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说是龙王三太子命运好吗,徐州丰储街三太子算命
算一下命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有好几个算命的都说我头一个孩子是男孩,是龙王的儿子,大黑龙,大黑龙是...
水蛇。。。
朋友说算命的说他是龙命、什么意思?
即为身份尊贵之人。或是大老板。或是人脉最多的人。名著封神演义学生读后感(通用10篇)
名著封神演义学生读后感(通用10篇)范文 《封神演义》是明代许仲琳(存在争议)创作的长篇小说,情节融合了当时的史实人物和神话人物,情节虚实交错,奇幻色彩浓厚,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以下是我整理的封神演义学生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名著封神演义学生读后感篇1 这本书并非我国的著作,而是一部漫画,作者在画完它的时候,写了这样的一段话:“《封神演义》是一部老漫画,不折不扣的老漫画。当我重新拿起这套书时,竟然不知如何下笔。太过喜爱的东西恐怕是没有办法表现到最好。想要推荐这本书,却让我身心畏惧,生怕诋毁了好书,落得悔之不及的下场。所以,就这样不负责任地把它放到一边,让有兴趣的人慢慢体会望的魅力。而作者则效仿故事中的姬发向不知名的方向遁逃……”。最后,这位作者署名“扭曲的作者”。 作者也许认为自己把原著扭曲了,毁了一本好书,但他也把书中的人物画得很出色,很有个性。 这是很长很长的一部漫画,故事是很久以前的故事,留在我脑海里的'是元始天尊的秃头,太公望一副玩世不恭的嘴脸,贤人姬昌慢慢合上的双眼,闻仲那令人闻风丧胆的禁鞭…… 说到闻仲,我不得不说的是他的心。3__年前,他心爱的女人和皇帝成了亲,成了皇妃,使他失去了生存的目的。朱妃在临死前对他说:“殷和孩子都交给了你了。”而闻仲仅仅是为了朱妃这一句话,陪了殷3__年,这成了闻仲活下去的目的,但闻仲就这样以殷为重心活着,直到那一天,他遇见了黄飞虎。他们在第一次见面时,黄飞虎就给了当朝太师一个重拳并大声训斥:“身为一国的太师,可不能只凭气力办事!”大约没有第二个人敢对闻仲如此。 当飞虎背叛了殷时,闻仲所表现的,是冷静的愤怒:被飞虎丢下的并不仅仅是殷,还有自己。 闻仲为了保护殷,不惜把金鳌岛的妖怪仙人牺牲了,还发动了仙界大战。 在红水阵里,闻仲又感受到了那熟悉的一拳,把闻仲那冰冷的铁面打碎了,飞虎对他说:“你和我的殷已经不存在了……”飞虎被强酸的雨水渐渐腐蚀,飞虎用生命唤醒了曾经的闻仲。在很久以前,闻仲虽然孤独,但却感觉不了痛苦,飞虎的出现,令他失去了孤独,而得到了另一种东西。 遍体鳞伤的闻仲笑着对太公望说:“飞虎死的时候,我才发现,我想要的并不是殷,而是过去那个有飞虎在的殷……”便向悬崖倒下去,他的灵魂飞过了殷,也飞过了朱妃的墓,最后,飞向了封神台。 看完这部书,我仿佛和太上老君睡着时一样,做了一个梦,一个叫“封神演义”的梦。 名著封神演义学生读后感篇2 德国大诗人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纵横古今,跨越中外的世界名著《封神演义》,品味起来岂不是和一位文学大师谈话,今年暑假我就和《封神演义》这个大师好好聊了一聊。 《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商末纷乱史为题材的.魔神小说。当时,商朝帝王帝乙的第三个儿子—纣王登基,定都朝歌。纣王在女娲娘娘诞辰之日前往女娲宫进香,他见女娲的圣像天姿国色,就神魂颠倒,起了邪念。女娲娘娘知道此事后,派千年狐狸精扮成自己的模样,进宫迷惑纣王,以乱朝政,纣王在这只狐狸精的指使下,滥杀忠良,与佞臣狼狈为奸,祸害百姓,无恶不作,导致忠义之士被迫投奔周武王伐商。由周武王率领的部队,所向无敌,在哪吒、姜子牙、杨戬、土行孙、老子、元始天尊等诸多大将和神仙的帮助下,攻到了朝歌,消灭了纣王。最后姜子牙回到岐山,给战死的士兵亡魂一一封了神位。此后百姓又安居乐业,周朝出现了罕见的太平盛世。 