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普光明藏经可以求到财富吗,诵普光明藏经可以求到财富吗
求财念什么经
通过念佛经求财,不是不可,但是要有耐心。因为宿世的因果业障,读经或者颂咒的功德可能用于消除业障了,业障消灭才能更有效果,所以未必能很快见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雨宝陀罗尼经》一些咒也可以求财,比如宝箧印咒,雨宝陀罗尼,大悲神咒,大随求咒,都非常殊胜。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之我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读诵也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想写点体会与各位师兄进行交流,但之前一直担心自己才疏学浅,恐师兄们笑话。今晚自己硬着头皮,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就当抛砖引玉,如有错误的话,希望各位师兄不吝指正。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一.学佛不可贪多,精修一门足以。 因为如来的慈悲,我等学佛之人在末法之际,依旧能接触到如此宏大的佛学经典,这不能不说是我辈之人从前积累福报之深。佛学经典浩烟如海,就算穷究一生,也无法学完,而且每一个法门都如同瑰宝一样,光芒四射,我辈不可能不动心。像佛号就可以念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药师佛、南无地藏菩萨等等;佛咒更是不可胜数。求财的,求健康的,求子女的,各位师兄,有没有一种进入大宝库而不想空手而归啊!确实,每一个都太好了,让人不舍得放下。一位高僧对于这种心态说的很直白,说这就是“贪法”。对于这种心态,师兄们其实不必那么执着,如来一法就是万法,一法通万法自通。譬如佛法就是一棵大树,所选法门就是树根,树根不需要多,而需要强壮坚实,树根壮则树干必壮,果实也会丰硕。至于果实不必在乎是苹果还是桔子,那种水果不含丰富的维生素A,B,C,D,E,F,G呢?况且通过树枝嫁接还能生出“苹果梨”这种水果呢! 二.佛法很简单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就揭示了佛法的真谛。何为佛法?佛告胜思惟菩萨:离欲贪;离嗔怒;离愚痴;离我取......(详见经文)。如来后面说得更加直白:不偷盗;不杀生;不侵他人妻。大家看看,佛法就是很直白,很平易近人的,一点也不玄幻。如来就是这种慈悲告诫众生:佛法就是生活,就是要大家好好活着,以慈悲快乐的心态活着。而且菩萨也不是那么高高在上,离人十万八千里,菩萨为什么要修行成大菩萨乃至成佛,就为了自己和他人得到大快乐,一切就这么简单。 三.众生皆可成佛 这个观点如来在《妙法莲华经》讲得最清楚,清楚得让人不能接受,以致法华大会还没正式开始,就有人自动退场。学佛的师兄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了。在《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中的这一段:“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怀子故名为藏。若智生时反照其本。如是法性为般若波罗蜜之摄藏。是故名为普光明藏。”这一段就和《法华经》之宗旨如出一则,人都是带有佛性的,如怀孕一样,不管如何,他就是存在在那里,修佛成功就是消除业障,让佛性、佛智全部呈现,到时自己这个躯体就被佛性所笼罩,进入菩提。因此,修佛需要很强的信心和行动力。如同雕琢玉石一样,再价值连城的玉石最开始都是存在顽石之中,只有经过千雕万刻,挨上许多刀才能成为瑰宝。学佛很简单,但是能坚持却很难,能够每一世都坚持,那就需要现世的努力积累功德了。但是,你要坚定自己一定能够成佛。 四.该经文功德强大 如来说完该经,在地狱者皆得离苦生人天中,无量菩萨得入初地,无量菩萨得百千三昧等等。