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惨景,什么样的人晚年很凄惨

戚继光好歹是一代大将,为何晚年的光景却十分凄惨呢?

巨蟹不适合学习。。。。不过非得学,所以就克服自己的惰性,不要胡思乱想,把心完全投入到学习中。

哪种老人晚年最让儿女寒心?专家透露:不是要钱,也不是生病的,是什么呢...

“丽丽,你弟弟结婚彩礼钱要10万,你给他出了吧!”丽丽接到妈妈的电话,光明正大地找她要钱。按理说,父母把自己养这么大不容易,孩子们赡养父母晚年是理所应当的,可是丽丽却直接拒绝,并将妈妈的电话拉黑。

丽丽说,如果是我爸我妈要这笔钱,我二话不说立马给他们。可现在弟弟结婚我凭什么花这么多钱,要知道家里盖房子我已经把嫁妆20万全贴进去了,已经够仁至义尽了。今后,我除了养老费,其他费用一概不出,不能惯着父母,否则只会害了自己。

确实,用自己的钱补贴别人的生活,换做谁心情也不会舒畅。作为父母,养育孩子必须一碗水端平,不然只会影响孩子的感情。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几种父母,到了晚年百分百会让子女寒心,家长必须看看!

1、重男轻女的父母

生活中,有一些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他们觉得女儿嫁到别人家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而儿子才是能给自己养老的人。

因此,他们对待儿子精心宠爱,不仅赚钱给孩子买房买车,甚至就连女儿过年过节给的赡养费,也全都支援给了儿子。但是,每个孩子的心都是肉做的,如果父母偏心不加以控制,只会让女儿感到失望,再也不愿常回家看看。

2、不体谅子女的父母

有一些老人家年纪大了,因为闲着无事总喜欢做出一些令孩子头疼的事。比如说,隔壁老人就隔三岔五地喊胸口闷,等到儿女送他去医院时又检查不出问题,为此孩子们也很是无奈。

要知道,生活压力本就已经够大了,可再加上不省心的老父母,久而久之孩子们内心的郁结将会更大。毕竟,再孝顺父母的孩子,他们也会有疲惫的时候,所以说父母还是要少给孩子添麻烦。

3、整天打骂子女的父母

有些父母一直奉行“不打不成才”的教育理念,对于孩子的成长多是以打骂为主。可孩子小的时候,家长打骂没有太大关系,但若是过度打骂不尊重孩子的心理发育,那么很容易让孩子养成怨恨的心理。

尤其是一到晚年,孩子们会将童年时期受到的冷待遇返还给家长们,要么直接给钱,要么很少回家,对父母的日常多以简单问候为主,很难和父母静下心来说说话。

4、掌控欲极强的父母

其实,比起以上三种父母,最可怕还是对孩子掌控欲极强的父母。比如说,邻居一对夫妻生育了一个儿子,从小就给孩子安排了满满的课程和学习计划,把孩子培养成了北大人才。

可是父母这种掌控欲直到儿子结婚也没结束,尤其是对新媳妇喜欢化妆和逛街的行为非常反感,认为儿子赚钱辛苦,媳妇不应该这样浪费。

最后,媳妇因为受不了婆婆的斤斤计较离了婚,直到现在男孩将近40岁都没有再结婚。要说,孩子结婚之后父母不应该再插手孩子们的事情,否则只会让孩子对父母充满怨怼。

5、总是喊着“想死”的父母

我们常说,年纪大的人老了之后性格会像小孩子,丁点坏话都不能听见,否则就会在孩子面前喊着“活不下去”、“想去死”、“孩子不孝顺自己时白眼狼”等话。

可每个人内心的压力都比较大,尤其是孩子又要忙于工作又要照顾老人,若爸妈还火上浇油,只会让孩子的内心更加绝望。

很多时候,压死孩子内心善良的品质,往往就是父母的“无理取闹”。

唐玄宗的晚年有多惨?他是如何被自己儿子架空的?