《封神演义》,兼具了《西游记》的趣味性和想象力;《三国演义》的历史厚度和曲折情节;《红楼梦》的感情色彩;《水浒传》英雄气概,告诉我们:“统治者无道义必亡”的观点。 名著封神演义学生读后感篇3 这个寒假我读完了《封神演义》《三国演义》《读者文摘》和《查理九世》,其中我最喜欢《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中有很多人物如:荒糜无道的纣王、狡猾奸诈的千年狐狸精、琵琶精和九头雉鸡精,英勇善战的西岐大军先锋官哪吒、杨戬、雷震子,五岳之神黄飞虎。当然更少不了本书的主人翁就是无人不知我人不晓的西岐宰相姜子牙,有一个歇后语就是讲的姜子牙,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子牙原来在朝歌开了一家算命馆,正巧玉石琵琶精变成了老百姓去算命,结果被姜子牙认出,他用三昧真火让她显出了原形。玉石琵琶精和千年狐狸精是姐妹,于是姜子牙就遭受附在妲己身上的千年狐狸精的报复,过上了隐居的生活。后来被西伯侯姬昌和姬发所请,担任了宰相帮助他们攻打荒糜无道的纣王。 在攻打朝歌的过程中,姜子牙还找到了很多名将,有雷震子、土行孙、杨戬、哪吒、李靖等人。他们的越来越强大,最后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一路杀向朝歌,收拾了三妖,纣王最后也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明代的许仲琳,在这本书里还有很多有名的故事:哪吒闹海、姜太公钓鱼、文王访贤等等。也有很多成语: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搬山移海、撒豆成兵等等。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在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理想。相信自己的能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名著封神演义学生读后感篇4 我前两天读了《封神演义》,我十分喜欢《封神演义》。《封神演义》主演讲的是纣王贪爱美女,不管国家大事,于是姜子牙、黄飞虎等人造反。 接下来,我给大家将我读了《封神演义》之后的感受。纣王不应该杀害忠臣,听从坏人的奸计,杀害百姓,他应该自己做主。很多将领忠臣因害怕他而逃到西岐,使西岐渐渐强大起来。纣王对国家大事不管不问,而西岐的武王和姜子牙却深得民心,最终战胜了纣王。 这本书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姜子牙,他手拿打神鞭,骑着四不像,带领士兵攻打纣王,最终姜子牙推翻商朝,协助武王建立了周朝。 我觉得《封神演义》的道理是:要听取好的建议,才能不断进步。妈妈告诉我,这就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 名著封神演义学生读后感篇5 前几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名叫《封神演义》的历史神话小说,书名叫《封神演义》。 一开始我听人说:“这本书是一些神啊鬼啊……打打杀杀的,一点也没意思”所以我也不看,心想:这种神话故事哄哄小孩还可以,我这种现实主义思想者怎么能看这种老掉牙的神话呢?要是被同学们知道了,还不被他们笑掉大牙! 可是我也耐不住妈妈的死缠带托,不得不看一看了,刚开始看,我还觉得没意思,可是接下去那曲折的文章很快就把我吸引住了,里面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让我爱不释手,看了一遍又一遍。 这本书不但有历史典故,最吸引人的是在商周两派的斗争中,还有许多身怀特异功能、能呼风唤雨、填海移山、撒豆成兵的天兵神将、神仙道士参加了斗争。闻太师、申公豹代表了维护商纣的_,姜子牙、那吒等代表了西周正义。