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卦是什么意思,周易中的卦数是多少
周易八卦是什么意思?
两仪,是道教文化术语,在古典哲学中指的是“阴阳”,主要为黑白双色,乃大道之本。天地初开,一切皆为混沌,是为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为阴阳。《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四象指《易传》中的老阳,少阴,少阳,老阴,易传四象与星宿四象相互融合,青龙表少阳主春,白虎表少阴主秋,玄武老阴主冬,朱雀老阳主夏。四象又衍生出来了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八卦是中国古代道家的深奥哲学概念,来源说法:据说是古代汉族的阴阳学说,所谓“太极生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即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象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此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中国古代医学家们根据四象划分人体阴阳之气,并以此与人的生理特点和外表形态来解析人的个性类型。
广义的《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易经》分为《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由于《易经》成书很早,大约在西周时期,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因此春秋战国时代的人(孔子为代表人物之一)撰写了《十翼》,又称为《易传》,以解读《易经》。《易经》本是反映变化的哲学古书,长久以来被用随机数选取作筮辞用。
扩展资料
(一)两仪与经济
周易在经济上的重大启示,是阴阳两仪的动静观念。依据阴阳两仪的动静观念,人类经济活动总源头太极的第一个创化,是从消费者的主观价值中找出稳定合理的主观价值,其后分别有私有及公共消费财的后续创化。
经济学认为,一切最终财货都直接或间接充当生活欲望的手段,凡能满足人类生活欲望的财货便是具有效用。个体的消费理论及资产选择理论,即建基于此。经由交换交易,再加上交易市场竞争性的提高,可衍生出合理稳定的客观价值之创化。
客观价值不只可以适用于消费者与生产者等微观经济的测量分析,也能适用于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测量分析,宏观经济的客观价值,通常只是微观经济的直接叠加。
由一个国家经济活动价值流汇集起来所得到的产业关联价量模型合理的两仪解析,还可印证周镰溪《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的“太极动而生阳”。
此外,根据厂商的活动、经济环境对厂商无言的弱约定、及厂商对员工有言的强约定,经由就业与投资市场致中和之力的解析,也能指出中和是中华文化的分析观念,不只可以包容均衡,亦可以包容“为道也屡迁”之各种动因。
(二)三才与经济
《周易·系辞上》:“六交之动,三极(即天地人三才)之道也。”世界受天地人三才之主宰,因而三才是有意志、有意识、有感情的。要主宰就必须有精神作为,因此三才亦有为精神性万事之本的涵义。
经济学假设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所以每一位消费者追求主观直接效用的极大,就是精神性的天;但受到消费支出预算的客观限制,是精神性的地。
同理,社会集体消费追求社会福利的极大是精神性的天;但受到消费支出预算的客观限制是精神性的地。每一位生产者追求客观利润的极大是精神性的天,但受到生产技术限制是精神性的地。
若将消费活动的正而问题再视作天位阳交,政经领导下社会集体消费的正面问题视作人位阳交,生产活动的正面问题视作地位阳爻,然后联立起来,已十足展现出乾卦的卦象。
若再将消费活动的对偶问题视作天位阴爻,政经领导下社会集体消费的对偶问题视作人位阴爻,生产活动的对偶问题视作地位阴乏,然后联立起来,则十足展现出坤卦的卦象。八卦以乾坤象征天地,而定上下之位,这就是易经说卦的天地定位。
(三)五行与经济
《春秋繁露·五行对》论述,五行相生循环是一种生、长、养、收、藏的生产性循环。而由藏再到生,其实就是反者道之动。所以生产活动不与消费、投资活动合理连结,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活动因果循环。
易经卦象图详解 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的解释
《易》中的八经卦,两两重复排列为六十四卦。卦名是: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遯、大壮、晋、 明夷 、 家人 、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 既济 、未济。
词语分解
