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机遇的人,有能力却没有机遇的人

没有把握机遇而失败的人的事例

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数年战争,史称“楚汉相争”。在近五年的楚汉战争中,项羽由强大转为弱小,错失良机,最后被刘邦的军队包围。项羽带着仅存的八百江东子弟兵连夜突围。后有灌婴五千追兵,项羽南渡淮河,且战且走,一口气跑到乌江,这时项羽只剩下二十六人。

这是项羽的最后一战,此时他带着几十人突围。逃到乌江边。最后被迫自刎身亡。西楚霸王项羽兵败之后于乌江自刎,这是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

中外名人机遇的故事

对任何事物,你都感兴趣,所以每当付诸实行时,你都觉得有无限的生机到来,而且从不会错过机会。虽然在短暂的人生里,你也可以体验到很多有意义的尝试。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中外名人机遇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外名人机遇的故事篇一:奥撕特意外发现电和磁的关系

1822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撕特在一次报告快结束的时候,把当时正巧带着的一根导线的两端与一个伏打电池连接,放在磁针的上方,与磁针平行。

起初,他故意使导线与磁针垂直,但没有什么情况发生。但是,当他偶然将导线平放并与磁针平行时,他惊奇地发现磁针向相反的方向偏转。

这样,完全凭借机遇,奥撕特发现了电和磁的关系,并为法拉第发明电磁发电机开辟了道路。

中外名人机遇的故事篇二:拿破仑抓住机遇不放

1793年9月,当时拿破仑还是一个小小的上尉,被派往参加围攻士伦的战役。拿破仑一到防守坚固的士伦,就仔细观察,然后向革命军南方面军特派员萨利切蒂提出了新的作战方案。特派员对新方案十分欣赏,立即任命拿破仑为攻城炮兵副指挥,并提升他为少校。

拿破仑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他要尽力一博,争取成功。于是他以全身心投入到战前的筹划准备中,显示了过人的精力、才智和胆略。最后士伦战役取得了胜利。拿破仑在士伦战役中初露锋芒。赢得了将士们的交口称赞。1794年1月14日,法国救国委员会破格提拔拿破仑为少将旅长。

士伦之战虽然规模不大,但拿破仑能抓住机遇,终于一举成名,这也是他日后叱咤风云的开端。

中外名人机遇的故事篇三:每个人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其实和你一样——他出身卑微,却身怀远大理想。多年前,他在1983年版的《射雕英雄传》中扮演那个宋兵乙,为增添一点点戏份,他请求导演安排“梅超风”用两掌打死他,结果被告之“只能被一掌打死”。这个年轻时被称作“死跑龙套的”卑微小人物,第一次当着导演的面谈到演技时,在场的人无一例外都哄堂大笑。但他依然不断思索、不断向导演“进谏”,直至2002年自己当上导演。那年,他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其实和你一样——上世纪90年代,在一趟开往西部的火车上,梳着分头、戴着近视眼镜的他看上去朝气蓬勃,内心却带有微微的彷徨。那时的他严肃乏味,常常独坐好几个小时不说话。后来转行做主持人,1998年他第一次主持的电视节目播出时,他发现自己说的话几乎全被导演剪掉了。他让身为制片人的妻子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把自己在主持中存在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哪怕是最细微的毛病都不肯放过,然后逐条探讨、改正。即使今天其身价已过4亿,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持人,他仍未放弃面“本”思过。

其实和你一样——10年前,他是大学里的“小混混”,由于经常逃课而被老师责备。毕业后被分到当地的电信局当小职员,面对冗杂的机关工作,他感到既劳累又苦恼,后来他勇敢而果断地辞了职,然后自创网站,从而走向中国互联网浪潮的浪尖,他在2003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居第一位。

其实和你一样——5年前的他是一个防盗系统安装工程师,依他的说法,“就是跟水电工差不多的工作”,“有时候装监视系统要先挖洞,一旦想到歌词就赶快写一下!”当年的他就是这么边干活边写词,半年积累了两百多首歌词,他选出一百多首装订成册,寄了100份到各大唱片公司。“我当时估计,除掉柜台小妹、制作助理、宣传人员的莫名其妙、减半再减半地选择性传递,只有12.5份会被制作人看到吧,结果被联络的几率只有1%。”其实那1%就是100%!1997年7月7日凌晨,他正准备去做安装防盗工作,有人打电话给他,那个人叫吴宗宪,同时走运的还有另一个无名小卒——周杰伦。从他和周杰伦合作的歌从没人要,到要曲不要词,慢慢地曲词都要,之后单独邀词,但还会有三四个作者一起写,直到最后指定要他的词。

