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字号大全,根据自己的名字取字号
古人的姓名字号解说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古人除了名字之外,还有字和号。比如,大文学家苏轼,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那么,名、字、号,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名】“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 据说在古代,婴儿在出生三个月的时候由父亲命名,即“幼名”。这可能是从前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出生满三月的婴儿存活几率才比较大,长辈也会在这时帮小孩正式取名。 据《礼记·内则》记载,到了这一天,由母亲和保姆抱着婴儿来到厅堂见他的父亲,父亲郑重地握住孩子的手,给他取名。名取定以后,母亲和保姆把孩子抱回内室,然后把孩子的名字通告亲戚,父亲则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朋友,并报告地方长官,入籍登记。 因此命名仪式非常隆重,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件大事,这种习俗虽然没有了,但给孩子过“百岁”的风俗依然长盛不衰。其实在中国民间,部分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婴儿满月时才命名的习俗,不过命名的权利不再由父亲一人担当,而是由婴儿的亲人共同担当。 名,一般就是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关于古人取名的原则,《左传·桓公六年》中也写得很明确:“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此外,古人还提出了取名需避开的六条禁忌,分别是: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以生时的特征命名叫信,以祥瑞的字来命名叫义,以相类似的东西来命名叫象,用物品来命名叫假,用与父亲有关系的意思命名叫类。命名不用国名,不用官名,不用山川名,不用疾病名,不用畜牲名,不用器物礼物名。) 从宋朝开始,取名的讲究就更多了,家族辈分、生辰八字、生肖属相等都纳入了考量的范围。可见,古人的名字中,寄托着长辈的殷殷期望,象征着人的身份、地位。 【字】“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从周代开始,人们在名以外,又另取字。《礼记·檀弓》称:“幼名,冠字。”意思就是,要出生三个月时,取名,为幼名,在二十岁成人行冠礼时,取字。 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jī)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由此可见,古人的字男女皆可取,并非男性独有。举例:王昭君,名嫱,字昭君。 大多数情况下,字的选取与名有一定的联系。如并列,名和字的意思相同或相通,比如屈平,字原,古语中“广平曰原”,所以两者意思相同。字的意思和名相近,但不完全一样,可以互为补充。比如陆机,字士衡,机、衡二字都是北斗星宿的名,相辅相成。 字和名两者意思相反。朱熹,字元晦,熹是晨光的意思,表示天亮,而晦则是黑暗的意思,表示天黑。字与名意思相顺承、互为因果或可以用来解释名,比如赵云,字子龙。 一般说来,古时候,名是阶段性的称呼,小时候称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有了字,名就成了应该避讳的东西,相称时也只能称字而不称名。名与字在多数情况下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代号,尽管用途不尽相同,二者之间还是有联系的。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与字内容毫不相干的情况几乎见不到。 【号】除了名和字之外,古人还有别号。别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别号。 早在周朝时,人们就已经开始取号。对此,《周礼》解释说,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焉”,意思是说,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早期的号具有这点,有号的人多是那些圣贤雅士。如老子别号广成子、范蠡别号鸱夷子皮等。 先秦时期有名字又有号的人并不太多,至秦汉魏晋南北朝时,取号的人仍不很多,名载史籍者仅有陶潜别名五柳先生、葛洪别号抱朴子等数人。但是,到了隋唐时期,伴随着封建国家的强盛和文化的高度发达,在名、字之外另取别号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皆属此类。到了宋代,取号之风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人们熟知的《水浒传》108将个个都有别号,正是代表着当时的社会风气。 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号可以有两个字的,也可以有三个字以上的。例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字数多的别号有时可以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白香山。 这些别号,多寄托主人的情怀、品格、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等,是人生追求的体现。此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称柳宗元为柳河东。帝王、士大夫等死后还被冠以谥号、庙号,也是别号的一种。如“范文正公”“曾文正公”“秦穆公”之类。 何时呼名?何时呼字? 《礼记·士冠礼》中记载:“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也就是说,步入社会之后,大部分同事和朋友,都要称他的字而不是名。 因为古人看来,一个人的名只在君王或长辈面前才能使用,而字是用来在平辈或晚辈间称呼的。而号可以在文章唱和时作为代称,也可以用来自称。 古人刚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长大以后要取字,两者相连,通称名字。关于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应奎曾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意思是说,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字则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样。此三者包含着个人的全部品格,是文化意蕴,生活情怀的体现,所以古人在取名、字、号时如此讲究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如何简要区分呢?【名】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区别】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免费自动取名100分卜易居,羊年吴姓男孩取名出生缺金火100分名字_百度...
