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智慧行旅之道,易经的智慧020
《百家讲坛:易经的智慧》三季人
易经的智慧的名称:易经的智慧
规格:34盘DVD易经的智慧(共150集)出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590版权信息刊号:ISBN 978-7-88912-181-1目录第一集.阴阳之道第二集八卦定乾坤第三集易经与命运第四集破解占卦第五集.乾坤易之门第六集乾卦六龙第七集六龙御天第八集孔子文言传第九集.阳极成阴第十集地道柔刚第十一集.乾坤之道第十二集始生之难第十三集蒙以养正第十四集需要等待第十五集待机之道第十六集争强好胜第十七集化除讼累第十八集师忧比乐第十九集师出正道第二十集亲比和谐第二十一集情投意合易经的智慧2目录第二十二集 卦有次序第二十三集 小有畜聚第二十四集 以小养大第二十五集 实践天道第二十六集 柔能克刚第二十七集 天下太平第二十八集 君子的责任第二十九集 否从泰来第三十集 无道则愚第三十一集 否极泰来第三十二集 一视同仁第三十三集 万众一心第三十四集 为富要仁第三十五集 谦恭合礼第三十六集 谦谦君子第三十七集 乐极生悲第三十八集 择善而从第三十九集 整治腐败第四十集 临事而惧第四十一集 亲临现场第四十二集 观察瞻仰第四十三集 见微知著第四十四集 慎始善易经的智慧3目录第四十五集 序卦之道第四十六集 文化与文明第四十七集 铲除梗碍第四十八集 治狱之道第四十九集 人文精神第五十集 装扮得体第五十一集 贲极剥始第五十二集 硕果不食第五十三集 剥极而复第五十四集 复兴之路第五十五集 无妄而正第五十六集 避祸成事第五十七集 大畜德性第五十八集 慎始敬终第五十九集 颐养之道第六十集 自作自受第六十一集 大过大悟第六十二集 化解大过第六十三集 处险不惊第六十四集 用险止险第六十五集 向上提升第六十六集 光明大道第六十七集 易经体例第六十八集 上经综述易经的智慧4目录第六十九集 无心之感第七十集 心心相印第七十一集 致恒之道第七十二集 天长地久第七十三集 退隐山林第七十四集 全身而退第七十五集 大壮之道第七十六集 严防非礼第七十七集 光明磊落第七十八集 宽以待人第七十九集 忧患人生第八十集 心地光明第八十一集 诚信齐家第八十二集 忠厚积善第八十三集 多疑之害第八十四集 和而不争第八十五集 越挫越勇第八十六集 止于至善第八十七集 化险为夷第八十八集 待时而动第八十九集 崇尚自然第九十集 二合为一第九十一集 损以修己第九十二集 为道日损第九十三集 损极而益第九十四集 为学日益易经的智慧5目录:第九十五集 决所当决第九十六集邪不胜正第九十七集不期而遇第九十八集宣扬文化第九十九集聚合之道第一百集 聚少离多第一百零一集 积小成大第一百零二集 适时上升第一百零三集 处困之道第一百零四集 坚持正理第一百零五集 不变而通第一百零六集 供养无穷第一百零七集 革新之道第一百零八集 顺天应人第一百零九集 革故鼎新第一百一十集 礼贤上士第一百一十一集 奋发警醒第一百一十二集 长治久安第一百一十三集大忧大定第一百一十四集 止其所止第一百一十五集 循序渐进第一百一十六集 悠久稳健第一百一十七集 情理难决第一百一十八集 知敝永终第一百一十九集 永丰宝丰第一百二十集 出丰之道.........《易经》是中国最古老、最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纵览几千年中华文明史,易学始终贯穿于中国文化脉络之中,大到安邦治国,兼济天下,小到独善其身,明达君子之志,历代大儒无不躬身研易。
易经到底讲的什么道理?