首先,末学所读佛经很少,但是看到如来讲经完后,在地狱者皆得离苦生人天中这种现象只有这部经中有记载,其他的好像只是在地狱者停止受苦;菩萨直接升级的这种现象貌似也没出现过,只有楞严经中记载,摩登伽女直接从一个凡夫得阿罗汉果。而且如来嘱咐罗睺罗受持该法。罗睺罗代表密行,就是我做了什么也不说,等你察觉时,我已经很强大了(貌似我们中国就属于这类,哈哈!)因此,我们能够读到这部经文就真的是有很大的福报了。 五.关于该部经求财的说法 佛法讲究一个缘字,说实话,我就是图财,才遇到这部经的。因此,大家也不要觉得自己俗气,佛法就是最大的财富。如果要往细说,就说生活中的,大家有没有觉得自己幸运过呢?比如开车时走神,差点撞到人或电动车?也许就在冥冥中菩萨拉了一把。比如末学本人,4岁时过马路,差点被一辆卡车撞飞,当时离车子距离不到两米(末学当时就感觉车子从身后擦过,司机当时吓呆了,车停了后半天都没回过神来)。还有一次在高速路上车子都翻进了沟里,但自己毫发无伤。现在就是觉得是菩萨拉了自己一把。财富不一定就是现实中的金钱,健康、家庭幸福、子女孝顺这都是财富,再说,想发财的话,自己一边努力,一边求菩萨保佑,肯定会发财的,而且这种财富才是能守住的正财,不是那种以损耗福报来交换来的钱财的。最可悲的就是:“钱没花完,人没了。” 好了,末学也啰啰嗦嗦的说了这么多,我就是感觉这部经融合了《心经》、《法华经》、《金刚经》的精华,包含了从四谛到成佛的教义,大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资质,从这部经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修习方法,直至从成佛。大家加油吧!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之我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读诵也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想写点体会与各位师兄进行交流,但之前一直担心自己才疏学浅,恐师兄们笑话。今晚自己硬着头皮,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就当抛砖引玉,如有错误的话,希望各位师兄不吝指正。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一.学佛不可贪多,精修一门足以。 因为如来的慈悲,我等学佛之人在末法之际,依旧能接触到如此宏大的佛学经典,这不能不说是我辈之人从前积累福报之深。佛学经典浩烟如海,就算穷究一生,也无法学完,而且每一个法门都如同瑰宝一样,光芒四射,我辈不可能不动心。像佛号就可以念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药师佛、南无地藏菩萨等等;佛咒更是不可胜数。求财的,求健康的,求子女的,各位师兄,有没有一种进入大宝库而不想空手而归啊!确实,每一个都太好了,让人不舍得放下。一位高僧对于这种心态说的很直白,说这就是“贪法”。对于这种心态,师兄们其实不必那么执着,如来一法就是万法,一法通万法自通。譬如佛法就是一棵大树,所选法门就是树根,树根不需要多,而需要强壮坚实,树根壮则树干必壮,果实也会丰硕。至于果实不必在乎是苹果还是桔子,那种水果不含丰富的维生素A,B,C,D,E,F,G呢?况且通过树枝嫁接还能生出“苹果梨”这种水果呢! 二.佛法很简单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就揭示了佛法的真谛。何为佛法?佛告胜思惟菩萨:离欲贪;离嗔怒;离愚痴;离我取......(详见经文)。如来后面说得更加直白:不偷盗;不杀生;不侵他人妻。大家看看,佛法就是很直白,很平易近人的,一点也不玄幻。如来就是这种慈悲告诫众生:佛法就是生活,就是要大家好好活着,以慈悲快乐的心态活着。而且菩萨也不是那么高高在上,离人十万八千里,菩萨为什么要修行成大菩萨乃至成佛,就为了自己和他人得到大快乐,一切就这么简单。 三.众生皆可成佛 这个观点如来在《妙法莲华经》讲得最清楚,清楚得让人不能接受,以致法华大会还没正式开始,就有人自动退场。学佛的师兄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了。