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气质和性格,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气质和性格的区别是什么?
一、概念不同
性格的概念: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它是一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重要方面。
气质的概念: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它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脾气”、“性格”、“性情”等含义相近。
从二者的概念可以看出,性格是个体在对待社会、他人和自己的心理活动,通过个体的行为表现出来,而气质是依赖于人的生理特征或者身体特点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二者之间不能划等号。
二、性格与气质的类型不同
性格的类型:
1、根据优势心理机能划分
英国心理学家培因等根据智力、情感和意志三种心理机能在性格中何者占优势,把人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三种。
2、根据文化生活的形式区别
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提出,根据人类文化生活的形式,人的性格可分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和宗教型。
3、按照个体独立性程度划分
顺从型的人独立性比较差、容易受人暗示、往往屈从于权势、听从别人的指示、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独立型的人有坚定的个人信念、善于独立思考、遇到紧急情况不会惊惶失措、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气质的类型:
1、胆汁质:反应迅速,情绪有时激烈、冲动,很外向。代表人物:《水浒传》中的李逵、《三国演义》中的张飞。
2、多血质:外向,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情绪情感容易产生也容易变化和消失,容易外露;体验不深刻等。代表人物:《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三国演义》中的曹操。
3、粘液质:情绪稳定,有耐心,自信心强。代表人物:《水浒传》中的林冲、《西游记》中的沙和尚
4、抑郁质:内向,言行缓慢,优柔寡断。代表人物:《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在性格和气质的类型中,考试的重点是气质的类型,主要考察不同的气质类型的特点和气质类型之间的区分。
三、形成的因素不同
气质更多地受生理的制约,主要是先天的,而性格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主要是后天的,气质是表现在人的情绪和行为活动中的动力特征,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是指行为的内容,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有优劣之分。
气质可塑性极小,稳定性强;性格可塑性强,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较为明显。
扩展资料:
性格与气质的联系是相当密切而又相当复杂的。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可能性格特征不同,性格特征相似的人可能气质类型不同。具体地说,二者的联系有以下三种情况。
1、气质可按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使性格具有独特的色彩。例如,同是工作勤劳的性格特征,多血质的人表现出精神饱满,精力充沛,黏液质的人会表现出踏实肯干,认真仔细。
2、气质会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当某种气质与性格有较大的一致性时,就有助于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相反会有碍于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如多血质容易形成热情、大方、开朗的性格特征,而抑郁质的人就较困难。
3、性格对气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掩盖和改造气质,使气质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如军人必须具有冷静沉着、机智勇敢等性格特征,在严格的军事训练中,这些性格的形成就会掩盖或改造胆汁质者易冲动、急躁的气质特征。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和联系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在于:首先,从性质上看,性格是指由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他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性。而气质是表现在人心理过程和行为中的动力特点。其次,从形成机制看,气质较多地受个体生理条件,主要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在社会评价上无好坏、优劣之分。性格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发展起来,更多的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在社会评价上有好坏之分差别。第三,从表现看,气质形成的早,表现在先,可塑性小,变化慢。性格形成的晚,表现在后,虽然具有稳定性,但在社会生活的作用下,它与气质相比较,具可塑性较大,变化较快。 气质与性格的联系表现在:首先,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特征,从而使性格特征具有独特的色彩。其次,气质可以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如粘液质的人容易形成自制的性格,而胆汁质的人则需付出更大的努力。第三,性格也可以影响气质,在一定的程度上掩盖和改造着气质。
心理学中,气质和性格有什么区别?
性格与气质的差别:⒈性格的社会性较强,气质生物性较强;气质更多受到人的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而性格主要是指个体行为的内容,它们是在后天形成的,更多的是受到了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与制约。⒉生理基础不同:性格是后天条件反射系统,气质是先天神经类型;⒊性格形成晚且较易变;气质形成早且不易变例子:“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中的“性格”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性格。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中的“本性”体现的则是心理学中“气质”这一概念。勤奋属于性格,而活泼好动,行为敏捷则属于气质气质和性格之间有何关系
性格左右命运,气质影响格局。两者之间的关系紧密又复杂,气质先天性的影响较大。性格主要的后天形成,相对不同环境可塑性伸缩也比较大,而气质的改变却是漫长的。气质会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速度,而性格则反过来调节着气质,调节自己再气质上的不足。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又是相对独立的,不能混淆了哦。气质和性格有什么关系吗?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问题。气质和性格是紧密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
一,区别:
①气质是不受内容制约的动力性特征,性格是态度和行为的特点;
②气质是带自然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是社会性个性心理特征;
③气质无好坏社会评价,性格有好坏社会评价意义;
④相对而言气质的可塑性小,性格可塑性大;
⑤年龄越小气质起作用越大,成人后性格在个性结构中有核心意义。
联系
①二者都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都具有稳定和个别差异性的特点。
②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③气质能影响性格形成的快慢,在性格上打上气质的烙印与色彩。性格也能逐渐改变人的气质。
什么是性格?
就是一个人在这个社会活动当中,形成的对人、对事、对自己的态度,以及一些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是个性当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那么在这个个体生活中的一时性的,偶然的表现。比方说偶然的怯懦发脾气,因为不具有稳定性和习惯性的特征,所以说我们不把他叫做性格特征,
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一般认为性格一半来自遗传,一半来自于后天的发展,包括所处的生活环境、家庭的氛围、受到教育的方式。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性格既有波动,也有固化,甚至有重塑的可能。一般的孩童时期性格会受到先天性气质的影响。
什么是气质?
是一种无形的气场,也是一种品格。
气质,其实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比如有些人,看上去其貌不扬,但又给人深不可测的感觉。气质,给人的是一种感觉。气质,是一个综合的表现。
气质如何养成?
1 改善形体,挺拔身姿
2 表情管理,自然亲和
3 着装搭配,凸显气质
4 谈吐优雅,气定神闲
5 心态情绪,自信从容
个人对性格和气质的看法。
气质是人们常说的“脾气”、“性情”,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 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等动力方面的心理特征。特别表现在 情绪产生的快慢,情绪体验的强弱,情绪状态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情 绪变化的幅度及言语动作的速度等方面。
心理学中,性格与气质的区别是什么?
综述:气质和性格又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从气质对性格的影响上来看,是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而气质和性格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第一,气质是先天的,一般在个体的早期阶段就会表现出来,主要体现为神经类型的自然表现,性格是后天的。
个体在生命开始时期并没有性格,它是人在活动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了人的社会性。
第二,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即使可能改变,也不容易,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是明显的,即使已经形成的性格是稳定的,但改变要容易些。
第三,气质所指的典型行为是它的动力特征,而与行为内容无关,因而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不具有道德评价的意义。
性格关乎行为的内容: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因而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有道德评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