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狗诸葛三兄弟,搬家要看五行吗白羊
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家族三兄弟,为何被称为龙、虎、狗?
这称号来历是因为他们三个人的功劳大,对他们的评价高罢了。诸葛亮和诸葛瑾很出名分别是龙和虎。而诸葛诞是曹魏征东上将军,是狗,称他为狗也没有嘲讽的意思,说的是他忠诚,功劳大。
龙: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代很有名的人物,被刘备三请出山,帮助他成立蜀汉政权。在此往后,赤壁一战中和孙权达成一致目标打败曹操,后刘备攻打东吴失败,在白帝城病重,将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他真的是为刘备留下来的摊子操碎了心,最后为了蜀汉劳累而死。
虎:诸葛瑾
早年诸葛瑾因华夏战乱而避乱江,有人对他的才华很是赏识,向孙权举荐。诸葛瑾同孙权不论谈话、劝谏,从不直言,只是略微暗示自己的想法和意图,点到为止。若有与孙权意见不合的时候,他就会恰当地转移话题,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和孙权死磕,免得两个人关系变差。然后他会借用这个新话题从头开始讲起,让自己的概念慢慢渗透给孙权,最后让孙权同意了他的想法。
狗:诸葛诞
诸葛诞,三国时代魏国将领,他是诸葛丰的后人,也是诸葛亮的族弟。曾与司马师一同平定毌丘俭、文钦的叛乱。后因与被诛的夏侯玄等人关系较好,且见到王淩、毌丘俭等人的覆灭而心不安决定起兵,还得到了东吴的支援,没想到过了一年就被镇压,还被司马胡所杀,灭了三族。他手底下的人更是因为拒绝投靠而被绞杀,下场可谓凄惨。
三国——诸葛家人才辈出,盘点诸葛家龙虎狗三兄弟及其后人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文臣武将灿若星辰,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数卧龙先生诸葛亮了。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蜀汉丞相,杰出的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不仅在三国时期,就是整个中国古代史,他也是巨星一般的人物。
说起诸葛亮,就不得不提诸葛家族了,在三国魏晋时期,诸葛家族都是一股重要力量,有 诸葛之龙,诸葛之虎和诸葛之狗 的说法,这里“狗”可不是贬义词,倒有忠诚机警之意。
诸葛之龙当然指的就是卧龙先生诸葛亮了,诸葛之虎说的是诸葛瑾,诸葛之狗则是指诸葛诞。这三人都是诸葛家的佼佼者,但分别属于蜀吴魏三个。那么他们之间具体是什么关系呢,他们后人又能力如何呢?
先看我制作的一副关系图谱:
诸葛家世居山东琅琊,先祖是西汉时的司隶校尉诸葛丰,后授光禄大夫。诸葛丰饱读经史,性情刚直,对阿谀小人恨之入骨,后因弹劾权臣免官。在家教导后辈,传承家风。
到诸葛珪诸葛玄这一代,正值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葛珪死的较早,诸葛玄作为他的堂弟,义不容辞照顾他的子女。当时北方军阀混战,诸葛玄便带着侄儿侄女南下,投奔旧交刘表以避祸。期间与前往江东的诸葛瑾失散。
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大哥,前往江东后投奔孙氏兄弟,渐渐成为东吴重要谋士,最后官至大将军。
诸葛玄带领诸葛亮诸葛均两兄弟以及两个侄女,到了荆州刘表处。不久诸葛玄去世了,诸葛亮便和弟弟诸葛均隐居在南阳卧龙岗。
后来刘皇叔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成为蜀汉丞相。诸葛均一直在南阳隐居,刘备在益州站稳后,诸葛亮举荐诸葛均出来为官,最后官至长水校尉。三兄弟中他最长寿,活了80多岁,一直到蜀汉灭亡才病逝。
诸葛诞和诸葛亮三兄弟是同族,史书上只记载其同为诸葛丰之后。诸葛诞主要活跃在曹魏后期,颇有名声,善于治军,是曹魏重要将领,官至征东大将军。后反对司马昭,投降了东吴,兵败被司马昭杀害。
