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序排列方法揭秘等,易经卦序排列依据

易经六十四卦是怎样排列的

151****3156 :你好。朱熹有《卦序歌》,把六十四卦按序排列:如下:乾坤屯蒙需讼师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 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 大过坎离三十备咸恒遯兮及大壮 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 兑换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 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寻根: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有何依据

易经的核心系统是六十四卦。这六十四个卦象的排列顺序,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一共有多少种排列方法?其次是要弄明白为何要那样排列? 其中一种,也是最正宗的一种,就是《周易》原文中的六十四卦排列顺序。民间流传下来一首诗歌,用来让大家通过背诵而熟悉这个顺序: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这首诗最早出现在朱熹的《周易本义》里,据说是朱熹写的,也可能是他从民间搜集来的。从诗中可以看到《周易》六十四卦,分成了三十二组,两卦一组。如乾坤两卦,就是一组,屯蒙两卦又是一组。而每组的两个卦象又有两个规律:一是前面一卦的阳爻、阴爻,在后面一卦相同位置全部进行阴阳互换。如前面一卦乾卦从下到上六根阳爻,后面一卦坤卦就从下到上换成六根阴爻。二是把前面一卦的上下六根爻,到后面一卦进行上下颠倒,如屯蒙两卦,前面一卦屯卦上卦为坎,下卦为震,从上到下六根爻一个颠倒,变成蒙卦就是上卦为艮,下卦为坎。主要就是这两个规律。 但是两种调换方法,还是存在着重大的区别。比如坎卦和离卦是一个组合,遵循的是跟乾坤两卦一样的六根爻在同等位置阴阳互换的模式。因为把离卦的六根爻上下颠倒,还是一个离卦,只有把六根爻阴变阳、阳变阴,才能变成坎卦。当然坎卦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坎离合成了一组。遇到同样问题的还有中孚,六根爻上下颠倒还是中孚,只能阴阳互换,才对应出小过卦。当然把小过卦六根爻上下颠倒,也是小过,所以只能选择阴阳互换。 还有,把六根爻阴阳互换和上下颠倒,本质上是不同的。如晋卦和明夷卦一组,用的是上下颠倒模式,如果换成阴阳互换模式,晋卦应该换成需卦。而需卦已经跟讼卦成了一组。所以晋卦只能与明夷卦配成一组。所以一定要用这两个模式,才能把六十四个卦象全部配成对。 那么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既然每一组卦象的结合模式是不同的,那么两个卦象之间是否存在连接的关系?比如乾卦和坤卦,是两个独立的卦象,还是相互发生作用的? 曾经看到很多文本,是解读《周易》六十四卦的顺序的,认为六十四卦代表事物的六十四个发展变化过程,从乾卦开始,然后进入坤卦,再进入屯卦,再进入蒙卦……最后到未济卦结束。认为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就是天地万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有的文章讲得头头是道,比如说为何晋卦后面是明夷,谦卦后面为何是豫卦,都是一种连接和递进关系。 从笔者长期的研究来看,这种解读可能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每一组的两个卦,前后两卦要么是阴阳互换的,要么是上下颠倒的。到底是什么事物的运行,是这样不断相反地发展变化的?而且还不是一种模式,是两种模式。今天是乾,明天是坤,后天是屯,再后天是蒙,再后天是需等等,好像一个人今天朝南边走,明天朝北边走,今天在往上走,明天在往下走,今天站在光明的一边,明天站在黑暗的一边。今天是阳多阴少,明天是阴多阳少。这符合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吗?而且三十二组卦象之间,是否也存在着一种连接和递进关系?要是存在的话,依据何在? 比较客观的理解,应该是古代的人为了让学习易经的人方便记住和查询六十四个卦象。比如把六十四个卦象配对成三十二组,就容易记住,只要记住需卦,同时也可以记住讼卦。记住了中孚卦,同时也记住了小过卦。记住了离卦,同时也记住了坎卦。记住为既济卦,同时也记住了未济卦。相当于只要六十四个卦象,只要记住了三十二个卦象,另外三十二个卦象就可以变出来。只要把卦爻上下颠倒,或者把卦爻阴阳互换,就知道了另一个卦。至于在这个顺序中,卦象与卦象并没有任何连接关系。(周秋鹏)

八卦的排序是什么样的?

