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码的测试用例,解读号码如何分析手机号码
测试一下手机号码和自己匹配,怎样测试手机号码凶吉
提起测试一下手机号码和自己匹配,大家都知道,有人问怎样测试手机号码凶吉,另外,还有人想问买个一新手机号码测试一下老公,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手机号码测试吉凶,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怎样测试手机号码凶吉,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测试一下手机号码和自己匹配 1、测试一下手机号码和自己匹配:怎样测试手机号码凶吉 将手机号码四个数字,先除以八十,再减去整数,剩下的小数(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乘以八十,然后将所得结果,对表查阅,即知吉凶。 比如:手机号码是,将÷80=.1,再将.1-=0.1,然后0.1×80=8,这个“8”就是命运数了,在命运数对表里可以查到是“吉”了! 如得数是零,便不在测算之列。据说得到这种结果的人,具有非凡特质,以名人猛人居多,所以吉凶之数不需要再来论断了。 命运数对照表:八字和手机号码匹配测试免费。 手机号码测试吉凶 1、大展鸿图。可获成功:吉 2、一盛一衰。劳而无功:凶 3、蒸蒸日上。百事顺遂:吉 4、坎坷前途。苦难折磨:凶 5、生意欣荣。名利双收:吉 6、天降幸运。可成大功:吉生辰八字配手机号码免费测试。 7、和气致祥。必获成功:吉姓名与手机号码匹配。 8、贯彻志望。成功可期:吉 9、独营无力。财利无望:凶 10、空费心力。徒劳无功:凶姓名配号码。 11、稳健着实。必得人望:吉两人手机号码缘分测试。 12、薄弱无力。谋事难成:凶怎么看手机号和自己合不合。 13、天赋吉运。能得人望:吉 14、是成是败。惟靠坚毅:凶免费算手机号码的运势。 15、大事成就。一定兴隆:吉 选购手机号码的注意事项:八字配手机号码怎么配。 根据五行与生肖首先判断适合的手机号尾数。手机尾数要把握1、6为水,2、7为火,3、8为木,4、9为金,5、0为土的原则。五行缺什么,要通过生辰八字科学的确认来判断,亦可通过属相的方法来选定尾数。号码匹配姻缘。 如果缺木,就选择末尾数为3、8的手机号。如果缺火,就选择末尾数为2、7的手机号。如果缺土,就选择末尾数为5、0的手机号。如果缺金,就选择末尾数为4、9的手机号。如果缺水,就选择末尾数为1、6的手机号。什么手机号码匹配自己。2、测试一下手机号码和自己匹配:买个一新手机号码测试一下老公 你这个方以,但是我觉得你老公不会轻易上当的,没见过面,就凭你发几个消息就上当吗,你老公肯定不会那么傻的,你就当逗你老公玩一下吧,娱乐一下他。。。3、测试一下手机号码和自己匹配:手机号码测试吉凶 关于目前很多人问手机号真的与运气有关吗?我来说说我的个人看法:输入姓名天生一对。 一:如果因为我们自己办的手机号上面的数字与运气有关系的话,那我们每个人的带数字的东西多了,比如号码、,医保卡等,如果说数字与本人运气有关系的话应该这些上的数字与本人运气都有关系,而不能说只有手机号,我说的在理吗?如果说别的数字不重要,只看手机号才与运气有关,那无疑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某些人在炒作手机号或者借悬念来达到商业目的,因为手机号不吉祥可以花钱更换,而其的更换不了,大家想想我说的在理吗? 二:如果说手机号真的关系到运气的话,你们可以做个试验,你用你认为测试手机号比较准的方式测试一下你身边事业上风风火火的朋友他的手机号看看是不是吉祥号,然后你再用同样的方式测试你身边事业和家庭不顺的朋友的手机号,看看是不是不吉祥。 三:现在的商业大佬、政界、企业老板和副总这些应该是上层人士吧,而他们的手机号很少是网上说的尾号是13,14,19和九星上说的吉祥数字等,而他们的手机号大多是尾号还是9、6、8为主的多,这个现象说明?他们都是大佬,都是上层人士,人家的手机号不是所谓的吉祥数字为什么人家还风风火火的,这又说明了什么?所以不管任何事不要什么都信,一定要多科学一下,多分析和逻辑一下,把精力用到学习,创业和正能量上,大家仔细想想我说的这些在理吗?所以我个人认为所谓的手机号与运气有关纯属商业炒作。 这是骗人的东东,因为有了手机,就诞生了这么个东东,纯属无稽之谈 骗人的、你也信、、、、、、 这种东西不可信啦最准的手机号码测吉凶天下。 把你号码告诉我 以上就是与怎样测试手机号码凶吉相关内容,是关于怎样测试手机号码凶吉的分享。看完测试一下手机号码和自己匹配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请教功能测试用例怎么写???
