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算命入门基础知识,如何学周易算命

周易如何入门?

周易入门,学习周易首先看自己想学哲学理论,还是术数预测学,哲学理论只需要学习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就好,术数预测学是以八字根据一个时间判断吉凶,主要学习的就是八字。哲学理论最先开始接触的是阴阳五行学说产生的源泉,只需要了解五行的生克之理,然后要开始六十四卦卦象和爻辞的学习。术数预测学,需要从四柱八字开始学起,对八字了解差不多后,就可以学习其他的预测学门类,术数预测学是深入易经学习必不可少的过程,旨在探索变化规律和自然发展的观测,是各种预测学的基础。对于初接触易经的新手,可以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比如周易译注、简易经、易经杂说等等,还有像一些周易预测案例的书籍也是可以考虑的。

你一定要知道的易经风水学入门知识

易经风水学入门常识 揭示了人的发生和发展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而微妙的关系,人类为生存繁衍下去,就要不断地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要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如果您留意,我们的身边经常会发生着具有神奇色彩的风水故事。某人在其原来的住宅居住,从一个穷汉逐渐发展到一个富翁,当他有钱后就开始购买新居或扩大企业。但是从此以后运气却连连下跌,灾祸不断,或破财、或生病、或被人欺骗,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他的生命磁场与他的新宅和办公场地不相融合,或者是他新的住宅及新的办公场地是风水上的衰死之地,可见,风水对一个人乃至于一个企业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一、易经风水学入门: 易经风水学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曾被误解为就是一本算命的书。其实,算命只是它最小的用途,《周易》的“阴”、“阳”,分别用“-”“--”表示,用阴阳代表世间万物,如日月、男女、黑白、单双、等,而“八卦”两两相重能够构成六十四卦等。筋经风水学里运用了河图洛书、先后天八卦原理,对现代阴阳宅风水、算命卜卦、择运势凶吉都有很多的论述。尤其是对于风水中的形、气、风、山、水等在不同的运用中有详细的阐述。

二、天道、地道、人道: 《易经风水学》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对象是:天道、地道、人道。即天体的运动规律,古人认为天体会影响人们的生存状态,所以喜欢参观星际。而地道就是对地理的认识,山川河流,地形地貌的的变化规律和合理利用。为求打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居住环境。而人道是什么呢?是认为万事万物都有五行属行,它们之间生克的关系是命运前程,人的凶吉的主要状态。所以易经风水学也就是讲求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以及人如何遵循天道、地道,从而达到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三、算命、占卦、择吉: 易经风水学衍生出来的风水知识能够对位置、构造、布局做一个择吉,能够预测出风水的好坏,而易经算命、卜卦、看生辰八字更是现在我们常用的,是以周易阴阳、八卦象数理论为指导,结合干支五行学说,创造了一套独特而神奇的预测方法。揭示了人的发生和发展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而微妙的关系,《易经风水》是将两者结合,用易经的自然规矩来阐述风水的成因。而周易风水学中的占卦预测范围非常广泛,上至天文、天气,下至万事万物:求名、婚姻、求财、求官、人事、房屋、出行、失物、风水、生产、疾病等,范围之广,无所不包。

四、预知风险趋吉避凶: 人生是由无数的选择组成的。每做出一次正确的选择,就向成功的人生迈进了一步;每做出一个错误的决定,则增加了一分失败的危险。易经风水学预测的目的在于:洞晓天机,提前预知人生机遇和风险,做好有效应对措施,消灾解厄,趋吉避凶。而早期用于预测被指为之占卦,其门派种类就有很多,如有文王卦、六壬课、梅花易数、奇门遁甲等派别。而到了现在周易预测范围就很广了,可视为利用阴阳五行理论为依据的测算活动,比如八字测命、六柱预测、风水预测等都算是预测风水。

