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与五时对应关系算命法,十二时辰的天干如何确定

八字中时辰如何与天干地支对应?

要排时辰,可看日上起时表,则知!日上起时表时/日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子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丑乙丑丁丑己丑辛丑癸丑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卯丁卯己卯辛卯癸卯乙卯辰戊辰庚辰壬辰甲辰丙辰巳己巳辛巳癸巳乙巳丁巳午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未辛未癸未乙未丁未己未申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庚申酉癸酉乙酉丁酉己酉辛酉戌甲戌丙戌戊戌庚戌壬戌亥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另有以下口诀可帮助记忆,也称"五鼠遁":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如何用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时?

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可是,这就是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还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但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纪年的表现方式相传自黄帝时期就开始了,在殷墟商代考古发现过六十甲子表的残片.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编辑本段]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编辑本段]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2.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如下表)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编辑本段]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的转换 1.天干的确认 天干按公元纪年末尾数字确认. 公元前 : 0为辛,1为庚,2为己,3为戊,4为丁,5为丙,6为乙,7为甲,8为癸,9为壬. 公元后: 0为庚,1为辛,2为壬,3为癸,4为甲,5为乙,6为丙,7为丁,8为戊,9为己. 2.地支的推算 地支可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公元后奇数公元纪年配偶数组,偶数公元纪年配奇数组.公元前则相反.) 奇数组: 偶数组: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子 寅 辰 午 申 戌 丑 卯 巳 未 酉 亥 计算地支时,用6去除公元纪年去掉末尾数的数字(如:2009年则用6除2009).除以6所得的余数就可得出地支. 但是,由于末尾数字的差异,所得地支也就不同.如此可得出: 公元前: 末位数字是0,1的,余0为第5个,余1为第6个,余2为第1个,余3为第2个,余4为第3个,余5为第4个. 末位数字是2,3的,余0为第4个,余1为第5个,余2为第6个,余3为第1个,余4为第2个,余5为第3个. 末位数字是4,5的,余0为第3个,余1为第4个,余2为第5个,余3为第6个,余4为第1个,余5为第2个. 末位数字是6,7的,余0为第2个,余1为第3个,余2为第4个,余3为第5个,余4为第6个,余5为第1个. 末位数字是8,9的,余0为第1个,余1为第2个,余2为第3个,余3为第4个,余4为第5个,余5为第6个. 公元后: 末位数字是0,1的,余0为第5个,余1为第4个,余2为第3个,余3为第2个,余4为第1个,余5为第6个. 末位数字是2,3的,余0为第6个,余1为第5个,余2为第4个,余3为第3个,余4为第2个,余5为第1个. 末位数字是4,5的,余0为第1个,余1为第6个,余2为第5个,余3为第4个,余4为第3个,余5为第2个. 末位数字是6,7的,余0为第2个,余1为第1个,余2为第6个,余3为第5个,余4为第4个,余5为第3个. 末位数字是8,9的,余0为第3个,余1为第2个,余2为第1个,余3为第6个,余4为第5个,余5为第4个. 口诀:公元后:05-26-41-62-83,意为末位数字0或1的余0为第5个,末位数字2或3的余0为第6个,末位数字4或5的余0为第1个,末位数字6或7的余0为第2个,末位数字8或9的余0为第3个. 公元前:05-24-43-62-81,意思如上. 如此就可以推算出年份. 比如公元后2009年,天干9为己,再用200÷6=33……2,公元后末尾为9又余2的是第一个,偶数组第一个是丑,算出地支.组合起来为己丑年. 答案:2009年为己丑年. [编辑本段]速查干支农历纪月法 自商代历法开始,将每年的第一个月的地支定为寅,称为“正月建寅”,以后各月按地支顺序类推.正月天干的计算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 ,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遇上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遇上丁或壬之年,正月为壬寅;遇上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即可. 例如:2006年为丙戌年,其正月为庚寅,二月为辛卯,三月为壬辰,余类推. [编辑本段]速查干支纪日法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 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 C 是世纪数减一,y 是年份后两位,M 是月份,d 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奇数月i=0,偶数月i=6.G 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 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计算时带[ ]的数表示取整. 例如:查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 将数值代入计算公式. G =4*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3 =117 除以10 余数为 7 ,天干的第7位是‘庚’. Z =8*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7 + 6 =213 除以12 余数为 9 ,地支的第9位是‘申’. 答案是: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是庚申日. 比较简单的公元纪年法及公元前纪年法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时辰 所指时间 天干 地支 子时 夜半 23-1 鼠 甲4 子4 丑时 鸡鸣 1-3 牛 乙5 丑5 寅时 昧旦 3-5 虎 丙6 寅6 卯时 日出 5-7 兔 丁7 卯7 辰时 食时 7-9 龙 戊8 辰8 巳时 隅时 9-11 蛇 己9 巳9 午时 日中 11-13 马 庚0 午10 未时 日昳 13-15 羊 辛1 未11 申时 晡时 15-17 猴 壬2 申12 酉时 日入 17-19 鸡 癸3 酉1 戌时 黄昏 19-21 狗 戌2 亥 人定 21-23 猪 亥3 公元干支纪年法: 如:2000年(庚辰) 2000 红色部分为天干 即 :庚0 地支:用2000除以12等于166余8 即:辰8 公元前纪年法: 如:公元前781年(庚申) 781 天干:11-1=10 即:庚0 地支:781除以12等于65余1 13-1=12 即:申12 公元前314年(丁未) 天干:11-4=7 即:丁7 地支:314除以12等于26余2 即:13-2=11 即:未11 公元前57年(甲子) 天干:11-7=4 (甲) 地支:57除以12等于4余9 13-9=4 (子) 公元前1年(庚申) 天干:11-1=10 (庚) 地支:13-1=12 (申)