正邪双方运用各种异想天开的法术进行斗争,刀对刀、法宝对法宝,使得小说更加引人入胜。 书中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姜子牙足智多谋,哪吒调皮有趣,纣王残暴无道,黄飞虎忠诚,武艺高强以及妲已(千年狐狸精)诈、可恶……等等。但邪不压正,正义最终战胜了_,商纣违反天意,倒行逆施,终于逃不脱灭亡的结局。 《封神演义》不愧为一本古代优秀的历史神话小说我觉得这本书的作者想象力太丰富了,被纣王挖去眼睛的杨任,被赤精子所救,从眼里长出两只手,手里却还有两只眼睛,这两只眼睛上观天,下观地……看着看着,我彻底被书给迷住了,太好看了,我连妈妈叫我吃饭都没听见。 听了我的感受,你认为怎样?不妨你也买来以读为快。 名著封神演义学生读后感篇6 寒假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了著名的神话故事—《封神演义》。商朝最后一个君主纣王,听信狐狸精苏妲己的谎言,杀害忠良,导致百姓受苦受难。 周文王姬昌在姜子牙的帮助下,成功地建立了百姓安居乐业的周王朝。读完这本书,妈妈还给我播放了她小时候看的《封神榜》的主题曲,非常好听的一首歌! 我最喜欢哪吒,他本领高强,嫉恶如仇,还顽皮可爱,抽了龙太子的筯,为了父母和地方百姓,他剔骨还肉,死得壮烈!后来,师傅把他的灵魂放到莲花上,他又活了过来,能三头六臂,成为一个帮助周文王建功立业的少年英雄! 妈妈最喜欢土行孙,因为他可以在土中自由穿行,虽然他个子矮,长得也丑,但最终找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老婆,妈妈羡慕他的运气。 爸爸最喜欢姜子牙,他知识渊博,很有本领,他在做宰相前,总是不断地被人嘲笑,还被家人抛弃了,这说明要做个有成就的人除了不断地努力外,还要经历很多磨难。 《封神演义》中,既有历史知识,又有神话故事,我非常喜欢。 名著封神演义学生读后感篇7 在这个乐趣多多的暑假里,我不仅出门远游,也读了一些课外书,倘佯在这些书中,我十分快乐幸福。 我在书柜中找到一本妈妈给我买了许久的《封神演义》,这让我有点兴奋。很快我就沉迷在这本精彩的书中。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商朝末年,武王伐纣,神通广大、力大无穷的各路神怪斗法,光怪陆离、奇幻无比的法力争斗令人眼花缭乱!少年英雄的哪吒、神兵天将雷震子、智勇双全的二郞神杨戬、神机妙算的姜子牙、地行千里的土行孙,还有昏庸无能的商纣王、诡计多端的妲己、拍马屁的费仲、尤浑、恶毒的通天教主等这些经典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这些一幕幕惊心动魄、接连不断的故事情节,使人铭记在心。在这个色彩斑斓的奇妙世界里,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一些中国古代丰富有趣的宗教知识,还能从中体会到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要想使国家强大富有,就要团结一心,君主一心为民。这样人民就有了信任,人民就有了依靠,最终江山才能得到稳定。 我在书海中取长补短,增长见识。我要多读书,提取书中的精华,搞懂意义所在,用学到的知识来报效祖国。 名著封神演义学生读后感篇8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封神演义》。《封神演义》是一部神话故事,故事的内容是以商灭周兴为历史背景,以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从女娲降香开书,到姜子牙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结束。我最喜欢《哪咤闹海》这个故事。 《哪咤陈塘关出世》这个故事讲的是:李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金吒,二儿子叫木吒,三儿子叫哪咤。