【不在于测试用例该怎么写,而在于想怎么测。】【对用例的理解表达出来,格式自然出来了】呵呵,偶要顶一下,偶不是完全赞同这两句话。用例的理解跟格式没有必然的联系。也没有主次轻重之分。【先保证自己对业务流程和业务规则的理解和熟悉,然后可以对这部分先思考一下,哪些地方需要测试,需要怎样的测试?如何来施行这些测试?之后再增加对系统中其他规则、特性和算法的熟悉,继续增加测试的深度和广度。】——这句说的很对。有这么一个公式, 数据结构+算法=程序。这里类比一下用例设计,jackei和skinapi版主强调的是用例的“算法”,而文档格式是用例的“结构”。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而不是矛盾的(好像在上课哈)。至于说“对用例的理解表达出来,格式自然出来了”,这个境界太高了,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面对现实的企业应用,做项目的话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要做到“格式自然出来”实在是太……厉害了呵呵。是这样的:用例格式相当于一个规范,给你一个结构,一个框架(framework),仅此而已,并不因为你的用例模板而能体现用例的好坏。所以, “用例怎么写”其实分两个:用例的“算法”+用例的“结构” (也就是模板)了。 查看原帖>>
手机号码的测试用例
【测试手机号输入框的设计思路】 1、选取一个本市的正确的电话号码去测,再测一下加上区号的(包括本地的和外地的情况),这算基本流,如果通过即通过冒烟测试。 2、区号是四位的(先不说特殊的),第一位肯定是0,可以一下测非零的情况;然后就是对应某个城市的区号+电话号码位数测,如有的地区的电话是七位,有的是八位,加上区号也就是11或者12位,可以每种挑一个测。然后再按边界值,测一下10位或13位的情况。 3、还有一些特殊的,如直辖市的区号都是三位数字,如北京010,天津022等,还有五位的情况,如是00852,可以把这些特殊的给挑出来单测。方法同2 4、针对手机,可以先测位数,然后是号段。还有坐机播外地手机要加0。外国打的电话要加+86。 【测试用例设计】 1、不输入,空内容 2、空格输入 3、输入空格+数字,空格出现在开头、中间、结尾 都要测 4、输入其他非数字字符 5、输入长度为10,11 ,如果是座机 的话需要测13位 5、长度超过11位时,输入框不能在输入,不可复制粘贴如何写测试用例
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测试点分析,提取测试点再堆测试点进行用例编写。比如对PC端QQ账号的登录模块,提取测试点就有:①正常登陆;②账号为空时点击登录;③密码为空时点击登录;④账号密码都为空时点击登录;⑤密码错误时点击登录 ;⑥找回密码功能是否有效;⑦记住密码功能是否有效;⑧自动登录功能是否有效。编写测试用例该注意:①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设计测试用例表格;②用例格式不要生搬硬套;③根据具体情况编写。测试用例的几种常见设计方法
一、等价类划分 定义: 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1)确定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 满足输入条件的 无效等价类: 不能满足输入条件的 超出范围的数值 空值 特殊字符 有空格(前、中、后) 2)生成测试用例 每个等价类编写一个测试用例; 设计一条测试用例,尽可能多地覆盖所有还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 设计一条测试用例,覆盖一条还未被覆盖到的无效等价类。等价类划分的六大原则: 1)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例如:手机号码由11位数字组成 有效:11位符合电话号码规则的数字 无效:1、小于11位数字;2、大于11位数字 2)在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者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3)在输入条件是一个布尔量的情况下,可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布尔量是一个二值枚举类型,一个布尔量具有两种状态:true和false 