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五行五气,道家五行之气
放五仓是什么意思道教
放五仓就是放入心、肝、脾、肺、肾五脏即五仓。道家言五行 ,五气 即藏府之气,是“心气、肝气、中气、肺气、肾气、胃气、骨气”的总称,是经人体元气分配的、存在于藏府之内的人体“元气”,其中“中气”即为“脾气”,心、肝、脾、肺、肾五藏皆存“元气”,称为“五藏之气”。又言五仓
如何正确理解气功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气功的阴阳五行跟中医一样,五脏六腑属于五行,阴阳经脉就有手三阴三阳经脉,足三阴三阳经脉,奇经八脉也有分阴阳。其中任脉主任全身阴经,督脉总督全身阳经。营气属阴,卫气属阳。
道教五行属什么,为什么
《尚书·洪范》中记载:“五行:一曰水 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五行是古人对世界上所有事物的抽象划分。五行相邻相生,相隔相克。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生为发展。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为平衡。中医学里讲究「五行、五气、五脏、五味、五色」,他们彼此勾连,相互提携,相生相克。五行和谐与否直关身体运营,哪一项强了弱了都会出现相应的身体症状,所以,了解机体五行也是健康的必要。木属木的时令:春季。属木的器官:肝、胆、眼睛。工作过于辛苦时第一要维护的就是肝脏。因为肝是身体里集中藏血的器官,你玩命工作它就得玩命储血。五行本来是按肝、心、脾、肺、肾这个方向相生的,肝过劳虚弱,心、脾、肺、肾都进入波及范围,而且过劳积累的怒气也会伤肝。所以加班时的零食不妨准备一些酸味的,比如话梅。如果木系某个器官感觉不舒服,可以多吃一些属木的青色食物。它们对应人体的肝脏及胆,含有大量的叶绿素、维生素及纤维素,能协助器官加速排出体内的毒素。属木的情志:怒。属木的味道:酸味。属木的食物:青色食品。推荐食物:白菜、包心菜和菠菜等各式叶菜。火属火的时令:夏季。属火的器官:心、小肠、舌。属火的情志:喜。属火的味道:苦味。属火的食物:赤色食品。心属火,这时候容易上火,心绪不宁,心跳加快,给心脏增加负担,所以夏季最重要的是养心。除了多吃养心食物之外,根据五行相克原理,肾克制心火,冬季好好补养肾气是个有远见的方法。养心最好吃些赤色食物,它们对应的是同为红色的血液及负责血液循环的心脏,气色不佳、四肢冰冷的虚寒体质人更可以多吃一些。推荐食物:红豆、红枣、胡萝卜、红辣椒、西红柿。土属土的时令:长夏。是指在夏天中干热过去,开始下雨的一段时间。属土的器官:脾、胃、口。属土的情志:思。属土的味道:甘味。属土的食物:黄色食品。长夏多雨,是一年中最湿的时期。湿气过多会伤害脾胃,脾胃受伤影响食欲,所以盛夏季节我们总是没有胃口。这时候在饮食上就要「多甘多苦」,多吃甜的食物能补充脾气;按五行来讲,属火的心滋养属土的脾,多吃苦味强心的结果也是健脾。土系器官出现问题,对应的是黄色食物。脾、胃在人体中扮演着养分供给者的角色,它们调理好了,气血才会旺盛。推荐食物:橙、南瓜、玉米、黄豆、甘薯。金属金的时令:秋季。秋天最应该保养的是肺,最容易出现的病痛是咳嗽,这是五行中的精神影响。秋天草木开始枯萎,很容易让人感时伤月,心情抑郁。属金的器官:肺、大肠、鼻。属金的情志:悲。属金的味道:辛味。属金的食物:白色食品。金系食物对应的主要是肺脏,大多是白色食物。它们性情偏平、凉,能健肺爽声,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强化新陈代谢,让肌肤充满弹性与光泽。推荐食物:梨、白萝卜、山药、杏仁、百合、银耳。水属水的时令:冬季。属水的器官:肾、膀胱、耳。外餐过多会伤肾,这可是我们最在意的器官。大厨做饭共同的特点就是油大盐大,这样更下饭更香。可是咸味属水,和肾一族,适量是有益的,过度是糟糕的,如果同时面色发黑,肾脏可能有问题。属水的情志:恐。属水的味道:咸味。属水的食物:黑色食物。这些食物对应的是肾脏及骨骼,经常吃能帮助和肾、膀胱、骨骼关系密切的新陈代谢正常,使多余水分不至于积存在体内造成体表水肿,有强壮骨骼的作用。气功功力有什么标准;气功的标准又是什么