世言 “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诸葛家“龙虎狗”三兄弟,皆为当时英豪。
纳兰容若有诗云:
他们后人中也不乏优秀人物。
诸葛瑾有三子,长子诸葛恪,次子诸葛乔,三子诸葛融,诸葛恪幼时以神童闻名,后来接替陆逊大将军之位,并且成为孙权托孤大臣之首,一时权倾朝野,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可惜太过独断专行,刚愎自用,最后被吴主诱杀,灭三族。江东诸葛瑾之后灭绝。
诸葛亮有二子,长子诸葛乔是兄长过继来的养子,只活25岁,留下一子诸葛攀,在诸葛恪被灭族后,重新过继给诸葛恪,为诸葛瑾续接香火。
次子诸葛瞻为亲生,诸葛亮去世时他只有8岁。才能一般,官至军师将军,在保卫成都的锦竹之战中和长子诸葛尚一同战死,死时37岁。诸葛瞻有二子,长子诸葛尚博览兵书且精通武艺,战死时仅18岁。次子诸葛京蜀灭后进入魏国,后在魏为官。诸葛亮直系后裔只诸葛京一支,其后人现多居于浙江一带。
诸葛诞兵败被夷三族,其子诸葛靓在东吴为人质得以幸免。诸葛靓颇有才学名望,在东吴官至右将军。吴亡后降晋,但因父仇而终身不仕,时人称其至孝。诸葛靓有二子,长子诸葛颐,次子诸葛恢,皆是东晋高官。尤其诸葛恢,在东晋官至尚书令,是东晋重臣,名士,人称“ 中兴三明 ”。在诸葛恢这一代,这一支诸葛氏发展为东晋名门望族,与王庾谢等大族并称。诸葛恢其子皆为东晋高官,女文彪文熊嫁江南望族庾家谢家。
诸葛诞虽然在诸葛三兄弟中名声最低,但是他的后人却是诸葛家中发展最好的。
三国诸葛氏中有三兄弟被史家称为“龙虎狗”,他们是谁?
被称为“龙虎狗”的诸葛亮三兄弟分别是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01、“卧龙”诸葛亮。三国是很多氏族的,这些氏族其实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而当时的诸葛氏只是其中一个氏族,但这个家族出了三位杰出的人物,被世人称为“龙虎狗”。其中“龙”就是指“卧龙”诸葛亮,诸葛亮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家,效忠的是刘备,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对于诸葛亮的大名,我想应该是没有人不知道的。刘备驻守在新野时,其谋士徐庶就向刘备推荐了自己的好友诸葛亮,后来便有了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三顾茅庐时,与诸葛亮谈论天下大事,商量如何复兴汉室,诸葛亮还为刘备制定了发展计划,也就是著名的隆对中帮助刘备夺得荆州,也让刘备有了根据地,之后刘备便是一飞冲天,夺得益州与汉中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但后来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最后战败,刘备自己没多久便去世了。刘备在去世前将蜀汉托付给诸葛亮,让诸葛亮好好辅佐刘备。当时的蜀汉已经是烂摊子了,经过诸葛亮十余年的治理下,蜀汉再次恢复元气,之后诸葛亮用余生都在北伐。可以说蜀汉与诸葛亮是分不开的。02、诸葛瑾与诸葛诞。诸葛三兄弟比较有意思的是三兄弟效忠的都是不同的,诸葛瑾效忠东吴,诸葛诞效忠曹魏。诸葛瑾早年在长安求学,后来董卓迁都到长安,诸葛瑾为了避祸就来到江东,经过鲁肃的推荐成为了孙权的手下,孙权对其非常倚重,而且诸葛瑾此人大公无私。当时孙权派诸葛瑾前去与刘备商谈荆州归还之事,而刘备则让诸葛亮前去商谈,这两人既是两兄弟,但又是不同阵营,但两人交谈中只有公事,没有提及任何四人感情,最后诸葛瑾官职东吴大将军。诸葛瑾是虎,诸葛诞就是狗,狗在古代可不是什么贬义词,而是一种赞美,狗代表忠心,古人是提倡忠义的。诸葛诞确实是比较忠心的,他对曹氏非常忠心,所以在司马昭架空曹氏权力时,诸葛诞便起兵造反反对司马昭,可惜最后兵变。三国诸葛氏中有三兄弟被史家称为“龙虎狗”,他们是谁?