4)在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一组值(假定n个),并且程序要对每一个输入值分别处理的情况下,可确立n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例如: 输入条件说明输入为:中文、英文、数字三种之一,则分别取这三种值作为三个有效等价类,另外把这三种字符以外的任何字符作为无效等价类 5)在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符合规则)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从不同角度违反规则) 例如:输入条件说明每个学生可选修1~3门课程 有效:选修1~3门课程 无效:1、未选修课程 2、选修课程超过3门 6)在确知已划分的等价类中各元素在程序处理中的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则应再将该等价类进一步的划分为更小的等价类。 等价类划分法要点:长度、类型、字母、汉字、特殊字符、空、空格 二、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方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方法的补充。 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着重测试边界的情况。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值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1)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一个输入值范围,那么应针对范围的边界设计测试用例,针对刚刚越界的情况设计无效输入测试用例; 比如:需求规定输入的数字在0~100范围内,此时测试数据应该有一下几类: a.刚刚等于边界:0、100; b.刚刚超出边界范围:-1、101:; c.刚刚在范围内:1、99 2)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数量,那么应针对最小数量输入值、最大数量输入值,以及比最小数量少一个、比最大数量多一个的情况设计测试用例; 例1:输入手机号码有: a 输入11位合法数字;b 输入10 位合法数字;c 输入12位合法数字 例2:输入6~8位数字密码: a 输入6位数字;b 输入8位数字c 输入5位数字;d 输入9位数字 3)如果程序输入或输出是一个有序序列,则应该特别注意该序列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元素。 三、错误推测法 错误推测法是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需要多实践,且在实践时多积累常见问题。 错误推测方法的基本思想: 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例如, 在单元测试时曾列出的许多在模块中常见的错误-以前产品测试中曾经发现的错误等, 这些就是经验的总结。还有, 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为0的情况。输入表格为空格或输入表格只有一行-这些都是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可选择这些情况下的例子作为测试用例。 四、因果图法 因果图法适用于描述对于多种输入条件组合的测试方法。(有多步输入操作) 根据输入条件的组合、约束条件和输出条件的因果关系,分析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它适用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涉及的各种组合情况。 例题:有一个处理单价为1元5角钱的盒装饮料的自动售货机软件。若投入1元5角硬币,按下“可乐”、“雪碧”、“红茶”按钮,相应的饮料就送出来。若投入的是两元硬币,在送出饮料的同时退还5角硬币。 分析: 输入条件:a 投入1元5角硬币 b 投入2元硬币 1 按“可乐”按钮 2 按“雪碧”按钮 3 按“红茶”按钮 中间状态:1 已投币 2 已按按钮 输出结果:A 送出可乐 B 送出雪碧 C 送出红茶 D 退还5角硬币 测试用例: 1)投币1元5角,按“可乐”按钮,送出可乐 2)投币1元5角,按“雪碧”按钮,送出雪碧 3)投币1元5角,按“红茶”按钮,送出红茶 4)投币2元,按“可乐”按钮,送出可乐,退5角硬币 5)投币2元,按“雪碧”按钮,送出雪碧,退5角硬币 6)投币2元,按“红茶”按钮,送出红茶,退5角硬币 输入组合:投硬币+按按钮 结果组合:送出饮料+退钱