提起免费自动取名100分卜易居,大家都知道,有人问何沛轩在卜易居姓名测试打分,另外,还有人想问卜易居取名测名,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免费公司取名大全,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羊年吴姓男孩取名出生缺金火分名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免费自动取名100分卜易居
吴金炎99分,以下是姓名网为您进行的姓名测试打分解析:
姓名:吴金炎(繁体:吴金炎)易安居吉祥网周易店名测试。
拼音:wujinyan
五行:木金火免费名字测试打分100分。
吉凶:吉吉吉周易免费自动取名100分。
天格->8(金)
人格->15(土)免费起名字。
地格->16(土)外格->9(水)
总格->23(火)
天格8所示之先天运:(代表12岁前的先天运势以及先天遗传,影响不大,若不理想不必计较)
数理:[坚刚]志刚意健的勤勉发展数。[吉]
签语:八卦之数,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无穷无尽。
含义:意志如磐石,富于进取的气慨。排除万难达到目的。名实两得,忍耐克己逐成大功。若其他运配合不善者,可能有遭难的厄患。戒慎过刚,可免遭难。100分起名网免费。
人格15所示之主运:(代表24-48岁人生颠峰期运势以及个性、才华及事业运,影响一生运势)
数理:[福寿]福寿共照的立身家数。[大吉]电脑免费自动取名100分。
签语:福寿,富贵荣誉,涵养雅量,德高望重。
含义:最大好运,福寿之象。顺和、温良、雅量。集上下之信,令人敬慕,多受福泽,德高望重,自成家业,富贵荣华。为吉祥有德,繁荣兴家的大吉数。
地格16所示之前运:(代表36岁前的青年运势以及家庭夫妻、子女田宅,影响基础运)免费测最准姓名100分。
数理:[厚重]兴家得助的贵数。[大吉]
签语:厚德载物,安富尊荣,财官双美,功成名就。周易开店起名字大全免费。
免费自动取名100分卜易居:何沛轩在卜易居姓名测试打分
含义:反凶化吉象。位尊望重,建立基业。雅量厚重,足智多谋,善于协调,所谋如意,家门繁荣,福禄寿俱全。为大事大业可成,富贵发达的好暗示。属温和之首领运数。免费自动打分100分。
外格9所示之副运:(代表36-48岁的中年运势以及社交、朋友、工作环境等,影响后天的机遇)
数理:[破舟进海]吉尽凶相,穷乏之数。[凶]免费生辰八字起名100分。
签语:大成之数,蕴涵凶险,或成或败,难以把握。
含义:浮沉不定之象。利去功空,陷落穷迫、逆运、、怪澹、悲痛,或者幼小离亲而困苦,或者病弱、不遇、遭难、废疾、贫困、灾难、孤独,甚而刑罚,有不测之凶厄。主运有此数者则为大凶。即或一身得免灾害,也难免丧失配偶或有缺子之叹。实为人生最运。但有例外的怪杰、学者、伟人、富豪能出此数者。
总格23所示之后运:(代表48岁后的中晚年运势以及财富、收入,影响人生最终的成就)2023年免费起名测分数。
数理:[壮丽]旭日发育旺盛数。[大吉]免费起名字2023免费八字测名。
签语:旭日,壮丽壮观,权威旺盛,功名荣达。
含义:伟大昌隆之运,威势冲天之象,赫赫首领之数。微贱出身,砥志奋斗,克服万难,成就大志大业,功名荣达,终至首领。有如之将,猛虎添翼之势。权力旺盛,胜事恐过度而为憾,然而感情锐利,壮丽可爱,实属贵重的运数。此数不适宜女性,其理由同于二十一数,凡主运有此数者,难免转成香闺零落。
免费公司取名大全三才配置:(三才配置吉凶为姓名测试之核心,请重点关注!)