易经入门的十个基本知识点

以下关于易经的介绍, 大部分整理于各种资料, 由于学界还有争论, 故此,存而不论。 另外一部分, 来自于我个人的理解, 欢迎各位与我探讨。 一、易经的来源 相传,上古之时, 黄河中浮出龙马, 背负“河图”献给伏羲; 大禹之时,洛水中浮出神龟, 背负“洛书”献给大禹。 伏羲、大禹等上古圣人, 观察河图与洛书, 开出先天八卦图, 那时还没有文字。 到周代之时, 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期间, 将八卦重叠,衍出六十四卦, 并为六十四卦写了卦辞。 周文王的儿子周公, 为每卦六爻写出了爻辞, 至此易道大显, 故《易经》也称为《周易》。 二、易经的论文 孔子晚年喜欢学习易经, 他根据自己对易经的理解, 写了十篇研究易经的论文, 称为《易传》或者《十翼》, “翼”有附翼、辅佐之义。 这十篇论文分别是: 《彖》上下、《系辞》上下 《象》上下、《文言》、 《说卦传》、《序卦传》、 《杂卦传》。 孔子的这十篇论文, 本来是独立于易经之外的, 自宋代程颐开始, 将彖、象、文言直接附于各卦各爻之后, 将系辞、说卦、杂卦、序卦, 附于易经之后,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易经, 把孔子这十篇论文, 作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所以,第一个读懂, 融会贯通易经的人是孔子。 也可以说,孔子的十翼, 的确也成了易经的一部分。 不过,孔子只以人文解易, 只包括易经世间法的部分, 而不包括出世间法的部分。 三、易经的含义 易以道阴阳, 古人看到太阳和月亮交替, 这是最自然最明显的阴阳变化, 所以用“日”“月”二字重叠, 会意为“易”, 因此,易有两个基本意思: 1、交易:阴阳之对待; 2、变易:阴阳之流行。 全部的易经, 只是讲阴阳之间的关系, 并以此推阐万事万物, 脱离阴阳之象和阴阳之数的易理, 绝非正理。 四、卦是什么意思 卦,其实就是“挂”, 把东西悬挂起来,让人来观察, 看它象什么,故称为卦象。 蒙卦卦象易经的道理,全在象中, 象包含了无尽的道理, 仅仅用人事来解释易理, 只不过得到其中的一部分罢了。 五、爻是什么意思 爻,就是交的意思, 代表阴阳相交。 爻,也代表了阴阳的运动, 因为只有运动才会相交。 易经各爻, 都是从卦里面出来的, 因此,抛开卦单独谈爻, 是错误的。 孔子的《小象》, 都是解释各爻爻象的, 因此,抛开《小象》单独谈爻, 也是错误的。 六、彖是什么意思 古代的“彖”是一种猛兽, 有点象犀牛,只有一只角, 能够知道天机,人事吉凶, 牙齿最为坚利,咬物必断。 因此取“彖”的意义, 来作为总论、决断一卦基本情况的断词。 七、三易是什么 关于“三易”的说法, 大抵有如下三种: 1、指三本不同时代的易经: 《连山》、《归藏》、《周易》 《周礼》中记载: 夏代之易,以“艮”卦为首, 艮卦象征山, 因此称为《连山》; 商代之易,以“坤”卦为首, 坤象征地, 万物莫不藏于地中, 因此称为《归藏》; 《周易》,是周代之易, 也有易道周普天下万事万物, 无所不备的意思。 2、指易经的三种基本含义。 东汉郑玄《易赞》、《易论》认为: “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3、伏羲、文王、孔子之易的合称。 《四库全书》解释说: 三易者,伏羲、文王、孔子之易也。 一说为:天易、圣易、心易。 个人认为: 伏羲之易,为天地之易, 是用来解释整个宇宙的; 文王之易,是圣人之易, 是用来阐释万事万物的; 孔子之易,是人世之易, 主要用来阐释人间之事的。 八、易经的核心内容 易经的核心内容, 包括了三个方面,即: 易理、易象、易数。 易无象外之辞, 也就是说易理是依附于易象的。 但至王弼注易以来, 专重易理,象几乎都失传了, 到唐代李鼎祚,恢复了一二分, 到明代来知德,恢复了三四分, 到清代的胡煦,基本恢复, 到晚清尚秉和,易象大显。 数的部分, 自汉代焦延寿、京房一脉, 基本拿来作为卜筮之用了。 但事实上, 易经的象、数、理是一体的, 割裂开来单独而论都是错误的。 而象、数、理, 都是讲阴阳之象、阴阳之数、阴阳之理, 只不过把阴阳之理推演到万事万物罢了。 易经的核心是阴阳之变。 九、古代易学大家 古代研易大家很多, 自孔子以降,汉代田何传易, 逐渐流派纷呈,众说纷纭。 但由于很多都没有写书, 就不一一说了, 主要说一些有著作的。 焦延寿,核心著作《焦氏易林》; 魏伯阳,核心著作《周易参同契》; 陈抟,核心著作《河洛理数》; 邵康节、核心著作《梅花易数》、《皇极经世书》; 李鼎祚、核心著作《周易集解》; 来知德、核心著作《来注易经图解》; 胡煦、核心著作《周易函书》; 尚秉和、核心著作《周易尚氏学》。 另外一些大家, 我个人认为有待商榷, 他们有的偏重易理、有的偏重易占。 如: 王弼、核心著作《周易注》; 孔颖达、核心著作《周易正义》; 朱熹、核心著作《周易本义》; 程颐、核心著作《伊川易传》; 麻衣道者、核心著作《火珠林》; 虞翻、核心著作《周易注》; 京房、核心贡献“八宫卦”; 十、学易者的正见 孔子说得很好: 学易学得好的,精微洁净, 学得不好的,一个字:贼。 学易的目的, 乃是通过易经阴阳推阐之妙, 领悟宇宙人生之真理, 进而达到与“道”合一, 天人合一之境界。 占卜是学易的一个方便法门, 可以让人“玩索而有得”, 若过分追求占卜的结果, 则无异于舍本逐末。