哪咤的出世很奇怪,他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了三年零六个月,而且一出生就是在圆圆的肉球里这个肉球还会发光,从肉球里跳出来就会走路还会说话,他的肚子上圈着混天绫,手上拿着乾坤圈。 有一天,天气很热,哪咤去外面玩,他看到有河就高高兴兴地跑到河玩,他拿出混天绫在河里搅动,河水突然变成了红色,河里住着龙王,龙王的水晶宫突然旋转起来,东西倒得东倒西歪,龙王就叫三太子出去看看是怎么回事,三太子出了水面看见有一个人在玩水就生气的问:“你是何人竞在此讨捣乱。”哪咤说:“我叫哪咤,你又是谁。”“我是龙王三太子。”……他们打了起来,三太子打不过哪咤,被哪咤抽了龙鳞死掉了。龙王知道后暴跳如雷,去找李靖叫他把哪咤交出来不然就水没陈塘关,哪咤知道后就跑到河边对龙王说一人做事一人担,跟陈塘关的百姓无关,我一命换一命,说完就拿气剑自剑了。他妈妈伤心欲绝,太乙真人出现把哪咤的七魂六魄收到莲花里,莲花就变成了哪咤的化身,然后把火尖枪和风火轮交给了哪咤,把他带走修行了。 我最喜欢这个故事里的哪咤,因为他虽然是一个小孩但也是一个敢作敢当、惩奸除恶的小孩。 名著封神演义学生读后感篇9 我看完了封神演义,感到纣王很凶残,用亚相比干的心熬汤给一个祸国殃民的妲己喝,造鹿台、建炮烙,残害忠良。杀死了许许多多的忠臣。成汤的江山将毁于一旦。还不许大臣直言极谏。使得神人共愤。800诸侯齐齐造反,纣王最后只得。我觉得不要一意孤行,天上的宝贝是日月星辰,地上的宝贝是江山社稷,国家的宝贝是忠臣良将,家里的宝贝孝子贤孙。可纣王却以妲己为宝,实在是太荒.唐了。 作者实在是厉害,把每个角色写的栩栩如生,杨戬的七十二变,土行孙的土遁术等。我感觉最忠诚的是闻太师,我死心塌地的帮纣王南征北战,才使纣王安稳龙椅,我最佩服就是他。姜子牙的才华令人佩服,用口舌打败了天下义士伯夷叔齐。我最讨厌的是申公豹,挑拨离间,让很多大将去保纣伐周,实在是太可恶了。最后还是元始天尊惩罚了这孽障。 封神演义有很多性格不同的仙人,个个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可以让人学到好东西。 名著封神演义学生读后感篇10 今年暑假里,我读了一本课外书,书名叫“神魔大战——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里的姜子牙姓姜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他一下山就去了西岐,在那又有了哪吒,雷震子,土行孙等一起帮助周反商。 那时,商的纣王是个昏君,昏君纣王用可怕的炮烙害死忠臣,纣王每天不无正业,只知道美色。忠臣们都很无奈,有的甚至被逼上了绝路。当时天下百姓日日夜夜都叫苦。 姜子牙看不下去了整军反商,最后也把纣王逼上了绝路,这叫自作自受。百姓终于过上了太平的日子。 里面还有很多经典的故事,我就不都一一介绍了。东海龙王明明能够长生不老,那设立太子还有什么意义吗?
如果你认为龙王是个铁饭碗,可以永远干下去,那真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其实,东海龙王已经换过好几任。他如果不立太子,那就麻烦大了!立一个太子还不够,必须立好几个太子,以防出现意外情况。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误解,是《西游记》作者故意让人这么认为。
其实,《西游记》中早已暗示,龙王的职位是可以随时调整的。
比如敖顺,书中一开始他原来在北海当龙王,后来又变成了西海龙王。有的读者据此认为这是吴承恩老先生的笔误。
其实,这是因为,由于敖顺在一个地方干的时间太长,天庭怕他尾大不掉,在北海形成范围,所以到了《西游记》后期,把他和西海龙王敖闰对调,调整到西海当龙王。而在《封神演义》中,敖顺还曾经在南海当过龙王。
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专用称谓,又称之为储君,专指王位、皇位的继位人。
那么,龙王要预先指定那么多继承人干什么?