时辰与天干地支对照表,时辰与干支对照表?

提起时辰与天干地支对照表,大家都知道,有人问时辰与干支对照表?另外,还有人想问生辰八字对应的天干地支,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时辰天干地支对照表。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时辰与干支对照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出生时辰如何对照天干地支,出生年月日时怎么用天干地支来算?_百度知 ...

提起出生时辰如何对照天干地支,大家都知道,有人问时辰的天干地支如何推算,另外,还有人想问八字中的时辰对应的天干怎么看?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时辰天干地支对照表,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出生年月日时怎么用天干地支来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自己的八字怎么推算,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自己的八字怎么推算

推算八字的原理及

1.根据出生时间正确地人生八字

排八字前的准备

(1)准备一本有二十四节气、干支纪法和农历与公历互算的万年历。

(2)请要算命的人,报出他准确的出生年月日时,出生的年月日时中有一样不能确认的,他的命就不能算。

(3)要问清来人是否剖腹产,若是,则剖腹产的人命不能算。

借助万年历八字

八字就是八个字,这八个字当然不是任意指定的,它由人的出生年、月、日、时构成,具体构成如下:

(1)将要算命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时写在纸上,比如:王大年男1956年3月30日18点50分出生

(2)查出出生年的干支表示。

本例中王大年出生年为1956年,查万年历可知,1956年的干支表示当为“丙申”,将查出的结果“丙申”记在纸上。

(3)根据年干推算出生月的干支表示。

若万年历上已注明了每两个节气之间月份的干支表示,则只要查看他出生的那一天在哪两个节气之间,即出所生月份的干支表示(详细查看见上一章)。若你的万年历上没有月份的干支表示,那就需要自己做一个推导,推导在前面已介绍过了,这里不再多述。要提醒读者的是,在八字中出现的月份一律为干支纪月,它完全由每一年的节气所决定,决不能按农历或公历月份来计算。在本例中因3月30日在本年的惊垫节与清明节之间,故应属于“卯”月,而不是与三月相对的“辰”月;再根据“丙辛之岁起庚寅”的规则,出生月的干支应为“辛卯”。

(4)借助万年历查出这一天的干支表示。一

般的万年历上都会给出每一天的干支表示,这时你只要找到与公历出生时间相对应的那一天的干支,就行了。但也有的书上只给出了一月中某个特殊日子的干支表示,其他的日子要你自己按照六十花甲子表的顺序,依次逐日递推,从而得到这个月中每一天的干支表示。在本例中,他出生的这一天干支表示为“丙申”。

(5)确定出生的时辰并推导出时干。

这里的时辰指的是中国传统纪时中采用的十二时辰,而不是现在通用的二十四小时纪法,必须将二十四小时纪法换算成十二时辰,具体的换算,在上面已经介绍过了,根据换算规则,18点50分当为“西”时辰。确定了时辰的地支以后,还得为时辰配上天干。这要由日干起时干的口诀来决定,出生这一日的天干为“丙”,根据日干起时干口诀,则知这一日的子时为“戊子”,然后依次是:己丑时、庚寅时、辛卵时、壬辰时、癸已时、甲午时、乙未时、丙申时、丁酉时……故“西时”的干支表示为“丁酉”。