在《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中的这一段:“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怀子故名为藏。若智生时反照其本。如是法性为般若波罗蜜之摄藏。是故名为普光明藏。”这一段就和《法华经》之宗旨如出一则,人都是带有佛性的,如怀孕一样,不管如何,他就是存在在那里,修佛成功就是消除业障,让佛性、佛智全部呈现,到时自己这个躯体就被佛性所笼罩,进入菩提。因此,修佛需要很强的信心和行动力。如同雕琢玉石一样,再价值连城的玉石最开始都是存在顽石之中,只有经过千雕万刻,挨上许多刀才能成为瑰宝。学佛很简单,但是能坚持却很难,能够每一世都坚持,那就需要现世的努力积累功德了。但是,你要坚定自己一定能够成佛。 四.该经文功德强大 如来说完该经,在地狱者皆得离苦生人天中,无量菩萨得入初地,无量菩萨得百千三昧等等。首先,末学所读佛经很少,但是看到如来讲经完后,在地狱者皆得离苦生人天中这种现象只有这部经中有记载,其他的好像只是在地狱者停止受苦;菩萨直接升级的这种现象貌似也没出现过,只有楞严经中记载,摩登伽女直接从一个凡夫得阿罗汉果。而且如来嘱咐罗睺罗受持该法。罗睺罗代表密行,就是我做了什么也不说,等你察觉时,我已经很强大了(貌似我们中国就属于这类,哈哈!)因此,我们能够读到这部经文就真的是有很大的福报了。 五.关于该部经求财的说法 佛法讲究一个缘字,说实话,我就是图财,才遇到这部经的。因此,大家也不要觉得自己俗气,佛法就是最大的财富。如果要往细说,就说生活中的,大家有没有觉得自己幸运过呢?比如开车时走神,差点撞到人或电动车?也许就在冥冥中菩萨拉了一把。比如末学本人,4岁时过马路,差点被一辆卡车撞飞,当时离车子距离不到两米(末学当时就感觉车子从身后擦过,司机当时吓呆了,车停了后半天都没回过神来)。还有一次在高速路上车子都翻进了沟里,但自己毫发无伤。现在就是觉得是菩萨拉了自己一把。财富不一定就是现实中的金钱,健康、家庭幸福、子女孝顺这都是财富,再说,想发财的话,自己一边努力,一边求菩萨保佑,肯定会发财的,而且这种财富才是能守住的正财,不是那种以损耗福报来交换来的钱财的。最可悲的就是:“钱没花完,人没了。” 好了,末学也啰啰嗦嗦的说了这么多,我就是感觉这部经融合了《心经》、《法华经》、《金刚经》的精华,包含了从四谛到成佛的教义,大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资质,从这部经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修习方法,直至从成佛。大家加油吧!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2023-09-18
转: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和诵经方法以前有很多师兄向我推荐《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真的很多,时不时就有个人发信息给我,推荐师兄弘扬此经,让更多的人听闻和修习。最初,有位天津女孩对我说,她每天都持诵这部经典,不为别的,只为经文太美,文字般若之力量,读之令人深获法喜与加持。她那时发给我的文字如:于真俗门洞达无碍。深明实际不住其中。善能分别而无所受。虽厌生死常护世间。周遍十方有大名称。于真妙藏寂然宴息。虽现受身永出三界。而行诸有勉济众生。平等教诲志常贤善。平等怜愍心无染着。能令自他莫不清净。成就如是无量功德。这段文字,真的非常美,用词恰当高雅,朴实而含妙理,将大菩萨之内外行持与道业,性相无碍,涉俗不染,刻画得入木三分,直达心源。“虽现受身永出三界。而行诸有勉济众生。”此句之意,实指菩萨智不住轮回,悲不住涅槃。菩萨证得真如法性,示现世间,而心如虚空,无有生灭,平等慈悲,无有染着。真俗门即世俗谛与胜义谛,大菩萨悉皆了知无碍,故能以无量善巧方便,度众生脱于苦海,息三界之猛火。小乘人发心浅劣,唯思自度,故常厌生死,入于涅槃,实为化城之暂息。大乘菩萨心厌生死,具甚深出离,又不住于欣厌之分别对待,常护世间,济诸有情。且诸大菩萨常游戏诸三昧,不舍大悲之心。故能具诸解脱后,重回尘劳,百千万亿化身,入微尘刹土,示现大精进行,证无言法,虽言语道断,然能以无碍妙辩才,观机逗教,是处非处不相违反,饶益有情。