易经必背口诀十二地支十天干,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必背口诀十二地支十天干 这是我学习基础系列 的第三篇。 常人提到《》,通常会想到算命、占卜。占卜是《》里的重要内容,自从有文明以来,每个文化里都出现过不同的占卜。《》里用蓍草占卜解卦,在有占星师通过星座预测端倪,在的时代同样盛行占卜术。 在古代,科学不发达,人们想知道未来,要靠算命来预测。不管是奇门遁甲,还是八字命理学,的应用,除了八卦系统外,还需要结合五行、天干地支、二十四节气的组合来应用。我们读《》,是看不出八卦与五行、干支、二十四节气的关系,但是这又是支撑《》在数术应用的重要基础体系,要想灵活运用,只学八卦是不行的。 下面讲讲五行、天干地支、二十四节气的基础知识。虽然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太简单了。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务必背熟,基础打牢了,才能应用,这些简单的知识都是以后应用所不可或缺的。 五行 说到五行,我们会脱口而出“五行”。古人说,“天降阳,地出阴,合而生五行”,由此可见,之气产生五行。 五行,我小时候的记忆顺序是“金、木、水、火、土”,五行重要的是要知道其“相生相克”的原理,按照“金、木、水、火、土”这样记忆顺序,不利于记住五行之间的生克顺序。 以木为起手,按照“木、火、土、金、水”记忆, 相生相克,自然就推演出来。 相生是自己的邻居,依次而生,形成“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相生循环; 相克是跳了一个位置,指向间隔的位置上,形成“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相克循环。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干支,可以从甲骨文里找出来,可见干支文化 之早,相传是黄帝时期所创。 古人用天干纪日,一旬为十天,正好十个天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个。古人用地支纪月,一年有十二个月,也用地支纪时辰,因此有十二个时辰。地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组合,按次序组合一次循环,共有六十个组合,十与十二的最小公倍数也是六十。六十个干支组合,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六十花甲”。年、月、日、时辰,都可以六十循环一次。 二十四节气 我们中国古代,根据一年里地球围绕太阳远转所在的位置,分成了24节气。但是,在过去,人们只能在地球上看太阳,那肉眼看到的是太阳一年在天空中的移动。这个轨道,就是我们常说的“黄道”。 人,把“黄道”分成12等份,一圈360°,那么每等份就是30°,以星座命名,形成了的十二星座,也是占星术的依据。 中国古代与的分法不同,每15°为一个等份,用24等份去对应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轨迹,这就是中国的二十节气。 要记住二十四节气,需要把《二十节气歌》背下来: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之,对应的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第二句话,对应的节气是: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第三句话,对应的节气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第四句话,对应的节气是: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这短短二十八字,朗朗上口,体现出一年的气温升降,记载了寒来暑往,古人依据二十四节气歌合理安排农事生产活动。 古人观星象、知奥秘,通过二十四节气就可体悟古人仰望星空所蕴含的朴素精神。夜晚观察天上的北斗七星的“斗柄”位置,斗柄朝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而是节气源于中国农耕文化,结合现在的公历,也就是阳历,二十四节气歌还有后面四句话需要大家记住: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上半年的节气在公历每月的六日、二十一日,下半年的节气在公历每月的八日、二十三日,节气在公历的时间是比较固定的,做多相差不超过一两天。 有人会问,记住这五行、天干地支、二十四节气有什么用呢?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零基础者必须熟记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 里,我会继续梳理,让有兴趣的读者逐渐掌握组合的规律。学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无法一蹴而就。学易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越研究就越没完。南怀瑾先生说古人常常会“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当你钻研进去后,慢慢的也会体会到这样的感觉。 以上就是与必背口诀十二地支十天干相关内容,是关于天干地支的分享。看完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周易基础知识有哪些如何入门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是传统经典之一,周易所蕴含的知识是博大精深的,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周易基础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周易基础知识 一、学习易经阴阳道理