一,要有传承。你见几个现代人发明新气功?都是偷祖宗东西贱卖!二,要有理论。光有几个动作是不行的。不过基本上有传承的,就有理论在支持。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类代表:1,太极拳。(自成一家,但很难往高处发展)2,少林气功。(代表佛家,目前被吹嘘得最尽人皆知的)3,六妙门。(又一佛家,着眼于呼吸禅坐,也很难提高)4,武当气功。(代表道家,似乎不适合现代生活节奏)5,密宗气功。(也是佛家,专重师承,不要乱练)6,其它武术气功。(当中或者也有好的,但不是主流)7,印度瑜珈术。(很好的东西,可惜今人不重视其理论)下面介绍两个我认为比较实用经典的适于入门的功法:一,太乙五行桩(请参照《丹道修炼与养生学》(陈禾塬著),本人博客有收录其功法。慎防假冒)一书)这套桩法基本是属于武当道家气功,源于周易理论,其桩法简单实用,可分炼可合炼,适于现代人,且其理论在是书中阐述较清,有理论支持。是气功入门强身去病理想功法。二,易筋经(请参照《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清-周述官编撰),本人网盘有收录。慎防假冒)一书)目前,流传的所谓“易筋经”(韦驮献杵1,2,3势,摘星换斗等十二个),在“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清-周述官编撰)一书中,只是外壮功法中的韦驮劲功。仔细分析起来,这十二个动作可说是对易筋经的高度概括性,总结式的归纳,由于其动作单一,效果不明显,故而要增加单个动作的时间。其好处是简单易学且效果亦不错,适合现代上班族,但其缺点是太过于简陋,据我练下来,总觉不连贯,而且一个动作僵半天,容易使人失去耐心。还是照“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中的方法演炼,更觉连贯,练习下来效果更明显,其缺点是太过复杂,练一趟下来要一个对时,对现代人来说总觉挤不出时间来,最好有几个月到一年时间来专练,可惜太难做到。但也有变通方法,可以先炼立势,炼好后再炼半身势,炼好后再炼坐势,由立到坐,循序渐进,当然最好能一次做完。易筋经源自达摩,属佛家一脉,有相当好的传承与理论。其理论指导思想在洗髓经及各佛经中(金刚经,心经等等)。注意易筋洗髓是一体的,易筋在于功法,洗髓在于修心,缺一则不全。不要以为洗髓经也有什么招势动作。如果有人传授什么洗髓经功法,那绝对是骗人的。另洗髓经行住坐卧及还原篇中所列不是功法,乃是养生禅坐之道。修身不修心到头一场空,修心不修身临了随风散。以上是我亲身体证而言,其它,如太极,太慢,很多人不适应;六妙门,太高深,不适于常人;密宗,重在师承;其它杂派,无师承无理论更不用说。道教如何理解“三花聚顶,五气朝元”?
道家所说的“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三花”与“五气”,都是比喻的代名词。三花即是“精”“气”“神聚顶的顶,当然是指头顶的“宫会穴”,也就是道家所谓的“泥洹宫”。三花聚顶人花 -炼精化气,人本由精化而生,故精为种子,修道者心必空於下焦,戒去淫欲,精不妄泻,则精满不思淫,铅花生矣;地花 -炼气化神,人之生存赖以气,心必空於下焦,无惊无恐,无忿无怨,则气平顺,道畅通,中气足而不思食,银花生矣;天花 -炼神还虚,精气虽足,无神者,则其体无光,其人无命,故神为主宰,今心空其上焦,不执不着,神满不思眠,常清常醒,则脱壳还虚,归入虚空境界,则金花生矣;五气朝元一、心藏神,后天为识神,先天为礼,空于哀,则神定,南方赤帝之火气朝元。二、肝藏魂,后天为游魂,先天为仁,空于喜,则魂定,东方青木之木气朝元。三、脾藏意,后天为妄意,先天为信,空于欲,则意定,中央黄帝之土气朝元。四、肺藏魄,后天为鬼魄,先天为义,空于怒,则魄定,西方白帝之金气朝元。五、肾藏精,后天为浊精,先天为智,空于乐,则精定,北方墨帝之水气朝元。以上为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之理。人之修道,必由五行归五老,三花而化三清,始能归原无极本体,而达圆通究竟。