您姓名的天地人三才配置为:金土土。卜易居姓名解析:易达目的,轻易成功,名利双收,一帆风顺,福泰鸿量,万事安宁,顺展,生涯境遇安泰,即使数理有凶也可免于灾祸。可意外成功发展,有名利双收的运气,基础稳固,平静安康,免于种种灾祸,可得幸福长寿。(吉)输入名字自动取字号免费。
基础运:性格稍有迟钝,稳重,易亲近也易离开,成功虽然较迟,但总体上是幸福的。(吉)
成功运:成功顺利,能平安顺利地达到目的。(吉)
社交运:做事快捷而毛躁,欠明朗,口才欠佳,心意完全无法表露。易患外伤、皮肤病,数吉者较轻微。(凶)
人格15之数理暗示:吉祥运、财富运、女德运免费周易取名生辰八字电脑。
地格16之数理暗示:首领运、富贵运、男性双妻运、女德运免费起名网周易。
外格9之数理暗示:凶数运
总格23之数理暗示:首领运、女有孤独运免费一百分名字大全。
若五格数理暗示的凶数运较多,表示易破财、事业不顺、影响健康和家庭;女命狐独运、首领运及刚性运较多,则代表婚姻不顺。以上两种情况均建议改名或予以化解。周易生辰八字起名网。
总评及打分:
你的名字起得非常棒,成功与惊喜会伴随你的一生。但千万注意不要失去上进心。输入姓氏自动取名免费。
根据姓名网·名字测试打分,吴金炎的姓名评分为:99取名网生辰八字免费。
以上就是与羊年吴姓男孩取名出生缺金火分名字相关内容,是关于何沛轩在卜易居姓名测试打分的分享。看完免费自动取名100分卜易居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名人的姓名字号的资料合集
中华民族的绝大多数姓氏皆由八大女姓而来,她们是:姜、姚、姬、姒、嬴、嬗、妫、姞。姓为母系社会,氏为父系社会。姜姜姓是我国最古老的一个古老的姓氏之一,有近5000年的悠久历史,姜姓源自炎帝神农氏,因炎帝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县),故以姜为姓。因此,炎帝的出生地,也就是姜氏的发源地。另外,姜姓还是今天中国的许多姓氏例如吕姓、谢姓、齐姓、高姓、卢姓、崔姓等的重要起源之一。姜姓在当今以人口排名的中国百家姓氏中居于第60位。姚姚姓因桃图腾得姓。“兆”者为“桃”,炎帝氏夸父支以猴(举父)为图腾,以桃木为邓木,以桃为权杖,在桃林塞(灵宝)步天逐日,以阳平为桃都,以大桃木为日晷天竿。天竿日影(日景)运行作“S”形,即“兆”的“儿”,四季各有天地交午,记作“X”符,与“儿”合文作“兆”。桃都即姚墟。相传舜生于姚墟,得姚姓,实是夸父氏女系祖先的姓。姬在华人的数以千计的姓氏当中,姬姓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八大始祖姓氏之一。姬姓的族人可以说是黄帝的嫡系后裔,这个姓氏具有将近5000年的悠久历史。全世界的华人都自称是“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炎帝与黄帝)”。姒姒姓,中国人姓氏。在中国众多的姓氏中,姒姓可以说是一个小姓氏,分布在各地的姒姓后裔不足2000人。据史料考证,姒姓是一个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姓氏。姒姓的祖先是被世人千古传颂的中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大禹也是华夏民族杰出的圣祖。嬴远古时代,有姓有氏,姓氏一分为二。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的徽示,氏是一个姓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标志。姓氏合二为一,是秦汉时才开始的。《汉书地理志注》和《说文解字》记少皞氏为嬴姓。嬴即燕的异字,且又同音,故嬴即燕。少皞氏初以燕(玄鸟)为图腾,故成为嬴姓的始祖。嬗妫源于有虞氏,出自上古高辛氏后裔尧帝的封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姓。 妫姓为上古时期原始姓氏之一,得姓始祖是舜帝。姞黄帝的姞姓儿子当系古代“五帝”之初“黄帝部族联盟”中“姞姓部族”的首领,黄帝赐其“姞姓”,他得姓后建立起古老的“姞姓氏族”。随着“姞姓氏族”的子孙蕃衍,其后裔分支为“吉、雍、燕、鄂、密须(密、须)、阚、严、光、羊、杨、孔、尹、蔡、鲁、允、断、敦、逼、郅、虽”等姓氏纽古录;尼玛察;尼莽古;阿克占;乌席哈齐;瓜尔佳,佟佳、瓜尔佳、马佳、索绰罗、齐佳、纳喇 富察 赫舍里 喜他拉 叶赫纳拉 哈达纳拉伊尔根觉罗 梅勒复姓的话有:a 安陵 安平 安期 安阳 b白玉 白马 百里 柏侯 鲍俎 北宫 北郭 北门 北山 北唐 北堂 奔水 逼阳 宾牟 薄奚 薄野 北冥 北野 c 曹牟 曹丘 常涛 长鱼 车非 成功 成阳 乘马 叱卢 丑门 樗里 穿封 淳于 叱干 蔡林 d 答禄 达勃 达步 达奚 淡台 邓陵 第五 地连 地伦 东方 东里 东南 东宫 东门 东乡 东丹 东郭 东陵 东关 东闾 东阳 东野 东莱 东厢 豆卢 斗于 都尉 独孤 端木 段干 多子 第二 e 尔朱 f 方雷 丰将 封人 封父 夫蒙 夫馀 浮丘 傅余 g 干已 高车 高陵 高堂 高阳 高辛 皋落 哥舒 盖楼 庚桑 梗阳 宫孙 公羊 公良 公孙 公罔 公西 公冶 公敛 公梁 公输 公上 公山 公户 