如何编写有效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是一份关于具体测试步骤的文档,它描述了测试的输入参数、条件及配置、预期的输出结果等,以判断被测软件的工作是否正常。 设计、书写和执行测试案例是测试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测试案例通常由测试案例管理系统或工具进行管理。 测试用例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是软件测试全部过程的核心,是测试执行环节的基本依据。测试用例编写应该遵循的原则: 特性: 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应该具有较高的发现某个尚未发现的错误的可能性,而一个成功的测试案例能够发现某个尚未发现的错误,通常一个好的测试案例有以下特性: 测试用例不可能设计得天衣无缝,也不可能完全满足软件需求的覆盖率,测试执行过程里肯定会发现有些测试路径或数据在用例里没有体现,那么事后该将其补充到用例库里,以方便他人和后续版本的测试。 测试用例的信息有很多,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增删,一般来说一个优秀的测试用例应该包含以下信息: 这些信息建议可以由测试案例自动生成。 测试级别进行说明: 6.测试类型:功能测试、边界测试、异常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兼容测试、安全测试、恢复测试、安装测试、界面测试、启动/停止 测试、文档测试、配置测试、可靠性测试、易用性测试、多语言测试。 7.预置条件:对测试的特殊条件或配置进行说明 8.测试步骤:详细描述测试过程,案例的操作步骤建议少于15个。 9.预期结果:预期的测试结果 例如:假设目前测试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是否能正确发送短信给中国联通互联网关,测试用例的设计如下: (1)测试用例ID:TC000001 (2)测试用例名称:中国移动全球通手机用户成功发送短信给中国联通手机用户 (3)测试功能点:中国移动全球通手机用户成功短信给中国联通手机用户,中国联通网关返回成功的状态报告 (4)测试目的: A、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能否正确处理全球通用户发送给中国联通用户的短信; B、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能否正确处理中国联通互联短信网关返回成功的状态报告的情况。 (5)测试级别:基本功能测试 (6)测试类型:功能测试 (7)预置条件:各网关实体按照组网图中的关系连接好,各实体之间的连接和通信正常。 (8)测试步骤: A、中国移动全球通手机用户(13901000001)给中国联通手机用户(13001000001)发送MO短信,内容为“测试”,目的号码填为中国联通手机号码; B、中国联通互联短信网关把短信下发给中国联通用户成功后,给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返回一个标识成功的状态报告。 (9)预期结果: A、中国联通手机用户(13001000001)接收到了短信,内容为“测试”,源号码为中国移动全球通的用户号码(13901000001); B、在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上产生SMO话单,其中“短消息发送状态”填0(表示成功),“源手机号码”13001000001,“目的手机号码”为13001000001。 下面是一个完整的测试用例的模版:对一个全新的产品来说,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产品需求文档和产品模块之间的关系。然后需要从需求文档中书写与所有需求相对应的主路径测试案例和烟雾测试案例, 这个时候也同时会包括一定的基本路径测试案例甚至是详细测试案例。在这个时候,因为对产品没有直接的使用感受,书写测试案例要考虑面广而不要太过精细。继 续阅读产品功能定义文档,将所有的功能定义直接对应写相关的测试案例,这个时候,最好能够对程序的本身有一定的接触,加深对程序的了解,以便写出更好,更 全面的测试案例。最后,在实际测试中,还需要不断扩充,修改以前的测试案例,得到完整的基本功能测试案例和详细测试案例。