开经的首段,即以整齐具韵律的文字,赞颂了诸大菩萨的行持,直显菩萨身心解脱,心无所住,悲智双运,定慧等持之德。常诵此经,每天在开始念诵之时,心当欣慕诸菩萨如此甚深广大之内证与利生事业,日日观修,必在自己的阿赖耶识中种下清净解脱、广度有情之善种子。将来因缘成熟,花开果熟,如诸大菩萨一般,于三界得自在逍遥,游诸三昧海,遍度众生界。因此,你在每天功课中,当学会思维、观修这开经的偈语,这是心地之口诀,是调伏身心之章句,常熏习之,能竭烦恼海,能破习气云。故莫浅浅读过,你也可以不断地在念诵中,提醒、暗示自己,将来自己亦如诸大菩萨般:能令自他莫不清净。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人法相应佛陀说法时,必是时、处、人、法相应,即在宣说妙法之时间、地点、出场表法的菩萨必与所宣之法相应。经名为大乘,与小乘区分,明其法性与发心也。故其对机请法者,必是大菩萨众、诸转小向大之大阿罗汉,诸具大乘根机之四部弟子。离文字,离于言诠,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正如六祖慧能大师所言:诸佛妙理,非关文字。所有的语言,仅能是指月之手指,是真如之地图,而非明月、真如本身。普光明藏是什么?世尊云:若智生时反照其本,如是法性为般若波罗蜜之所摄藏,是故名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来觉。善男子,诸法实性一味解脱,是如来觉。一味解脱是即名为普光明藏。此经当为摄于大乘般若藏,以如来宣示心性、觉性与自性光明故。和《金刚经》一样,世尊都在宣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之涅槃妙心,真如法身。讲经之地点在王舍城耆阇崛山,即灵鹫山。灵鹫山,佛陀讲成佛之经典《法华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大般若经》等重要经典之灵鹫净土,佛陀依然在此讲经说法;隋朝时,智者大师读《法华经》至“药王菩萨本事品”时,忽入定中,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灵鹫山是佛陀曾经说大乘方等经典的场所,是大乘佛教的代表象征,《法华经》云:“昔于波罗奈转生灭小轮,今于灵鹫转无生灭大轮。”古人有云:佛在灵山莫远,灵山就在汝心头。灵山后来在中国衍变成了空性、自性的象征。处与法相应,世尊宣说本经,亦是直指人心,为大众揭示如来觉,证得一味解脱。当佛说此庄严王离文字普光明藏法门之时。有十地菩萨所见微尘数众生。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皆发声闻辟支佛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在地狱者皆得离苦生人天中。无量菩萨得入初地。无量菩萨得百千三昧。无量众生悉蒙利益无空过者。在经文中,见到世尊说法之后,无量众生证得果位,这除了听法众的根机猛利外,还与世尊无与伦比的法流加持力有关。世尊之法流,为一切佛法加持力之源头,是至为浩大,也可以说,是当时印度,法界中最强大的加持力。经中所云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发菩提心。经典和今人所说的发菩提心不一样,指的是发明心地,开显自性光明,简单说即是开悟。而今人所言,指的是发心,自利利他,为了一切众生的解脱愿成佛。故菩提心为成佛之因,按经典之释意,实指人人皆具佛性,故能成佛。开悟之后,为真正修行之开始。佛一宣说完毕,除了发菩提心,还有无量众生发声闻心。地狱者离苦生天,我前几天的文章中,引用了《安士全书》中的文昌帝君阴鹫文,帝君前世因水淹众生,被天帝严惩,受为龙身,苦楚无量。后遇到本师释迦,顿息众苦,解脱龙身。由此可见,经典所言,真实不虚。无量菩萨得入初地,得百千三昧。如佛说宝箧印法时,无量众生得五通、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十地。这都是世尊之法流摄受力所致。世尊灭后,法流分散,代代传承,每一代传承,法流皆有减损,如大河之水,分为细流,越流越小。时至今日,法流远不能和世尊初弘法之时相比,众生持咒之威力,亦复微弱。