公玉 公仪 公仲 公坚 公伯 公祖 公乘 公晰 公族 姑布 古口 古龙 古孙 谷梁 谷浑 瓜田 关龙 毌丘 鲑阳 归海 h 邯郸 函治 韩馀 罕井 浩生 浩星 纥骨 纥奚 纥于 贺拨 贺兰 贺楼 赫连 黑齿 黑肱 侯冈 呼延 壶丘 呼衍 斛律 胡非 胡母 胡毋 皇甫 皇父 j 兀官 吉白 即墨 季瓜 季连 季孙 茄众 蒋丘 金齿 晋楚 京城 京兆 泾阳 九百 九方 雎鸠 沮渠 巨母 敬花 k 勘阻 渴侯 渴单 可汗 空桐 空相 昆吾 l 老阳 乐羊 荔菲 栎阳 梁丘 梁由 梁馀 梁垣 陵阳 伶舟 冷沦 令狐 刘王 柳下 龙丘 卢妃 卢蒲 鲁步 陆费 角里 闾丘 m 马矢 麦丘 茅夷 弥牟 密革 密茅 墨夷 墨台 万俟 昌顿 慕容 木门 木易 n南宫 南郭 南门 南荣 纳兰 女娲 o 欧侯 欧阳 p 逄门 盆成 彭祖 平陵 平宁 破丑 仆固 濮阳 q漆雕 奇介 綦母 綦毋 綦连 祁连 乞伏 绮里 千代 千乘 勤宿 青阳 丘丽 丘陵 屈侯 屈突 屈男 屈卢 屈同 屈门 屈引 r 壤驷 扰龙 容成 汝嫣 s 萨孤 三饭 三闾 三州 桑丘 商瞿 上官 尚方 少师 少施 少室 少叔 少正 社南 社北 申屠 申徒 沈犹 胜屠 石作 石牛 侍其 士季 士弱 士孙 士贞 叔孙 叔先 叔促 水丘 司城 司空 司寇 司鸿 司马 司徒 司士 司寤 似和 素和 夙沙 孙阳 索阳 索卢 商丘 t 沓卢 太史 太叔 太阳 澹台 唐山 堂溪 陶丘 同蹄 统奚 秃发 涂钦 涂山 吐火 吐贺 吐万 吐罗 吐门 吐难 吐缶 吐浑 吐奚 吐和 屯浑 脱脱 拓跋 w 完颜 王孙 王官 王人 微生 尾勺 温孤 温稽 闻人 屋户 巫马 吾丘 无庸 无钩 五鹿 武安 武疆 x 息夫 西陵 西乞 西钥 西乡 西门 西周 西郭 西方 西野 西宫 戏阳 瑕吕 霞露 夏侯 鲜虞 鲜于 鲜阳 咸丘 相里 解枇 谢丘 新垣 辛垣 信都 信平 修鱼 徐吾 徐离 宣于 轩辕 轩丘 阏氏 y 延陵 罔法 铅陵 羊角 耶律 叶阳 伊祁 伊耆 猗卢 义渠 邑由 因孙 银齿 尹文 雍门 游水 由吾 右师 宥连 於陵 虞丘 盂丘 宇文 尉迟 乐羊 乐正 运奄 运期 元亓 z宰父 辗迟 湛卢 章仇 仉督 长孙 长儿 真鄂 正令 执头 中央 中长 中行 中野 中英 中梁 中垒 钟离 钟吾 终黎 终葵 仲孙 仲长 周阳 周氏 周生 朱阳 诸葛 主父 颛孙 颛顼 訾辱 淄丘 子书 子言 子人 子服 子家 子桑 子叔 子车 子阳 宗伯 宗正 宗政 尊卢 昨和 左人 左丘 左师 左行 刘文 额尔 达力 蔡斯 浩赏 斛斯 夹谷 揭阳起源于华夏族的双音节姓氏B:白玉 百里 北堂 北野 C:淳于 成公 D:端木 东方 东郭 东野 东门 第二 第五 大狐 G:公孙 公冶 公羊 公良 公西 公孟 高堂 H:皇甫 J:夹谷 敬花 L:梁丘 令狐 闾丘 洛阳 陵尹 N:南宫 南郭 女娲 O:欧阳 P:濮阳 Q:青阳 漆雕 亓官 R:壤驷 S:上官 少室 少叔 司徒 司马 司迁 司空 司寇 士孙 申屠 T:澹台 太史 太叔 太公 W:完颜 闻人 巫马 微生 王孙 X:夏侯 西门 鲜于 轩辕 相里 Y:乐正 羊舌 羊角 延陵 Z:诸葛 颛孙 仲孙 仲长 钟离 宗政 主父由两个单姓形成的合姓C:常夏 陈梁 陈林 D:邓李 F:范姜 G:郭罗 高陈 H:胡杨 黄方 L:刘傅 刘谭 陆费 陆叶 Q:钱王 钱赖 W:巫许 吴刘 吴沈 Z:张包 张简 钟任 章项起源于少数民族的姓氏C:单于 叱干 叱利 D:独孤 H:赫连 呼延 贺兰 J:夹谷 吉胡 敬花 M:慕容 万俟 N:纳兰 T:拓跋 秃发 W:完颜 Y:宇文 尉迟 Z:长孙输入名字自动取艺名网,输入名字自动取网名 杨梓萱
提起输入名字自动取艺名网,大家都知道,有人问输入名字自动取网名情侣软件,另外,还有人想问送入名字自发性取网名 杨梓萱,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送入名字全自动取网名 杨梓萱,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输入名字自动取网名 杨梓萱,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根据姓名取字号在线,如何给自己取字号?
提起根据姓名取字号在线,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如何给自己取字号?另外,还有人想问取名字(征集名字)在线等待…,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在线给自己取字号,姓名:李怡豪,求表字和号。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如何给自己取字号?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姓名字 号都是什么呀?
