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的经典智慧语言,周易和易经先看哪本
易经精华句子有哪些?
易经精华句子:
01、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善行不积累不足以成就美名,恶行不积累不足以灭亡自身。
02、君子藏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子有才器在身,等待时机而行动,哪里有什么不利的呢?
03、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尺蠖毛虫回缩身体,是为了求得伸展;巨龙长蛇冬眠潜伏,是为了保存自身。
04、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天下万物,目标相同而有不同的途径,道理一致而有百样的思考。
05、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事物发展穷极就会发生变化,变化就能开拓畅通,畅通就可以长久生存。
06、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焉。
阳刚与阴柔相互推移,变化就在其中了。
07、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文字不能完整地表达语言,语言不能完整地表达心意。
08、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
上天辅助的对象是顺从天地之道的人,人间辅助的对象是讲究诚信之道的人。
09、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劳苦而不自我夸耀,有功绩而不自认为有功德,这是非常敦厚的态度。
易经的人生智慧:什么是合理的需求?为什么合理才会长久和快乐
世界上没有人主张纵欲,也没有人喜欢禁欲,如果人一点欲望也没有,那就已经不是人这个物种了,所以节制欲望掌控自己合理的需要才会快乐,如果欲望太多那是不可能满足的,欲求不满,人就容易有苦难、抱怨、争夺,因为得到什么也就意味着你要失去什么,你看那些赚大钱的人,有几个是能安心享受生活的呢,他们为钱所累,只能越来越忙,一直到觉得差不多了,准备放下的时候才能轻松一些。 易经中的需卦,讲的就是等待,我们做任何事情并不会马上看到结果,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呈现,这个道理如果让小孩在童蒙的时候就知道,那么小孩才会更容易有耐心,你把他需要的任何东西都准备好了,直接放到他的嘴巴上,那他只会觉得想要什么东西都会很容易,这会降低一个人的挫商和耐心,忽略了得到他的过程,需要大人的精心付出,就会造成小孩难有感恩之心,所以不同的年龄,最好还是根据小孩的接受程度让其自己去承担自己要去做的事情,大人请勿代劳,总代劳这对大人和小孩都不是什么好事。 我们在寻求自我满足的过程当中,一个人有没有恒心是很重要的,恒心主要也是专注力,很多专家讲的心流体验大概说的就是这种,当你做某件事时全然的投入而忘记了时间,这就是入道了,如果你还未找到让你能产生心流体验的事物,那么你是有缺失的,没有这样的体验,人就很难真正专注用心的去做某件事,如果不能专注用心的去做事,那么任何事情就很难去做好。 经历过高考的人,我相信学习能力都不差,如果走出大学却很久没有拿起出本了,这很大可能是你还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这样的你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各色的诱惑而失去自己,也容易因为没有专注想要做的正事,而没有耐心,让自己的脾气变得暴躁,进而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所以想要让自己变得优秀,不妨先学习一下找到自己想要专注做的事情吧!这会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在任何时候都比较有节制的人,懂得只取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懂得不随便开口,不随便答应别人也不会失信于人,你看他到哪里都会很受欢迎,大家都喜欢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一个很贪心的人,反而谁看到了都害怕,可见一个人如果给人只要沾染上就要吃亏的想法,这是很难立足与发展的,知道的人都想避而不及。 有一种人因为从小生活贫困等各方面原因,遇到欲望的诱惑总有一种不要白不要的观念,虽然他们知道贪小便宜吃大亏,却屡屡在自己无法更改的这种认知里前行,他们到商店里只要看到大清仓,各种便宜大甩卖不管自己需不需要,就想抢购,人们的这种心理在各种购物节当中也是屡见不显,可是很多的东西买回来之后又发现尺寸不太合适,质量也不太好,于是就摆在那里,一摆就是摆一大堆,这就是典型的当时你认为是需要的,结果拥有过后发现自己并不需要。 