六】。例如【水风井】卦,六爻依次称为:初六、九二、九三、六四、九五、上六。周易六十四卦爻辞详解
易经六十四卦,每卦的爻辞都代表的什么意思 要求就更高一点, 易经六十四卦,每卦的爻辞都代表的什么意思 萌七七0504 :你好。 【爻辞】:.指说明《易》六十四卦各【爻象的文辞】。如初九:潜龙勿用。初九是爻题;"潜龙勿用就是《乾》卦初爻的爻辞。 【坤】卦,初爻爻辞,履霜,坚冰至。 我把周易六十四卦卦爻辞及注释边看边抄写了一遍,请问接下来要怎麽做? 5分 呵呵……看你抄了一遍挺下辛苦,就指导你一下。 光抄不应用我估计你很快就都忘了,关键是领悟了多少? 一点也没领悟,抄一百遍也只能能弄个基础扎实而已! 习易必先学卜!以占来驱动象,以象来模拟数,用数来推演不变的道理,这就是易经的象数理占! 先从预测每天的天气以及相关的其他琐事开始慢慢实践吧,在实践中应用就能很快的领悟到卦象和爻辞的关系,爻位的承乘应得中得位和吉凶的关系,爻卦和大象的联系,以及易经简易变易不易的运用。 你现在离可知往生及后生的距离或许是三年(悟性极好)或许是十年(有悟性)或许是一辈子(没悟性)。 边实践边看注释会事半功倍的。 图解易经六十四卦的内容简介 《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的书,《易经》中用来卜筮的主要工具是由八卦而演化出来的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的卦辞和爻辞就是占卜的断辞,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哲理,可以很好地使人把握未来,引领人们走向成功。正是由于六十四卦隐藏着无穷的未知,所以历史上曾有无数学者以其毕生精力研究其中的,以期能占断天机,破解人生诸多谜题。在这其中,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的秘藏绝版书《断易天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同时还加入了原书中没有的婚姻、比赛、天气等不同事情的预测方法,方便读者活学活用。下篇为原书的卷三、卷四,翻译了原书对六十四卦的逐一讲解,并运用大量图表将各爻、各卦在不同事情上的吉凶进行了整理,使读者查阅起来更加方便。在最后的附录中,《图解易经六十四卦・断易天机》还收录了原书卷五和卷六的内容,主要是一些历代占筮名家关于六爻预测的歌赋秘诀,以满足读者在了解六爻预测法之后的提高需求。 关于易经的使用方法 易经》是属于一个千古文化之谜,研究《易经》分成两个流派,一个是学者,倡导善易者不占;另一类是占卜者,利用人类对神妙文化的敬仰为人指点迷津、化解灾祸。两者都对《易经》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从《易经》的产生过程看,它来源于古代对历法等规律的社会实践的归纳与总结,揭示的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面临的各个阶段的表现形势和最佳处理方式,就像《元素周期表》一样汇集了成功必不可少的各个因素。 以前对《易经》的研究都是对六十四卦单独的讲解,缺乏整体观和系统性。现在已经有了帮助人更好掌握的学习《易经》的方法,将《易经》有序的进行排列,分成六大过程,并辅助以开山入门卦和收拾入门卦,展示出一个无知涉世少年到成为一统天下君王的成长历程,将所有的卦对应到各个阶段中的发展关键点,让学习者融入主人公的角色中,伴随着个人事业的发展去掌握有关知识。同时结合西方的成功学、管理、金融投资、心理学等,并与《道德经》、《黄帝内经》、《孙子兵法》、《论语》相互参照解说,使学习者能够在知识和实践的海洋中轻松遨游。 现在学习《易经》已经不是太难的事情了。 六爻类:《增删卜易》、《卜筮正宗》、《易隐》、《易冒》、《断易》等。八字类:《滴天髓》、《子平真诠》、《神峰通考》、《穷通宝鉴》、《三命通会》、《渊海子平》、《命理探源》、《四柱预测学入门》、《易学万年历》等。风水类:《宅经》、《葬经》、《撼龙经》、《疑龙经》、《都天宝照经》、《青囊奥语》、《天元五歌》、《沈氏玄空学》等。梅花易数类:《梅花易数》。周易里九二九三那些数是什么意思?比如: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_百度知 ...
好像是,每卦六爻上的可能发生的变动 九二就是从下数第二爻变阳。每卦由下至上分初.二.三.四.五.上 爻。六代表阴 ,九代表阳。
周易中乾卦九二初九九三等是什么意思
1、九二,龙出现在田间,有利于大德之人出来治世。
2、九二在下卦的中央,被认为是有利的地位。乾卦的九二,虽是阳爻,也任然可以与“五”位相应,即是得中相应。初九是潜藏的龙,九二已经出现在田野上。由于阳爻刚健,又在“二”的位置,具备中庸的德行。像这种刚建有具备中庸德行的人,已从隐忍中突现,必然会大有作为。
他的德行,也必将惠及天下,给人民带来生机与希望。能见到这样伟大的人物当然有利。“二”与“五”的地位不同,“二”的位置,毕竟还没有得到权力,只不过圣明的德行已经初露端倪而已。本身还不是大人,仅仅表示已经见到有地位或者没有地位的伟大人物。
3、九二,当巨龙出现在田野之间时,就有利于去拜见大人。
作为君子就应该像“九三”一样乾乾警惕、勤谨慎重。在社会实践中,一方面,“九三”成为中国人自勉“修身”的标准;另一方面,“九三”也成为中国人做人做事的坚强精神和不屈意志,鼓励着一代一代的仁人志士。2说明一个人在成长时期,羽毛未丰,更应当发奋努力。但同时也必须戒慎恐惧,以防灾祸。
扩展资料《周易》古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画都有六行,每一行叫一爻。每一爻没有名称说起来也很不便。所以大概到了汉朝人编《易传》时,就根据每一爻的位置、性质,安上个‘初九’、‘六四’之类的称呼。
依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凡阳爻,其爻题各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尚九”;
凡阴爻,其爻题则各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尚六”。例如,《丰》之诸爻自下而上依次是阳、阴、阳、阳、阴、阴,帛《易》中,该卦诸爻的爻题即各为“初九”、“六二”、“九三”、“九四”、“六五”、“尚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