一、姓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 《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这都说出了“姓”的本义是“生”。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庭的,而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姓是怎么来的?人们推测,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在原始蒙眛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比如说麦穗、熊、蛇等都曾经是我们祖先的图腾,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即“姓”。由于古代氏族部落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可数的,所以,纯正的远古时代留下来的姓是很少的。后人据《春秋》整理出来的“古姓”有:妫(今河北涿鹿有妫水)、姒、子、姬、(周王族姓)、风、赢(秦姓)、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归、曼、芈(楚姓)、隗(原北方少数民族姓)、漆(瞒)、允等22个姓。这些姓中近半数带女字旁。所以,人们推测,姓的产生可能在母系氏族社会。章太炎先生及其他学者又从《说文》、《山海经》、甲骨文、金文等较古的文献中整理出几十个古姓(约59个,章太炎得52个,他人又从金文中得嫘等7个),这样加上原有的也不过80几个,可以想见,这只是远古实际存在的姓中的一部分,原有的姓肯定不止这些。其他的已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时候的姓决没有我们今天讲的“姓”多。我们这里可以罗列几个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姓的数字。①北宋以后的封建社会,长期作为儿童识字读物的《百家姓》(北宋钱塘无名氏编),共收入502个姓氏(其中单姓342个,复姓60个。开头曰:“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②宋代郑樵《通志·姓氏略》中统计古代姓氏共有1745个。③明代翰林院编修吴沈等人据当时户部所藏户籍编成《皇明千家姓》,收姓氏1968个。(开头曰:“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圣神文武,道合陶唐……”)④清代康熙帝亲自审定《御制百家姓》,(开头曰:“孔师阙党,孟席齐梁,高山詹仰,邹鲁荣昌,冉季宗正,游夏文章……”)⑤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姓氏辨误》中说古姓氏有5129个。⑥中华人民成立后,大陆学者阎福卿等曾编辑出版过《中国姓氏汇编》共收姓氏5730个。其中单姓3470个,双字姓2085个,三字姓163个,四字五字姓12个。省也出版过《中华姓符》共收姓氏6363个,但里面有异体字重复收入的情况。⑦据中国语言文字改革工作委员会汉字处1984年的抽样调查及有关专家的估计,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的姓氏在3000个以上。(气象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王大良编《当代百家姓》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认为:目前,我国常用的姓约400个,按当时人口数算,前100个姓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周熊金陆,郝孔白崔康王丘秦江史,顾侯郎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这100姓占全国总人口的87%以上。其中李王张刘陈5姓就有3亿多人口。李8700万、王8000万、张800万、刘6000万、陈5000万。全国各城市的大姓情况也不一样,如上海前10名的姓是:张王陈李徐朱周吴刘沈。)这个数字跟我们前面说的所谓远古即有的纯正的“姓”相去太远了。那么另外那些也被称作姓的字又是怎么回事呢?那些字就是现代姓的主要组成部分 “氏”,下面就来介绍 “氏”。二、“氏”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便是“氏”,当然也有的小部落没这样做,而仍然沿用老部落的姓的。有的部落一边沿用旧姓,一边有自己的“氏”。这些小部落后来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它们又为自己确定氏,这样氏便越来越多,甚至于远远超过原来姓的规模。从时间上来讲,这已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事情了,氏带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所以“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通签·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就很能说明二者的关系。