(6)将年月日时的干支表示依次记在出生时间下面。

丙申(年)辛卵(月)丙申(日)丁酉(时)

通常我们将它们后面的年月日时这几个字省略,这八个字不是别的,就是这个人的“八字”,也是这个人的“命”。由此可见八字完全由人的出生时间确定,它是人出生年月日时的干支表示,一共有八个字,所以称为“八字”。对这八个字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称为批八字,了八字这是之一步,更重要的是批八字。

八字与出生时间的对应关系

2.批八字时常用的干支属性

正确地了八字,是分析和研究八字的基础,也是揭示人一生运动规律的基础。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批八字,批八字的技巧很多,但所用到的基本知识却不是太多。主要是借助天干、地支、、五行的各种属性。为了便于读者的学习和理解,我们特将有关天干、地支、、五行的各种属性作系统归纳和总结。

天干的属性

甲乙:

五行:木。

:甲为阳,乙为阴。

方位:东方。

时令:春天。

气势:旺于春,相于冬,休于夏,四于四季月(即辰戌丑未月),死于秋。

我生:丙丁已午(此处的我指上面的“甲”,下同)。

生我:壬癸亥子。

我克:戊己辰戌丑未。

克我:庚辛申酉。

相合:甲己相合,乙庚相合。

丙丁:

五行: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

:丙为阳,丁为阴。

方位:南方。

时令:夏天。

气势:旺于夏,相于春,休于四季月,四于秋,死于冬。

我生:戊己辰戌丑未。

生我:甲乙寅卯。

我克:庚申辛酉。

克我:相合丙辛相合,丁壬相合。

戊己:

五行: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

:戊为阳,己为阴。

方位:。

时令:四季月。

气势:旺于四季月,相于夏,休于秋,闪于冬,死于春。

我生:庚辛申酉。

生我:丙丁已午。

我克:壬癸亥子。

克我:甲乙寅卯。

相合:戊癸相合,己甲相合。

庚辛:

五行: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

:庚为阳,辛为阴。

方位:。

时令:秋天。

气势:旺于秋,相于四季月,休于冬,四于春,死于夏。

我生:壬癸亥子。

生我:戊己辰戌丑未。

我克:甲乙寅卯。

克我:丙丁巳午。

相合:庚乙相合,辛丙相合。

壬癸:

五行:水,壬为,癸为。

:壬为阳,癸为阴。

方位:北方。

时令:冬天。

气势:旺于冬,相于秋,休于春,四于夏,死于四季月。

我生:甲乙寅卯。

生我:庚辛申酉。

我克:丙丁已午。

克我:戊己辰戌丑未。

相合:壬丁相合,癸戊相合。

地支的属性

子:

五行:水。

:阳,。

方位:北方。

月令:子月。

节气:大雪节至小寒节,中含冬至气。

干:癸。

我生:甲乙寅卯。

生我:庚辛申酉。

我克:丙丁已午。

克我:戊己辰戌丑未。

相合:子丑相合。

相刑:子卯相刑。

相冲:子午相冲。

相害:子未相害。

三合:申子辰合水局。

丑:

五行:土。

:阴,阴土。

方位:北方。

月令:丑月。

节气:小寒节至立春节,中含大寒气。

干:癸辛己。

我生:庚辛申酉。

生我:丙丁已午。

我克:壬癸亥子。

克我:甲乙寅卯。

相合:子丑相合。

相刑:丑戌相刑。

相冲:丑未。

相害:丑午相害。

三合:已西丑合金局。

寅:

五行:木。

:阳,阳木。

方位:东方。

月令:寅月。

节气:立春节至惊垫节,中含雨水气。

干:甲丙戊。

我生:丙丁已午。

生我:壬癸亥子。

我克:戊己辰戌丑未。

克我:庚辛申酉。

相合:寅亥相合。

相刑:寅刑已,寅刑申。

相冲:寅申相冲。

相害:寅已相害。

三合:寅午戌合火局。

卯:

五行:木。

:阴,阴木。

方位:东方。

月令:卯月。

节气:惊垫节至清明节,中分气。

干:乙。

我生:丙丁已午。

生我:壬癸亥子。

我克:戊己辰戌丑未。

克我:庚辛申酉。

相合:卯戌相合。

相刑:卯子相刑。

相冲:卯酉。

相害:卯辰相害。

三合:亥卯未合木局。

辰:

