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航空收购,吉祥航空的老板是谁

民营商业航空市场规模

受疫情的冲击,许多原本就有困难的民营航空一时风声鹤唳。2023年以来,已有多家民营航空公司发生股东更迭、基地变更等重大变化。奥凯航空的大股东华电投资被央企华电旗下公司收购,王树声退出。青岛航空则被青岛国资全盘收购,宋作文退出。龙浩航空被河南国资收购,龙浩集团成为小股东。红土航空部分股权被湖南国资收购,大股东同程转战长沙,更名湖南航空。瑞丽航空将控股权转让给无锡国资,景成集团成小股东。龙江航空将股权卖给江苏企业,创始人张玉铭退出。不管怎么说,多数民营航空已经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当中,民退国进成为近期民航业的热门话题。那么国内民航业目前到底有多少民营航空公司,有许多争论,今天翼哥就来理一理国内的民营航空公司。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民营企业的概念是什么。我们看度娘是怎么解释的,有三个层面。民营企业,是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中华人民法律是没有“民营企业”的概念,“民营企业”只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现今中华人民的民营企业多数是私营企业。翼哥是这样理解的,任何一个企业,只要通过股权穿透,其实际控制人是个人的,就可以认为是民营企业。没有实际控制人的,其大股东为个人控制下的公司。所以本文主要看各家航空公司的大股东是谁,是国资的就是国企,是个人控制下的公司就是民营航空公司。主要分三个部分来谈,因为海航系的公司情况特殊,暂且不谈。1全民资的航空公司股东全部为民营资本的航空公司在我国民航业目前共家航空公司,其中客运航空公司6家,货运航空公司4家。提出转让的,挂牌的,破产的,目前实际上真正的全民资航空公司只有3家客运航空公司,3家货运航空公司,总共6家。1.长龙航空公司长龙航空成立于2011年,原先是货运航空公司,2012年8月9日正式投入运营。2013年增加了客运业务,目前主要从事航空客运业务。截止8月底,长龙航空拥有57架飞机,其中客机54架,货机3架。长龙航空注册资本5.62亿元,原先是中外合资企业,现在变为纯民资企业。浙江、杭州国资也入股。刘启宏为长龙航空的实际控制人。2.东海航空公司东海航空成立于2002年,2006年开始运营。东海航空原来也是货运航空,2013年12月取得客运许可,目前只有23架客机。东海航空注册资本20亿元,为内资与港资合资企业。股东单位:深圳东港投资51%,东海联合集团25%,永港企业24%,后两家为港资企业。陈仕洲持有深圳东港投资51%的股份,成为东航航空的实际控制人。3.九元航空公司九元航空成立于年。注册资本为7.56亿元,目前拥有20架飞机。2023年10月,吉祥航空1.8亿元买下亿利资源所持九元航空11.8%的股份。目前股东单位:吉祥航空95.24%,纪广平4.76%。吉祥航空实际控制人为王均金。4.龙江航空公司龙江航空于2023年2月投入运营,是国内最晚出生也是规模最小的客运航空公司。龙江航空注册资本8亿元。龙江航空因为股权转让纠纷,前年经过两次司法拍卖出98%的股权。民资控股的货运航空公司有3家。1.顺丰航空公司顺丰航空成立于2009年,于2010年1月投入运营,目前拥有64架货机,为国内最大的货运航空公司。顺丰航空注册资本15.1亿元,是深圳顺丰泰森旗下全资子公司。王卫通过上市公司顺丰控股全资持有顺丰泰森股权。2.圆通货运航空公司圆通货运航空成立于年,2023年9月26日正式投入运营,目前拥有11架货机。圆通货运航空注册资金4亿元,实际控制人为喻会蛟。3.中州航空公司中州航空成立2023年,于2023年5月3日正式投入运营。中州航空注册资金6亿元。股东单位:河南中州腾飞40%,宋胜利30%,战阳30%。侯星帆持有中州腾飞51%股份,为实际控制人。战阳持有中州腾飞49%股份,加上直接持有30%的股份,总持有股份超过侯星帆。