被称为“龙虎狗”的诸葛亮三兄弟分别是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01、“卧龙”诸葛亮。三国是很多氏族的,这些氏族其实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而当时的诸葛氏只是其中一个氏族,但这个家族出了三位杰出的人物,被世人称为“龙虎狗”。其中“龙”就是指“卧龙”诸葛亮,诸葛亮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家,效忠的是刘备,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对于诸葛亮的大名,我想应该是没有人不知道的。刘备驻守在新野时,其谋士徐庶就向刘备推荐了自己的好友诸葛亮,后来便有了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三顾茅庐时,与诸葛亮谈论天下大事,商量如何复兴汉室,诸葛亮还为刘备制定了发展计划,也就是著名的隆对中帮助刘备夺得荆州,也让刘备有了根据地,之后刘备便是一飞冲天,夺得益州与汉中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但后来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最后战败,刘备自己没多久便去世了。刘备在去世前将蜀汉托付给诸葛亮,让诸葛亮好好辅佐刘备。当时的蜀汉已经是烂摊子了,经过诸葛亮十余年的治理下,蜀汉再次恢复元气,之后诸葛亮用余生都在北伐。可以说蜀汉与诸葛亮是分不开的。02、诸葛瑾与诸葛诞。诸葛三兄弟比较有意思的是三兄弟效忠的都是不同的,诸葛瑾效忠东吴,诸葛诞效忠曹魏。诸葛瑾早年在长安求学,后来董卓迁都到长安,诸葛瑾为了避祸就来到江东,经过鲁肃的推荐成为了孙权的手下,孙权对其非常倚重,而且诸葛瑾此人大公无私。当时孙权派诸葛瑾前去与刘备商谈荆州归还之事,而刘备则让诸葛亮前去商谈,这两人既是两兄弟,但又是不同阵营,但两人交谈中只有公事,没有提及任何四人感情,最后诸葛瑾官职东吴大将军。诸葛瑾是虎,诸葛诞就是狗,狗在古代可不是什么贬义词,而是一种赞美,狗代表忠心,古人是提倡忠义的。诸葛诞确实是比较忠心的,他对曹氏非常忠心,所以在司马昭架空曹氏权力时,诸葛诞便起兵造反反对司马昭,可惜最后兵变。诸葛家族三兄弟为什么被称为“龙虎狗”呢?
即使孪生兄弟,也可能会因为不同的追求而出现分歧,甚至成为敌人。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诸葛氏三兄弟分别出仕三国,诸葛谨在吴国担任大将军,诸葛亮在蜀汉担任丞相,诸葛诞在魏国任征东大将军,史书称"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
需要体现说明的一点是诸葛三兄弟中,诸葛瑾、诸葛亮是亲兄弟,诸葛诞是两人的同族兄弟。当时人认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龙虎狗有着怎么的命运与人生结局呢?
1.诸葛瑾
字子瑜,174年出生。诸葛瑾在早年间曾游学洛阳,后来天下大乱,率家人避居江东。后来孙权的姐婿弘咨遇到诸葛瑾,对其才华非常欣赏,就向孙权推荐,与鲁肃等一起担任宾待,后又成为孙权长史、中司马等职。215年,孙权遣诸葛瑾出使刘备,与诸葛亮在公馆见面,未尝谈及私事,最后双方重新划分边界。
诸葛瑾人如其名,为人非常谨慎,他同孙权谈话时,从不急迫直言,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倾向,点到为止;如有与孙权心意不合时,他便放弃正在进行的内容而转向其他的话题,渐渐地再借其他事情从头开始,以对同类事情的看法求得孙权的赞同。
219年,诸葛瑾跟从吕蒙讨伐关羽,因功被封为宣城侯、绥南将军、南郡太守,代替吕蒙驻守公安。221年,刘备亲率大军伐吴,诸葛瑾曾给刘备写信劝和,但被刘备断然拒绝。当时有人对孙权说诸葛瑾私下派人与刘备联络。孙权说道:"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229年,孙权称帝,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诸葛瑾虽然被封为武官,但其军事才能与其弟诸葛亮不可同日而语,几次出兵作战,均无建树。241年,诸葛瑾病死,时年68岁。
