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九二的意思,易经中用六的意思
《周易》一书中 上九 初九 九二 九四 九三 九五 用九 是什么意思?
九三,九五等,都是易经特有的“爻"的名,比如说乾卦,是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六道杠杠(即“六爻”),这六道杠杠每道杠杠从下到上分别对应 “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九表示阳爻,初、二表示位置。初九表示第一爻为阳爻,九二表示第二爻是阳爻。至于九为什么为阳爻,对于使用而言,无需计较这么多,我们知道九为阳爻,六为阴爻,初、二、三、四、五、上为爻的位置,这就不妨碍我们正确使用了。
用九的来历
易经六十四卦,每卦六爻,乾卦多出一条爻辞曰“用九”,坤卦多出一条爻辞曰“用六”。易经中的八纯卦,每卦六爻,共四十八爻,每爻代表一个月(阴历),四十八爻代表四十八个月,合四年(阴历)。由于阴历一年354天,一个阳历年365天,差11天,故每三年需加一个闰月,五年需加两个闰月。所以上述四年(阴历)里需加一个闰月。四年(阴历)后,第五年需再加一个闰月。这样一来总共50个月,这50个月就是易传中的“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的来历。阳爻曰九,代表大月30天,故“用九”代表:闰大月30天。阴爻曰六,代表小月29天,故“用六”代表:闰小月29天。以上是“用九、“用六”的原始起因。“用”在历法中是“使用闰月”来调整岁差的意思。以上是《乾坤谱》关于“用九”的解释。晋代杜预注解《易经》时“用九”意思是乾卦六爻皆变。阳爻为什么叫九?阴爻为什么叫六?这是源于周易筮法,筮法经过分二、挂一、揲四等步骤,最后得出“六、七、八、九”四组数。六为老阴、七为少阳、八为少阴、九为老阳。老变少不变。卜筮占变爻,不占不变爻。九、六为变爻,故取九、六命名各爻做爻题。这是九、六的名称起因。为什么用六跟九来代表阴跟阳,而不说七跟八呢?这个在《易经》里面其实是很清楚的。阳九阴六是《易经》很固定的一个代号,六十四卦中凡是阳爻我们都称它为九,凡是阴爻,我们都叫它为六。为什么阴用六,阳用九?一种说法是八个经卦里面有一个纯阴卦,就是坤卦,它的卦象就是三条断掉的直线,加起来一共就是六段,所以阴称为六。而纯阳卦乾卦的卦象是三条连续的直线,照理说阳应该用三表示,怎么用九呢?我们都知道,阳统阴,说到天的时候,绝不能忘记地,因为只有天没有地,天是没有作用的,所以阳不能离开阴。阳的三画再加上看不见的阴的六画,三加六就是九,所以阳称为九。
易经中的恒卦“九二悔亡”讲的是什么道理?该如何理解这个词?
恒卦九二就是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坚守中道、要不偏不倚,做事安分守己、做人问心无愧,所以在心理上也不会有担心的。易经中用九用六是什么意思?
九是阳爻,六是阴爻。周易中乾卦九二初九九三等是什么意思
1、九二,龙出现在田间,有利于大德之人出来治世。
2、九二在下卦的中央,被认为是有利的地位。乾卦的九二,虽是阳爻,也任然可以与“五”位相应,即是得中相应。初九是潜藏的龙,九二已经出现在田野上。由于阳爻刚健,又在“二”的位置,具备中庸的德行。像这种刚建有具备中庸德行的人,已从隐忍中突现,必然会大有作为。
他的德行,也必将惠及天下,给人民带来生机与希望。能见到这样伟大的人物当然有利。“二”与“五”的地位不同,“二”的位置,毕竟还没有得到权力,只不过圣明的德行已经初露端倪而已。本身还不是大人,仅仅表示已经见到有地位或者没有地位的伟大人物。
3、九二,当巨龙出现在田野之间时,就有利于去拜见大人。
作为君子就应该像“九三”一样乾乾警惕、勤谨慎重。在社会实践中,一方面,“九三”成为中国人自勉“修身”的标准;另一方面,“九三”也成为中国人做人做事的坚强精神和不屈意志,鼓励着一代一代的仁人志士。2说明一个人在成长时期,羽毛未丰,更应当发奋努力。但同时也必须戒慎恐惧,以防灾祸。
扩展资料《周易》古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画都有六行,每一行叫一爻。每一爻没有名称说起来也很不便。所以大概到了汉朝人编《易传》时,就根据每一爻的位置、性质,安上个‘初九’、‘六四’之类的称呼。
依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凡阳爻,其爻题各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尚九”;
凡阴爻,其爻题则各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尚六”。例如,《丰》之诸爻自下而上依次是阳、阴、阳、阳、阴、阴,帛《易》中,该卦诸爻的爻题即各为“初九”、“六二”、“九三”、“九四”、“六五”、“尚六”。
易经中的九二是什么意思?
六爻卦中,九二指是阳爻的二爻,而六二则为是阴爻的二爻。九为阳,六为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