易经归根结底讲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人的一生是由自己创造的,只有通过你的努力才能实现你的理性。而这个结果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诸多因素的配合,但你尽心努力了,你的人生就没有遗憾,而结果得到和不得到并不影响你的人生的价值。这个问题也可以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来表达。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易经》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谐辩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其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误区:不少人误以为《易经》就是《周易》,《周易》就是《易经》。其实这观点是错误的,简单的说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就是从属关系上的不同,《易经》包含了《周易》。关于“三易”,《周礼‧春官‧大卜》中说:“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易经》有“三易”,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按照南怀瑾说法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在于:《周易》相传是周文王在坐牢的时候,他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我们儒家的文化,有部分是从文王著作了这本《周易》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所以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其实易经有三易之说:《连山易》、《归藏易》、《周易》。易经的智慧—乾坤易之门5(曾仕强教授)
当我们翻开易经会先看到乾坤两个卦这种完全相反的两个卦,在《易经》里面叫做“错卦”,这两个卦相互交错,这种现象只有一种,乾坤它是同时出现的,我们把它叫做“开天辟地”。 “开天辟地”有两种个力量,一个是 创造 ,一个是 演化。演 化需要根据创造做充分的配合,所以乾卦就代表那股创造的力量,而坤卦就代表这股创造的力量要让它落实,要让它适应,要让它不断的演化的那股力量,所以我们经常说 “乾坤配” 可以应用到很多地方。 中国人说“无三不成礼”因此我们可以说六十四卦只有三类,一类是纯阳叫乾卦,一类是纯阴叫坤卦,另外一类就是有阴有阳。因此从数量上来说,乾只有一卦,坤只有一卦,有阴有阳乾坤配它会产生六十二卦。可是就值来讲,各占三分之一,乾坤两卦就占了三分之二,所以我们才会说“乾坤易之门”。 乾坤是易学的大门,因为这个门太大了,所以它有两扇,一扇叫地(坤),一扇叫天(乾),两扇门同时一打开里面的六十二卦全部呈现,清清楚楚,那就叫做宇宙万象。 父亲统领女儿 中国人为什么那么重视家庭关系,《易经》里面告诉我们八卦是个大家庭,其中乾卦是“父亲”,坤卦是“母亲”,凡是跟乾卦有关的那三个卦都是女儿,反而跟坤卦相关的那三个卦都是儿子。你说奇怪不奇怪,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我这样来看,女儿多半长得像爸爸,这什么道理,如果女儿像妈妈,儿子像爸爸,那男女就分成两种,一种越来越男性化,叫男人类,一种越来越女性化,就叫女人类,因为乾坤它所产生的都是有交错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乾卦三爻都是很阳刚,最底下的那一爻是最先出现的,所以当最底下的那以爻变成阴爻的时候,就是巽风(长女),你有没有看到一个家庭先生女儿,这个家庭有什么好处,就是大家比较和顺,因为小女儿很可爱啊,大家都喜欢她,她就带来和顺的这种气氛。如果说家里只生一个的,那么生男或女都是一样好,如果家里是生两个以上的,那么大家都会比较喜欢老大是女儿。乾卦中的第二爻变成阴爻就是离火(中女),离卦它就是带来很美丽的景象,老大出生叫千金,老二出生了之后又来了一个仙女,家里就出现了三个女性,离卦它也给我们一些问题,这里面就开始闹意见了,等到第三个女儿出现了,就是乾卦的上爻变成阴爻,那就是兑泽(少女),就是兑卦,兑卦就是说,你不要不高兴嘛你要很喜悦的,多一个女儿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各位就知道,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多的问题在心里面了。有一个人想生一个儿子,结果生了六个都是女儿,就心想第七个应该是儿子了吧,结果第七个也是女儿,我们是不赞成这种看待男女的问题的。