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阴阳五行的认识,五行怎么分阴阳属性
阴阳五行是什么?
阴阳五行是我国古代先哲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通过对生活环境的观察、总结、思辨中,抽象出来的一个思想体系;是我国古代哲学的源流和基础。
唯物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观点,与阴阳学说相一致。阴阳学说原理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应用。
古人“仰观于天文,俯察于地理”,中又结合人事,逐渐地,创造出阴阳五行的一套学说,可分为“阴阳”与“五行”,阴阳,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力量,正所谓“孤阳不长、独阴不生”阴阳作为事物的两面,既矛盾又互为依存;五行即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形态,它强调整体概念,五行包含相生相克的各种关系。
五种基本物质运动的形态,加上阴阳的元素,立即就演化出许许多多复杂的模式。形成了古人看待事物的一个模式,或者说思维方法。
中国自然哲学家在解释现象时,往往求助这种自然哲学,例如:电被解释为,“阴阳相激为电”;地震被认为是“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经验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极端形式,贯穿整个古代中国科学理论体系。
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自然观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妨碍科学的进步,甚至无端斥之为“”。然而它不但没随岁月的流逝和科学的突飞猛进淡出人们的视线。无数国人,为研究阴阳五行的精髓不惜付出毕生精力,力求弄明白里面的一些思维原理和推论。许多智力高超学识渊博的著名人士也都在阴阳五行这些学说里面吸取养分,民间一些故弄玄虚的人也常常利用这些学说“准确预测一些事情”。
与其将阴阳五行归入“封建”,不如用其理论来指导我们的科学实践和社会生活。就是现代科技的一些发展,也受到阴阳五行学说的启示。比如计算机的发明者冯.诺依曼,起初长期冥思苦想,想不出处理这些数据的方法,直到后来看到我国传统的八卦图形,里面的用“阴爻”与“阳爻”来画出一些图形(卦),推导出卦象,表达一些意思。由此,冯.诺依曼发明了二进制,计算机就采用二进制来处理各个数据。
所以,不管怎么样,阴阳五行的理论早已经深入人心,植根于国人的记忆中,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总可以看到这些思辨方式。所以,她不曾被人们完全理解的深奥哲理,随着认识的升华越来越彰显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意识到,阴阳五行非但不是简单的,还是思维哲学的大成。
你对阴阳五行了解多少?
古人认为,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有形无形,都是一气的变化而已,本质上都一样,一气而已。五行,只是阴阳的进一步细分,阴阳,气的两种基本运动方式,阴气产生的现象称阴象,阳气产生的称阳象,阴阳五行,是对气运动状态的高度概括,分之千变万化,概之无非阴阳而已。金水木火土,只是一种取类比象,绝非五种基本物质。
你对阴阳五行了解多少?
古人认为,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有形无形,都是一气的变化而已,本质上都一样,一气而已。五行,只是阴阳的进一步细分,阴阳,气的两种基本运动方式,阴气产生的现象称阴象,阳气产生的称阳象,阴阳五行,是对气运动状态的高度概括,分之千变万化,概之无非阴阳而已。金水木火土,只是一种取类比象,绝非五种基本物质。易经:什么是阴阳?什么是五行?终极意义是什么?
