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德中的中和正,解卦是吉是凶

求卦象解释?

左为谦卦,大衍之数分别为8 8 7 8 8 8。 如果以变卦排列,其数分别为9 8 7 6 6 6。左卦下为艮,上为坤,右卦下为离,上为乾。 艮变离,坤变乾,中爻坎变巽,震变乾。左卦六二得位,阴爻得柔位,又中又正,六五处五位,阴爻处阳位,不得正,得中,六二与六五皆为阴爻,不应。右卦六二得位,阴爻得柔位,又中又正,九五处刚位,得中得正。六二为阴爻,九五为阳爻,互应。左卦六二承九三,六四乘九三,阴爻在阳爻之下为承,之上为乘。右卦为同人卦,六二乘初九,承九三。如果以人事而言,两卦综合总结为,为人谦虚而与他人成为朋友。去学学周易的基础知识。

起卦与解卦

现在自己在学习《周易》的过程中,也在学习着梅花易数。学习周易是为了去学习其中不同处境下趋吉避凶的智慧。学习梅花易数对我而言则不是为了去预知未来,而是透过对于卦象的解读,来学习生克关系,学习天时的划分,学习八卦的取象,再来学习六十四卦的卦辞和爻辞。这样通过实际的应用分析,就会觉得周易的学习是很好玩的事情。 现在自己起卦主要也就是以时间起卦,某个时间我很想要知道某个事情的发展怎么样,那我就可以起一卦来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动不占,不问不占,一定是因为我心动了,才会去有起卦的行为,也因为是我想要知道什么答案,然后宇宙通过这个卦象来告诉我答案。 对于卦象的分析,还是先分体用,有变爻的为动,代表了主体的外界,没有变爻的为静,代表了主体。这样主体与客体也就存在着相生、相克、比和的五种关系。根据主卦、互卦、变卦来分析这种体用的关系是解卦的重点。其中体克用,说明比较吉利;用克体,说明较为凶险;体生用,代表有损耗;用生体,说明有增益;体用比和,是较为顺利的。因为主卦、互卦、变卦分别代表了前期、中期、后期的发展情况。所以如果是主卦是体克用,变卦是用克体的情况,这也就是说明先吉后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用克体,并不一定是代表了不好。比如卦中帮扶体的比较多,这样被克的影响也就变小了。另外还有旺衰的影响。所以还是需要综合起来来看待。自己现在也就是先学习梅花易数的断卦的思路,先来看爻辞,再来看体用,再来看旺衰影响,再来看外应等。不过爻辞本身其实中性的偏多,没有绝对的吉或凶,所以还是需要以体用的生克关系分析为主。 再有就是旺衰的影响,可以把它看作是天时的影响作用。不同的时间对应着不同的五行,所以与体卦也就形成了相应的生克关系。这样天时对于主卦的影响,明显的就是天时与主卦比和的时候,主卦就处于较旺的状态。如果天时是克主卦的,那这个主卦就处在衰的状态。所以现在自己这样梳理了之后,就感觉思路清晰了起来。不过最重要的始终是修心,内心越来越清晰,才可以看到现实的运转过程。

