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爷的领导是谁,财神爷到底是谁
过年的时候会贴财神爷的像,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财神?
赵公明、关羽、比干他们都是真正的财神,只不过职责不同。在张贴财神爷的画像时,需要根据他们所代表的职责进行区分。例如赵公明由于在《封神演义》中被封为了“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 ”这个职位虽然不是财神,但他手底下管理着所有负责钱财有关的神仙,所以赵公明的职位就被默认为“财神爷”了。
鉴于赵公明的职位是掌管着所有负责钱财的神仙,那么他自然是财神中的老大,所以在大堂中要拜财神,需要拜的是赵公明,而不是其他的财神。
关羽被列为财神,是民间的商人希望借助关羽的义气、正义来剿灭一切黑暗的手段。在古时候商人行商经过各种山林绿林,里面多多少少经常会有打家劫舍的强盗土匪,所以商人们就供奉关羽,希望关羽能够保佑他们,为他们惩奸除恶。到了现代虽然说不至于在大马路上被人打家劫舍了,可是不平的事还是会有的,所以人们依然秉承着关羽正义的形象来拜他。所以要拜关羽的话,则是需要在商铺等做买卖的地方,而不是放在家中。毕竟人在外面做买卖,关羽在家里想保佑你也保佑不了……
比干由于被纣王挖走了心肝,于是世人就认为比干是一个绝对不会贪心的人。因为他连心都没有了,就从根源上杜绝了贪心的可能性,于是被世人拿来镇守仓库。仓库不是存放货物的仓库,而是存放金钱的金库。所以拜比干放在大堂和商铺中都是没有用的,放在大堂中没有招财的效果,放在商铺中他也不会武,无法惩奸除恶,拿来管理金钱是最适合的了。
综合而言,诸多财神都是真正的财神,只不过各司其职,职责都不同,所以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
中国的财神爷有那几位
中国供奉的财神主要有七位,分别是:端木赐(文财神)、范蠡(文财神)、李诡祖(文财神)、柴荣(君财神)、关公(关帝阁)、比干(文财神)、赵公明(武财神)、刘海蟾(准财神)。财神爷倾注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寄托着安居乐业,大吉大利的美好心愿。
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户户悬挂财神像,希冀财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吉,象征平安;利,象征财富。
人生在世既平安又有财,自然十分完美,这种真切的祈望成为人们的普遍心理。求财纳福的心理与追求,充分反映在春节敬祀财神的一系列民俗活动中。
扩展资料:
民俗特色-迎财神
除夕之夜,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吃饺子(饺子象征财神爷给的元宝),吃罢饺子彻夜不眠,等待着接财神。“财神”其实是印制粗糙的财神像,此财神像用红纸印刷而成,中间为线描的神像,两旁写着“添丁进财”、“祈求平安”的吉利词语。
“送财神”的是一些贫寒子弟,或街头小贩,他们低价买来财神像,穿街走巷,挨门挨户叫卖:“送财神来喽!”户主绝不能说“不要”,而要客气地说:“劳您驾,快接进来。”几个铜子就可买一张,即使再穷也得赏个黏豆包,换回一张。
一个除夕夜,有时能接到十几张“财神”,这是为了讨个“财神到家,越过越发”的吉利。这种习俗在中国民间一些地区仍在延续。春节期间一些乞丐到村里挨家挨户乞讨钱财,主人施舍给他们钱财后,他们就在主人家门口的墙上贴上一张财神像。
据记述,旧时苏北张家港周围贴财神的习俗:他们用黄纸刻上财神图案,去人家门上张贴,贴时口中念念有词,其词曰:“财神贴得高,主家又蒸馒头来又蒸糕;财神贴得低,主家开年好福气;财神贴得勿高勿低,主人家里钱铺地。”主人则答曰:“靠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各路财神
财神是谁
赵公明,,比干,,范蠡。。现代人视,关公为财神。。。。财神有哪几位
财神有3位,介绍如下:1、正财神赵公明。姜子牙奉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龙虎玄坛真君,简称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这四位神仙,专管金银财宝,迎祥纳福,商贾买卖,因此被人们奉为财神。2、偏财神。又叫五显财神,是流行于江西德兴,婺源一带的民间供奉的财神,在《铸鼎余闻》中记载,这五位财神原为南齐时期的柴姓兄弟五人,老大叫柴显聪,老二叫柴显明,老三叫柴显正,老四叫柴显直,老五叫柴显德,这兄弟五人本是猎人,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所以在他们去世后,当地人们尊他们为神仙,因其名字中都有个显字,所以称为五显神。