故经典有方便之法,舍利塔前修持,或者得明师灌顶传承,引接法流。唐朝北天竺婆罗门大首领李无谄译的《不空罥索陀罗尼经》中,有备注:西域大咒藏中说。佛在世时凡咒法中。云诵十万遍得成者。以佛在世佛威力故。得成佛成度后诵十万遍不成者。缘众生薄福。要须满百万遍方可得成。以遍数多故。一消诸障。二则于咒绰有其功。若有众生宿业障重。诵满百万遍不得成者。仍须诵二百万遍或三百万遍或四百万。乃至诵满七百万遍必成就。这是唐朝时李无谄阿阇梨所说了,千年之后的今天,持咒几千万的不乏其人,成就仍渺茫。以薄福宿业障重,又无纯正强大之法流加持,只能慢慢积累。所以生在末法,不在佛世,要么是乘愿再来,要么是修持不得力。经文要旨纵观普光明藏经,前来闻法的圣众,重重围绕,如一个庄严的曼荼罗。第一重之上首菩萨有:胜思惟菩萨。法震音菩萨。妙身菩萨。法辋菩萨。辩积菩萨。持地菩萨。持世菩萨。大名称菩萨。具诸辩菩萨。千容相菩萨。功德山菩萨。莲华眼菩萨。莲华面菩萨。珠髻菩萨。妙音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皆如童子色相端严。每一尊菩萨之名号,皆与其法性、功德、因缘相关。故胜思维菩萨,胜于凡夫之思维也。凡人之思维,落于分别妄想,常起烦恼,而胜于此即超于言诠,不落于分别,即真如也,即具解脱,能以无碍辩,宣如来觉,而无所染。胜思维菩萨之如来所宣之要旨相应,故本经之中,他为上首菩萨,代大众向佛请法:世尊。何者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这一句也是本经之纲领,如来宣说所应离的是欲贪、嗔怒、愚痴、我取、疑惑、憍慢、懈怠、惛眠、爱着。常应护持的是:“非己所安不加于物。若诸菩萨守护此法。即是能持诸佛如来一切禁戒。何以故。自爱身命不应杀生。自重资财不应偷盗。自护妻室不应侵他。”你爱惜自己的生命,故不应杀生;在乎自己的资财,故不应偷盗;深爱自己的妻子,故不应侵犯他人的妻子……你所看重的,爱惜的,别人也一样爱惜,故要受持禁戒,莫伤害众生。用古人的话,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远离不善法,护持禁戒,皆是在遣除外在的粗重妄想烦恼,除去障道之因缘。如来所觉了,即如来所觉之佛知见:无生无灭,离于二边,是为普光明藏,是为众生普具之如如本性。故修持本经的核心要点,在此已经很明晰:远离诸不善法,护持诸佛禁戒,修持空性。当然这修持空性非凡夫轻易企及,故能做到的,是按佛说的,断恶行善,自净其意。圣众护法第一重上首菩萨之中,有持地菩萨、持世菩萨、大名称菩萨、具诸辩菩萨、千容相菩萨、功德山菩萨、莲华眼菩萨、莲华面菩萨、珠髻菩萨、妙音菩萨等菩萨。这些菩萨,若从俗谛而言,是各具证德的菩萨,如有的具大名称、具诸辩才、千容相、具功德如宝山、具莲花眼……深秘而言,他们皆是本经之功德法性,即你受持本经之后,也会开显自性中相应的功德,亦会如持世菩萨之具财,具大名称,辩才,妙色相、莲花眼、妙音等等。总之,经文有重重之深意和法性。可以说,一经之中含千义,乃至无量义,重重法界待君启。持世菩萨,是赐予众生财富的菩萨,密教之中,有系统的修法。施护大师《佛说圣持世陀罗尼经》佛告持世。若复有人。复于夜半依法诵持持世菩萨。依法洁净。于六月内。必获所愿。佛告持世。若复有人。于夜半内。志心诵持菩萨名号。依法护净。一七日内获大财喜成就具足。佛告持世。若复有人。白月一日起首作法。受持斋戒。于舍利处安菩萨像。依法供养。忆念诵持菩萨名号。志心期愿。必现化形。于前慰安。获不退转。起菩萨行。经文中,强调念诵持世菩萨名号能增长财富,得大富饶。这是一个诀窍,虽然经中有持世菩萨的心咒,但世尊却强调持名号,可见名号具足无量功德,常如法念诵,能获得大财富。故想求财的,可常念:拿摩持世菩萨。或者与本经合修。第二重是观自在菩萨、殊胜见菩萨、虚空藏菩萨、大势至菩萨、普贤菩萨等大菩萨与诸天眷属圣众。还有亦有无量诸佛。自变其身作菩萨像。尊者舍利弗。摩诃目干连。摩诃迦叶。如是等大阿罗汉。各与无量声闻众俱。外重有那罗延等无量天众。乃至恒沙国土日月诸天。以及诸大龙王婆楼那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美音乾闼婆王。无扰浊迦楼罗王。各与无量诸眷属俱。来入此会。无量的圣众,非常殊胜,你每次在念诵之时,皆可能会获得他们的加持,或者与其中哪为位菩萨、天人具胜缘的,会获得摄受及不共之护佑。