八卦卦德怎么理解

从八卦的卦象中还归纳出卦的基本性质,称为卦德,或卦性。如: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悦也。卦德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又都具有其各自的特性或品格,以此才构成复杂多样的大千世界。为此,古人又从包括人类在内的众多事物的特性或品格中,挑选出他们认为是最基本的八种,也分别用这八个卦来象征。 有关事物的这八种最基本的特性或品格,分别为:“健”、“顺”、“动”、“入”、“陷”及“险”、“丽”、“止”、“说”。其中,“健”即刚健,“顺”即柔顺,“陷”即塌陷、陷落或洼陷,“险”即危险,“丽”是附着之义,“止”即静止、停下,“说”则与“悦”字通假,因此读为“yuè”,是和悦的意思。而它们所对应的八卦,则分别是:乾象征健,坤象征顺,震象征动,巽象征入,坎象征陷及险,离象征丽(附着),艮象征止,兑象征说(悦)。这些用卦来象征的事物的特性或品格,古人又通称之为“卦德”。由此,健、顺、动、入、陷及险、丽(附着)、止、说(悦),分别成了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这八个卦的基本卦德。对此,我们同样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去揣摩一番,古人究竟是为什么用这八个卦,来分别象征这八种基本特性或品格的。我们可以这样想,乾卦代表天,古人直观自然,认为天围绕着地转,一昼夜转一周,永不停息,可以说是十分刚健、自强的了,因此又用乾卦象征健。坤卦代表地,大地自甘位居于天之下,而顺承着天,并且又毫不挑剔任劳任怨地承载和养育着万事万物,可以说是十分柔顺的了,因此又用坤卦来象征顺。震卦代表雷,雷声隆隆作响,它本身就在动,而且又会因此而惊动万物,或使事物也跟着动起来,因此,又用震卦来象征动。巽卦代表风,风之吹来,无孔不入,因此,又用巽卦来象征入。坎卦代表水,水总喜欢停留在蹋陷或洼陷之处,水也极容易给人等带来危险,因此,又用坎卦来象征陷及险。离卦代表火,火必须附着在可以燃烧的事物上,因此,又用离卦来象征丽(附着)。艮卦代表山,山是静止不动的,因此,又用艮卦来象征止。最后,兑代表沼泽,水草生于沼泽,鱼儿游于沼泽,鸟儿栖息在沼泽,兽类饮水于沼泽,人类也从沼泽中受益,可以说,沼泽和悦地对待万物,也使万物由此而倍感由衷的喜悦,因此,又用兑卦来象征说(悦)。由此看来,八卦的八种基本“卦德”的由来,是与前面讲过的八卦的八种基本卦象,密切相关的。