4.友和道通航空友和道通航空成立于2007年,2011年投入运营。友和道通实际控制人为张煊楠,该公司已停运,几乎破产。也就是目前只有3家民营货运航空公司。至于有人提到的奥凯航空,通过股权穿透,其实际控制人是央企华电集团,因此已不属于民营企业。2民资控股的航空公司有民资控股的航空公司也属于航空公司范畴,但是民资参股的肯定就不属于民营航空公司了。民资控股的航空公司共有5家。三家上市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华夏航空都属于民资控股的航空公司。春秋航空的实际控制人是王正华。吉祥航空的实际控制人是王均金。华夏航空的实际控制人是胡晓军。这三家公司属于民营航空公司中佼佼者,不但率先实现上市,在今年受疫情冲击下的表现也是非常不错的。另外两家分别是红土航空和西藏航空。湖南航空:成立于年,2023年5月21日正式投入运营。大家都知道原来是一些机票代理商合作搞的一个航空公司,后来因为股东矛盾加上资金纠纷,控股权转让给了同程。同程接手后,经营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2023年湖南省国资收购了26%的股权,参股红土航空,2023年红土主基地迁至长沙,改名湖南航空。目前红土航空注册资本16.7亿元,拥有14架飞机。股东方:同程航空旅服集团38.75%,湖南新兴产权基金26%,深圳天颂财富20.07%,苏州金桔12.15%,唐龙成2.93%。同程航空与苏州金桔属于同程控股旗下企业,股权相对比较分散。西藏航空: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2.8亿元,飞机规模37架。股东单位:西藏三利39%,国航31%,西藏自治区投资20%,西藏睿翼10%。西藏航空的股权有点意思,西藏三利和西藏睿翼的实际控制人为严伟,大股东是民资,但不绝对控制。央企国航和地方国资西藏投资合计持股51%,也就是说国资成分大于民资成分。不过我们认为西藏航空仍然属于民营航空。不过西藏地方要收购控股权。综上所述,除海航系航空公司外,国内民营航空共有12家。其中全民资的客运航空公司3家。长龙、东海、九元、龙江。民资控股的客运航空公司5家。春秋、吉祥、华夏、红土、西藏。全民资货运航空公司4家。顺丰、圆通、九州。过去一年,减少了2家民营航空公司,瑞丽、青岛,分别为无锡、青岛地方控股,破产1家,友和道通。也就是说已剩下12家民营航空公司,其中客运9家,货运3家。3如何看待地方国资收购民营航空在民营航空公司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我们发现一个惊人的现象,就是地方国资扮演了收购的角色。对此,翼哥心中有喜有忧。喜的是:有资本愿意进入民航业,甭管是国资民资,最起码还有人看好这个行业,愿意进来,如果有一天连地方的领导对民航业都不关心了,那民航业就糟了。忧的是:地方进入并非是真正市场起决定性因素,更多的是喜好。对这些快不行了的民营企业进行托底,对民航业并非好事。翼哥认为:一方面民航业还是要走市场化的道理,让这些企业优胜劣汰,留下来的必然是优秀的经过市场考验的公司,如同春秋、吉祥、华夏三家公司一样。另一方面即使要去收购,进行整合,其实应该有实力强的航空公司去进行收购,加快整合民航市场,对提升市场掌控力,消除过度低质竞争是一件好事。如果不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效应,惩罚那些劣质公司,将其淘汰出局,一轮又一轮的接盘侠出现,最终损害的还是这个市场。如果民航没有实现有效出清,最终又将走进低价的同质化竞争,对民航发展并非好事。我们就是看美国民航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也经历了多轮巨亏、多轮重组,最后形成了四大航空集团控制主要市场的局面。行业才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其实从奥凯航空身上我们就应该吸取教训,股东经过多轮变更,但并没有彻底改变公司运行的轨迹。