3、文财神。文财神在中国民间所指的很多,最主要的有三个,一是范蠡,二是李诡祖,三是比干,范蠡,是春秋楚国人,帮助越王勾践兴越国,灭吴国,功成名就后急流勇退,化身布衣百姓,后来三次经商成为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成为我国儒商之鼻祖。李诡祖,三国时期魏国山东人,在魏孝文帝时任曲梁县令,清廉爱民,为民造福,并且把自己的俸禄都拿出来救济穷人,所以在他死后,老百姓就立祠纪念,到后来唐明宗时期封为神君增福相公。财神的含义:财神在中国道教中是主管世间财源的神明,中国民间习俗中,除夕是春节中最热闹的一天,除夕之夜人们吃罢饺子,彻夜不眠,等待着接财神,有人还送财神上门,到了初二还要祭财神,现在,以正月初五日迎财神最为盛行。祭祀的财神分文财神和武财神,武财神赵公明,关公等,文财神为比干,范蠡等,除此以外,人们信仰的财神还有五圣,柴荣,财公财母,和合二仙,利市仙官,文昌帝君,活财神沈万三等,其中文武财神,五圣的信仰最具广泛性。财神的老大是谁
财神是使人招财进宝,可以使人发财致富的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养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户户都要悬挂财神像,在显要位置张贴“财神到”的年画,而且人们见面的时候还要相互祝愿说一些“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祝语。祈求财神保佑一家人生活富足,是每一个百姓的愿望。供奉财神,反映了人们对富足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是新年到的时候,人们更加希望财神能够降临自己的家中,保佑自己的家庭在新的一年里能够顺顺利利地赚取财富,大吉大利。吉,象征平安;利,象征财富。人生在世既平安又有财,自然十分完美,这种真切的祈望成为人们的普遍心理。求财纳福的心理与追求,充分反映在春节敬祀财神的一系列民俗活动中。每到春节,举国各地均祭祀财神,祭祀的方法各异。北方地区春节时,家家请回财神,供奉财神像,焚香上供品。正月初二清晨祭焚财神像。祭祀时边行礼边诵祝词:“香红灯明,尊神驾临,体察苦难,赐富百姓。穷魔远离,财运亨通,日积月累,金满门庭。”清代俗曲则云:“新正初五,大祭财神,点上香烛把酒斟,供上了公鸡猪头活鲤鱼,一家老幼行礼毕,鞭炮一响惊天地。”祭祀场面非常隆重。南方敬祭财神供品内容特别讲究,供品共分三桌:第一桌为果品,有广橘,示生意广阔;第二桌为糕点,多用年糕,意为年年高,糕上插有冬青枝,意为松柏常青;第三桌为正席,有猪头,全鸡,全鸭,全鱼等等,有招财进宝、鱼跃的吉意。祭祀时,主人点燃香烛,众人顶礼膜拜。人人满怀发财的希望,祈愿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在全国各地,都有祭祀财神的踪迹,财神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便由此可见。道教认为,人间财富无穷,并非人人可得,必须是有道之士,行善之家方可如愿。在我国民间,百姓也都尊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两者对财富的认同和取得财富的途径有着惊人的相似。道教中的财神和中国民间财神,从发展起源历程和演变过程由相似到相同,相互吸收、借鉴逐渐形成一个共同体,就像泥和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因此,我们也就可以把中国民间财神和道教财神统称为中国民俗财神。财神由于能赐人财帛,给人美好的生活,所以成为人们心中最敬爱的神祗。由于财神的来源不同,有正财及偏财,因此财神也有正财神与偏财神之分。世间所供奉的天官武财神赵公明、文财神比干、智慧财神陶朱公范蠡、义财神关羽、福德财神土地公等,均被称为正财神;偏财神即是财神爷的左右肋侍,如招财童子、进财童子、迎祥童子、纳珍童子及财神爷的神骑——黑虎将军、三脚蟾蜍等,皆被尊称为偏财神。还有一类财神被叫做准财神,意为未得财神封号,但由于此神能为人们带来一定的财运,承担了一部分财神的职责,于是人们就将其作为财神看待,例如刘海蟾、沈万三、灶王爷、和合二仙等。财神是由许许多多神明组成的一个团体,就像我们说象棋特级大师就有吕钦、胡荣华、赵国荣、徐天红、陶汉明、柳大华等等,他的道理是一样的。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许多祖先成就了财神的果位,得到了财神的尊称。而他们作为一个团体也是有区域的,每个地方有这个地方的财神爷、观世音菩萨等等。每个寺庙有自己的财神,所以我们不适合去两个地方请一样的财神,否则会起争斗而破财的。
五路财神都有谁
五路财神:东肖升,南陈九公,西曹宝,北姚少司,中赵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