六的解释 六 ù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 技艺 ;.六经)。六欲 卦的解释 卦 à 古代用来占卜的符号:八卦。占卦。变卦(借指已定的事情又改动)。卦辞。卦义。 部首 :卜。
易经的八卦是指什么
八卦中国道家文化的深奥概念,是一套用三组阴阳组成的形而上的哲学符号。反映深邃的哲理解释自然、社会现象。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一"代表阳,用"- -"代表阴,用这两种符号,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平行组合,组成八种不同形式,叫做八卦。八卦象是指:乾、震、坎、艮、坤、巽、离、兑。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易经》所说的卦,是宇宙间的现象,是我们肉眼可以看见的现象,宇宙间共有八个基本的大现象,而宇宙间的万有、万事、万物,皆依这八个现象而变化,这就是八卦法则的起源。要想学习这个是个漫长的过程,想吃透易经不容易,要有韧劲。《易经》四大吉卦
易经中有六十四种卦象,每一种卦象都有着不同的吉凶祸福含义。其中有四种卦象是最为吉利的,我们称其为四大吉卦,即地山谦卦、山火贲卦、火地晋卦、火天大有卦。从上古时候起,人们就已经通过六爻八卦来进行算命了,后来衍生出了易经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中的每一种卦象都有着不同的含义,有的代表着吉利,有的代表着凶险,其中最为吉利的卦象要属四大吉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谦卦、贲卦、晋卦、大有卦等等。 1、地山谦卦:谦卦的上卦是坤地、下卦是艮山,山处于地下,意味着持卦之人为人谦逊谨慎、德行高尚,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低调地完成,未来在事业上的发展很顺利,在婚姻中也会和伴侣相处愉快,未来的身体健康和财运都不会出现意外变故。除此之外,谦卦也是六十四卦中最为完美的一种卦象。2、山火贲卦:贲卦的上卦是艮山、下卦是离火,山下有火,火照应山上,预示着持卦之人具有极佳的智慧,能知道自身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会为了浮华的外表而迷惑,在事业上会有很大的成就,在婚姻中会找到极佳的伴侣,在健康方面也懂得保养会长命百岁。3、火地晋卦:晋卦的上卦是离火、下卦是坤地,火在地上,意味着光明普照着大地,预示着持卦之人最近的运势非常好,总是会得到贵人相助,在事业上会获得升职加薪的忌讳,在婚姻上会经过媒人的介绍拥有一段美满的姻缘,在健康方面也会变得越来越好。4、火天大有卦:大有卦的上卦是离火、下卦是乾天,火在天上,预示着持卦之人会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者,并且领导者众人一起走向更好的未来,极具影响力和信服力,会成为很多人崇拜的对象。尤其是对于身处具有传播性的行业来说,持卦之人会有更好的事业发展。《易经》中上卦、中卦、下卦的含义是什么?
《易经》六十四卦中上卦、中卦、下卦分别都是哪些?其一、为什么要把卦分为“上卦、中卦、下卦”?在《周易》当中,是没有把卦分为上卦、中卦、下卦”的说法的。在六爻卦中,分上卦、下卦,是针对一个六爻卦的构成而言的。即下三爻为一个经卦,为下卦,也叫内卦。上三爻为一个经卦,叫上卦,也叫外卦。这显然与问题中所指上中下卦意思完全不同。但是,上赶赴主、中卦、下卦的说法,在少数预测运用中确实存在。其取意大致是说,上卦,为吉利或者大吉大利的卦。比如经:乾卦,因为其辞为“元亨利贞”,就有可能被认为这是一切通泰顺利,大吉大利的卦。被人认为是上卦。大壮卦,雷天大壮,震动,雷厉风行,有利于行动之象。但雷又为惊动不安。所以有人认为,这最多最个中卦或中上卦。习坎卦,因为讲洪水暴至,危险重重,因而被人认为下卦,甚至是下下卦。其二、把卦分为“上卦、中卦、下卦”是不严密的。这种分法,用了卦象,但以周易卦辞为主要依据。卦辞、爻辞吉,则吉;卦辞爻辞凶,则凶。全吉为上,次吉为中,再次为下。这其实不是很可取的。卦辞爻辞的吉凶,分量定等,成形后,也可能成为接受者的通说或共认。但它其实是模糊的。全靠理解者的人为衡量。卦者,时也,时者位也,位者有其势也,因势而施术则万事备。盖读卦解卦用卦,并非全用一个或基本上不是全用一卦之整体应象,而是究其过程与所求之事比类,得到行动的指导或提示,以使处于困惑中的求者有一点开示。当然其合理性或应验与否全看后续个人感受了。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是吉凶共存的。吉有大小,凶有急缓,这倒是存在。但吉凶总是互存而且互相转化。得一吉卦就吉么?得一凶卦就一定凶么?这可能造成误导。否极泰来,小来大往,大吉大利之时就可能是倒霉之时,困厄难解之时也可能是好运临头的前兆。学卦解卦不可几个字看死,否则既不符合变易之道,也可能反而使易卦失去指导作用。后人们也发明了很多起卦的方法,比如铜钱摇卦、竹签摇卦、奇门遁甲排盘等等,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和易经学说有着极大的渊源。那么摇卦是开始,拿到卦后我们到底怎么看才是关键所在,今天就以风地观卦为例,来教大家如何看卦,不管您有没有易经的基础,只需要按照这6个步骤,就会很轻松读懂卦意,熟练掌握后也会成为高手。