阴阳概念是贯穿传统易学 文化 ,阴阳是宇宙的总划分,是对自然现象规律辩证的学问,阴阳理论总根源就是时空学,时间为阳,物质自然为阴,其次就是动为阳静为阴等等。

刘恒对于阴阳的具体划分:

动者为阳,静者为阴

表为阳,里为阴

散为阳,聚为阴

热为阳,冷为阴

左为阳,右为阴

上为阳,下为阴

红色为阳,黑色为阴

白天为阳,夜晚为阴

开为阳,阖为阴

男为阳,女为应

六腑为阳,五脏为阴

周易基础知识 二、易经三才概念

三才思想纵列于世界文化,包括各种哲学与神学

易经有三才:天人地;

佛学有三宝:佛法僧;

道家有三宝:道经师;

耶稣有三灵:圣父、圣子、圣灵;

人活在三天经脉上:任脉、督脉、冲脉;

人有三性:天性、秉性、习性;

人有三魂:天魂、人魂、地魂;

六道三界:欲界、色界、五色界;

人有三灾八难:天灾、人祸、疫疬;

人有三我:过去我、当下我、未来我。

三才体系应用于各门预测学,包括八字学、六爻学、风水学、奇门遁甲学等。

周易基础知识 三、易经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人们对宇宙世界规律的认知体系,人们以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宇宙变化,从中感悟到的自然规范,而具体化五行思维,刘恒老师深入解悟五行原理,真正辩证五行理念,彻底揭开五行秘诀。

人体五行:肝胆木,心小肠火,脾胃土,肺大肠金,肾膀胱水

儒家五常:仁木,义金,礼火,智水,信土

佛家五戒:杀木,盗金,淫火,妄语土,酒水

人身情志:怒木,恨火,怨火,恼金,烦肾

五行西游:孙悟空木,唐僧火,白龙马土,沙僧金,猪八戒水

五行五方:木东方,火南方,土上下四方,金西方,水北方

五行五色:木藏青,火红,土黄,金白,水黑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三合局:寅午戌三合火局,亥卯未三合木局,申子辰三合水局,巳酉丑三合金局(刘恒老师:合者同也,课堂具体讲解三合原理以及应用)

春三月:寅卯辰,夏三月:巳午未,秋三月:申酉戌,冬三月:亥子丑

地支:子丑合,寅亥合,卯戌合,巳申合,午未合,辰酉合

地支六冲: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巳亥冲(刘恒:冲者反也,意思是说地支六冲就是两个五行之气完全相反的两个月份)