如果对于一个已有一定或大部分案 例的产品来说,不管测试者是否本身熟悉这个产品,其主要的任务就是阅读,检查需求及相关的变更,然后对原有的案例进行理解,扩充和修改。这就是案例的重用 /复用。设计测试案例的时候,需要有清晰的测试思路,对要测试什么,按照什么顺序测试,覆盖哪些需求做到心中有数。测试用例编写者不仅要掌握软件测试的技 术和流程,而且要对被测软件的设计、功能规格说明、用户试用场景以及程序/模块的结构都有比较透彻的理解。 测试用例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测试需求分析从软件需求文档中,找出待测试软件/模块的需求,通过自己的分析、理解,整理成为测试需求,清楚被测试对象具有哪些功能。测试需求的特点是:包含软件需求,具有可测试性。 测试需求应该在软件需求基础上进行归纳、分类或细分,方便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中的测试集与测试需求的关系是多对一的关系,即一个或多个测试用例集对应一个测试需求。 2、业务流程分析软件测试,不单纯是基于功能的黑盒测试,还需要对软件的内部处理逻辑进行测试。为了不遗漏测试点,需要清楚的了解软件产品的业务流程。建 议在做复杂的测试用例设计前,先画出软件的业务流程。如果设计文档中已经有业务流程设计,可以从测试角度对现有流程进行补充。如果无法从设计中得到业务流 程,测试工程师应通过阅读设计文档,与开发人员交流,最终画出业务流程图。业务流程图可以帮助理解软件的处理逻辑和数据流向,从而指导测试用例的设计。 从业务流程上,应得到以下信息: A、主流程是什么 B、条件备选流程是什么 C、数据流向是什么 D、关键的判断条件是什么 3、测试用例设计 完成了测试需求分析和软件流程分析后,开始着手设计测试用例。测试用例设计的类型包括功能测试,边 界测试,异常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等。在用例设计中,除了功能测试用例外,应尽量考虑边界、异 常、性能的情况,以便发现更多的隐藏问题。 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划分、因果图分析和错误猜测,白盒测试的测试用 例设计方法有: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多重条件覆盖。在这里主要讨论黑盒测 试。在设计测试用例的时候可以使用软件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结合前面的需求分析和软件流程分析进行设 计: 功能测试:测试某个功能是否满足需求的定义,功能是否正确,完备。 适合的技术:由业务需求和设计说明导出的功能测试、等价类划分 边界测试:对某个功能的边界情况进行测试。 适合的技术:边界值划分 异常测试:对某些功能来说,其边界情况无法简单的了解或某些操作不完全是正确的但又是可能发生的, 类似这样的情况需要书写相关的异常测试。 适合的技术:由业务需求和设计说明导出的特殊业务流程、错误猜测法、边界值分析、内部边界值测试、 性能测试:检查系统是否满足在需求中所规定达到的性能,性能主要包括了解程序的内外部性能因素。内部性能因素包括测试环境的配置,系统资源使用状况;外部因素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等。 适合的技术:业务需求和设计说明导出的测试 压力测试:压力测试又称强度测试,主要是检查系统运行环境在极限情况下软件运行的能力,比如说给一个相当大的负荷或网络流量给应用软件兼容测试:测试软件产品在不同的平台,不同的工具,相同工具的不同版本下功能的兼容性。 4、测试用例评审 测试用例设计完成后,为了确认测试过程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有遗漏的测试点,需要进行测试用例的评审。 测试用例评审一般是由测试leader安排,参加的人员包括:测试用例设计者、测试leader、项目经理、开发工程师、其它相关开发测试工程师。测试用例评审完毕,测试工程师根据评审结果,对测试用例进行修改,并记录修改日志。 5、测试用例更新完善 测试用例编写完成之后需要不断完善,软件产品新增功能或更新需求后,测试用例必须配套修改更新;在测试过程中发现设计测试用例时考虑不周,需要对测试用例 进行修改完善;在软件交付使用后客户反馈的软件缺陷,而缺陷又是因测试用例存在漏洞造成,也需要对测试用例进行完善。一般小的修改完善可在原测试用例文档 上修改,但文档要有更改记录。软件的版本升级更新,测试用例一般也应随之编制升级更新版本。测试用例是“活”的,在软件的生命周期中不断更新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