中国十大最好的航空公司

;     民航业有时候也是靠天吃饭,2023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包括中国在内是几乎有所航空公司均处于亏损状态,这是天灾。这只是在特殊年份里的特殊事情,不能普遍看待,只能算个例。不过即使没有疫情影响的情况下,航空公司的业绩已经处于下滑的的态势中,主要是高铁对航空公司的冲击越来越大。面对完善的高铁网络,小航空公司的生存局面将进一步艰难,未来出现大航空公司兼并或者控股小航空公司。      根据国家民航局2023年的统计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有运输航空公司64家,其中客运航空公司53家,多以中小型航空公司为主,全货运航空公司11家。      在64家航空公司,到底哪家强?通过三个指标简筛选出我国十大航空公司。一是、营业收入。      这是绝大部分排名机构用来衡量企业规模大小的一个指标,比如财富杂志世界500强,胡润500强都是用营业收入进行排名。二是、机队规模。      机队规模的大小直接关乎航线有多少。      比如说超过50架飞机的航空公司可以称之为中型航空公司,超过100架飞机的航空公司可以称之为大型航空公司。三是、旅客运输量。      旅客运输量,旅客运输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营收。第一名:中国南方航空。      中国运输飞机最多、航线网络最发达、年客运量最大的航空公司。并且相信,终有一天,南航会成为银河系第一大航空公司。      图1:来源南方航空官网      实际上,若从旅客运输量来看,2023年南航已经超过美国航空成为全球第一大航空公司。      根据南方航空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      2023年度,南航:      营业收入925.6亿元,净利润-118.2亿元。      运输旅客9686万人次,排在全球第一。      旅客周转量1534.4亿客公里。      截止2023年底,南航:      总资产3261亿元,净资产848.6亿元,资产负债率74.0%。      机队规模867架,客机机队851架、机队规模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国际国内行业1000多条。      南航共有111架宽体机,其中A380飞机5架。      此外,南航拥有国产ARJ21飞机6架。      图2:来源南方航空2023年度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南航还直接控股厦门航空、汕头航空、珠海航空、贵州航空、重庆航空、河南航空等6家航空公司。      图3:来源南方航空2023年度报告      此外,还参股四川航空,是其二股东,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等。      图4:来源南方航空2023年度报告第二名:中国国际航空      图5:来源公司官网      与南航最大的航空公司不同,国航对自己更加自信。国航作为中国唯一载国旗飞行的航空公司,长期为国家领导人,外交使团,文化体育代表团等提供专机和包机服务,这是公司独有的尊贵地位和综合实力的最佳体现。肩负着打造国家航企名片、落实“民航强国战略”的历史重任。      国航现已拥有广泛的国际航线、均衡的国内国际网络;最有价值的客户群体和最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机队更新改造基本完成,是世界上最年轻的机队之一;盈利能力长期居行业领先地位;国航已跻身世界航空运输企业第一阵营。      形成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为主运营基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为国际门户,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为枢纽的中国三大航空公司之一。      根据2023年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年度报告显示。      2023年度国航      营业收入:695.0亿元,净利润:-158.2亿元。      运输旅客:6868.7万人次。      旅客周转量:1098.3亿客公里。      截止2023年底,国航:总资产2841亿元,净资产838.1亿元,资产负债率70.5%。      机队规模707架,客机机队702架、航线674条,其中国际航线48 条,地区航线 6 条,国内航线 620 条。国航拥有国内最大的宽体机机队,共有129架宽体机,其中B747飞机10架。此外,国航拥有国产ARJ21飞机3架。      图6:来源中国国航2023年度报告      属于国航系的航空公司有深圳航空、山东航空、澳门航空、北京航空、大连航空、国航内蒙航空。此外还参股国泰航空,是其二股东。      图7:来源中国国航2023年度报告第三名:东方航空      相比南航、国航,中国东航的自我描述就比较低调了。      图8:来源网络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于 1997 年分别在纽约、、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是中国民航首家三地上市的航空公司。公司在全球大型航空公司中拥有机龄最年轻的机队、技术最先进的机型。      根据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度,东航:营业收入:586.4亿元,净利润-125.5亿元。      运输旅客:7462.1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072.7亿客公里。      截止2023年底,东航:总资产2824亿元,净资产540亿元,资产负债率79.8%。机队规模734架,其中94架宽体机94架,在三大航中宽体机最少。此外,东航拥有国产ARJ21飞机3架。      图9:来源中国东航2023年度报告      东航旗下子公司有东航江苏、东航武汉、东航云南、上海航空、中联航以及一二三航空。此外,东航还参股四川航空。      图10:来源中国东航2023年度报告第四名:海南航空      海航控股起步于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自由贸易港——海南省,拥有以波音系列为主的年轻豪华机队,是中国发展最快和最有活力的航空公司之一,致力于为旅客提供全方位无缝隙的航空服务。      