“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顾炎武也说“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汉代以后,姓氏不加区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最明显的标志是《史记》,根据现有姓氏、推究它们的来源或者说最初确定它为姓氏的缘由,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前面提到过,带女字旁的姓氏如:娰、姬、姜、妫、赢等,这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反映。有些直接就是女族长的名姓称号。(2)以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姓氏。如马、牛、羊、猪、蛇、龙、柳、梅、李、桃、花、叶、谷、麦、桑、麻、粟、山、水、林、木、风、云、河、江、金、石、钢、铁、玉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图腾。(3)以封国、采邑或职官、爵位为姓。如齐、楚、燕、韩、赵、魏、秦、鲁、蔡、郑、陈、宋、阮;司徒、司马、司空、乐正、宰、上官、太史、少正、王、侯、公孙、伯子等,由于古代封爵职官名目繁多,故此类姓很多。(4)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职业为姓,如姚(虞舜生姚墟)、东方(伏羲住处)、西门、东门(鲁庄公子遂后代封住地)、东郭、南、百里、欧阳(越王勾践,被封在乌程欧阳亭)、陶、巫、卜、医等。(5)以祖先族号、谥号为姓。如唐、虞、夏、商、周、殷,文、武、昭、穆、康、庄、宣、平、成等。(6)其他(在姓中还有几种变种,突变情况): A、皇帝赐姓。如刘邦赐项伯姓刘。李煜赐奚廷圭(墨务官)姓李。 B、为避灾难而改姓。如伍子胥在吴被杀后,子孙逃到齐国,改姓王孙;陈厉公子陈完,在陈内乱后逃到齐国做了大夫,改姓田。 C、为避皇帝或圣人讳而改姓。如荀改孙,庄改严,丘改邱等。 D、嫌原姓复杂、字多而改姓。如司马简姓司或马或冯,欧阳简姓欧。 E、少数民族主动从汉姓。如北魏孝文帝规定鲜卑族人改用汉姓如陆、穆、贺、于等,皇族带头,由原来的姓拓跋改为姓元。 F、另外,拓跋、单于、宇文、长孙、呼延、尉迟、耶律、完颜,爱新觉罗等都是少数民族姓的汉语译音。有些少数民族姓在译成汉语后,嫌字太长就简化,如爱新觉罗,改姓罗,金。从以上可看出,同姓不一定一家。今天在公共社交场合的“贵姓”、“尊姓”、“按姓氏笔画为序”中的姓,实际上包括了古姓、氏这两方面的内容。另外,古代姓氏还有几点值得注意:①战国前,贵族才有姓氏,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因为“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氏族略序》)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那么男子称什么呢?1、贵者称氏;2、贱者则以职业概括之。如奕秋、庖丁、匠石、医和、优孟,这些职业名后来才成了姓。当时是通称。②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礼不娶同姓”,“父母同姓,其出不蕃”(《左传》),“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有人认为里面隐含了朴素的优生学。春秋时,鲁昭公娶吴女为夫人,两人都姓姬,乃改夫人姓孟,称吴孟子。③因为“姓”起着“别婚姻”的作用,贵族男子又不称姓,故女子称姓特别重要,为了给待嫁或已嫁的同姓女子加以区别,就形成了对女子的特殊称呼,在姓的前后加前缀、后缀。 A、前缀用排行:孟、伯、仲、叔、季。如孟姜、伯姬、叔隗, B、以夫家的采邑、谥号为前缀:如晋姬、武姜、文赢。 C、加氏、女、母、姬、媪、妪等后缀,如张氏、商女、孟母、吴姬、赵媪等。三、名名是每个人的代号。姓氏是公共的,名是个人的。历朝历代的命名习惯,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意识形态。由于人们所属的民族、社会、历史、宗教信仰、道德传统及文化修养的不同,其命名习惯也很不相同。“名”的产生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必然结果。《说文》对名这样解释:“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为,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便是名的由来。这多少有些传说意味。人们发现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渐通行起来,使得人皆有名,并对命“名”讲究起来。实际上,名的出现是私有制经济出现后的必然产物。古时天下为公,一个部落一个名号,黄帝、炎帝、共工、蚩尤都是部落名。