八卦排位,乾指一,兑指二,离指三,震指四,巽指五,坎指六,艮指七,坤指八。1、八卦方位乾:西北。坎:北。艮:东北。震:东。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2、八卦所属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3、八卦生克乾、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兑(金)。乾、兑(金)克震、巽(木),震、巽(木)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离(火),离(火)克乾、兑(金)。4、八卦旺衰乾、兑旺于秋,衰于冬;震、巽旺于春,衰于夏;坤、艮旺于四季,衰于秋;离旺于夏,衰于四季;坎旺于冬,衰于春。扩展资料:八卦知识:1、八卦的“卦”,是一个会意字,从圭从卜。圭,指土圭,开始以泥作成土柱测日影。卜,测度之意.。立八圭测日影,即从四正四隅上将观测到的日影加以总结和记录, 这就形成八卦的图象。2、八卦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爻, 多是记述日影变化的专门符号。爻有阴、阳两类,阳爻表示阳光,阴爻表示月光。每卦又有三爻, 代表天、地、人三才。三才的天部,包括整个天体运行和气象变化,这些星象之学,古称天文。地部指观测日影来计算年周期的方法,用地之理了解生长化收藏的全过程。人部指把天文、地理和人事结合,以便按照这些规律进行生产和生活。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一横叫初爻,中一横叫二爻,上一横叫三爻。3、八卦代表八种基本物象: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总称为经卦,由八个经卦中的两个为一组的排列组合,则构成六十四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卦图

易经八卦方位图

现在一般都用的是后天八卦了,就给你张后天八卦图吧。注意八卦图和我们平时的地图是不一样的,八卦图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周易64卦是按什么排序的?

这个问题大家聚讼纷纷,但没有圆满的解释。比较靠谱的是下面的说法:六十四卦排列的顺序。为了记忆,古人编了一首卦序歌: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有着内在的根据,按照古人说法,这种排列反映了世界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以乾坤为首,象征着世界万物开始于天地阴阳,乾为阳,为天;坤为阴,为地。乾坤之后为屯、蒙,屯、蒙,象征着事物刚刚开始,处于蒙味时期。上经终于坎、离,坎为月,离为日,有光明之义,象征万物万事活生生地呈现出来。下经以咸恒为始,象征天地生成万物之后,出现人、家庭、社会,咸为交感之义。指男女交感,进行婚配。恒,恒久,指夫妇白头到老。社会形成以后,充满矛盾,一直到最后为既济、未济。既济,指成功,完成。未济表示事物发展无穷无尽,没有终止。《周易》作者力图使《周易》六十四卦排列符合世界进化过程。

后天八卦顺序口诀

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为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后天八卦”风水是说明宇宙以内的变化和运用的法则。主要是用于判断人和事。八卦类万事万物之象,万物归象于八卦。八卦之中分为“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后天八卦图又称八卦图,“后天八卦”风水是说明宇宙以内的变化和运用的法则。主要是用于判断人和事。

后天八卦图的顺序排列

后天八卦图是在先天八卦图的基础上调整排列顺序而得到的,但对于古人为什么要把已经形成的八卦图顺序重新排列,至今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谜,只有社会各界一些让人难以相信的猜测。今天人们认为,在夏朝时期,冰雪融化,海水上升,淹没大片土地,到处成灾。

到了周朝,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天地运气与先天八卦图不再一致,故周文王重新排列八卦图顺序而成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后天八卦图。关于这个新的排列,相传为周文王所作。后天八卦又称八卦,据传出自“洛书”,洛书是从先天八卦图定义了人伦阴阳气数值后,推导得到的。

洛书九宫数:123456789,分布在洛书九宫内。九宫中央为5太极数。洛书九宫数构成3阶幻方,横、竖、斜相加3格数字,无论哪条线,3数之和都是15。洛书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以洛书为中介,来推导出后天八卦图。它的卦序为: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为中宫,乾六、兑七、艮八、离九。用数字表示就是:一数坎、二数坤、三震、四巽、五居中宫、六乾、七兑、八艮、九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