图11:来源网络      根据海南航空2023年度报告显示      2023年度,海航营业收入294亿元,净利润-640亿元,运输旅客37033.2万人,旅客周转量571.1亿客公里。      截止2023年底,海航:总资产1646亿元,净资产-222.5亿元,资产负债率113.5%。机队规模346架,其中海航共有78架宽体机,在所有航空公司中宽体机占比最高。此外,海航拥有支线飞机36架,庞巴迪与巴航工业各占一半,但没有一架国产飞机。      图12:来源海航2023年度报告      截止2023年底,海航控股及旗下控股子公司共运营国内外航线近1,800条,其中国内航线1,500余条(含港澳台航线14条),涉及内陆所有省、区、直辖市以及台北和澳门2个地区城市;国际航线266条,航线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通航境外86个城市。      海航系航空公司比较多,但在上市公司海航控股旗下的有新华航空、长安航空、山西航空、祥鹏航空、乌鲁木齐航空、福州航空、北部湾航空。此外,还参股桂林航空。第五名:厦门航空      厦门航空在行业地位自然勿需多言,因而,厦航的自我介绍显得非常自信。      厦门航空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首家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航空公司。经过36年的持续发展,厦航现已成为中国民航独具特色的航空公司。      图13:来源官网      厦航是中国民航业保持盈利最长的航空公司,实现中国唯一的连续34年盈利。在全球航空公司金融评级中,名列中国航空公司之首。在国际航协240多家成员航空公司中,厦航的利润总额名列前20位,收入利润率更是进入前10位。2023年12月,世界著名航空该服务测评机构APEX授予厦航“五星级国际航空公司”。      这里有个疑惑了那么厦航将终结连续34年盈利的记录?根据2023年厦门航空的财务报告显示,      2023年厦门航空母公司(厦航自身)营业收入176.4亿元,净利润1.25亿元,实现连续35年盈利的记录。      2023年度合并报表后的厦门航空,营业收入206.7亿元,净利润-4.5亿元。主要是江西航空和河北航空出现亏损。      运输旅客2141万人次、旅客周转量395.27亿客公里。      截止2023年底,厦航:总资产550亿元,净资产200亿元,资产负债率65%。机队规模209架,其中宽体机12架。      厦航旗下还有控股子公司河北航空、江西航空。第六名:深圳航空      图14:来源网络      深圳航空是一家比较年轻的航空公司,它并有随特区一起成长,而是在特区成立的12年后才成立,尽管近30年的发展,也是国内航空公司中的佼佼者。      2023年度,深航:      营业收入173.94亿元,净利润-21.3亿元。      运输旅客2548.1万人次。      旅客周转量371.87亿客公里。      截止2023年底,深航:      总资产637亿元,净资产60.5亿元,资产负债率90.5%。      机队规模222架,其中宽体机6架。      深航投资成立了昆明航空,占比80%的股份。第七名:四川航空      四川航空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家大型航空公司,说总部设在四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为中国国内最大的全空客机队航空公司。      图15:来源网络      根据四川航空的财务报表显示,2023年度,川航:营业收入160.8亿元,净利润-24.8亿元。      截止2023年底,川航:总资产576.2亿元,净资产11.2亿元,资产负债率98.1%。机队规模169架,其中宽体机20架。第八名:山东航空      山东航空从成立到现在也即将进入而立之年了,但作为目前唯一只家在B股上市的航空公司,发展速度和山东作为中国第三大经济省份的低位不相匹配。不管机队规模,还是宽体机,都没有跟上厦航、深航、川航的步伐,已是四大地方航空中规模最小的一家了。      图16:来源网络      根据2023年山航B的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度,山航营业收入105.3亿元,净利润-23.8亿元。      运输旅客1819.5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56.3亿客公里。      截止2023年底,山航总资产:224亿元,净资产:25.7亿元,资产负债率88.5%。机队规模131架,没有宽体机。第九名:吉祥航空      作为民营航空三杰之一的吉祥航空,在营收规模方面超过春秋航空,但机队规模以及旅客运输量都不及春秋航空,主要是因为吉祥航空有6架B787的缘故。      图17:来源网络      根据吉祥航空2023年的年报显示      2023年度,吉祥航空:营业收入101亿元,净利润-4.7亿元。      运输旅客1571.7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34.3亿客公里。      截止2023年底,吉祥航空:总资产323.1亿元,净资产108.8亿元,资产负债率66.3%。      图18:来源吉祥航空2023年年度报告      机队规模98架,平均机龄5.29年,其中有4架宽体机。吉祥航空旗下还有九元航空。第十名:春秋航空      图19:来源网络      春秋航空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定位于低成本航空业务模式,主要从事国内、国际及港澳台航空客货运输业务及与航空运输业务相关的服务。      根据2023年春秋航空的年度报告显示      2023年度,春秋航空:营业收入93.73亿元,净利润-5.88亿元。      运输旅客1859.2万人次。      旅客周转量301.5亿客公里。      截止2023年底,春秋航空总资产:324.3亿元,净资产141.8亿元,资产负债率56.3%。      截至2023年末,机队规模104架,没有宽体机。公司在飞航线共219条,其中国内航线210条,国际航线7条,港澳台航线2条      春秋航空还投资有春秋日本、参股南航。附:2023年度十大航空公司主要指标排名      注1:本文数据均来自各公司公开财务年度数据      注2: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和公司官网、2023年财务报告、年度报告      当下和未来的中国民航业,主要由这十大航空公司主导,而那些小型航空公司,在如今的形势下,毕竟日渐式微,甚至最终退出历史的舞台。

