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壬丁未时断,六壬日丙午时断
请解释一下什么叫:禄马三奇
壬子日乙巳时,贵,但难为妻子,性格刚强,不受击触。 戌年月,纯煞有制,行木金运,官至三品。 壬寅日乙巳时,孤高,刑妻克子,如为僧道,富贵。 壬辰日乙巳时,春平,夏财,秋稳实,冬无助救,主贫苦。 壬午日乙巳时,辰戌月,贵。亥月,金运,位至都帅。 壬申日乙巳时,身坐长生学堂,财帛进退,名利驱驰。木 月,行北运,贵。辰戌丑,俱吉。 壬戌日乙巳时,寅年月,入日德格,贵。辰戌丑未,贵。 秋印,夏财官,俱吉,春伤、冬旺,看干透何如,亦可取贵。 壬日时逢乙巳临,谋为未遇且沈吟: 贵人举荐财官旺,子嗣鸳帏不一心。 壬日时临乙巳,伤官背禄无取,虽然天乙贵人扶,贵显遇 而不遇。 谋望云为反覆,生平实事成虚,时来发达改门闾,犹似旱 苗得雨。 ○六壬日丙午时断 六壬日生时丙午,聚财之地坐胞胎; 月逢金水须富贵,弃命从来是就财。 壬日丙午时,禄马三奇。壬以己为官,丙丁为财,午上丁 己是禄马,壬水受胎,有倚托,通金水月气,就财生旺,主富 贵,通火气,亦贵。 壬子日丙午时,公直撑持,孤高而贵。年月子午,字重, 水火既济,极品。 壬寅日丙午时,寅午戌月,财星格,但嫌身弱,宜僧道, 吉。秋生,印绶。冬,身旺,行金火运,金紫。 壬辰日丙午时,寅午戌月,财旺,大贵。 壬午日丙午时,冬日身旺,吉。夏,财多身弱,丑日近侍, 贵。寅午,金土运,独弱从强,弃命就财,高命。 壬申日丙午时,通金水月气,贵;不通,弃命就财,主富, 不然,极贫下。 壬戌日丙午时,寅月,三合财局,弃命相从,富。秋,身 有托,贵。冬亦吉。 丙午时生壬日强,时中禄马不寻常; 运行吉地无冲破,早晚升迁到省堂。 壬日时逢丙午,亦名禄马同乡,就中既济见文章,志气宽 洪海量。 不过刑冲破害,自然财禄盈箱。运行财旺及官乡,定是朝 中宰相。 ○六壬日丁未时断 六壬日生时丁未,夫化妻从格局奇; 若是局中通水木,发财发福两相宜。 壬日丁未时,夫从妻化,壬合丁,未上同木局,贵。若月 通木局,有倚托者发财,不通,但有资助,因妻致富。 壬子日丁未时,月通木气,贵;通金气,富,通火土气, 富贵;两全不通,行火土运,亦吉。 壬寅日丁未时,丁壬化木,亥卯未,寅月,贵。 壬辰日丁未时,辰月生,壬骑龙背局,贵显。寅月,妻重 子荣。三合水局,身旺无倚,多贫克妻。 壬午日丁未时,春平,夏富,秋贵,冬吉。巳午年月,位 至王候。未月,东运,贵。子月,正印、三奇俱藏,贵当极品。 壬申日丁未时,大富。巳午年月,或透戊己,富贵双全。 壬戌日丁未时,日德,封妻荫子,中年又损妻子。亥子申 酉月,贵。巳午,不贵即富。辰月夭,月德贵。 壬日时逢丁未临,木化成林忌见金; 年月若还无破害,必教富贵福弥深。 壬日时临丁来,就中暗合妻财,好来丑戌钥匙开,收积钱 财广大。年月克冲不犯,天然衣禄安排,鸳帏子息早年乖,中 末依然享泰。 ○六壬日戊申时断 六壬日生时戊申,长生之地鬼伤身; 身强制伏为高命,反此定知贫薄人。 壬日戊申时,水土混浊。壬以戊为鬼,庚为印,申上庚金 健旺,壬水长生,戊土偏官,身鬼俱强,为人勇暴,若通旺月, 行身旺运,有甲木制伏者贵;不通,聪明不贵,再行鬼旺运, 难以显达。 壬子日戊申时,羊刃带煞,贵人提携。巳午年月,近侍有 权。 壬寅日戊申时,时日相冲,身孤为僧道,吉。如寅午戌或 纯辰年月,亦贵。 壬辰日戊申时,戌月生,早登科甲,官至方面。寅卯丑申 子午等年月,极贵,武职一品。 壬午日戊申时,偏官偏印。亥卯未寅月,威权。子丑月, 木火运,翰林清贵。戌月,行东南运,高品。 壬申日戊申时,壬水长生,居申,煞旺身强,更生亥卯未 月,偏官有制,吉。 壬戌日戊申时,破滞多蹇。纯酉,巨富。若不通身旺月, 行煞旺乡,不吉。有甲制亦可。戊己土重,主瞎疾平常。
小六壬怎么取时间
1、简单取数法:以大安起正月,月上起日,日上起时。占时应按地方时辰。即“北京时间”以东经120度为准,西移1度,减去4分钟,经度相差15度时,地方时相差1个小时。如武汉相差23分钟,成都相差64分钟。若不换算,推算结果就不准确。
2、变通取数法:任意写(报)三个数字、或写三个汉字(需一笔一划用正规笔画数)、或随机抽三张扑克牌等。只要能化成数,方法可任意设计,想到什么就用什么。月、日、时取数法实践运用时有很大的局限性,如同一时辰多人同时求卦,月、日、时取数法就无能为力。如同一时变通取数法可解决这一问题,取数更为灵活方便。经大量实践,效果奇佳。
六壬排盘求解
你在哪里排的盤,乱七八糟的,连最基本的天地盤都弄错,所以全课都是错的。正确的应该是这样:朱 合 勾 龙丑 寅 卯 辰 蛇子 巳空 贵亥 午虎 戌 酉 申 未后 阴 玄 常常 贵 贵 勾未 亥 亥 卯亥 卯 卯 丁子 辛未 常⊙父 丁卯 勾官 亥 贵◎此为曲直课,四课三传不离亥卯未木局,回旋不已,兜兜转转依旧原地踏步。又官鬼临空,四课不备,这个状况下难有对像。你的年命也起错,90年生女命~今年行年在戌,行年在戌,戌落空亡,今年都无机会。反而去年似是错失了机会。可向北或东寻,但由於去年之错失,过後几年再遇姻缘的机会很微。小六壬顺序