其他还有地支“三刑”“六害”“自刑”等,纯属后人杜撰之说辞,没有任何研究与易学实用价值。

十二月建:

立春 —— 惊蛰 、建寅

惊蛰—— 清明 、建卯

清明—— 立夏 、建辰

立夏—— 芒种 、建巳

芒种—— 小暑 、建午

小暑—— 立秋 、建未

立秋—— 白露 、建申

白露—— 寒露 、建酉

寒露—— 立冬 、建戌

立冬—— 大雪 、建亥

大雪—— 小寒 、建子

小寒——立春、建丑

十二时辰大约北京时间划分

23—1 子时、1—3 丑时、3—5寅时、5—7 卯时、7—9 辰时、9—11巳时、11—13 午时、13—15 未时、15—17 申时、17—19 酉时19—21 戌时、21—23 亥时

日与日的交界点是子时,确定具体时辰以出生地太阳起落为准。以正午12点与半夜零点为轴心,以日出为卯时,日入为酉时。 冬至 附近白天一个时辰不到两个小时,夜晚一个时辰两个多小时, 夏至 则相反。

周易基础知识 四、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原理

作者:刘恒

1、八卦分为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据说是伏羲创造力先天八卦,周文王设立了后天八卦,这只是 传说 ,刘恒:其实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是同时产生的,就像自然阴阳道理一样,并没有先后,阴阳本是同时产生的。先天八卦为阳,代表了宇宙运行的规律,后天八卦为阴,代表了自然化生万物的状态,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理念;先天八卦为阳所以有顺序,后天八卦为阴所以八方确立;

2、阴阳的符号:“——”阴爻(爻:螺旋运动的象形字)“一”阳爻;三个爻位组合一个单卦,分别象征“天、人、地”乾卦为三个阳爻组合,所以乾卦为至阳,阳极生阴,乾卦一变转化为巽卦(长女),乾卦二变转化为离卦(中女),乾卦三变转化为兑卦(少女);坤卦为三个全阴的爻位组成,所以为至阴,阴极生阳,坤卦一变而成震卦(长男),坤卦二变而成坎卦(中男),坤卦三变而成艮卦(少男);此为先天八卦始成。

3、震属阳木,巽属阴木,离属阴火,坎属阳水,乾属阳金,兑属阴金,艮属阳土,坤属阴土。既知道八卦的五行所属,那么,我们也就能知道八个方位的五行所属:

东方属震,故其五行属木;东南方属巽,也是属木。

北方属坎,五行属水。

南方属离,五行属火。

4、先天八卦知识

先天八卦卦序(刘恒:先天八卦因为属于阳,所以只有卦序,而没有八方方位之说)

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易经 风水知识

1、风水基本概念“砂水”

高一寸为砂,低一寸为水。

属于外部砂自然环境:高山、土墩、堤坝、大树、楼房、土坡、公园、假山

属于外部水的自然环境:江河湖海、广场、田地、小河、池塘、水系、低洼之处

2、风水二十四山向:

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

其中十二阳山为:寅申巳亥、甲庚壬丙、乾卦巽卦坤卦艮卦

其中十二阴山为:子午卯酉、乙丁辛癸、辰戌丑未

坐山与朝向正好一百八十度(以最大的、采光最多的窗子定向口、以窗子的一百八十度方位定坐山)

易经入门基础知识讲解有哪些?

易经入门基础知识如下:

1、《周易》是一本哲学书籍,自古以来的哲学很多都是和宗教或者预测捆绑在一起发展的。由《周易》发展的五行学说,也是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性学说。

2、八卦分别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其中乾、坎、震、艮为阳,坤、巽、离、兑为阴。

3、八卦的顺序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个很重要的,可用来计算卦中的数。

4、《系辞传》主要讲述易经的性质和特征,易经的基本原理,易经的占筮方法和原理,易经的成书过程和原理,分上下两篇,每章12节,共24节。

5、两仪生四象,四象就是四时春夏秋冬温热凉寒的气候变化,同时四象也可以用少阳、老阳、少阴、老阴来表示,也可以用四行木火金水来表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