吉航为什么归沈飞了

速配结果 天蝎座 .vs.水瓶座 你的干涉令他退怯,他渴求一些属于自我的空间,你的多疑猜忌,会令他很快地掉头离去。 两情相悦指数:3 天长地久指数:1

中国有几家航空公司

中国有四大航空公司是国企,其余的都是私企。四大航空公司分别为:1、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简称“国航”,于1988年在北京正式成立,是中国唯一载国旗飞行的民用航空公司。国航是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控股的航空运输主业公司,与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合称中国三大航空公司。2004年12月15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在(股票代码009)成功上市。年10月1日,16:55分,国航首架波音747-8洲际客机飞抵北京。至2023年,国航将接收全部订购的七架波音747-8洲际客机。2、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Hainan Airlines),于1993年成立,是中国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航空公司之一,致力于为旅客提供全方位无缝隙的航空服务。海航是中国四大航空公司之一,拥有波音787、波音737系列空中客车A350系列和空中客车A330系列为主的年轻豪华机队,为旅客打造独立空间的优质头等舱与宽敞舒适的全新商务舱。截至2023年2月,共运营飞机244架,其中主力机型为波音737-800型客机,宽体客机73架。3、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简称南航),总部设在广州,成立于1995年3月25日,以蓝色垂直尾翼镶红色木棉花为公司标志,是中国运输飞机最多、航线网络最发达、年客运量最大的航空公司。南航年客运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机队规模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是全球第一家同时运营空客A380和波音787的航空公司。是中国航班最多、航线网络最密集、年客运量最大的民用航空公司。4、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是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国有独资公司,也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三大国有大型骨干航空企业之一。在原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的基础上,兼并中国西北航空公司,联合中国云南航空公司,重组而成。是中国民航第一家在、纽约和上海三地上市的航空公司,1997年2月4日、5日及11月5日,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联合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百度百科--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百度百科--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百度百科--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胆大包天”的温州首富

坊间一直有个传言,温州前首富王均瑶38岁英年早逝,妻子带着十几亿的身家,改嫁了王均瑶的司机。

司机开着他的车,住着他的房子,抱着他的女人,幸福地感慨道:以前,我认为自己在给老板打工,现在才明白老板一直在为我打工。

这个故事常常被一些养身保健的文章,拿来教育读者要保护身体,珍惜 健康 。

作为一个专门写富豪秘史的作者,当然不会随便取信这些没有根据的谣言。

经过深入研究,这个故事纯粹是子虚乌有的谣言,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也是对知名企业家王均瑶的大不敬。

为什么说是谣言?王均瑶为何英年早逝?他去世后财产如何分配?他的公司是否良好发展?

这些疑问,可以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将获得完整的答案。

一、

1966年,王均瑶在温州苍南县大渔镇的渔岙(ao)村出生。

渔岙村三面环山,南面向海,从村的名字就可以知道,这里的村民们靠打渔为生。

王均瑶3岁的时候,他的二弟王均金出生;6岁的时候,三弟王均豪出生。

家里人口众多,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父亲一人身上。父亲外出打渔,一家人整天都提心吊胆。

有一次刮台风,隔壁村一共就只有二十几个男人,结果10个渔民遇难,躺在沙滩上一动不动。

父亲打渔一直没有回来,王均瑶三兄弟都跑去沙滩上找,所幸父亲没事。

看到那凄惨的一幕,三兄弟都触动非常大: 不能接父亲的班做渔民,一定要出去闯一番事业。

那个时候流行订娃娃亲,但订娃娃亲要有体面点的房子。父亲深怕三个儿子将来讨不到老婆,向亲戚借钱,建起了一栋宅子。

三个兄弟,也就只有大哥王均瑶订上了娃娃亲,只不过后来没有结婚。

由于家里实在太穷,王均瑶读完初中,就辍学了。

他找了个印刷厂,跟着一个师傅做学徒。学了一年,师傅看王均瑶聪明,就带着他跑业务。

跟着师傅走南闯北,积累了不少经验和人脉。

1985年,19岁的王均瑶开始独立创业。

那个时候,他主要在内地推销售卖不干胶、饭菜票、徽章等业务,生意虽小,但能积小成多。

眼看生意越来越好,弟弟王均金和王均豪也加入到大哥的生意当中。

父亲没读什么书,但还是很有文化,看到三兄弟一起做生意,他经常教育哥仨: 做人要摸摸胸口的巴掌地,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二、