这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你自己的元是蒙蔽住的,元就是自我的限制,亨就是要明白该要不该要,做一个深入的判断,其实避免这样的错误,首先树立险在前的观念,认清楚艰难险阻,没有什么事情是好做的,也就不乱做了。 归根结底又回到了道德经所讲的清净无为的状态,意思就是尽量避免给自己找麻烦,那就不要乱做事,当你明白了相通的道理,并能践行去做时,就更懂得了等待的意义,做任何事情也就心平气和了。 我们现在不会生活,主要的原因就是不会等待,没有静的观念,静和无聊是有区别的,无聊的人内心是空虚的,只会一心想向外去求得新鲜刺激的事物,而喜静又懂静的人,内心的丰盈的,他们能够在静的时候时刻审视自己内心的需要,在等待的时候有十足的耐心。 讲一个很浅显的故事,中国有一个特别有名的物理学家叫做李政道,他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在写完自己论文的时候,给自己补了一卦,是需卦,这就是要等待的意思,懂易经的都知道如果审的越快越危险,审的越慢反而有成事的机会,对于大事更应该如此,与其空等,倒不如静下心喝喝茶,先好好生活,让事情顺其自然一些,这个等待的时间会相当的愉快。 这个故事讲的道理就是不问吉凶,遇事只需耐心等待,有问题去克服就好了,这个道理并不是说卜卦有多灵,而是从智慧的角度去理解卦,就会发现问吉凶的往往是心态不好的人,不问吉凶随卦意学卦慧的人往往更高明,因为即使是大凶,那也是命数,该来的躲不过的,看卦也是了解自己的一种工具罢了,为了请所谓的高人去花高价消灾解惑,这都只是掩饰自己内心的空虚,钱更可能是不义之财,那折腾了一圈又都没了,这不就是自作自受嘛。 除此之外需卦还讲了什么是必须,比如你赚了大钱,钱都是从哪里来的,你有没有尽到回馈的责任,你想收获智慧,想要回馈自己漫长的求学生涯,想要有事业的发展,有需是好事,可是需不能乱需,需是你付出了什么,想要得到的合理回馈。 必须是我们必须要尽到的责任,你只想到我要这样,我要那样,别人看都不看,这只是小人之心,得也永远是小利,君子之心不喜欢垄断,喜欢分享,胸怀广大,心里装着别人,别人心里才会装着你,这不是仇富,而是一种更智慧的心态,这样的心态可以让你避免很多的大麻烦,让人知道你是懂的回馈的人,才能给你更多。 最近某网红一下子查出要交税十几个亿,她固然有自己的价值,很努力工作,可是当你占有某项资源太多时,首先应该问问这些资源是谁给你的,没有亿万网民的购物买单,没有平台的推波助澜,没有这个时代的机会铸就,你在努力也赚不了那么多钱的,所以由此及彼,还有多少个收获巨额财富又没有作出应有回馈的人,这个时代在逐渐让这些人逐一浮出水面。 对于同样的事情,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差别只在是否得当,却千差万别,为什么你做事特别累,而别人做事特别容易,区别就在于你不懂得合理需求的道理,合理的需求从别人看你的眼光就可以看出,如果一个人总是让别人看不顺眼,这个人即使富可敌国其自身也有很大的责任,一个人引起别人的嫉妒,你自身也是有相当的责任的。 主要指富而不仁,富是好事,人家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走正道获得的财富有什么不可以,只要仁就好了,仁主要是思考钱从哪里来,是多少人给予自己的帮助,既然你通过别人的帮助而有所收获,那么懂得分享,让更多的人知晓财富的认知智慧,这就是仁,富不过三代,就是一代把太多的财富享受光了,所以下一代也就成了败家子,当一个人懂知足,知荣辱,合乎礼仪,才会产生需卦的正面意义,合理的交互自然会生生不息。 当人心不足蛇吞象出现以后,就成了需卦的反面,因为自我的需要暴露出来,自己不合乎礼仪的一面,只想侵占所有利益而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你的人格就会破产,当你微不足道的时候看似是小事,但是你这样的人格破产,只会永远成为微不足道的人,这也就成了大事,让人小看而远离。 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生而比万物更有智慧,自然是要学会驾驭万物,但是想要拿捏万物到合理的程度,这不仅需要智慧,也需要爱心,智慧是把握合理,爱心是心有万物,我们才配当万物之灵。
易经中最有智慧的几句话,你知道吗
易经中最有智慧的几句话,句句含有哲理:1、一阴一阳之谓道。语见《周易·系辞上》。易经认为,事物都由阴阳两个方面、两种力量,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废,构成事物的本性及其运动的法则。无论自然、人事,都表现比道。易经是中国哲学的源头,是中国人文化心理的渊薮,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行为指南。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易经中关于人生哲学最著名的名言警句。自强才能自立,自卑必将自败,宽容别人必然前途宽广。易经告诉我们,要对自己要求严一点,要自强不息,对别人厚道仁义一点,宽容是人类的美德。3、生生之谓易。时时有新的东西产生,这就叫做“日新之谓德,生生之谓易”,所谓“日新”、“生生”就是不断变化,更新。