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卦圆图和方图解,伏羲六十四卦方圆图
八卦是怎么生成六十四卦的?
如太极经过三次变化就生成八卦,八卦经过三次变化就生成六十四卦,八卦是【三生万物】的阶段,故曰八卦而小成;而六十四卦是成就万物变化终始的,故谓之大成
六十四卦图说
你摇的前三次硬币,组成一个卦的下挂,后三次摇的,组成了 一个卦的上挂。比如你前3个是3个阳爻,下挂就是乾卦,后3个摇了3个阴爻,上挂就是坤卦组合起来一查就是第11卦。泰卦,读出来就是天地泰 ,坤上乾下,希望你明白了。
方图圆图
方图代表宇宙的空间,圆图代表宇宙的时间。任何的空间都自成一个太极,可划分六十四个部分,就行成了方图和圆图。 方图结构 方图中的六十四卦依据先天八卦卦序排列。 从右下角到左上角依次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纯卦,这其实是一条对称轴。 以右下为坐标原点,从下往上按先天八卦排序做下卦。从右往左按先天八卦排序做上卦,就形成了方图如下:圆图结构 将一个圆圈自上往下画一条过圆心的线,最上端为乾为天卦,下断坤为地卦。 整个圆先按先天八卦图分成八个部分,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宫。再把每个宫分成八份,这样就形成了六十四卦圆图。 将先天八卦的卦宫做下卦,上卦扔按先天卦序分别与下卦组合,形成八个卦。如乾做下卦,其上分别配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则形成乾为天,泽天夬,火天大有,雷天大壮,风天小蓄,水天需,山天大壮,地天泰。 卦的排列顺序也是按先天八卦S型曲线依次顺排。易经六十四卦全图解之《周易自测牌》
六十四卦图解在《周易自测牌》里有的,周易自测牌有图解,断语,事典等,让你学会易经入门知识。很多网站说是图解而是画了个卦象而已,对于初学的人来说没有实际的寓意,所以还是难懂。 《周易自测牌》的占卜方法如下: (一)铜钱摇课法 ①准备:先将三枚铜钱(也可以用一元的硬币代劳)。放在桌面,并准备好记卦的纸、笔。 ②起占:用双手将三枚铜钱捧合于手中,心中默念所求占之事。 ③摇卦:将手中铜钱连摇数次,抛在桌面,铜钱一面是有字的,一面是无字的。三枚铜钱落在桌面,凡出现三个面或一个面是有字的这两种情况,记作“——”为阳,凡出现三个面或一个面是无字的这两种情况,记作“— —”为阴。 ④记卦:用纸笔记下每一次摇得的阴线或阳线。一共摇卦六次,记卦(画线)六次,将第一次摇得的阴线或阳线画在最下面。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重叠摞起依次画下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摇得的阴线或阳线(第六次在最上面),该六线所组成的图形即为你所占得的卦象。 ⑤查卦:(1)先根据所占得的卦象上面的三线组合的形状。在《六十四卦分类查卦表》(一)或(二)中找出此卦所属的类别。 (2)再根据此卦象下面三线,在组合形状中找出与此卦下面三线组合形状相同的,即获得此卦名及序号。 ⑥解卦:将牌摊开,根据查得该卦的序号和卦名,从牌中找出这张牌,看图解卦,综合牌中图画及卦意、图解、事典等文字说明,所求占之事的凶吉及趋势则清楚明了。 (二)抽签法(简易占法): 1.起占:心中默念所求占之事。 2.洗牌:将牌码整齐,抽洗六遍。 3.取签:双目闭合,从洗均匀的牌中随心抽出一张。 4.解卦:根据所抽之牌牌中图画及卦意、图解、事典等文字说明,所求占之事的吉凶及趋势则清楚明了。六十四卦方圆图
六十四卦方圆图是易学非常重要的一个图,所谓研易,即推演此图。宇宙、时空、人类文明乃至万物,全在此图中。此图外面是圆图,里面是方图,取外圆内方之义。圆图为时间,方图为空间。用此图表示宇宙的时间和空间。 伏羲之十四卦方圆图,简称方圆图或先天图。陈抟说:“易学,意、言、象、数四者缺一不可。其理具见于圣人之经,不烦文字解说,止有一图,谓《先天方圆图》也,以寓阴阳消长之说,与卦之《生变图》并非创意所作,孔子《系辞》述之明矣。”他的意思是,学习《易经》只要有这一个就可以了,因为它包括了易学约意、言、象、数和阴阳消长之说,又后于孔子的巜系辞》所述。 圆图 方圆图外面的圆图,其方位与先天八卦相同,重卦与三划卦相同,乾、坤分居上下,离、坎各列左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逆数,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顺行。自然地将六十四卦分成了八宫。左半圈从复卦到乾卦,共三十二卦,一百一十二阳爻,八十个阴爻,阳由少渐多,为“阳升阴消”过程。右半圈从姤到坤,也是三十二卦,是一百一十二阴爻,八十个阳爻,阴由少浙多,是“阴升阳消”过程。其它卦皆生于复、姤两卦。“刚交柔而为复,柔交刚而为姤”,所以此图又称“复姤父母”。《观物外篇》说:“无极之前,阴含阳乚。有象之后,阳含阴也,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父,故母孕长男而为复,父生长女而为姤,女而为垢,是以阳起于复,而阴起于姤也”。