40.解卦 (雷水解)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初六,无咎。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六五,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解除、解脱、解放,危难散去,赦免。解音「姐」,解放的意思。或音「谢」,卸除的意思。解的原意是分解、解剖的解。解也和「懈」字同义,即懈怠的懈,表示怠慢。《杂卦传》:「解,缓也。」《序卦传》:「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易经中以危险、困难的缓解来定义「解」。卦象为下坎险,上雷动,《彖传》说: 「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 也就是以行动而让自己脱离危险,让危难散去,得到缓解。易经卦象 凡坎 皆是险象,坎的正位又在下方,因此坎在内为实质之危险,若在外则只是潜在危险,若不主动犯险则可做为天险屏障。坎险若遇雷以动之,或遇风以散之,都可得到缓解。所以涣卦也有类似的意思,都是危险得到了缓解与解脱。只是两者意义不同。解卦是藉由积极的行动,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危险。涣则是藉由巽木(舟楫)也就是工具化解危险。 因此解卦是以积极行动而让自己化险为夷的卦,凡事必需积极去面对,危险就能够化解。 解卦又有解放、释放,即罪刑受到赦免的意思,因此若有犯错者,遇解卦也可得到赦免或原谅。《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坎为雨又为疑心,雷震动之,则有解开疑心病之象。雨为天地相交、阴阳调和之象,易经中除了有「遇雨则吉」之占外,遇雨也都有「释疑」之义。古代更以「雷雨作」为罪刑得到赦免的天象,因此《象传》说「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解卦利西南,往西南方去可以得到贵人帮助,受人帮助与支持。 《序卦》:「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解卦是继蹇卦而来,蹇是危险困难,而解卦则是缓解危险。蹇卦与解卦两者为相综的一对卦,也代表面对危险的两种情况。蹇卦是智者,有先知先觉之明,知道有危险而停止以对,因此可得吉。解卦则是勇者,危险来临而不惧不退,积极面对将它解决。 解卦吉道在于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具体来说,就是面对任何问题都是立即、马上解决,毫不迟疑。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彖》曰: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解,利西南,往得众也;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时大矣哉。 《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危险缓解,利于西南方。若是没有要去那里,那么快快回家为吉。若是要去什么地方,赶早则吉。 《彖传》说:「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行动以脱离危险,这是以二体卦象说明解卦必需采取积极行动。「利西南,往得众也」,西南为坤,坤为众,故往西南可得到群众。得众亦可解难。「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指九二,九二居内故曰来,居中,故曰得中。又九二动则下爻成坤,为往西南而得众。《象传》说「君子以赦过宥罪」,有罪者可得赦免与宽恕。 总言之,得解卦凡事需积极处理与面对,无事则快快回家休息,有事则立即行动前往。若能找到众人帮忙,则事情更可大吉。 来,回来。复,回家,回到家里,引申有回到原点、回到原来地方的意思。来复,返回,回到原点,回家。 有攸往,有所往,或有远行。夙,早,引申为「速」。夙吉,早则吉。若要去任何地方,那么越快越好,越早越好,赶早则为吉。引申为若有要做任何事情,都是以立即、尽早行动为宜,不宜慢慢拖延等待。 初六,无咎。 《象》曰:刚柔之际,义无咎也。 没有罪咎。处于危难刚解除的时候,无所罪咎。此时宜安静休养生息,将来才能凡事得宜。 初六上承九二,外又与九四相应。九四是震动的主爻,也是解卦中解脱危险的主爻,因此初六能够为两个阳刚之爻所解救。 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得中道也。 打猎捕获三只狐狸,并获得黄色的箭头,贞定则吉。此比喻能去除邪恶的小人,并能秉持中庸之道,有获利之象。 田,田猎,打猎。狐,狐狸,为狡猾而多疑的动物,难以捕获。此比喻奸诈的小人。田获三狐,喻指处理了麻烦的人物。 黄矢,黄色的箭头。黄为中色,比喻中庸,因九二居于下卦中爻,有中庸美德。矢为箭头,箭头其物为金属而坚硬,其飞行又直,所以比喻人刚正正直。九二为刚,有刚直的美德。 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 《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 系辞: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小人背负财物,又搭乘君子的车乘,招摇过市,而引来盗贼抢夺。贞定则有悔恨。 《系辞》中孔子特别举这一段当例子说明。负且乘,负为背负,指背负物品、财物,这是小人的工作。乘为搭乘,乘车,车子是专属君子、大人的交通工具。小人背负着物品,搭乘大人才能坐的车子,是小人招摇过市,因此引来盗贼觊觎,抢夺财物。此告戒人行事当守本份,不当逾越。当知密藏,不要炫耀。凡事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当将会引来灾祸。正所谓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 《象》曰:解而拇,未当位也。 解救你的脚趾,朋友来了才终于可信。 解而拇比喻事情跳谱,没有对症下药,无济于事。拇(脚趾)这里指的是初六,《易经》中常以初爻为脚趾,并比喻为枝微末节,无关紧要的末稍,或是行动的开始。 《象》曰:「解而拇,未当位也。」九四以阳居阴,不当位,又位居臣位,虽有解救危难的能力,但并非掌权者,而所解救的初六,既不当位(以阴居阳),也不是危险的核心,只是枝微的地方,所以这件事完全跳谱。等朋友来了,才终于事情落实而可信。 孚,信实,指事情确实而可信。先前朋未至时,事情荒腔走版,不可信,不可靠。后来朋友来了,才终于靠谱而可信。 六五,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 《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君子遭到拘系得以获解放,吉,让小人信服。 君子维有解另可解释为因君子的维系而得到解救。 维,系,拘系的意思。另也可解释为维系、维持。解,解救,解脱,脱险。 有孚于小人,有孚信于小人,意思为小人因此而信服。 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 《系辞》: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王公借以在高墙上射击隼鸟,一发就中,无往不利。 孔子解释此段说:隼是一种鸟,弓箭是一种工具,拿弓箭来射击的是人,君子把工具带在身上,等待时机而行动,当然是无往不利。行动而不封闭,所以出手就有收获。此段言君子藏器,随时而动。一见有背叛者,快狠准的立即出手,一定会有收获。此比喻的是君子对于事件有所预见与准备,当事情发生时就能够明快的处理。 隼,一种猛禽,一般认为隼比喻叛逆者,不过《九家易》认为隼比喻的是暴君。射隼,比喻平服叛逆。《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悖就是指叛逆者。墉,音庸,墙。高墉,高墙,指城墙。本文取自易学网。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易曰「履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

周易里的“中正”是什么意思

《周易》里的中正,侧重的是适得其所,恰如其分的概念

卦既中又正为什么吉利

在卦象中,既中又正的情况是很吉利的。实际上, 在人生的做人和做事上做到中和正也是很吉利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