“生生之谓易”说的就是《易》实质是揭示生命的“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道理。这句话常常和“天地大德曰生”一起使用,主要是说明天地万物无时无刻都处在运动发展之中。在人事来说,生,就代表着希望。古人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4、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强调变通。易经认为,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说明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在人生哲学上,易经告诉我们,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权衡利弊懂得变通,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所以南怀瑾先生说,再穷无非讨饭,不死终会出头!5、日新之谓盛德。日日增新变化不息,叫日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被刻在商汤王洗澡盆上的名言,它告诉我们,假如今天把一身的污垢洗干净了,以后便要天天把污垢洗干净,这样一天一天的下去,每天都要坚持。引申到人生哲学上,我们每个人要对自己的精神和道德进行洗礼,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古希腊哲人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好玩的国学说,每天给自己的精神洗个澡吧!6、履霜坚冰至。踏上秋霜,就应该想到寒冷的坚冰必将来临。智者可以从一叶而知秋,愚者偏偏一叶以障目。易经告诉我们,应该仔细感知事物的发展变化,做到未雨绸缪, 才能防患于未然。7、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天下有平坦的大路,就有陡峭的悬崖,有前进,就会有往复。在人生哲学上来说,易经告诉我们,天下之事没有一帆风顺的,当你攀登上峭壁,前面也许就是一马平川,当你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接下来也许就是喝凉水也塞牙的倒霉。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8、中行无咎。中行,指中正,行中道。无咎是指没有灾祸。易经告诉我们,凡事要行得正坐得直,不要过头走极端,也不能不及,这样人生才没有灾祸,这与孔子的“过犹不及”和朱熹的“不偏不倚”有异曲同工之妙。《易经》的人生启示
导语:凝聚着中国古圣先贤古老智慧的《易经》,曾长久地被误解为一本算命的书。那是由于《易经》源自远古,又是以一些虽然简单但很难记住的符号所组成,所以大多数人很难读懂,只好敬而远之。而某些略知一二的人,则利用《易经》去算命。实际上,《易经》作为群经之首不仅昭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而且是一部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那么 《易经》对我们的人生到底有哪些重要启示呢?第一启示:养精蓄锐把握机会-----学会定位《易经》告诉人们,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定位是不同的,而又是承前启后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因而又是不能超越的。人生的路虽然是曲折的,但我们还必须得按部就班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头走起,该受的苦你必须要受,该喝的蜜你必须要喝,不可越雷池一步。 第二启示:心有乾坤神闲气定----戒除浮躁 当人们浮躁的时候,应该想想那浩繁飘渺无穷无尽的宇宙,为什么它能够数亿年的时间仍然坚守着自己的法则,遵循自己的规律不动摇。 第三启示:锲而不舍奋发进取----磨掉幼稚 如果说一个成年人很幼稚,就不是那么好听了,多少有点讽刺的意味。说明他(她)不懂事理,不辩是非,不通达。说重一点就是他(她)很傻。 第四启示:目标明确果断前行----战胜疏懒 要找聪慧者,要找我们的“启蒙”老师作为指导,而不是“启蒙”老师来找我们,如果“启蒙”老师指出我们的缺点和错误,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去改正。 第五启示:等待时机慧眼明察----走向成熟 等待是一种智慧。等待是一种积蓄。等待是一种信念。人们之所以等待,是因为时机还没成熟。 第六启示:冷静反省心安理得----避免争执 我们必须学会反省,当我们做事之前反省了,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办事才能得心应手,即使遇到挫折由于预先考虑的明白,心里也会有准备,不至于最后会把事情办咂,甚至走向歧途。