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趋吉避凶真理是什么,十二趋吉避凶

《易经》中,趋吉避凶怎么理解?既然命运已定,有谈何趋吉而避凶?

尽人事,听天命

《易经•系辞》下传之九,卦象爻位的变化,揭示万物规律!

【解读原文】 简单翻译下:《易经》这部书,讲究事物的发展变化、因果始终,要以六十四卦卦体为本。每卦六爻,阴阳相杂,爻位生变,揭示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关键。初爻难以推测吉凶,到了上爻就很容易了解了,因为初爻和上爻是本末关系。 初爻一旦拟定,上爻就是最终经过发展变成的结果了。当然事物有刚有柔,阴阳相杂,其德也各不相同,要辨别它们的是与非,也要关注二、三、四、五等中爻的错综复杂,变化叠生。 啊!有了初爻与上爻,又有中爻,吉凶存亡的问题,只要安坐着就可以知晓了。真正有智慧的人,只看一卦的彖辞,就能知道其中一半以上的道理了。 简单翻译下:每卦的二爻与四爻,都是偶数,处于阴位,所以叫“同功”;而二在内卦中爻,四在外卦下爻,所以叫“异位”。意思是说因为位置不同,得到的结果好坏也不一样。 二爻处于内卦居中得正,上与五爻君主之位相应,因此多受赞誉;四爻属外卦的初爻,靠近五爻之君,所以常有忧惧。二爻本来距离五爻君主之位较远是不利的,但因为处柔位又得中,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无咎的。 三爻与五爻都是奇数,处于阳位,但位置不同,三爻在内卦上爻,是臣下之位;五在外卦中爻,乃是天子之位,所以三多凶,五多功,是因为贵贱等级不同。处于阳位,如果是阴柔之爻,就有危难;如果是阳刚之爻,便可胜任而无危。 【心得体会】 本章系辞每卦六爻要的作用和位置不同带来的性质迥异,开篇先说万事万物都是从每卦的卦象推原其始,要约其终。展示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但已经讲究变、通,认为量变到了极点就会发生质变,质变过后又要进行量变,循环往复! “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这里杂的是时、物两方面内容,“时”,指的是每爻的位置变化;“物”,指的是乾坤阴阳形成的万物。初爻难知,但一旦确定,上爻也就是等待结果了。 每卦的二爻、三爻、四爻、五爻等中爻,位置不同,德行功能差别很大。同属阴位的二爻与四爻,功能相同,地位却迥异;同属阳位的三爻与五爻,地位不同,地位贵贱迥异。 代表阴阳形成万物的阳爻和阴爻,在不同位置上的不同性质和地位,成为判断事物发展规律的重要依据。这个和前面讲到的 《易经里的万物规律,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 是一个道理。也是易经占卜之道的根源和核心。 所以“知者观其彖辞”,聪明的人只看一卦的卦辞,不必看爻辞,就能了解事物的一半,因为卦辞是说明一卦总体特点的,是定性的概括说明;爻辞只是说明每爻变化的,是部分的说明。

《易经》中,趋吉避凶怎么理解?比如说,占出来明天出门遇

《易经》中没有绝对的好卦或者坏卦,总是好中有坏,坏中有好,需要我们时刻保持临深履薄的心去面对一切事。趋吉之吉是人生必依道而行。黄石公说,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这才是趋吉避凶的真正含义。一个人有爱心,做好事,做好人,就是趋吉避凶。

周易中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名句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出自《周易》。

关于《易经》第五章:如何趋吉避凶

昨晚读完了曾仕强老师的《易经真的很容易》第五章虽然短短几百字但是其中的道理却及其深刻。 一、一切吉凶都是由内心变动而转换 二、凭良心,立公心 三、吉凶悔吝之外还有无咎 一、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趋吉避凶人之常情,但是所谓的吉凶都是随时变换的,吉凶在《易经》中指的是所得和失去,有所得便是吉,有所失便是凶,而且吉凶伴随着我们的七情六欲而产生,好似王阳明心学里面的心动则外界动,只要内心平静哪怕外界如何波动就如同平静的湖面,好似福祸相依,人在吉利的时候就最容易高傲,这样便会招来凶。 二、凭良心做事,然后趋吉避凶 我们在没有行动的时候很理智,很有公德心,但是如果开始行动,就有了欲望和情绪,这样整个人的行动都会变形,情绪和理智就不匹配,相当于非常不理智。就我们最近的疫情事件就可见一斑,有的人就是这样。最重要的就是良心和行为保持一致,多数人在不行动时,知道良心重要,但是行动的时候就忘记了良心。这是我自己要提醒自己的。三、吉凶悔吝之外还有无咎 有句古话叫福祸相依,而且福祸有时候可以互相转换,一阴一阳之谓道,无论如何都是善的,并没有相对的恶。世界上原本没有恶,只是有时候我们不喜欢就把它叫做恶,世界上有善有恶便是人和人之间纠缠不清的结果, 如果一个人知道犯了错,内心要改正向善这就是悔,如果只是嘴上说着想要改过,但是内心却要找理由推诿这便是吝。通常结果便是悔过便是趋吉,而悔吝者这是趋凶。(为何这么说,自己做错了事,嘴上说悔改内心却不改正,后续很容易出现更大的错误,这是必然这也是规律)学完之后我自己有几点感悟: 1.世界上本没有善恶,只是我们每个人有了善恶的标准所以才有了善恶,善恶带来的吉凶是可以互相转换的,而且是可以规避掉的,比如做事凭良心,知行合一这样自然不会带来大凶。 2.把事情做到合理即可,并非要分对错。 3.内心的变动会引起吉凶的变动,保持内心的淡定从容需要慢慢磨练。

《易经》中,趋吉避凶怎么理解?既然命运已定,有谈何趋吉而避凶?

对!既然命运已定,那谈何趋吉而避凶?所以《易经》真正的意思在暗示我们,命运是可以由自己掌控,由自己把握的。 如果你没有把握命运的方向盘,就好像坐上了别人开的车,随波逐流,随别人而走。问题是你要找到命运的方向盘在哪里,找到了怎么操作? 趋吉避凶在《易经》就是让我们一点一滴证明是你自己在掌控自己的命运。这就是易经核心之一,有变,就有不变。有定数,就一定有变数。一阴一阳之一谓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