据《周礼》“婚生三月而加名”,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我们现在所看见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名。当时的习惯,崇尚以天干为名。也往往以其生日干支来命名,主要以天干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如太乙,成汤(天乙),太丁,盘庚,帝辛(纣)外丙、仲壬、太甲……武丁(盘庚曾孙)。陈梦家《殷商卜辞综述》认为:太康(即大庚),仲康(中庚),少康(少庚)等。周代以后对命名有所讲究。春秋鲁桓公六年(705)鲁桓公问命名应遵守的礼节时,大夫申 提出“信”“义”“象”“假”“类”五条(“五则”)。到战国时,很多贵族通过占卜来给自己的儿子命名,如屈原(皇揽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随着儒学的兴起,对起名的讲究越来越复杂,成书于战国年间的《周礼》中对命名除了前面提的主要注意的五条之外,还规定了“六不”。即(1)不以国(2)不以官(3)不以山川(4)不以隐疾(5)不以畜牲(6)不以器币。秦汉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加强,在命名方面除了对“五类”、“六不”同样讲究外,还对一些寓含王霸意义的字眼如龙、天、君、王、帝、上、圣、皇等字禁止使用。有些朝代不禁。魏晋以后,一代代的学风、思潮、单从命名方面即能看出一些。如魏晋南北朝人自命清高,玄学盛行,起名讲究高雅。如盛行以“之”命名,如王羲之子献之,孙静之、桢之。画家顾恺之,将军刘牢之,科学家祖冲之,史学家裴松之,文学家颜延之,杨衔之等。南北朝佛教盛行,取佛僧名成了时髦。一时间,僧佑、僧护、僧智、梵童、摩诃之名比比皆是。据正史载,南北朝带僧字的名有122人,昙者39人,佛者24人。唐宋时,道炽一时,僧也极红。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成了时尚。如朱熹(火),父名松(木),儿名 (土),孙名钜、钩、鉴、铎(金),曾孙名渊、泠、潜、济、浚、澄(水),刚好是五行一个循环。周秦两汉单名多于双名。有些双名也是单名,如晋介之推,虞宫之奇,郑烛之武,佚之狐,之为虚字,不算。还有一个“不”字,韩申不害,楚萧不疑,赵国赵不倦,汉代程不识,不危、不惑等皆如此。另外,汉人取名:(1)尚英武,雄浑劲健。像胜、武、勇、超、猛、固、彪、举等这很常用。(2)见贤思齐、追慕圣人。如张禹,赵禹、邓禹、陶汤、张汤、赵汤、周昌、王昌、张尧、黄舜等就体现这色。(3)求长生长寿。如万年、延寿、寿王、千秋、去病、去疾、彭祖、彭生等名常见。 王莽时,“令中国不得有二名”,《春秋》“讥二名”,《公羊传》:“二名非礼也”,可能单名多于双名的原因。西汉15帝,二人复名;东汉13帝全单名。西汉至东晋,54帝,4个复名,单名94%,东汉以后,尤其两晋南北朝,佛道盛行,一时间佛名盛行:金刚、力士、文殊、目连、药王、般若、三宝随处可见,以带佛气。僧、佛、摩、梵、昙,直取佛名也很多。唐宋后,取复名多起来,皇帝除外,因单名易于避讳。另外,唐人追求雅,以文、德、儒、元、雅、士等字命名很流行。五代时,因《尚书·太甲上》有“旁求俊彦”《伪孔传》有“美士曰彦”。故而,据正史载,五代共有87人以“彦”字命名。元代人以取蒙文名为时尚。元末,张士诚原名九四,“士诚”之名乃一文人所取,是在取笑他,他还不知,典出《孟子》:“士,诚小人也”之句。宋以后,尤其明清,字辈谱命名法最盛行。至今,从农村族谱中可看出这一现象。其字当然是些寓意吉利的字,如文武,富贵、昭庆、德祥、龙凤、昌盛等。明清以族谱命名为特征,影响很大。1744,乾隆为孔子后裔定了三十个字为: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垂维佑钦绍念显扬1920年,孔令贴又在这30个字后续了二十个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清满贵族则喜欢用安、福、永、泰、保全、常荣、桂祥等吉利字命名。而民间命名习惯约有以下数种:①节令法:以生时节令,花卉为名,春花、梅、桃、李,夏雨、秋实、秋雨、秋艳、冬晓、冬梅、腊梅等。②地名法:纪念孩子的出生地,如杭生、浙生、沪生、渝生、杭宁。③盼子盼财法:如来娣、根娣、玲娣、招娣、延娣、来宝、来发。④动物法:阿牛、阿鼠、小鱼、小狗、小龙、阿龙、小骏(马)、小凤、凤儿。⑤体重法:九斤老太、九斤姑娘(加护身符的重量)。⑥性变法:女当男养,亚男、冠男、家骏、家雄;男当女养,新妹、宝姬、秋月等。⑦排行法:大牛、二牛、三小、小牛,大囡、二囡、三囡;根大、根亮(两)、根山(三);张益(一)张耳(二)张山散(三)等。⑧五行法:如前述朱熹一家祖孙五代。⑨综合的,如润土(节令加五行)。民国年间尚洋名:玛丽、海伦、彼德、约翰、汤姆很多。文革间尚红、建、卫、忠、青等字。现在的趋向:朦胧、洋名、多字名。古代的女子有姓无名,在家只有小名、乳名,对外则称某某氏。四、字“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命字方面与命名同样,有着时代气息,一个总的趋向是美词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显。