下面我为您详细分析。
一、龙王的太子很多。龙王的太子有多少?尽管神话传说中说得不太清楚,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每一个龙王,他可能都事先立了好几个太子。
比如,在四海龙王中,地位最高的就是东海龙王了。按照周易来说,东方为阳,东海龙王是所有龙王中的老大。
《西游记》中,四海龙王分别是敖广、敖钦、敖闰、敖顺。《封神演义》中,除了敖顺没有变之外,另外三个龙王是敖光、敖明、敖吉。为何会如此?我会在下面分析。
这些龙王,他们的生育能力应该都很强,有不少龙子龙女。
《封神演义》中东海龙王的三太子敖丙,除了被哪吒杀害,名气比较大。另外,神话传说中,东海龙王还有五太子敖孪。
东海龙王另外还有一个小女儿善财龙女。这是龙王所有子女中最有出息的一个,被选中侍奉观音,相当于观音菩萨的贴身女秘书。
小龙女从众多的水族神仙中,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被选为菩萨身边的神仙,身份和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相当于从一个地方上的事业编,被选拔到中央机关的大机构去工作。
东海龙王既然有三太子,还有五太子,那么显然,肯定还有大太子、二太子和四太子,说不定还有六太子,七太子。据明代戏本《争玉板八仙过沧海》:
“小圣乃东海龙敖广龙王之子。名曰摩揭。兄弟是龙毒。”
这就说明,东海龙王至少还有两个儿子,“摩揭”与“龙毒”,可能也是他的太子。
根据《西游记》一书,西海龙王同样也有好几个太子:三太子敖烈,也就是唐僧的白龙马。另外还有大太子敖摩昂,在黑水河收服了小鼍龙,以及二太子敖荣、四太子敖望,另外他也有一个龙女,在鼍龙一回书中,他的那个龙女出来捧茶,其身份和地位显然不高,和善财龙女不可同日而语。
而南海龙王和北海龙王,他们的太子在神话传说中没有出现过。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本身地位不太高,存在感太低。他们一般出场,都是在东海龙王老大的带领下,集体亮相。神话传说中,基本没有他们单独亮相的机会。
二、龙王的地位太低。在神仙界,玉皇大帝、三清这样的最高级的神仙,还有一些次高级的神仙,平时都是在天庭,也就是在天上生活。
这些高级神仙的法力都非常高强,他们不少都是先天大神,在宇宙大爆炸时就已存在。当然,宇宙大爆炸也可能就是他们促成的。
但是龙王,他们都和凡人一样,生活在地球上。他们本质上是高等水生生物,具有与生俱来的法力。不过他们的法力普遍不高。
如果没有经过天庭的册封,他们啥也不是。
所谓龙王,是经过天庭批准,赋予他们神仙编制,并且任命他们管理天下水域的龙神。他们虽然成了神仙,却没有资格上天,必须留在地球上工作。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龙王其实只是天庭任命第一个职称,或者说一个职务。
那么龙除了当龙王,天庭还会对他们有什么安排呢?刚才讲了,除了龙王,最有出息的是善财龙女。其他的龙,根据各自的表现和能力,经过选拔,天庭会让他们承担一些不太重要的工作。
根据西海龙王敖顺讲,她的妹妹嫁给了泾河龙王,一共有9个儿子:
“舍妹有九个儿子,那八个都是好的。第一个小黄龙,现居淮渎;第二个小骊龙,现住济渎;第三个青背龙,占了江渎;第四个赤髯龙,镇守河渎;第五个徒劳龙,与佛祖司钟;第六个稳兽龙,与神宫镇脊;第七个敬仲龙,与玉帝守擎天华表;第八个蜃龙,在大家兄处,砥据太岳。此乃第九个鼍龙,因年幼无甚执事,自旧年才着他居黑水河养性,待成名,别迁调用”。
由此可见,西海龙王的妹妹,生了九条龙,要么被册封到一些小的水域,要么就在天庭承担一些打杂的工作。
但不管怎么样,只要能到天庭工作,哪怕就是在天庭扫地,也是正式编制。这都算是安排比较好的。
但江湖河泊中,还有许多各式各样的龙,他们并不都是龙王,也不可能得到天庭的正式工作,绝大多数都只是普通的龙,天庭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根据神话传说,龙生下来的也不一定是龙。传说中龙生九子,分别是指: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饕餮、赑屃、狴犴、负屃、螭吻、鸱尾等等,有好几个版本,好几种说法,从中选取九个,组合各不相同。