第一步:在易经书上找出这个卦一个卦出来后,我们第一时间就要去翻开易经书,如果身边有易经卡片的就更好了。我们对照卡片上的内容,知道了这个卦的序号是什么,这其实还是一个强化记忆的过程。比如风地观卦,风为巽,序号是5;地为坤,序号是8,那么风地观就是58号。第二步:看卦辞和爻辞卦辞是这个卦的主纲领,而爻辞代表着身处这个卦中,每一个阶段的变化。卦辞是大概的方向,是全面的,而爻辞是细节到每一个环节,如果安身立命,明哲保身。比如风地观卦,卦辞是“盥(guàn)而不荐。有孚颙(yóng)若”,意思是说祭祀前要洗净双手,献上祭品的时候要时刻保持恭敬和虔诚的模样。这个卦说得很显然是礼仪之道,引申出来的含义就是人际关系的来往,再深一点就是要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预见未来的能力,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准备。观卦的六个爻辞每一个都需要看一遍,然后摇卦的时候如果有动爻,我们需要仔细看动爻的爻辞,因为天机隐藏于动爻中。第三步:看卦象卦象,就是卦整体的象征,易经分为象数理占四门学科,而其中的象,就是看卦象的意思。看卦象需要有很强的想象力,要不拘一格地考虑问题,不要墨守成规,思维保守之人看卦象就会觉得没有想法。比如风地观,上面是两个阳爻,下面是四个阴爻,阳爻在上,好比是两个大人,而四个阴爻在下,就代表了四个小孩,小孩子渴望快点长大,而大人却希望自己回到童年,彼此互相观望、互相羡慕。当然那两个阳爻也可以代表大国风范,而下面的阴爻代表瞻仰大国的小国,上面的阳爻代表阳刚、君子,而下面的阴爻代表着臣子、小人。第四步:看卦数卦数,就是卦变幻的规律,比如风地观卦,他的卦数是逐渐加剧的,从一开始的阴爻,逐渐转换成阳爻,这个过程是不断地变换,到了九五的时候,就真正变成了君子。第五步:看卦中的互卦和错卦学习易经,需要用乾坤两个卦来对照着看,观卦,其实就是乾卦的下面四个爻变动,也是坤卦的上面两个爻变动。乾卦最下面的爻由阳变阴,代表阴盛阳消,但是坤卦刚好相反,又是阳盛阴消,如此一来就发生了很多妙不可言的关系,需要我们去感悟。互卦就是卦中藏卦,比如风地观,里面有艮卦,也有坤卦,还可以互出一个剥卦,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到的。第六步:最后看动爻如果有动爻,一定需要详细地观看。卦分为上卦和下卦,上卦代表外,下卦代表内,如果动爻在上卦,则是外部的事物在发生作用,而动爻在下卦,说明内部的事物起着主导作用。
《易经》:何为“卦”?读完涨知识了
据《易辞》的说法,八卦由包牺氏所创,并推演成《易经》这一套系统。 那么,何为“卦”呢?或者说,包牺氏推演八卦的依据是什么呢?其实所谓“卦”,据《说卦》的说法,即: 大意是说,“卦”指的是挂起来之意,其目的是给人看。 进一步的说,在上古包牺氏所生活的时代,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字,于是人们只好用结绳的方式来记事,正如《易辞》中讲“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的一样。关于结绳记事,汉代经学大师郑玄如此谈到,即:郑玄认为,在上古时期,人们在绳索上通过系结的方式来记事——有大事就打个大结,小事则打个小结。言外之意,古人记事的方法就是结绳,并将结好的“绳结”用表示各种“物”与“事”,以方便人们对于不同之物与事进行识别。 而带有“绳结”的绳,就称之为卦,若有八条这样的绳索,就是八卦。 甚至可以说,“卦”这种方式是上古时期使用,而后世之人则将其简化为“书契”,这就是“上古结绳记事,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的道理。所谓“书契”,就是在木片上书写(文字)或契刻记号(图形)——上古时期,由于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字,只好将结绳的方式抽象为符号,后来由于图形与文字的出现,才开始刻在竹片或木片之上,而把这些竹片或者木片用绳子穿起来,也就成了册。 由此可见,无论是“书契”还是“册”,都是古人用于记事的工具,都是从结绳记事演变而来——“卦”其实才是“书契”与“册”最初的形态。所以,“包牺氏始作八卦”这一说法,至少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八卦”图形,包含有从上古人们结绳记事以来认识天地万物的经验,二是“八卦”是包牺氏对于“王天下”之后的实践总结。 正是基于这样的基础,“八卦”才能成为《易经》的源头。 因此,所谓“卦”,经过历代先贤的推演与完善之后,早已不再是上古时期时,仅用于记事那么简单了,而是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甚至可以说,“卦”其实是上古以来,诸多经验与智慧的高度总结。而这才是我们今天为什么仍需要研究“卦”的真正原因,也是“卦”这一概念的真正本义。 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论语》《庄子》《坛经》《道德经》《暂坐》《红楼梦》《金瓶梅》《废都》《自在独行》《人生哲思录》《柏拉图如是说》《史记》《王阳明全集》《华严经》《大学》《礼记》《天道》《孙子兵法》《王弼集校释》《周易》《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