当我们做事之后反省了,从中得到经验教训,就可以为以后的成功铺好路。 第七启示:伸张正义宽厚仁慈----化干戈为玉帛 国家出师有名,惩恶扬善,是为了伸张正义,为天下人谋福利,这是大义;同样一个人也能出师有名,而这个“师”就是“小师”。就是人们心中的正义之道,就是做正义之事,这个义也是小义。 第八启示:相亲相爱和平共处----赶走孤独 爱需要相互帮助,爱需要相互依靠,爱需要理解,爱需要交流,爱需要磨合,爱需要缘分,爱可以赶走孤独。 第九启示:以退为进蓄势待发----鼓足干劲 提起以退为进,我们不禁想起卧薪尝胆,忍辱负重,胯下之辱,退一步进两步这些先人们留下来的典故。最有代表性的,要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故事吧。这种海阔天空表示让自己有更多的回旋余地。 第十启示:奋勇前行坚持真理----靠近成功 成功固然是每一个人所向往的,但成功的前提必须奋勇前行坚持真理,没有奋勇前行,成功只能是一个泡影;没有坚持真理,成功只能与我们背道而驰。 第十一启示:善于沟通诚信待人----增进了解 要沟通必须诚信待人,将心比心。沟通缺少了真诚,一切都会变得虚伪,一切都没有意义,一切交流都因没有力度而难以让人信任。 第十二启示:顺应自然顺水推舟----懂得顺从 当命运要在你面前降下灾难时,不要悲观,不要失望,要坚强,也不要过多地去苦恼,苦恼没有用,要保持平常心,要顺应自然,要懂得有容乃大的道理,只有这样你才能够让自己的身心放松下来,更理智地去处理路边的荆棘和杂草。更快乐的去从容面对一切。 第十三启示:和睦相处平易近人----融入团体 我们常说,要想做事,首先必须会做人,只有把做人放到第一的位置上,我们的事业才能够蓬勃发展。而做人就是讲究人缘,要想有人缘,就必须与团体打成一片。而要想融入团体,就必须积极主动地与他人沟通交流,了解他人的心声,想他人所想,助他人所难,方能得他人之心。 第十四启示:柔顺谦逊精中求细----稳妥操办大事 古人云:“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又曰:“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所以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第十五启示:谦虚谨慎虚若怀谷----切忌得意忘形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里,人们的心越来越浮躁了,浮躁就会让人变得得意忘形,得意忘形我们就会失去很多。为了让鲜花常伴于我们身边,让事业不断前进,让我们从现在就开始谦逊谨慎,虚怀若谷吧。 第十六启示:有备无患奉献爱心----分享快乐 世界是美好的,当我们以微笑去面对世界时,我们征服了世界;创业是艰辛的,当我们以微笑去面对创业时,我们成就了创业。创业是一种分享,一种付出。付出是一种爱,爱是快乐的,快乐需要微笑。微笑,没有沮丧,也没有失败,只有进步,只有成功。 第十七启示:随机应变开阔视野----灵活变通 要学会相互沟通,相互促进,不断拓宽视野。没有开阔的视野,没有长远的眼光,就会跟不上时代潮流,就会守旧,就会落后。 第十八启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冷静纠正错误 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别人的赏识,期待着社会的肯定,期待着自我价值的确认,这是一种积极的动力,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都应该有明确的针对性,要就事而论,不能大而化之,不能空洞。 第十九启示:智慧感化德行育人----因势利导 教育人或者管理人都要以理服人,以智慧来感化,以智慧育人,坚持中庸之道,利用因势利导的方法教导人,从而取得人们的信任或尊重。 第二十启示:审视自我观察别人-----完善自我 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要想了解自己,必须审视自我,经常反省自我。经常审视自我会让自己更能够认识自我的不足和错误,从而改变自我,提升自我。(结束)《易经》的智慧: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易经·系辞》: 意思是:乾为天昭然运行于上而昼夜攸分,是容易让人了解的,坤为地浑然化为万物,是以简易为其功能的,容易则易于知解,简易则容易遵从。 这句话的智慧在于,它告诉人们处世的法则,可惜的是,即便看了解释,很多人依然不懂这句话的意思。 其实,大道至简,越是玄妙的道理越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这句话用五个字就能概括出来: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想要更好的做下去,简单来讲就是“知道而易行”,看透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把事情顺利的付诸实践。 如何“知道而易行”? 分两个步骤: 如何探索出事物的本质? 