在绝大多数时候,普通的龙,只是作为天庭的一种相对比较高档的食物。例如,王母娘娘举办的蟠桃盛会,宴席上主打菜是“龙肝和凤髓,熊掌与猩唇。”玉帝宴请如来佛的安天大会,主打菜是“龙肝凤髓,玉液蟠桃。”而大鹏金翅鸟,平时喜欢用翅膀扇开海水,捉龙而食,一天要吃500条龙。
这充分表明:龙族的规模非常庞大。并且很有可能生育能力普遍比较强,否则早就被吃没了。
三、龙王的工作危险系数很高。除了四海有龙王,江湖河泊有龙王,甚至一些地下水,比如水井里,还有井龙王,在乌鸡国这一节中,猪八戒在水井里面,发现还有水晶宫。
除了井里面这种地下水,其他任何一块非常小的水域,可能也有龙王管理。比如,在碧波潭内就有老龙王管理。
你不要看这些龙王管理的水域非常小,但就是这些大大小小的龙王,已经和普通的龙族大不一样,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编制,是得到天庭认可的,从事管理工作的龙。管的地方虽然小,但好歹是个官。村长也是长。并且他们在所管理的水域中,权力很大,享受王的待遇。
呆子真个深知水性,却就打个猛子,淬将下去。呀!那井底深得紧!他却又着实一淬,忽睁眼见有一座牌楼,上有“水晶宫”三个字。八戒大惊道:“罢了!罢了!错走了路了!跄下海来也!海内有个水晶宫,井里如何有之?”原来八戒不知此是井龙王的水晶宫。
根据这个描述,我们可以发现:就算是井底的龙王,虽然管理的只是一些地下水,但是在他管理的一方水域,排场派头还是非常大的。并且建有宫殿。
但是这些龙王,是需要随时随地听候调遣的。
孙悟空找水德星君求助时,水德星君可以随时向所有的龙王发布命令。
“水德星君闻言,即将查点四海五湖、八河四渎、三江九派并各处龙王俱遣退,整冠束带,接出宫门,迎进宫内。”
这些龙王,平时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不仅要每天劳心劳神,管理好水族,还要负责下雨。天庭让他们下多少雨,什么时候下雨,雨下到什么地方,一丝一毫都不能出差错。例如泾河龙王,和袁守诚打赌,出了一些细小的差错,就被魏征斩去了龙头。
与天庭的那些先天大神相比,龙王的法力不高。所以东海龙王平时非常有自知之明。孙悟空当初到龙宫要兵器时,东海龙王摸不清他的底细,口口声声“上仙”,非常尊重。后来见了孙悟空也是口称“大圣”,非常客气。
而孙悟空每次找龙王下雨,龙王都不敢随便答应。
“我虽司雨,不敢擅专,须得玉帝旨意,吩咐在那地方,要几尺几寸,甚么时辰起住,还要三官举笔,太乙移文,会令了雷公电母,风伯云童俗语云,龙无云而不行哩。”
或者又说:
“我虽能行雨,乃上天遣用之辈。上天不差,岂敢擅自来此行雨?烦大圣到天宫奏准,请一道降雨的圣旨,请水官放出龙来,我却好照旨意数目下雨。”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龙王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干得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比如,泾河龙王由于下雨的时辰以及其他方面,有那么一点小小的误差,其实他的任务完成得很好,这一点点小小的误差,其实无关紧要,根本不会给长安城带来任何影响。但还是被玉帝下令杀了头。
而东海龙王,平时管理着更加庞大的水域。东海的管理工作,非常复杂繁琐。那么他会不会犯错误呢?其实是难免的。所以东海龙王,随时可能会被天庭追责,工作的危险系数很大。
四、多立几个太子,非常必要。我们知道:《封神演义》里的东海龙王,名字叫敖光,到了《西游记》里,东海龙王已经变成了敖广。此外,除了还有个敖顺,另外两位龙王也变成了敖明、敖吉。
而《封神演义》,时间发生在武王伐纣期间,《西游记》发生的时间已经到了唐朝。由此可见,敖广是敖光的后代。至于中间隔了有几代龙王?不是很清楚。我估计,龙王的王位继承更替,不可能像凡间那么频繁。敖广很有可能就是敖光的儿子,或者是他的孙子。
也就是说,除了龙王敖顺,在这个位置上干的时间比较长,龙王敖光,以及另外两位龙王,中途换掉了。
那么,敖光上哪去了?