持经功德会中有九十亿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即皆避座。白佛言。世尊。我等誓当受持如来所说法要。于此娑婆国土最后时中。见有其人流通为说。九十亿菩萨在世尊前发誓受持,且在娑婆世界,在我们这个世界末法之时,为有情众生流通宣说。普光明藏经之大力弘扬和兴盛,也是在这一两年的时间内。不知道最初是哪位大德发起,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么多弘扬者中,必有这九十亿菩萨之加持,或是化身。现在,此经有发心的居士常结缘流通,想起大菩萨们曾经发过的誓言,真实不虚也。一部经典之流通与弘扬,背后必有龙天护法之推动。如金刚经、普门品、地藏经,一直弘扬不绝,受持者众。与诸经的大护法之加持有关,虽然我们不能清楚了知法界中的具体情况,但如地藏经,今天在各大寺庙皆有流通,无数人念诵。这流通和弘扬的背后,必有四大天王及天龙药叉、阎罗王和诸大鬼王、坚牢地神和地居诸神等护法的冥佑。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此经典者我当拥护。令其志愿皆得满足。所以者何。能持此经是法器故。四大天王,我们并不陌生,在汉地,最著名的当属毗沙门天王,即财宝天王。四大天王承诺,拥护受持此经者,令所求皆得满足。我见网上有文章,标题备注是:求财得财,求官得官,求寿得寿。推荐一部所求皆得的经,几乎是求任何事情都成功!如作者之发布,这么说也可以,毕竟护法阵容特别强大。如求财的,持世菩萨、宝部虚空藏菩萨、四大天王、诸大龙王;求官者,有帝释天主、毗沙门天王、龙王等;求寿者,亦有药王菩萨、诸天王和龙王。又见一段描述:这部经里还有虚空藏菩萨、妙音菩萨,都是管聪明的,对求学业和事业很有帮助。持地菩萨是地藏菩萨的眷属,自然于求财有助益,而药王菩萨和药上菩萨具有助益消业、治病、长寿的愿力,所以这部经进财非常猛,不比寻常。加之念这部经就是供养诸佛菩萨,且是法供养……虽然我见网上的发文,直接将此经:远离贪嗔痴、护持禁戒、安住空性等核心内容忽略,直接以促进发财、求财为主题,如进财非常猛等字眼,我不知道诸护法听了会如何。有的人是求到的,有的若是未求到,会退转,这就涉及修法的次第和正见的问题了。求财、求官、求愿都可以,你可以去求,但是不要带着强烈的想发财和执着之心去念诵,如有的念了几百遍、千遍,发现怎么没发财,有的可能就会退转,陷入迷茫。我希望的是每次在介绍法门时,不能增长大众的贪执,贪嗔痴,而是应有向上、向内修的引导。故希望修持此经者,不仅获得外在财富乃至地位的增长,而更应获得内心之清凉,摆脱烦恼之自在,游舞于轮涅,这是真正的大福报,亦是功德法财。能听受者即为承事供养于我。亦为荷担无上菩提。是人当得辩才无碍。决定生于清净佛土。是人临终定得亲见阿弥陀佛菩萨大众而现在前。我今在此耆阇崛山诸菩萨众所共围绕。彼临终时亦如是见。大悲咒、不空绢索神咒等莲花部观世音菩萨之明咒,皆具有引向极乐世界的功德。而念诵此经,是否能决定往生极乐,在乎你是否如法受持和相应。就如念诵阿弥陀佛,若是相应,十念,乃至一念也能往生。否则按古人的说法,喊破喉咙也枉然。上次一女居士说,自己的父亲因病在寺院的往生堂里,喊着佛号往生的,因为病痛太痛苦了,喊着佛号往生。但去了哪儿,不论占察,还是妙心师兄观察,皆非往生净土。要往生,平常的积累和修持非常重要,日常相应,必会出现验相,何时往生,自己都会知道。就如宽济阿阇梨讲过的案例,一女子被鬼附体,那女子一念阿弥陀佛,那鬼就念阿门。最后是阿阇梨以不动明王火界咒和光明真言处理掉的。可见,念圣号、持咒,有相应、不相应,相应分层次等差异。不是说你念了就可以。破妄我见网上有介绍此经之时,有些宣传知见有问题:念诵《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出现头顶痛的时候,表示破瓦法已成就。背诵《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非常熟练的时候,出现身体暖暖的,一下子空空的定住了,这样的现象,基本表示拙火定已经成就或接近成就。修持藏传的师兄们看到这个说法,估计都要笑了。诵经咒头痛、身体暖暖的,非常正常。竟然在此和破瓦法成就、拙火定成就等同起来,误人不浅!以前早有师兄推荐此经,但是我见有的修持者之知见、发心皆不对,深感可惜!