公历出生时间:1988年03月15日02时01分农历出生时间:一九八八年 正月 二八日 丑时十神: 劫 杀 日 杀坤造: 戊 乙 己 乙辰 卯 巳 丑 ——》年空:戌亥 日空:戌亥藏干:癸戊乙  乙  庚丙戊 辛己癸藏神:财劫杀  杀  伤印劫 食比财旺衰: 衰 病 帝 墓纳音:大林木 大溪水 大林木 海中金命主从3岁1个月16天开始行大运,于每一交运年的三月十四日交运。大运:十神: 官财才食伤比劫枭年龄: 0313233343536373干支: 甲癸壬辛庚己戊丁寅丑子亥戌酉申未旺衰: 死墓绝胎养长沐冠始于:1991 2001 2011 2023 2031 2041 2051 2061流年:辛未 辛巳 辛卯 辛丑 辛亥 辛酉 辛未 辛巳壬申 壬午 壬辰 壬寅 壬子 壬戌 壬申 壬午癸酉 癸未 癸巳 癸卯 癸丑 癸亥 癸酉 癸未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甲子 甲戌 甲申乙亥 乙酉 乙未 乙巳 乙卯 乙丑 乙亥 乙酉丙子 丙戌 丙申 丙午 丙辰 丙寅 丙子 丙戌丁丑 丁亥 丁酉 丁未 丁巳 丁卯 丁丑 丁亥戊寅 戊子 戊戌 戊申 戊午 戊辰 戊寅 戊子己卯 己丑 己亥 己酉 己未 己巳 己卯 己丑庚辰 庚寅 庚子 庚戌 庚申 庚午 庚辰 庚寅止于:2000 2010 2023 2030 2040 2050 2060 2070四柱神煞:年柱:太极 华盖 天罗 月柱:灾煞 日柱:天罗 羊刃 劫煞 孤辰 时柱:天乙 太极 国印 华盖 大运神煞:甲寅:月德 国印 驿马 吊客 披麻 癸丑:天乙 太极 国印 华盖 披麻 壬子:天乙 将星 辛亥:驿马 空亡 庚戌:太极 空亡 己酉:文昌 将星 咸池 元辰 戊申:天乙 天德 文昌 金舆 丁未:天乙 太极 丧门 八字五行个数(本气):0个金,3个木,0个水,1个火,4个土八字五行个数(含余气):2个金,4个木,2个水,1个火,5个土八字日元为己土,生于卯月,七杀格。金弱水弱。个性刚烈,言辞激昂慷慨,易当面对人表态或流露出内心所思所想,沉不住气,遇到突发事件欠冷静思考,很容易中他人圈套或激将之计。财运不佳,会因感情波折而破财。

晚年过得惨的老人,不是没钱,也不是子女不孝顺,而是哪种?

晚年过得惨的老人不是没钱也不是子女不孝顺而是害怕老去所以天天相信各种保健品让自己终日生活在死亡的恐惧中

唐玄宗晚年有多惨呢?

历史书中的唐玄宗李隆基容貌俊美、精于六艺,在自己的壮年开创了“开元盛世”,使整个唐王朝走向鼎盛,我们却很少知道,晚年的李隆基在经历了臣子发动安史之乱、将领逼迫赐死爱妃、被亲生儿子逼迫让权等事件后,却是晚景凄凉,孤独终老。

安史之乱对唐王朝的打击

开元之治晚期,李隆基不再像年轻时期那样锐意进取,相反地,安逸享乐的他,已经失去了年轻时的勇气,对于国家治理更是重用像李林甫,杨国忠这等奸臣。

李唐王朝统治者的奢靡生活加剧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而官僚的腐败、嚣张跋扈更逐渐让这个国家不堪重负,藩镇割据的时局更让唐王朝的统治危机四伏。

公元755年,深受唐玄宗信任的安禄山与史思明等,发动政变。

手握重兵的他们一路率领着叛军攻取洛阳、潼关两个重镇,更是直接攻陷长安。

起初,唐玄宗并不相信安禄山会起兵造反,毕竟唐玄宗身边较为看重的官员都说安禄山不错,即使一两个人提醒他要小心安禄山,他也总是不以为意。

直到安禄山带领的叛军快要到达长安时,他才真的知道,自己多年的信任终究是错付了。

可眼下,叛军即将兵临城下,悲春伤秋显然不是此时应该做的,收拾好包袱细软,唐玄宗便向蜀地仓皇逃命去了。

战争总是残酷的,即使是处于鼎盛时期的唐王朝,也禁不住这样的战乱,尤其是内乱。

安史之乱虽然最终被平定了,但是却使得唐王朝成为了一艘仿佛在大海中航行的残破帆船,表面上一息尚存,实则早已千疮百孔,唐玄宗带领自己的逃亡部队一路来到马嵬坡,将士都疲惫饥饿不已,纷纷想到自己当年还在长安城内的奢靡生活,与现在的狼狈不堪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李清照的晚年生活有多凄惨?