可能你已经猜到他们是谁了,一个是周星驰,一个是李咏,一个是丁磊,一个是方文山。他们是目前中国最具知名度的人中的一部分。

他们在成名前和你并无多大不同。不要抱怨贫富不均,生不逢时,社会不公,机会不等,制度僵化,条理繁复,伯乐难求。要知道,其实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明天,或者明年,同样会诞生像他们一样成功的人,就看是不是今天的你。

中外名人机遇的故事篇四:倪匡:人生总有“配额”

倪匡先生早年在上海生活,家境贫寒。后来流落至,四处打工。一个偶然机会,他开始投稿给报纸,千字三元,收入居然比打工要好得多,于是一发不可收,从此走上了写作之路。

倪匡先生没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凭借勤奋好学、不服输的精神,很快在竞争激烈的文学圈站稳了脚。他的写作面极广,侦探、科幻、神怪、武侠、言情,无所不包,而且写作速度极快,一个小时能写4500字。最得意的时候,他曾同时为12家报纸写连载小说。30年来,他创造了卫斯理、原振侠等深受读者欢迎的人物,掀起一股科幻小说热潮。

2005年,他突然宣布封笔,在读者中引起了极大震动。问及原因,倪匡先生笑呵呵地解释说,过去写了四五百本书,从未有过写到一半便再也写不出来的情形,现在写《只限老友》,却多次发生这种状况,即使写出来,自己读着也不满意。“我是第一个读者,自己都不满意,别人也不会满意。人生总有‘配额’,我的已经用完了,现在写一百个字都很困难。”

外人看来,到了这种境地,多少有点英雄暮年的悲壮和无奈。但倪匡先生对此却很坦然、率真,毫无伤感之情。

我要一个勤奋的人没抓住机遇最终失败的例子?

1、在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起变法,想要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由于触动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等原因,最终还是失败了。2、孙中山发起辛亥革命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之后,孙中山努力地保护民国和宪法,发起“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还是失败了。

谁知道抓住机会的名人故事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是个勤学的人。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到有一条蛇自己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了一个圆环,这时他猛然醒来,回想刚才做的梦,立刻与他正在研究的苯分子的结构联想起来。经过仔细的研究与推敲,终于发现了苯分子的结构是圆环状的。凯库勒所做的梦对他来说是个机遇,而这个机遇的到来是那么的寻常和容易被人所忽视,可是凯库勒却及时发现并抓住了这个机遇,正是因为这点,使他走向了成功。 世界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能够成就他的人生道路,正是因为他抓住了一个千载难缝的机遇。因为卓别林在一次母亲参加演出时,由于母亲嗓子突然哑了,她只得离开舞台,舞台总监决定让卓别林上场,而仅有五岁的卓别林毫不怯场,面对着满场的观众,镇定自若,毫不拘束,迎来了全场的喝彩。正是由于他把握住了这次偶然的机会,以后才能走上艺术道路,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世界喜剧大师。人生成功的秘诀就是当机遇来临时,要毫不犹豫地立刻抓住它。

为什么每个时代都有人说自己生不逢时?

无能者生不逢时是借口,能力者生不逢时缺机会,每个时代都有形形色色的人,或者是才华横溢,或者是碌碌无为,但是将自身的结果归咎于时代,终究不能长久。

1. 对于碌碌无为的人来说,说生不逢时,更多的不过是给自己一个借口,不怪罪在自己的能力和成长中,而是从时代中找缘由,又有几分真心呢,积分推脱呢?

2. 对于天生才气的人说,生不逢时,或许就是时代的特性让他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这样的生不逢时确实也是有很多情况,比如在太平盛世自然容不下枭雄人物。

当然了有时候豪情难以梳理,自然生不逢时。

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芸芸众生像,更多的还是要从小事积累,不断的成长,积极面对生活,自然万事都好,至于更广阔的天地如何,随着能力增加努力加倍,自然满满能看到,没必要归咎于时代,每个时代都有他的美好和成功。

社会底层的人,有些只是缺少机遇,有些真的是没能力……

这很难说,有些人只是短暂的怀才不遇,而有些人是自身就够不着上层门槛,不管怎么说,多提升自己都是很有必要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