又有说法:据藏密各位上师开示,此经念诵一遍,其功德和效果即完全等同于念诵50万金刚萨埵心咒,加上供真金纯银37堆曼扎3万四千次,此经是密中密,因汉地早有人在念诵,所以不存在灌顶和传承问题。此经只要念,破瓦法、拙火定、妥噶现世都可不求自得。这个说法,不知道是哪位具德上师这么说的,且还说是藏密各位上师。藏传之五加行,自有其传承和修法体系,哪位上师会以显宗经典,来等同于自己传承加行?而且,经中一般唯有佛世尊和大菩萨,方能以无碍的遍知神通,观见念某个咒,等同诵多少经典。上师说念显宗哪部经,等同密宗体系的加行,古今未之有也。以前有人问我,修东密的雨宝童子法,是不是可以代替供曼扎。我说你去问你的上师,这不是一个能否等同代替的问题,而是不同的法系,有不同的成就次第。如修五加行完毕,进入正行,开始修持大圆满。修加行是为了修正行证悟,你如果修东密的雨宝童子法,然后跳入藏传的大圆满正行?谁会给你这么传法?网上有些观点似是而非,此经很殊胜,但不宜以不正确的知见去宣扬。并且还出惊人之语“此经只要念,破瓦法、拙火定、妥噶现世都可不求自得。”我一看感觉宣传经文是好,但是不能不负责任地说一通,有妄语之嫌。作者不但将念诵本经之功德,等同了藏传密教的五加行,连正行之无上瑜伽,竟然也划了等号,但对藏传又含糊不通。如说背诵《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出现身体暖暖的,一下子空空的定住了,基本表示拙火定已经成就或接近成就。拙火、脱嘎等皆是无上瑜伽之修法,乃实证圆满佛果,即身成佛之法,涉及气脉明点,转化色身、虹化等深奥口诀。两者能等同?总而言之,普劝大家学佛须具正见,莫人云亦云,学会独立思考。也不要见哪部经好,就念诵哪部经,而是要有自己的独立性和主见,不能被经所转,而是要转经,这方是具智慧之修行者。昨天有人留言:师兄,自从正式接触佛法,也有年了!期间因为事业财运低落,陆陆续续修了不少法门,绿度母菩萨,地藏菩萨,牛王经……还有大大小小其他,现在在修《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每天看师兄发文说明各种法门,我越看越迷茫!诵经持咒这么久别说情况有所改观了,做生意反而还陷进危机!看到很多师兄反应有这感应,那感应。我是一点感应也没有!心里有点气馁有点无奈,难道是我不够虔诚,还是业障太重!如若师兄看到留言,请在百忙中指点末学一二!感恩您。倾莲池:我觉得,他这情况,确实是业障太重。这业障是什么?是不明修持次第,有盲修瞎炼的情况。他现在看到网上很多人推崇普光明藏经,就跟着念了。但是若念了一段时间,别人又推崇其他经典了,是不是又要放下去念其他经咒?或者如果修持普光明藏经一段时间,没有反应,是不是开始更改法门?所以我说:你的心太浮躁,定不下来,修任何法都是一样的,问题在人不在法。心与法不相应,修法仅能流于表面。先多去拜忏,同时培养对一个法门的信心、恭敬心,特别是创造吉祥的缘起力。诵经咒之感应,与个人之因缘、福德、业力相关,非能千篇一律而论。不是你念诵如何了,他念诵也一定如何。每个人之法缘各异,如你宿世修持毗沙门天王,或者来自天界,修持天部法会较易相应,其他人则不然。月官阿阇梨之具缘本尊为观世音菩萨,月称阿阇梨则为文殊菩萨,他们修持各自的具缘本尊而成就。我们理应修持自己具信心,易相应之法门。而这,你可以自己寻找。如何修持普光明藏经平常念诵之时,当思维经中之意义, 灭三毒,增长戒定慧,切勿当作任务一般来念诵。若是求财,可如下: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拿摩持世菩萨 千遍毗沙门天王心咒 千遍回向:愿以此功德,回向我XX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及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皆共成佛道。愿我XXX除一切贫穷业障,得大富贵丰饶吉祥。求智慧学业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拿摩虚空藏菩萨 百、千遍辩才天女心咒 千遍直接回向法界及愿望即可。附录:摘自湖心亭看雪客的《想加薪想发财的,赶紧看看此文!》一文……之后末学立即开始诵读,刚开始一天读诵一遍,后来5遍,再后来就一天10遍,这样连续读了半个多月后,7月份我的业务就立即多了起来,工资立即提高了3倍,超过1万。这之后末学信心大增,在连续读诵了超过400遍后,就是本月11月,我的业务再次出现奇迹,可以用一个词很形象的形容业务的激增,那就是---井喷。当然11月份的工资也会很高,接下来的12月份,1月份的工资也同样很多。祝愿诸位资粮具足,证入普光明藏,究竟解脱,普利有情!收藏分享日诵雨宝陀罗尼冗108遍和日诵21部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作用?