母亲统领儿子 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里面,总觉得要有一个儿子,他会带给你一番的震动,所以我们看坤卦最下面的阴爻变成阳爻之后就变成了震雷(长子),如果这个人姓王,叫王震,你就知道这个人是排行老大的儿子,否则不会叫这个名字的。坤卦的第二爻变成阳爻之后就是坎水(次子),为什么是坎卦呢,各位很清楚了,这个老大跟老二经常意见是不同想的,他不服气的,越是家里条件的好的家庭老大老二越是容易不和,老大来的时候带来一番震动,而老二来的时候告诉大家要和睦,家里不和睦,兄弟阋墙。坤卦的上爻变成阳爻变成艮山(少子),艮卦有好几个意思,一个意思是说你有三个男的你们家够了,不要再生了;第二个是说如果是你们家现在就停止的话,你们家需要做一个规划,怎么样子使他变成一个团体而不是一个阻碍。乾坤变化中的大智慧 在《易经》里面乾坤互变的这个情况告诉我们很多事情的变数还是很少数的,不变的还是多数,现在我们所讲求的求新求变其实是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一下的。 《易经》里面的三画卦指天、人、地,那么变成六画卦之后告诉我们天人地都存在阴阳。所以最下面的两爻我们叫做“地道”中间的两爻叫做“人道”上面的两爻叫做“天道”。 天道讲阴阳,人道讲仁义,地道讲刚柔。大家看一下地道的刚柔,刚是在第一爻的,柔是在上面一爻,为什么?因为地是越挖越刚还是越挖越软?如果上面硬下面越来越软那就太危险了,那你一盖高楼那就会跨了。那人呢?人是先讲义还是先讲仁?人要以义做为基础,你说话合理,你做事合理,合理就是合乎义的要求,才能证明你的心是仁慈,仁爱的。天呢,中国人都是讲阴阳从来不说是阳阴,这是什么道理?你看阴它是往下走的,阴气是往下走的,你看冷气机就知道冷气是往下走的,但是热气是往上扬升的,阴往下阳往上,阴阳才能交流。 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变化 我们可以把一个重卦,也就是六画卦分成两段,因为它本来就是分成两段,任何一个重卦都是由两个单卦把它重叠在一起,就由三画变成六画。 下面这个卦是代表物质的,上面那个卦是代表能量,你可以看出来一个人上半身它是能量,下半身是物质,任何一个卦它有六个爻就代表六个位置,在这个时间段里面我们把它分成六个阶段,给它六个不同的位阶,每个位阶就叫一个爻。 偶数是阴,奇数是阳。1、3、5这三个爻阳的比较好,所以叫它当位,这三个爻辞也比较让人放心。 2、4、6这三个位置是阴位,阴位如果用阳爻,就叫不当位,我们说清楚一点。 1、3、5如果是阳爻就是当位的,如果是阴爻就是不当位的,2、4、6如果是阴爻就是当位,如果是阳爻就是不当位的。现在我们就清楚了,在六十四卦里面全部当位的只有一个卦,那就是既济卦。既济卦是易经里面的第六十三卦。有一个卦是完全不当位的,那就是第六十四卦,未济卦。未济就是还没有完成的意思。第一爻本来应该阳的,它阴,第二爻本来应该阴的它阳,以此类推。没有一爻当位,所以是未济。《易经》告诉我们不要只看眼前,要知道未来的变化。你现在好不好是已经定了的,你抱怨也没有用,你要想办法让它变好,这才是要紧的。 卦爻蕴含的智慧 每一个卦有六个爻,我们给它六个位阶,表示不同阶段的变化。我们先说通例,因为这个是对每个卦都是通用的。初爻跟上爻对起来,叫做有始有终,“初难知,上易知”,因为一件事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不清楚它的走向跟脉络,当事情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知道了。对于年轻的小孩子,你不要一眼断定他没有用,因为他还有发展,往往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另外一种情况反之。第二爻跟第五爻也是相对的,二多誉,五多功。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中国人一开会就会说这件事他领导有方,我们才能做的那么好,我们习惯于把功劳归于领导,我们是不会去跟领导抢功劳的。一个厂长很有可能会去赞美工地上的人,可能很少赞美经理科长等等,我们现在就容易看到一个问题,我们现在人的那个是非标准已经错乱掉了。我们把对的看成错的,一直骂一直笑他,我们把错的反而看成是对的,你看槽糕不糟糕,今天只要有一个人站起来说承蒙上级领导的指示,大家就笑他拍马屁了,这有什么好说拍马屁的,没有上级领导你有天大的本领你来试试看,因为你把功劳给他我就知道你心中有我,根本原因就在你心中有我,那我就放心的赞美你,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是你自己的能力你自己的本事,你所花的心思所做的成果,那你试试看好了,我下次不给你做,我这次也不会赞美你,也不会表扬你,你去看看是不是这样。三跟四是最麻烦的,三多凶四多惧,三跟四都是不上不下的,三你要小心,因为你从下卦来讲,他已经发展到一个卦的最顶端了,物极必反,很快会产生很大的变化,而四呢是上卦的刚开始,你不知道这个变化能不能变的很顺利。乾卦作为“天下第一卦”有太多的智慧影响着我们中国人,我们需要好好的来分析乾卦的每一个爻,下一章我们说乾卦六龙。乾卦代表六条龙,它应该怎么样采取合理的行动。世界上所有的学问用一句话就能够讲清楚,这就是易经的智慧