显然,很有可能已经挂了。
有可能是因为工作差错,被玉帝治罪,也有可能,是在公务活动中,被其他妖精或者神仙杀了。
当然,也不排除有一种好的可能性。那就是:龙王敖光管理东海,工作确实特别出色,受到天庭肯定,被提拔到天庭的其他重要岗位,担任更加重要的神仙。这样就让他的太子继承龙王的王位。
从龙王三太子敖丙被哪吒杀害,我们可以发现:龙族因公殉职,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天庭并不会给什么抚恤。
哪咤闹海,扰乱水族,并打死了被天庭任命的水族成员,龙王三太子出场,完全是履行公务。因为如果他不管这件事,可能就是失职,可能就会被天庭追责。
(龙王三太子)忙调龙兵,上了逼水兽,提画杆戟,径出水晶宫来。……哪咤答曰:“我乃陈塘关李靖第三子哪咤是也。哪咤抢一步赶上去,一脚踏住敖丙的颈项,提起乾坤圈,照顶门一下,把三太子的元身打出,是一条龙,在地上挺直。
可是,哪吒犯了故意杀神仙罪,反而因此得到好处。太乙真人用莲花为他重塑肉身,又赋予“三头八臂”的法身,还给了他若干逆天的法宝:乾坤圈、混天绫、风火轮、九龙神火罩、火尖枪、金砖、阴阳剑,等等。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哪咤的背景太硬了。哪咤是阐教的镇教之宝“灵珠子”投胎,道教顶级神仙元始天尊,就是他的大后台。
哪咤的大后台,还有女娲娘娘。
哪咤下凡是领玉虚法旨,转世成为陈塘关总兵的三少爷,妥妥的官二代。而且根据事先安排,注定是要成为武王伐纣的先锋官。
而龙王三太子,根本就没有后台,如果说有的话,后台就是龙王。龙王和元始天尊,地位相差太大,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神仙。
所以他被哪吒杀害,只能自认倒霉。
因此,东海龙王这么一个高风险的职务,并不能保证这个位置能坐得长久。龙王事先册封几个太子,这是防止万一发生意外,东海龙王的宝座不会被外人抢走。
多封几个太子,也是为了增加保险系数,防止像敖丙那样,突然发生意外情况,提前挂掉。由于东海龙王事先考虑周全,敖丙虽然意外挂了,还有其他太子,其他龙族就不会有非份之想。
龙王工作的危险系数那么大,他为什么对这个宝座还那么重视?
有两个原因:一是权力很大。一方诸侯王,建有豪华宫殿,嫔妃若干,管理整个水域。只要工作不出差错,平时生活享受各方面还是比较爽的。
二是毕竟是天庭任命的正式神仙。和那些随时可能被当成食物的普通龙相比,已经好了很多了。
算命。。求大师
找瞎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