《雨宝陀罗尼》曾收于明《嘉兴大藏经》中的—诸经日诵—,在当时是列入四众必诵的祈福咒之一。受持广说功德(1) 此陀罗尼具大神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心受持广为他说。诸恶神鬼天龙药叉。人非.人等皆不能害。诸利乐事昼夜增长。自《佛说持世陀罗尼经》(玄奘译)(2) 佛告妙月长者。汝应信受此陀罗尼。忆念诵持广为他说。所求利乐无不谐遂。自《佛说持世陀罗尼经》(玄奘译)(3) 佛告阿难妙月长者。闻我所说大陀罗尼。深信欢喜受持读诵。愿为无量有情宣说。由斯福力库藏皆满。汝等亦应受持读诵广为他说此陀罗尼。令此三千大.千.世.界。诸有情类皆得利乐。自《佛说持世陀罗尼经》(玄奘译)(4) 受持读诵思惟计念随喜为他广说流布。由此陀罗尼威.德力故。若善男子人与非.人药叉罗刹毕隶多毕舍遮鸠盘拏乌娑多罗迦布单那羯吒布单那等起恶心者。不能为害。复有诸鬼啖人脂髓脓血涕唾大小.便利欲来恼者。不能为障碍。自《佛说雨宝陀罗尼经》(不空译)(5) 佛言。善男子妙月长者净信于我。受持此雨宝陀罗尼。为一切有情宣说。是故阿难受持此陀罗尼广为人说。我以佛眼观诸世间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于此受持雨宝陀罗尼者不能作其障难。自《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不空译)(6) 妙月长者此吉祥持世陀罗尼。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此陀罗尼经在于自己舍宅之中。或在手中恭敬供养。或心思惟是经法者。或得听闻是经法者。便乃受持读诵供养。或广为他解说义趣。此善男子善女人。昼夜常得卫护安隐快乐。饮食丰足获大福德。自《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法天译)(7) 妙月长者汝等若能精进受持。念此吉祥持世陀罗尼。而能广为他人解说。能令汝得长夜人间天上利益安乐。自《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法天译)(8) 佛告阿难陀言。此妙月长者有大智慧。为能发心忆持永无忘失。受持读诵供养恭敬。思惟妙理发大慈悲。为他众生解说是法。能令汝得不可思议殊胜功德。于无量世常为诸天及世间人演说是法。自《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法天译)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出自《乾隆大藏经》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218部。殊胜功德一、受持读诵此经,增加财富缘起二、受持读诵此经一遍,相当于供十万曼扎的功德三、受持读诵此经,即得.法.会九十亿大菩萨护持,四大天王满足诸愿四、非有善根福.报,难遇此经,非诸众生有少善根而能听受五、受持这部经即为诸佛菩萨之所护念,生生世世得诸佛灌顶,临终往生净土六、传播此经,对人演说,哪怕看完后转发一次都有无量功德
雨宝咒和普光明藏经求财区别
雨宝咒是佛家祈福经文,普光明藏经求财是婆罗门教从摩尼经中抄录,雨宝咒和普光明藏经的区别在于:1、念诵的内容不同,雨宝咒的念诵内容是佛经咒语,主要是佛祈福,普光明藏经求财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和其它咒语,主要是神佛祝福自身财富。2、求财方式不同,雨宝咒是通过净心修行,清心安神,善行仁义,从心上获得佛祝福,而普光明藏经求财的方式则是通过念诵咒语,祈求神佛赐福,获得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