阴阳:古人将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现象,如白天和黑夜,用哲学的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五行:金木水火土终极意义是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聊聊中医的阴阳五行之阴阳篇
说起阴阳五行,有人认为是封建,不科学。还有人打着阴阳五行的旗号,尽可能搞得玄而又玄,把阴阳五行搞成了玄学,让我们普通人觉得高深莫测,难以接近。那么,阴阳五行到底是什么呢?其实,阴阳五行就是我们古人看待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本质上是对自然界所有事物和现象的一种分类法。
首先,我们先来聊聊阴阳,《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也就是说, 阴阳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和规律,自然界的所有事物和现象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生与杀的过程和现象我们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阴阳的相互作用是事物的发生,阴阳的离绝是事物的消亡,阴阳是产生自然界万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力和外在表现。
其实,阴阳原始的涵义就是指日光的向背,对于大山来说,面向太阳的一侧为阳,背对太阳的一侧为阴。
逐渐延伸为对事物和现象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抽象和高度概括。阴阳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这是我们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阴阳学说被引进到医学领域后,被赋予医学的含义,成为中医学的名词术语和构建中医学理论的体系之一。具体来说,阴阳就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运动的、向上的为阳,相对来说静止的、下降的为阴。热的、向外、明亮的为阳,寒的、向内的、晦暗的为阴,兴奋的、强壮的为阳,抑制的,虚弱的为阴…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前提,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者是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也就说你不能拿驴头和马嘴比较说谁是阴,谁是阳。
下面我们来具体来聊一聊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包括阴阳的交感与互藏,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交感就是指阴阳相互作用,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只有阴阳的相互作用,才能变生万物;没有这种相互作用,就没有自然界的生生化化。比如“男女媾精,万物化生”。
阴阳互藏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都包含着另一方。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就像我们下面这个阴阳鱼图,黑色的里有一个白点,白色的里面有个黑点。再联系到我们的生活,一天当中白天属阳,晚上属阴。白天里上午属阳,下午属阴,这样上午就可以说是“阳中之阳”,下午就是“阳中之阴”。
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彼此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斗争。比如人体机能的兴奋属阳,而抑制属阴。根据“天人相应”观点,人体在白天的阳气充盛,兴奋功能制约了抑制功能而占了主导地位,所以学习工作精力旺盛;
入夜则阴气充盛,抑制功能制约了兴奋功能而占了主导地位,所以人进入睡眠状态,从而涵养阳气。
由于一日之内人身之阴阳二气的相互制约,盛衰更替才能使兴奋与抑制取得均势平衡的协调统一,人才能 健康 的生活。
阴阳互根是指阴阳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下。我们有上,就有下,如果没有下,就无所谓上;有热就有寒,如果没有寒,那哪来的热呢?如果全世界永远都摄氏40度,全都出汗伸舌头,那大家也永远不知道什么是热,因为压根儿从来没凉快过。
阴阳互用是指相互依存基础上相互滋生。如气血。一个人血流没了,当然也就没气了;如果没气儿了,当然血液也就干涸了,所以很多中医在补血的时候,要加上一点补气的药;补气的时候,加上一点补血的药,这叫气血互生。
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阴阳是在不断的消长运动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
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比如四季的变化,从冬天到夏季越来越热,阳越来越占主导,但是热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天气又开始转凉。
总之,阴阳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和规律,自然界的所有事物和现象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
阴阳五行知识解析
命理学是一门十分古老且玄幻的学问,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对于阴阳五行知识都有哪些呢?相信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也很想知道答案,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些阴阳五行的相关知识,通过这些知识能够对于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帮助,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行生克的关系:
1、五行学说认为,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而这种内在的联系促进著事物的发展变化,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是自然界的必然规律。所谓相生,就是一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有着滋生、促进与助长的作用。五行相生表现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关系。所谓相克,就是一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有克制、约束与抑制的作用。五行相克表现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的关系。
2、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在人伦社会的表现就比较形象化,
以人与父母、兄弟、姊妹、朋友、领导、官方、妻子、儿女、部下、财源等来比喻。比如:生我者,好比父母之关照,对我有利,八字中称“正印、偏印”或称生神;我生者好比我对子女的无私关爱,八字中称“食神、伤官”或称泄神;克我者好比官方约束,使我不自由,八字中称“正官、七杀”或称克神;我克者好比财源、妻妾,对我有利,可以占有的,八字中称“正财偏财”或称耗神;同我者好比兄弟朋友,可以相互帮扶,八字中称“比肩、劫财”或称助神。
3、五行反变规律。五行若出现过旺或过弱,就不按正常的生克规律发生生克关系,而是反过来了,生者不能生,克者不能克,被克者反克反生,被生者反生反克。
解析;
第一;凡是甲已年干出生正月就以丙开始照推。比如正月就是丙寅月、二月就是丁卯月、
第二;凡是乙庚年干出生正月就以戊开始照推。比如正月就是戊寅月、三月就是庚辰月、
第三;凡是丙辛年干出生正月就以庚开始照推。比如正月就是庚寅月、四月就是丁癸巳月、
第四;凡是丁壬年干出生正月就以壬开始照推。比如正月就是壬寅月、五月就是丙午月、
第五;凡是戊癸年干出生正月就以甲开始照推。比如正月就是甲寅月、六月就是已未月、
五行生克制化
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强金得水,方挫其锋;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为砍折;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变。
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济;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强火得土,方止其焰;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见销熔;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水能生木,木多水缩;强水得木,方泄其势;水能克火,火多水干;火弱遇水,必不熄灭;水赖金生,金多水浊;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土:土旺得水,方能疏通;土能生金,金多土变;强土得金,方制其壅;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为淤塞;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木:木旺得金,方成栋梁;木能生火,火多木焚;强木得火,方化其顽;木能克土,土多木折;土弱逢木,必为倾陷;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