王均瑶有着温州人的创业“四千”精神: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

王均瑶创业也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光,1990年北京举办了亚运会,会旗、徽章、招牌等巨大需求,让兄弟三人大赚了一笔,获得了创业以来最大的一桶金。

彼时,王均瑶的生意不成体系,基本上是什么赚钱就做什么。

1991年春节前夕,远在长沙打拼的兄弟三人,和一群温州老乡,包了一辆车回温州过年。

当时火车票紧缺,包车回家时间长,又不舒服。

王均瑶就抱怨了一句,同行的老乡打趣道: 你想又快又舒服,那你去包一辆飞机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一过完年,王均瑶就大致做了个调研,然后带着资料,就去找民航局的领导。

民航局领导听王均瑶说要承包飞机,觉得他异想天开,是不是疯了,然后断然拒绝了他。

但王均瑶却不为所动,为此事奔波了一年,盖了100多个章,成功承包了长沙到温州的航线。

1992年,26岁的王均瑶三兄弟,拿出所有的积蓄5000万元,成立了第一家民营包机公司——温州天龙包机公司。

消息震惊了全国,王均瑶的动静搞得有点大,当时民营经济的地位还不明确,第一家包机公司的地位也极为危险,随时有可能被叫停。

恰逢邓小平南巡,他在南方讲话中强调: “改革开放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步伐再快一点。”

王均瑶胆子够大,也赶上了好时机,温州天龙包机公司的地位稳了,他也成为了“胆大包天”之人。

正如王均瑶所预料,长沙到温州的航线非常受欢迎,第一年包机公司就实现了盈利。

王均瑶的民营航空梦,由此启航。

三、

王均瑶由一个不知名的小商贩,成为了轰动一时的企业家,各种资源也扑面而来。

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牛奶的需求开始日益加大。

当时,国内知名的牛奶品牌并不多。

“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成为当时的口号,王均瑶从中嗅到了商机。

从1993年开始,王均瑶就在全国各地寻找优质奶源,引进先进的杀菌技术,投身乳品行业。

1994年,28岁的王均瑶,又成立了温州均瑶乳业,正式进军牛奶行业。

此时,王均瑶开始着手打造“均瑶”这个品牌。

1998年,温州市向 社会 公开拍卖80块出租车牌照的经营权,王均瑶不惜以68万元的高价夺得头筹。

同行都认为王均瑶是在做亏本生意,但带着“均瑶”的出租车满温州城跑时,“均瑶”的品牌知名度却打出来了。

此外,王均瑶还在温州投资建设了“均瑶宾馆”,还一度成为温州的地标建筑。

事业顺风顺水,三兄弟赚到了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身边很多一起发家的老板,在这个时候迷失了自己,吸毒、的大有人在。

王均瑶及兄弟们,当时也有迷茫。就在这个时候,王均瑶觉得赚钱并不是最重要的,做一个百年老店,才是梦想。

1999年,王均瑶将公司搬迁到了上海,并且组建了均瑶集团,他不满足于偏安一隅,真正想做一个百年老店。

四、

亲兄弟,明算账。兄弟三人,一起打拼多年,到了分股权分钱的时候。

当时,大家都有一个原则,分多分少无所谓,只要求不要有一个人的股权大于51%,导致一言堂就行。有大事决策,三个人中起码要两个人同意。

价值几个亿的股权,兄弟三人15分钟就分完了,领头人王均瑶40%,二弟王均金35%,三弟王均豪25%。

兄弟三人齐心,没人争权夺利,均瑶集团的股权结构一直非常稳定。

搬来上海之后,王均瑶开始进军房地产行业。

2001年,王均瑶在浦东一举夺得了200多亩地。仅仅一年之后,王均瑶又以5.5亿的价格,接手了徐家汇的一栋烂尾楼。

2003年,经王均瑶之手改造,烂尾楼焕然一新,摇身一变,成了上海均瑶国际广场。

仅此一战,王均瑶就至少赚了一个亿。

2002年,民航大重组,王均瑶把握住了机会,参与了东方航空对武汉航空的重组,成为了东航武汉公司的股东。

多条战线齐发,王均瑶始终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常态。

有时候没时间吃饭,吃盒饭是常有的事。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处理更多的事情,王均瑶准备了两部电话。同时接听两部电话,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

2003年,王均瑶身体不适,一经检查,发现得了肠癌。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但他没有公布消息,依然带病工作。

2004年6月,王均瑶拖着疼痛的身体,还出国考察。回国之后,他马上进行了手术。

手术后仅仅一个月,王均瑶的病情迅速恶化,这才找到两个弟弟,定立了个遗嘱。

在此期间,王均瑶与无锡市国资委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收购无锡市商业大厦集团56.88%的股份,借此间接控股了A股上市公司大东方。