事物分两种:“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 不断地问向上“为什么?” 比如, 为什么疫情屡禁不止? 因为病毒变异。 为什么病毒变异? 因为病毒依然存在。 为什么病毒依然存在? 因为有人得了新冠病毒。 为什么有人得了新冠病毒? 因为被传染上了? 为什么被传染上了? 因为国内在防控,国外防控不到位。 为什么国内防控到位,国外防控不到位? 因为国外人的思想意识不一样。 ...... 其实,向上问到这里就行了。 很多人问,什么时候疫情能够过去? 关键不在于疫苗,而在于人的意识,疫苗只能解决既有的病毒,无法解决新变异的病毒,但从人的意识着手,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比如,全球一体化防疫,全世界的人用同种方法去防疫,病毒很可能就会被解决掉。 但是很多国家在实行群体免疫,这种思维方式不同,就导致了防疫方法不同,造成的影响也就不同。 很多事情一直在变,而且没有规律可言,这种事情无法用向上追问“为什么”的方法,怎么办? 《道德经》说: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意思是:塞堵住偏私的孔窍,关闭虚妄的门径,任何违背自然之道的都将在碰撞中失掉它原有的锐气和光芒,当我们一层层去掉它表面纷杂的荣光,才会发现它们像尘土一样,蒙蔽着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知。万物会变成最初本真的样子,这就是“玄同”。 你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在事物发展的相互碰撞中,你能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慢慢地就能窥探出事物的本质。 当你完成了第一步:看透事物的本质,这是接收信息的过程,接下来就要输出为行动了。 很多人觉得,有的事情太大了,太繁琐了,怎么办? 首先要克服贪欲,不要想着一口吃成胖子,不要怕麻烦。 做事要一步一步有条不紊地进行。 《道德经》说: 天下的难事,一定要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要从细微的部分开始。 当你行动起来,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很多人的问题在于想得太多,做得太少,行动力太差。 在不断地实践中你会收获更多的反馈和感悟。 你的思维慢慢地也就理顺了。 希望你能细细品味,“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之中“知道而易行”的智慧。
易经经典句子
易经经典句子
易经经典句子,《易经》是中华经典传世之名著,是中国古代一部神秘的著作,因为流行在周朝,所以叫《周易》,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与品读。下面是收集一些易经经典句子,欢迎阅读!
易经经典句子1一、上九,亢龙有悔。
译文:上九天,龙飞的过高,必将造成后悔之事。
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文:天道的特点是永远不停的运动变化,谁也不能阻挡,君子要效法天道,自立自强,奋发向上,永不松懈。
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地的气势厚实温顺,君子应效法大地以深厚的德行来包容万物。
四、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坤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译文:身居高位而不骄傲,屈居人下而不忧愁。所以说自强不息而又随时反省,虽面临危险而无灾祸。
五、同声以相应,同气以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
译文:同样的声调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息能相互吸引。水往低温的地方流,火往干燥的地方烧,云随龙而出,风从虎而现,说明天下万物都是亲附同类的。
六、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译文: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讨论来明辩事理,用宽厚的态度处事,运用仁义来行事。
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缺。
译文:长期做好事的家庭,福址定会传到后代;长期不会好事的家庭,祸害一定会害及子孙后代。
八、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译文:劳苦功高而又谦逊的君子,得到了百姓的敬服。
九、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译文:昏昏沉沉的贪图在自在安乐上,这种局面怎能长久保持下去呢?