“三花聚顶,五气朝元”是什么?道教的内丹修行是怎么回事?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道教的内丹修行是怎么回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在一些武侠小说里,经常用“三花聚顶”来形容一个人的武功高强,如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三花聚顶”是全真教最厉害的掌法,丘处机曾以此掌法击退了千手人屠彭连虎。另外在神话电影《哪吒.魔童降世》中,太乙真人为了救下哪吒和敖丙,导致自己的“三花”被打散,损失了几百年的道行。那么“三花聚顶”既然这么厉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三花聚顶,五气朝元”是道教内丹修行的一种术语。我们都知道,道教作为本土的教派,自东汉时期张道陵天师正式创立以来,已有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了。随着道教的发展和融合,道教最后形成了以斋醮符箓为主要修行的正一派和以丹道修行为主的全真派。丹道修行分为内丹和外丹,外丹又叫金丹,是在人体之外以药物烧炼制作丹药。古代的道士甚至是帝王都热衷于炼制外丹,《神农四经》有记载:“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为天神,遨游上下,使役万灵……”祖天师张道陵在龙虎山炼制九天神丹,药王孙思邈根据炼丹的经验写出《太清丹经要诀》《太 *** 人炼云母方》等典籍,淮南王刘安还在炼丹时意外发明了豆腐,并且最终丹成之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内丹则是以人体为炉鼎烧炼,以人的精、气、神三宝为药物,使三者混一成大丹。
所以在内丹修行中,“精气神”是最重要的三种因素,“精”是构成生命的基础,是最根本的机能,《养性延命录》说:“道以精为宝,施之则生人,留之则生身。生身则求度在仙位,生人则功成而身退。”“气”是构成人体活动的基础元素,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神”是人体活动的主宰,它关乎着生命的存亡。《金丹四百字》说:“以精化为气,以气化为神,以神化为虚”,精、气、神之真阳化而为一,达于一处,故曰“三花聚顶”。所以说“三花”,指人身的精、气、神。由于道法遵循“法不传六耳”,因此内丹名家在编著一些典籍时会为了防止泄露“天机”,故而会以抽象的形式来撰写,“三花”的“花”其实是“华”,它是表达人体精气神的荣华。
另外“三花”的内在意思是“三阳”,如在记录全真祖师钟离权向吕洞宾传道的《钟吕传道集》中记载:“金液还丹以炼金砂,而五气朝元,三阳聚顶,乃炼气成神,非止于练形住世而已。”金液还丹之术乃是修炼成仙之法,为了怕泄露天机,还在后面写道“盖以真仙大成之法,默藏天地不测之机,诚为三情隐秘之事,忘言忘象之玄旨,无问无应之妙理。”“三花聚顶”的“顶”,即鼎,此处指人头顶的百会穴,又称泥丸宫。体内的精气神经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虚”的三种境界之后,最后化而为一到达一处,达到忘我的境界。
五气朝元中的五气,指的是体内的心、肝、肾、肺、脾这五脏之气。《金丹四百字·序》有云:"以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闻而精在肾,舌不声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动而意在脾,故名曰五气朝元。"道教认为,普通人的五气分散在五行所属的部位,没有能够聚而为一,人的五脏本来有青、赤、黄、白、黑五帝镇守“青帝受甲乙木德之三气,赤帝受丙丁火德之二气,白帝受庚辛金德之四气,黑帝受壬癸水德之一气,黄帝受戊己土德之五气。”而五气朝元则是金德之四气与水德之一气汇通而成五,木德之三气与火德之二气汇通亦成五,中央自有五气,“三五”相聚,四大安和,五气则朝元而聚于顶,体现了内丹修炼的一种高级境界。
道教认为达到“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境界之后就可以成仙,钟离权祖师认为修炼成仙分为五等仙,即天仙、地仙、人仙、神仙、鬼仙,“神仙者,以地仙厌居尘世,用功不已,关节相连,抽铅添汞而金精炼顶。玉液还丹,炼形成气而五气朝元,三阳聚顶。功满忘形,胎仙自化。阴尽阳纯,身外有身。脱质升仙,超凡入圣。谢绝尘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 神仙”乃是第二等仙,它是修行者在地仙的基础上脱质升仙,超凡入圣并且以阳神可以离开身体单独生存为成就标志。他们脱离世俗凡尘,升入三山仙界。炼成“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境界便可以得道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