大东方,也成了均瑶集团旗下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2004年11月,38岁的王均瑶已贵为温州首富。但天妒英才,王均瑶与世长辞,再也没有机会带领均瑶集团往下走。

当时,王均瑶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王瀚才14岁,还在读初中。

王瀚继承了38.5%均瑶集团的股份,小儿子王超和女儿王滢滢只获得很少一部分股份。

由此可见,王均瑶的妻子带着十几个亿的财富,下嫁给司机,且老板给司机打工的说法,是毫无根据,不攻自破。

五、

王均瑶去世,二弟王均金被推到了台前,成为了均瑶集团的掌门人。

哥哥去世,对两个弟弟打击非常之大。当时,兄弟俩心灰意冷,恨不得把所有企业都卖掉,就收缩到只剩上海的一栋楼,收收租金就好了。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打造百年老店是王均瑶的遗愿,兄弟俩只能向前冲,不能往后退。

2005年,王均金带领均瑶集团在航空业更上了一层楼,筹建了上海吉祥航空。次年9月,吉祥航空实现了首航。

经过9年发展,吉祥航空从名不经传的小航空公司,成为了知名航空公司。

年2月,吉祥航空再下一城,经民航局批准,在广州成立了廉价航空——九元航空。

2023年5月,吉祥航空成功登陆A股市场,成为均瑶集团旗下的第二家上市公司。

均瑶集团的商业帝国已初见成型,一家上市的零售商业公司,一家上市的航空公司,金融行业成为了均瑶集团的下一个目标。

当时,上海的老牌上市企业爱建集团,成为上海金融业混改的排头兵。

爱建集团手握证券、租赁、信托三张金融牌照,尤其是信托牌照,只有存量流转,没有新增牌照,可谓价值连城。

均瑶集团把握住了机会,参与了爱建集团的混改,成为了其第二大股东。

2023年,信托牌照价值突显,爱建集团的市值却只有200亿左右,第三大股东广州基金,欲花70亿资金,要约收购爱建集团。

爱建集团成了广州基金和均瑶集团争夺的对象,作为反击,爱建集团发起了对均瑶集团的定向增发。均瑶集团想进一步增持爱建集团,成为控股股东。

一场爱建集团的股权争夺大战,就此打响。广州基金和均瑶集团接连出招,举报、辟谣、质疑、反击,口水战层出不穷。

最后在多方力量协调之下,广州基金调整了收购方案,均瑶集团得以完成定增,成为爱建集团的控股股东。

至此,均瑶集团旗下的第三家上市公司诞生,成为了其在金融行业的布局。

2023年8月18日,均瑶乳业砍掉牛奶业务,专注乳酸菌饮品后,改名为均瑶 健康 ,成功登陆A股。

均瑶集团成了一个强大的商业帝国,旗下已经有大东方、吉祥航空、爱建集团和均瑶 健康 四大上市天王,形成了资本市场上的“均瑶系”。

六、

王均瑶三兄弟,生于穷山恶水,仅三人之力,走出大山。白手起家,踏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变革的每一个脉搏。

他们从不畏艰苦,从小商小贩做起,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领先时代一步,成立了第一家民营包机公司,是民航改革第一批吃螃蟹的企业家。

赚到一生也花不完的钱后,三兄弟也并没有止步于此,本身开“百年老店”的想法,将总部迁移到了上海。

完成均瑶集团的雏形后,王均瑶抱憾离世,诺大的均瑶集团并没有发生争权夺利的事,股权结构非常稳定。

在王均金的带领下,均瑶集团进入了航空业、商业零售、乳业、金融业等诸多行业,控制了四家上市公司,成了实力雄厚的企业。

王氏兄弟的成功,离不开“胆大包天”的过人胆量,离不开温州人的“四千精神”,更离不开中国改革开放释放出的巨大经济红利。

改革开放后商贸的第一桶金、民航业放开民营经营、上海金融业混改,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都被三兄弟精准抓住,这才是常人难以企及成功之道。

为竞购海航,吉祥放出大招

不出意料,海航集团向海南高院申请将重整计划草案提交期限延长三个月,由8月10日前提交推迟至11月10日前提交。

对于已经确定参与竞购的企业来说,可能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毕竟不知道是不是有更多的竞争者进入角逐。

对于吉祥航空来说,作为民航业内唯一参与竞购的企业,竞购海航既有压力更有动力。

说有压力的是:

面对的对手都是资本市场的高手,具有很强实力的玩家,吉祥航空并没有稳赢的把握。

说有动力的是:

如果能成功收购海航,以后国内四大航就是国航、东航、南航、吉祥航空在民航界的地位将大为提升。

那么如何在竞购过程中,击败对手,成功入主海航呢?