朱熹说:“圆者动而为天。”这个说法是获得易学研究领城广泛认同的。圆图的卦序就是伏羲六十四封次序,从乾卦始逆时针排列一周而成圆形。 金木水火土五星依次运行, 而成春夏秋冬四季,配以十二地支和二十四节气,便是一幅完整的天体运行图。 古人认为“天动地静",天体是顺时针而行的,这与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自转的方向正好相反。但是,正是因为这个“相反,使得古人与今人的认识结果是一样的, 天体左旋,正是地球右迁。方图 我们再来看方图。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个方图是先天六十四卦次序的倒图。易学研究者普遍认为,这个图是对《说卦传》“天地定位”一节的解释 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中间巽、震、恒、益为第一个层次。其外十二卦以坎、离、未济.既济为四隅是第二层。再外二十卦以艮、兑、咸、损为四隅是第三层。最外二十八卦以乾、坤、泰、否为四隅为第四层。 从大方图来看,从西北角至东南角是条斜线,以先天八卦的次序排列着八纯卦一 ——乾、兑、离、震、巽、坎、艮、 坤,这样就将六十四卦分成了两半。四层对角的卦象相反,第一层震、巽相对,表示“雷风相薄”:第二层离、坎相对,表示“水火相射”:第三层兑、艮相对,表示“山泽通气”:最外一层乾坤相对,表示“天地定位”。因此可以看成这是一个古代大地的方位图。 六十四卦方圆图,圆图代表天,方图代表地,所以“方者静而为地”、“天圆地方”、“天动地静”。 朱熹说,圆图“其阳在南,其阴在北”,方图“其阳在北,其阴在南。此二者阴阳对待之数”。即天与地、阴与阳在图中的相交。方圆图的“内方外圆”之理,是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也和道家的“内外清静、有无相生”、无为而无不为,无不为而无为”的真人、神人、至人境界是一个道理。此外,方圆图的圆通无碍(具足自觉觉他),更是佛家明心见性至普化群生,以达到佛心圆满的至美之道。 过去的周文王大概也深知这个道理,所以才以乾卦文辞的“元亨利贞”四德,来含括易卦的内外圆明之道。
易经六十四卦立体方圆图之圆图
易经六十四卦方圆图通常都是平面图,不过我觉得也可以用立体方圆图对六十四卦以及两仪四象八卦加以描述。之前的文章中已介绍过方图,本文主要介绍一下圆图,也即球体图。 图片为球体上半部分俯视示意图,下半部分各点的排列与上半部分相同。其中有些点的定位我也不太确定,与之前的方体图相比此图对一些点作了调整,不过这并不影响本文的阅读。 图中位于中心的点相当于方体顶面中心点,为两仪之一。位于最外层的环,其上有四个点,相当于方体四个侧面的中心点,对应于四象,此环可称为四象环。另外七个环当中居于中间的这个环上也有四个点,相当于方体上部的四个极点,与八卦中的四阳卦相对应,此环可称为八卦环。 八卦环内部可分为前后两个区域,这两个区域可与八卦环上居于前后的这两个点相对应。八卦环外部可分为左右两个区域,这两个区域可与八卦环上居于左右的两个点对应。这四个区域也可以对应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图中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内部都包含八个点,这八个点属于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每一卦都包括内卦外卦两部分。每个区域内八个点的内卦与所对应的八卦点相同。比如八卦环内部居前的这个区域与八卦环上居前的这个点对应,因为此点为乾卦,所以此区域内的八个点内卦皆为乾,其它区域以此类推。 外卦应该怎么排列呢?居于左右的青龙白虎区结构相对要清楚一些,我们选取其中一个区域来看一下。 这个区域内部的八个点,其排列恰好与八卦具有相似性。左右两个点可以对应乾坤,剩下的六个点中有两个点的位置相对居中,对应坎离,其余四个点与余下的四卦对应。所以这八个点的外卦是与八卦相对应的,其它区域以此类推。 这个青龙白虎图如果采用与之前文章中的方体相对应的画法应该是下面这种样子。两张图比较一下可以看出是哪些点作了调整。 如果是对玉器有了解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以上两张图形状跟古代六礼器当中的玉璜非常相似,玉璜经常与龙的图案相结合。还有一种礼器叫玉琥,其中有些老虎也设计成类似于这种圆弧的形状,比如石家河文化玉虎。本文第一张图外围部分可以看作由玉璜玉琥组合而成。 第一张图的中心部分可以看作一块玉璧。古代以璧礼天,这个中心部分在立体状态下居于球体顶部,对应于方体顶面,称之为天也算靠谱。 玉璧玉璜玉琥都是古代比较重要的礼器,经常与天地四方相联系,反映了古人对于天地宇宙的认知。而易经很可能也是古人对于宇宙的描述,所以易经模型与这些玉器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也就是理所当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