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褥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号。五、号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周礼·春官·大祝》:“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号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时期还不流行,葛洪、陶潜有号,当时多数人没有。到唐宋间才特别盛行起来,原因有二:1、伦理道德加强,2、文学发达,文人讲究文雅。至明清,由于文人范围扩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来。纵观古人命号特点,我们也可以概括为几条。自号一般都有寓意在内。1、或以居住地环境自号:如陶潜,自号五柳先生。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陆游,号龟堂。辛弃疾号称稼轩居士。明武宗朱厚照自号锦堂老人,明世宗朱厚璁自号天池钓叟,明神宗朱翊自号禹斋。乾隆晚年自号十全老人、古稀天子。咸丰(奕 )自号且乐道人。2、或以旨趣抱负自号:杜甫,自号少陵野老,“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晚年的自号。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金心农自号出家庵粥饭僧,都体现了个人的旨趣。3、有些人还以生辰年龄、文学意境、形貌特征,甚至惊人之语自号。辛弃疾自号六十一上人,赵孟頫\甲寅年生,自号甲寅人;元郑元右,自号尚左生,明代祝允明自号祝枝指生,后在民间演变成祝支山。朱 尊,自号夕阳芳草村落,唐寅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普救寺婚姻案主者。徐树丕,自号活埋庵道人。别人赠号主要有三种情况:1、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人。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柳、梅子黄时雨”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张先因写了“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带“影”字的好诗,人称“张三影”。类似例子再如: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露花倒影柳屯田——柳永,《破阵子》词中有“露花倒影”句。张孤雁——张炎《解连环·孤雁》红杏尚书——宋祁(工部尚书)《木兰花》“绿杨烟外晓春寒,红杏枝头春意闹”。 现当代作家的笔名、艺名也可算入号的范畴,有的是自号,有的是赠号。 郭沫若(笔名)原名开贞,巴金、夏衍、冰心全是笔名(自号),而非原名。 艺号(赠号): 张英杰——盖叫天,牛俊国——牛得草,荀慧生——白牡丹,李慧敏——白玉霜,毛稚黄——毛三瘦。2、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王安石称王临川;杜工部(杜甫),贾长沙(贾谊);王右军(王羲之);汤显祖称汤临川;康有为,广东南海人,称康南海;孔融,曾任北海太守,人称孔北海;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人称顾亭林。清代民谣“宰相合肥天下瘦”说的是李鸿章(合肥人),“司农常熟世间芜”说的是翁同和为常熟人,时任户部尚书。3、以封爵、谥号为号 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司马光,封温国公,岳飞,谥号武穆。 宋以后,文人之间大多以号相称,以至造成众号行世,他们的字名反被冷疏的情况。苏轼一生有14类38个名号,鲁迅先生一生(1881—1936)57岁,共用过140多个名号(主要是笔名)。 鲁迅原名周樟树,字豫才,改名树人。1898年,第一次用笔名,戛剑生、树人。1818年,《狂人日记》发表时,始用鲁迅笔名。三十年代后更多,最多的为1933年26个和1934年41个。这两年也是他的创作高峰,作品最多的时期。 由于号可自取和赠送,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变性。以至许多文人,有很多别号,多的可达几十个,上百个,“别号太多,反成搅乱”(郑板桥集题画。靳秋四索画),所以近代以后,尤其建国以来,文人用号之风大减,不少人发表作品不用笔名,就用真名。少数文人存有别号,多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就出名的文人。如鲁迅曾自号书斋,绿林书室,且介亭;王力自号龙虫并雕斋;姚雪垠,无止境斋;叶圣陶未厌居,俞平柏古槐书屋,此可谓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