对于海航集团选择战略投资者如此重大的事情,无论是对海航集团,还是竞购成功的投资者来说,都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甚至对中国民航业的未来发展、对海南的经济 社会 发展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战略投资者的选择至关重要。

当然,如此重大的选择,影响选择战投的因素很多,有场内和场外的多种因素。

今天,且不谈场外的因素,就谈谈场内的因素。

如果把这一次竞购看作一次招标,参加过招标的朋友都会知道,在招标过程中一般会对比三个方面。

一是包括报价在内的应标方案。

一般来说,报价越高者越有优势,当然竞标者的重组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等等也非常重要。

竞标方案在招标过程中往往起决定性因素。

二是竞标者的资质实力。

有的竞标者虽然说得天花乱坠,但自己并没有相应的实力。

我们知道当年竞购深航的李泽源实际上也不具备相应的实力。

所以审查竞购者的资质实力,有无能力确保重整方案顺利实施至关重要。

三是竞购者的能力。

其实对于当下的海航,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最重要的是战略投资者有没有能力接管海航,并把海航管好。

这需要看的是竞购者以往经营业绩、在民航相关经验。

所以海航特别提出战略投资者要运营实业,不能完全是搞资本运作的。

如果仅比较这三个方面,即便与复星、方大相比,吉祥航空在第一、第二方面,并不占优势。

不过,因为其他两家公司并没有民航方面的管理经验,吉祥航空在第三个方面却明显占据上风,吉祥则不仅是上市航空公司,旗下还有九元航空,是行业内不多的全服务+低成本双模式,与海航目前的模式也比较相匹配。

除了2023年受疫情冲击之外,吉祥航空连续多年保持盈利。

当前,疫情常态化下,航空公司如何应对,如何经营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南京机场发生疫情之后,民航遭遇的挑战也更大。

如果在这种形势下,吉祥航空证明自己仍有较强的经营能力,仍能实现盈利,对于赢得这场争夺战无疑加上一个重重的砝码。

于是近日,吉祥航空放了一个大招!

8月2日,吉祥航空公布上半年业绩,成为所有上市航空公司第一个公布业绩报告的。

一般来说,第一个公布业绩的公司,业绩情况都比较好,上市公司对自身经营情况有足够的自信。

果然如此。

2023年上半年,吉祥航空的营业收入60.49亿元,同比增长45.1%,较2023年同期减少25.0%。

上半年吉祥航空成功实现扭亏为盈,比2023年的6.84亿元减亏增利近8亿元,最终实现净利润1.04亿元。

虽然较2023年同期的5.82亿元,仍有一定差距,但在如今的大环境下,能够实现盈利,足以说明吉祥航空的经营能力,尤其是在其拥有6架B787飞机的情况下。

如果从单季度来看,2023年二季度吉祥航空的经营业绩还是非常突出。

当季营业收入35.92亿元,净利润3.82亿元,净利率超过10%,这一盈利能力还是非常惊人的,不要说在疫情情况下的业绩,就是正常年份,绝大部分航空公司也达不到这样一个经营业绩。

实际上,2023年第二季度净利润也创下了吉祥航空自成立以来最好的二季度业绩,比2023年第二季度1.76的净利润翻了一番还不止。

在当前全民航业处于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绝大部分航空公司还处于亏损的情况下,吉祥航空用强劲的季度业绩向外界宣示了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

如果看生产数据,吉祥航空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2023年上半年,吉祥航空完成旅客周转量148亿客公里,同比增长81%。

旅客运输量1004万人次,同比增长88.73%。

客座率78.0%,同比提升了10.1个百分点。

截至2023年上半年底,吉祥航空拥有 75 架空客 A320 系列飞机(其中 27 架为 A321 机型,10 架为 A320neo 机型,3 架为 A321neo 机型),6 架波音 787 系列飞机,机队数量处于 81 架的中等规模阶段。

九元航空则拥有 22 架波音 B737 系列飞机。

2023 年上半年,吉祥航空旅客运输总量超过 762.26 万人次,其中上海两场旅客运输量达到 464.57 万人次,在上海的市场占有率达到 12.88%。

在另外一个基地南京机场旅客运输量达到 125.99 万人次。

对于吉祥航空上半年的表现,您怎么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