世界上所有的学问,我们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把它说清楚,各位认为有这个可能吗? 我相信很多人一定摇头的,哪有那么简单? 其实真的有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包含所有的学问。 那就是《易经》里面非常重要的观念: 近代的生物科学家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世界怎么能够生生不息? 就是因为有 物种多元化 ,有不同的因素互相激荡,互相作用,它才会生生不息。 如果物种一元化,搞得最后其它所有种类都没有,只剩下人类,那么人类迟早也会消亡的。 一句话讲完了: 没有矛盾就不会起变化,不起变化就是死路一条,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 这个一阴一阳之谓道,它并不是说一个阴一个阳,然后合起来就叫 “道 ”。 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自然的变化。 各位有没有发现,世界上万事万物,不外乎四个字: 自然孕育 , 但是它背后有一个道理,那个道理它是永恒不变的。 如果那个道理一变,那就每天出不同的花样,那整个人类社会还有秩序? 那我们对自然还有信心吗? 一阴一阳之谓道,告诉我们,自然的变化,就是阴阳之道。 “阴阳”这两个字是谁加进去的?是孔子加进去的。 而这两仪就是指一个阴一个阳。 我们现在讲一个阴一个阳,各位一定要清楚, 中文讲,一个就是两个,两个就是一个,它告诉我们这个 “一 ”里面, 是含有不同的东西在里面,那含有多少东西? 其实这个我们很容易了解,就是 正反、上下、高低、轻重 ,这是相对的两种, 这种观念在西方一直到很晚很晚,爱因斯坦才把它说出来,叫做相对论。 相对论是不是否定绝对,其实也没有啊。 很多人一想到相对,就是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没有绝对这回事情。 你看,我们说世界上一切一切都是绝对的,绝对没有相对, 你有没有听出来,这句话本身就非常绝对。 哪有那么多绝对的?这就告诉我们,一切都是有例外的。 这个在易经里面是非常重要的观念。 阴阳,你在古《易经》是找不到的。 可是孔子说了“ 一阴一阳之谓道 ”以后,它就变成易经的东西了。 五行你在易经里面也是找不到的,可是,你把五行融入《易经》以后, 它说得非常通;你把天干地支,这些本来都是不同的文化, 都是一融入《易经》以后,它都说得通。本文主要内容由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先生的视频讲座实录而来,让我们一起聆听大师的教诲。
易经的智慧
易经是一门严密的逻辑推理学,在宇宙中,天体的运作,自转,产生了变化即为阴阳,易经最高深的哲学,最严密的逻辑推理学,最精准的预测学。 人类历史上下几千年,唯一留存至今的只有文化,而什么样的文化是经过时间的沉淀,历史的验证,思想的碰撞,权柄的争夺,世代风雨的洗涤,至今还留存着,并一直以来都运用着,这就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易经文化提升到哲学就是大智慧,所以有一句话讲出了真理,“天地之道,唯有易经”。 万事万物,在任何的诞生与延续都必须遵守几点规则,第一,在思维高度上能得到哲学认可,第二,在历史的演变中能得到实践的验证,第三,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大量的论证性,第四,还能为世人所用,世代相传都,易经在以上四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易经为群经之首的文化沉淀,里面藏着我们一生为之探究不完的人生哲理与大智慧,这就成为了我们开悟的过程。这样的大智慧,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不是文字,而是智慧,让我们能生生世世造福子孙后的大智慧,这智慧需要得到最真实的运用,而最真实又体现在哪里呢?就落在我们的生活中,商业中,人事中...... 在人世间如何形象地体现易经的大智慧,需要我们每个人德配位,才发挥,德才兼备,就如易经所说的,阴阳平衡,具有了阳的思维,好的德行,在五行象意来讲属火,叫才华,同时又具备阴的能力,符合道的商业,策划,运营,金融,在五行中属水,叫才能,既有才能又有才华,这就形成了一个太极,一个阴阳,一个卦象叫水火济济,也就是阴阳合和万物生,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传道立业,更深入讲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德配位,业立本,易经智慧为我们种下了一颗善种。 易经告诉我们为人处世低调亲切,语言简洁精准,自己以身作则,自律自行,言行一致,随时随地都要谦卑礼让,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处事低调,当自身都能做到,拥有了大智慧的时候,自身能量增强增大,无需再要高调,因为随时随地你都可以高调,又何需处处高调,这就是易经的能量,向内求,要有尽有,向外求,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