五行:土。

:阳,阳土。

方位:东方。

月令:辰月。

节气:清明节至立夏节,中含香雨气。

干:乙戊癸。

我生:庚辛申酉。

生我:丙丁已午。

我克:壬癸亥子。

克我:甲乙寅卯。

相合:辰酉相合。

相刑:辰辰。

相冲:辰戌相冲。

相害:卯辰相害。

三合:申子辰合水局。

已:

五行:火阳,阳火。

方位:南方。

月令:已月节气立夏节至芒种节,中含小满气。

干:庚丙戊。

我生:戊己辰戌丑未。

生我:甲乙寅卯。

我克:庚辛申酉。

克我:壬癸亥子。

相合:已申相合。

相刑:已申相刑,已寅相刑。

相冲:已亥相冲。

相害:巳寅相害。

三合:已酉丑合金局。

其他地址依次类推,大家自己推演吧···

非常感谢各位朋友 、转发、点赞,大家一起弘扬周易研究预测。大家如果有八字命理知识的疑惑、姻缘合婚,起名改名,婚姻情感不顺,事业财运阻塞,健康状态等诸多问题,欢迎留言、转发、 。

本期内容就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请 白师周易研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留言区评论,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就是与自己的八字怎么推算相关内容,是关于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的分享。看完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辰对照表天干地支

时辰对照表天干地支

时辰对照表天干地支,在我们古代时候有非常的神话传说和民间神兽的说法,或许在古代它们是真的存在,其实还有非常多现在都无法解释的东西,那下面就一起看看时辰对照表天干地支吧。

时辰对照表天干地支1

时辰天干地支对照表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因此又称为“十天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天干地支分别对应五行什么啊

【地支与五行、方位的关系】子(鼠)属阳水,北方;亥(猪)属阴水,北方。

寅(虎)属阳木,东方;卯(兔)属阴木,东方。

巳(蛇)属阴火,南方;午(马)属阳火,南方。

申(猴)属阳金,西方;酉(鸡)属阴金,西方。

辰(龙).戌(犬)属阳土,中方;丑(牛).未(羊)属阴土,中方。

【天干与五行、方位的关系】甲为栋梁之木,东方。

乙为花果之木,东方。

丙为太阳之火,南方。

丁为灯烛之火,南方。

戊为城墙之土,中方。

己为田园之土,中方。

庚为斧钺之金,西方。

辛为首饰之金,西方。

壬为江河之水,北方。

癸为雨露之水,北方。

时辰对照表天干地支2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1、十干又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有: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2、现在简化后的天干地支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了干支纪元法。 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至今依旧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

3、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4、十二生肖时辰对照表:子鼠:下午十一时至夜一时、丑牛:夜一时至三时、寅虎:夜三时至晨五时、卯兔:晨五时至七时、辰龙:上午七时至九时、巳蛇:上午九时至十一时、午马: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未羊:下午一时至三时、申猴:下午三时至五时、酉鸡:下午五时至七时、戌狗:下午七时至九时、亥猪:下午九时至十一时。

时辰对照表天干地支3

首先我们必须要知道,我们现在民用的是北京时间,以晚上的12点为界线划分今天和明天,但是我们算命方面的时间,不是按照北京时间来划分界线的,因为在古代是没有“北京时间”这个词汇和定义的,相信大家都明白这个问题。古代是没有“北京时间”这个词汇和定义,古代是以子时为一天的开始,就是说每一天新的开始就是子时。也就是说每天晚上的11点开始,就是属于第二天了。

举例子:公历2003年8月6日23:20 ----对应的就是农历2003年7月9日23:20 那么这个时间出生的人按照古法正确的定义就是 农历2003年7月10日子时的生人。因此你不能说,还没有过晚上的12点啊,怎么可以说是第二天的呢!因为上面说到的古代不是以北京时间的晚上12点来分界的,如果你硬是要跟北京时间联系到一起,那么就是在北京时间的晚上11点来作为分界。总之,你要记住,只要是到了北京时间23:00那么就算是第二天的人了。这是常识的问题,请不明白的朋友不要因为这个问题而闹笑话了。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又有“晨钟暮鼓”之说,古时城镇多设钟鼓楼,晨起(辰时,今之七点)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酉时,今之十九点)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夜晚说时间又有用“更”的,这是由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全夜分五个更,第三更是子时,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说。

古代的更(古代的更是按时间算的)如下划分:

晚上7点---9点为 一更 。

晚上9点---11点为 二更 。

晚上11点---凌晨1点为 三更 。

凌晨1点---3点为 四更 。

凌晨3点---5点为 五更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