十、同人于宗,吝道也。
译文:团结限于宗族内部,说明走的道理令人惋惜。
十一、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辩物。
译文:天与火在一起象征团结,君子因此要分析各种人的是非善恶,辨别事物的差别同异。
十二、《象》曰:饮酒濡道,亦不知节也。
译文:《象传》说饮酒弄得满头是酒,说明放纵没有节制。
十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译文: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会形成一股锋利得可以切玉断金的力量。
十四、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译文:意气相投的言论,其气味就象兰草那样芬芳。
十五、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译文:书面文字不能完全表达人的语言,而言语也不能完全表达人的思想。
易经经典句子2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选自《周易·系辞下》。
【释义】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2、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选自《周易·同人卦第十三》。
【释义】禀性文明而又强健,行为持中正直而又互相应和,这就是君子的.正道。只有君子才能沟通天下人的意志。
3、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周易》临卦象传。
【释义】君子因此花费无穷的思虑教导百姓,发扬无边的美德容纳养育民众。
4、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释义】自己所处的地位高但不因此而骄傲,当地位低下或境遇不佳时,不为此而焦虑。
5、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周易》否卦象传。
【释义】天地不相交合,象征“否(pi)闭”;君子因此以节俭为德,避开危险,不可追求荣华,谋取禄位。
6、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释义】仁慈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
7、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选自《易传·系辞上》。
【释义】人因类别不同而相聚,各种事物以群体有别而区分。
8、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选自《易经系辞上》。【释义】一阴一阳的运行变化称之为道,人从天道变化中得到了善,人性使天道赋予人的这种善得到完成和显现。
9、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释义】天道是阴阳结合,宇宙万物均由阴阳两种元素、气氛构成。我们生存的环境是刚柔结合,山是刚,水是柔,山水自然非刚即柔。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仁义是第一位的,讲仁义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否则就要被淘汰。
10、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释义】大人的德性,要与天地的功德相契合,要与日月的光明相契合,要与春、夏、秋、冬四时的时序相契合,要与鬼神的吉凶相契合。
易经经典句子3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点评:天体的运行,从来不受外界干扰,一直都没有停息过。作为君子,也应该具备上天的这种精神,无论顺境逆境,都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点评:大地滋养万物,毫无声息,容纳百川,却从不傲慢。君子应该学习大地的这种品格,包容、忍让、谦虚、仁慈,不以德自居,永远把自己摆在最下面的位置上。
三、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点评:一个君子要具备的四种基本素养:一是爱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学问;二,有不明白的要多问,勇于向人请教,这样才能明辨是非不糊涂;三,要有宽广的心胸,能够接受容纳别人;四,要以仁爱之心对人,对事,对待天下万事万物。
四,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点评:人在顺利的时候,往往容易变得懒惰,认为会一劳永逸,察觉不到世事的变化,最后导致失败。只有在遇到困顿的时候,才会穷则思变,与时俱进,然后就会豁然开朗,通达无碍。这个世间本来就是无常,一直处在变化之中,所以,只有懂得变通,随着世事的变化,不断的调整自己,才能天长地久。
五、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点评:夫妻两人如果能够同心同德,家庭就会幸福美满;一个公司,一个单位,如果大家都能齐心协力,公司就会越做越大,事业兴旺;一个国家、民族如果能够团结一心,就天下无敌。道理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很难,就算夫妻、兄弟,真正能同心同德的,也不多见呀。
六、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点评:对生死来说,每个人都是一样,最后都是一个死,只是从生到死的这个过程不同;想做成同一件事,一百个人可能就有一百种想法,但结果也是一样的。这个世界其实很简单,只是因为每个人的思想不同,看起来才这么复杂。所以,人要看得长远一点,不要只看眼前,到最后分不清孰轻孰重了。
七、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点评:凡事都是由量变到质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要因为行善没有善报,就不做善事了,那是因为你积累的善行还不够;做了一次恶事没被发现,也不要抱着侥幸心理,那也是因为时候还没到,还没达到量变的那个点。
八、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点评:道理也很简单,但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做到。见到善人善行,我们一般不是学习,而是嫉妒,甚至搞阻挠破坏;别人发现我们的过错,往往不但不去悔改,反而会找各种借口为自己开脱或者掩饰自己的错误。
九、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点评:身居高位,却不骄傲;地位卑微,却不忧虑。这也是君子应该具备的基本德行,尤其在穷困潦倒的时候,更要有“不为三斗米折腰”和“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才是君子必备的气节。
十、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点评:君子应该低调处世,虽然很有才华修养,但绝不张扬,不会到处卖弄,他只会等待时机成熟的时候,才把自己的才华展现出来,为社会大众服务,这样就不会遭遇失败。这和我们现代人的观念正好相反,现在的人就喜欢到处张扬,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所以现在那些名人就跟走马灯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看着挺热闹,但没有几个长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