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寒山寺求签在哪里,苏州一个非常灵验的寺庙

寒山寺旁边有个佛堂求签

你好,你是想问寒山寺旁边有个佛堂求签是干什么的吗?寒山寺旁边有个佛堂求签是寺庙盛行的一种求福活动。尤其是在春节,信众希望一年里头趋吉避凶、发财平安,求签是信众为了特定事项至圣庙请签,以求神明选诗指点迷津,因此诚意相当重要。本回答仅供参考,切勿盲目

女性去寺庙有什么禁忌

女性去寺庙注意事项禁忌:

1、不要抽烟、大声喧哗、嬉笑喧闹等不文明行为。

2、不要穿着华丽、显露等着装。

3、见到僧人要合掌问询。

烧头香注意事项:

1、必须提前预约,否则庙门无法进入。

2、不要自购香火,寺庙严禁私带物品进入。

3、不要许唱戏等娱乐行为,这样会骚扰寺院僧人。

中国寺庙排名有白马寺、灵隐寺、少林寺、寒山寺、隆兴寺。

1、白马寺

白马寺在河南洛阳市东郊,称为"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的营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紧密相连。白马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齐云塔等。

2、灵隐寺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清康熙南巡时,赐名灵隐寺为"云林禅寺"。

灵隐寺全盛时期,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徒达三千余众。灵隐寺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

3、少林寺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县城西北12公里的少室山麓五乳峰下(郑州市)。因寺院坐落在丛林茂密的少室山阴,以此得名。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95年)。

少林寺保存有唐代以来的碑碣石刻共计300多块,其中的一块"太宗文皇帝御书碑"记载了少林寺十三僧人勇救唐王李世民的史迹,碑文为唐太宗亲笔书写。

4、寒山寺

寒山寺始建于公元502年的梁天监年间。二百年后的唐代,相传唐时僧人寒山曾在该寺居住,故改名为"寒山寺"。自从唐代诗人张继题了《枫桥夜泊》一诗后,寒山寺便闻名了。寒山寺中的主要景点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文《枫桥夜泊》、枫江第一楼。

5、隆兴寺

隆兴寺,别名大佛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城东门里街,隆兴寺核定为中国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大名寺之一。

苏州求签哪里最灵验?

其实真正了解佛法的就明白,不是哪个寺比较灵验,而是由于先入为主的概念碰上了就会觉得神奇,你命里该来的不用求都会来,命里没有的你不积德改命的话求也是求不来的。寒山寺求签很灵验,有“寒山应雨任君求”的说法。西园寺,别名戒幢律寺,2004年,梁朝伟和刘嘉玲就在这里捐献了两棵姻缘树,两人同以“三宝弟子”称号来敬献,在树前的石碑上刻着“万古长青、功德无量”八个大字,当年还盛传两人曾准备一起出家。目前两棵大树已成为寺内最高的大树,有传言称两人能在不丹成婚,正是修成正果的原因!灵山寺在梁天监年间(502至519年)重建,并增建佛塔一座,现在位于灵岩山景区。寺庙很古朴,素雅没有半点商业气息,这里的香都是中草药配制的。烧完香、拜完佛还可以吃一碗这里的双菇素面,15元一份。北寺塔俗称报恩寺,苏州最古老的佛寺,距今已1700多年,是吴国君主孙权为了报答他的奶娘所建。现在已经禁止登塔了,不清楚是暂时还是永久的,希望以后还是能登塔,可以俯瞰苏州城。定慧寺位于苏州市凤凰街定慧寺巷34号,初建于唐咸通年间,后几毁几建。据说宋代苏轼与定慧寺主持僧守钦友善,往来苏州必寄寓寺中。这里的银杏树非常出名,照片中的这棵树龄200余年了。

去寺庙烧香拜佛的时候,要切记哪些“禁忌”?

来月经时,不要去烧香拜佛,因为血对于佛来说是污秽;虔诚,一定要有一颗真心,切不可三心二意;行大礼,一定要跪下行大礼,不能鞠躬,这都是对佛祖的敬意。

寒山寺在苏州什么位置

在苏州市中心的西北,枫桥。三元三村旁,狮山桥下,也就是苏州高新区人才市场过狮山桥,寒山寺就在那了哦,门票可不便宜哦

寒山寺在苏州什么地方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枫桥古镇,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属于禅宗中的临济宗。唐代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希迁两位高僧创建寒山寺。历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

寒山寺三个字谁写的

关于寒山寺,有一个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说“寒山寺”这三个字并不是一个人所写,而是有两位书法家写的,第一个书法家写了一个“寺”字,就要了一千多两钱财,还因此诞生了“一字千金”的故事,而“寒山”二字为第二位书法家所写,合在了一起就是寒山寺的由来。不过这只是民间传说,无法追溯了!

寒山寺传说故事

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两个年轻人,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他们从小就是一对要好的朋友。长大后,寒山父母为他与家住青山湾的一位姑娘订了亲,然而,姑娘却早已与拾得互生爱意。寒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决定成全拾得的婚事,于是离开家乡,独自去苏州出家修行。后来拾得也知道了真象,便去苏州找到寒山,并与他一起皈依佛门。

直到寒山寺供奉的佛像仍是寒山、拾得,可见由他俩首倡的“和合”思想已在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说拾得后来还远渡重洋,来到“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传道,在日本建立了“拾得寺”。两人的问答名句在佛教界和民间广为流传,影响甚广:“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过十年后,你且看他!”

寒山寺名字由来

寒山寺之称源于唐代。该寺初名叫“妙利普明塔院”,后来更名为“寒山寺”。相传唐朝贞观年间有一高僧,名寒山,他和拾得高僧 在此住持,人们便把该寺习称为“寒山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寒 山寺之称即由此而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