李清照晚年有“四惨”。 1,夫君早逝,孤寂一人。 赵明诚和她郎才女貌,志趣相投,却天不假年,英年早逝于建康(今南京)。 赵明诚不是一个完美的丈夫(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完美)。在江宁,当叛军来袭,在部下已经把他们打退的情况下,身为太守,赵明诚却缒城而逃。这让李清照满心悲凉,后来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诗句。 但即使如此,两人至少在文化情趣上面(写词作赋,金石鉴赏,同喜书画)是相通的,生活上彼此是相濡以沫的。但赵明诚一旦先去,兵荒马乱中,一个弱女子的生活顿时陷于困顿。故此,“凄凄惨惨戚戚”的心态就随之而来了。清新可人之趣一转而为沉郁凄凉之意,实为实际生活心态之写实也。 2,二婚再嫁,复又离婚,满心沧桑。 本以为,那个谦谦君子张汝舟,是真心倾慕她才情。乱世之中,李清照能得一个温情男子的眷顾,那个温存的男子愿意呵护她剩余的年华,那就不管不顾,嫁吧,她想。不曾想,张汝舟觊觎她的无价书画,骗取不得,索性撕下伪装,日日厮打。自己冲破阻力、决意找来的渣男,自己就是坐牢也要把他休掉。 休掉渣男后,李清照一人独居。就这一结一离之中,李清照冲破阻力地结,拼尽全力地离。耗费精力周折之后,得来的却是一个被渣男伤害、被众人耻笑的结果。虽然,李清照特立独行,我行我素,从不畏人言,但这始终是一处内心的伤口。回想之前,与赵明诚举案齐眉的日子,如今过得,实在是无处话凄凉。 3,无子嗣相继、相陪,更注定了自己孤老一生。 当年,赵明诚和李清照并无子嗣,赵明诚外放为官期间,据说曾纳有伺妾。在那期间,李清照远来探望之际,赵明诚曾对她有所冷落,李清照对此颇为不喜。 多年过去,物是人非,如今老来孤寂,无一子一女在旁事奉,老景如此恓惶。难怪,梧桐更兼细雨时节,想起亡夫赵明诚,想起当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美好日子,如今这时辰,怎生忍受? 4,词学无传人。 这么多年来,李清照一直想把自己的词学传给有缘之人,却一直难以找到合适人选。 在晚年,李清照杭州住所不远的地方,搬来了一户新人家,户主孙综,时任从七品宣议郎。但他于仕途颇为冷淡,却热衷于吟诗填词,几次以晚辈后学身份向李清照请教。孙综有一女儿,清朗秀气,聪慧灵动。李清照初次见她,心中欢喜。 某日,孙综夫妇带女儿前来看望,寒暄闲谈良久。李清照说出了自己收徒的愿望。女孩聪慧,却毫不领情,说吟诗作赋不是女孩子该做的事情。李清照一腔好意,却讨了个没趣。可见,无论长幼,对于女性写诗填词之事,认同者太少。 一生才学,后继无人,此后词坛,易安词便只能是一种绝唱了。念及此,李清照心中孤寂,又添一层愁。 有人喜欢盛筵中的麻醉,有人喜欢离场后的清寂。两种选择本无对错,看你喜欢。 李清照,无论诗情画意,还是颠沛流离,喜欢的永远是按自己的想法活。光凭这一点,她一生中所有的欣喜与酸辛,都值了。 她的晚年生活是凄凉。但仔细思量,这些所有的凄凉,却每没有一个真正是她自己的错。 千年以后,我们依旧敬拜李易安,不为她的晚年凄凉,而是为她的才思泉涌,篇篇华章,更是为她的特立独行,率性真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