诸葛瑾有三子,长子诸葛恪,次子诸葛乔,三子诸葛融。252年,孙权死后,诸葛恪曾执掌东吴军国大权。253年,诸葛恪被宗室孙峻所杀,被诛灭三族。留在蜀国的诸葛乔一脉认祖归宗,延续诸葛瑾的香火。
2.诸葛亮
字孔明,181年出生。关于诸葛亮的人生经历,不再过详细介绍,主要说下诸葛亮鲜为人知的一面。诸葛亮除了是位优秀的家、军事家外,他在书法、绘画、音乐上的成就同样不低。
诸葛亮"善画,亦喜作草字,虽不以书称,世得其遗迹,必珍玩之",宋徽宗就曾收藏诸葛亮的草书《远涉帖》。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诸葛武侯父子皆长于画。","今分为三古以定贵贱,以汉、魏三国为上古,则蔡邕、张衡、曹髦、杨修、桓范、徐邈、曹不兴、诸葛亮之流是也。";在音乐方面,诸葛亮制作七弦琴、石琴,还写有一部音乐理论专著——《琴经》。
234年8月,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军中,时年54岁。诸葛亮早年无子,曾过继诸葛瑾次子诸葛乔为己子,之后诸葛瞻出生。263年10月,诸葛瞻、诸葛尚父子在绵竹战死,此时诸葛亮直系血缘关系的仅存诸葛京(诸葛瞻次子)一脉。
3.诸葛诞
字公休,生年不详。诸葛诞早年的仕途生涯并不顺畅,曾担任尚书郎、荥阳令等小官,后来好不容易当上御史中丞、尚书等官,又因为与散骑侍郎夏侯玄等人交好,而魏明帝非常厌恶夏侯玄、诸葛诞等人,将他们免官。
239年,魏明帝病死,其子曹芳继位,大将军曹爽辅政,曹爽重新启用夏侯玄等人,诸葛诞出任扬州刺史、昭武将军。251年,太尉王凌计划起兵讨伐司马懿,并另立楚王曹彪为帝。司马懿领兵讨伐,任命诸葛诞为镇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
255年,毌丘俭、文钦在寿春起兵,反抗司马师的专权。诸葛诞拒绝了毌丘俭劝诱,并最先率兵讨伐,随后率先进占叛军的据点寿春。诸葛诞不仅平定了叛乱,还击退了东吴的军队。战后诸葛诞因长期在淮南驻守,于是被任命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诸军事,成为魏国在东南地区的封疆大吏。
256年,刚刚执掌朝政的司马昭派长史贾充试探诸葛诞的口风。贾充说道:"洛中的诸位贤达之人,都希望实行禅让,您认为如何?"诸葛诞厉声说道:"你不是贾豫州的儿子吗?你们家世代受到魏朝的恩惠,怎能想把国家转送他人?如果洛中发生危难,我愿为国家而死。"贾充默然无语。
司马昭则亲率大军征伐诸葛诞,并派王基、陈骞领兵围困寿春。258年)正月,寿春城中粮食枯竭,军心不稳。2月,寿春城被攻克,诸葛诞在出逃时,被魏将胡奋手下士兵杀死,诸葛诞被诛灭三族,但有一子诸葛靓留在吴国。
战后,诸葛诞麾下数百名亲兵于被俘,但他们坚决不降,还说:"为诸葛公死,不恨。"行刑时排成一列,每斩一人便招降下一人,但始终无一人投降,可见诸葛诞善于治军,爱兵如子,士兵肯为其效死。
吴国灭亡后,诸葛靓因父仇终身不仕,时人称他至孝。晋武帝司马炎与其有旧交,想与他一会,但诸葛靓知晋武帝来,竟逃到厕所中,晋武帝追去与他相见,并说:"你还记得我们幼年的交情吗?"诸葛靓流泪涕泣:"我没能作到往身上涂漆,把脸上的皮刮下来,又见到了圣上您的面容,我实在是又愧又恨。"
关于诸葛三兄弟,清代大词人纳兰容若有诗云:"诸葛垂名各古今,三分鼎足势浸淫。蜀龙吴虎真无愧,谁解公休(诸葛诞字公休)事魏心。"
三国时诸葛亮三兄弟被称为“龙虎狗”,这是为什么?
这算是历史上对他们的评价,其中诸葛亮的评价最高,被称为卧龙,然后他的兄弟诸葛瑾被称为虎,最惨的是诸葛诞被称为狗。
这其实一定程度上是历史上的误解。诸葛亮被称为卧龙毫无疑问,他在三国的地位没有人能够撼动在千年以后的今天,被称为智慧的化身。
刘备正是因为诸葛亮的帮助才能从一个卖草鞋变成一方诸侯建立蜀国,可以说他的天下有七分都是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建立的。
但是诸葛瑾在东吴的表现也十分不俗,为东吴的拓展出谋划策,虽然才华不及诸葛亮但也逊色不到哪去。
最冤枉的是诸葛诞为魏国立下不少功劳,但是因为立场原因不少人都认为他品行不好,投靠乱臣贼子。
他们三个兄弟到不同的国家,都是为了家族的延续,就和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一样,没必要怎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