小六壬顺序如下:第一步,先确定月份在掌诀上的起点(定位),以起点推算月份落点。不管是第几个月,均以“大安”为正月起点,然后按顺时针在六个掌诀定位上按六神次序依次往下数,直至数到求测月份为止。小六壬排盘法如推算十一月,就从①大安——②留连——③速喜——④赤口——⑤小吉——⑥空亡——⑦大安——⑧留连——⑨速喜——⑩赤口——,十一月就落位在“小吉”上。第二步,以月份落(终)点为日辰起点,然后推算日辰落点。从月份落点上起初一,同样按顺时针在六个掌诀定位上按六神顺序依次柱下数,一直数到天数为止,此掌诀定位即为日辰之落点。如十一月初十,前面已知十一月在掌诀上的落位。初一小吉,初二空亡,初三大安,初四留连,初五速喜,初六赤口,初七小吉,初八空亡,初九大安,初十就落位同你“留连”。又例三月二十三。三月落住“速喜”,二十三就落位“大安”。小六壬排盘法 第三步,以日辰落点为时辰起点,推算时辰落点。小六壬排盘法,古代中国占卜法之一,俗称报时起课法。以大安、留连、速喜、赤口、小吉、空亡六位分列食指、中指及无名指上;占时按月、日、时顺序求之;得大安、速喜、小吉者为吉,其余为凶。小六壬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一种注文,用以标示每日的凶吉。后来传至日本,并于当地流行,在中国则日渐式微。小六壬排盘法预测方法十分简单,预测时只须提取当时的月、日、时信息,按照一定的推算规则,用左拇指在六个掌诀位上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掐算即知结果。其法以大安起正月,月上起日,日上起时下面详解推算方法。六壬解析
这位朋友,以下是详细的换算方法,你自己试着算一下吧.算不出来你再问.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由两者经一定的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对,为一个周期,循环往复,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 中国古代用以记录年、月、日。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建元年号。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干支的一个循环干与支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干支纪年干支纪年萌芽於西汉,始行於王莽,通行於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已用干支纪年。可是,其实是类似的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位置来纪年,干支只是用以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太岁)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会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而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第一年为「甲子」(如黄巾起义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为「乙丑」,依此类推,60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如1864年为农历甲子年,60年后的1924年同为农历甲子年;1865年为农历乙丑年,1925年同为农历乙丑年,依次类推。必须特别注意的是干支纪年是以立春作为一年即岁次的开始,是为岁首,不是以农历正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开始。例如,1984年大致是岁次甲子年,但严格来讲,当时的甲子年是自1984年立春起,至1985年立春止。干支纪年与西历的近似换算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公元前的年份则用58-「年份数除以60的余数」后计算)干支纪月干支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次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许多历书注明某农历月对应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大致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大致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大致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大致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大致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60个月合5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年(公元53年)冬至月(大雪至小寒的月份,近似农历十一月)就是「甲子月」。有歌诀为证: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 下表是地支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以及年天干和月地支构成的月干支:月地支 节气时间段 中气 近似农历月份 近似阳历月份 甲或己年 乙或庚年 丙或辛年 丁或壬年 戊或癸年寅月 立春—惊蛰 雨水 正月 2月 丙寅月 戊寅月 庚寅月 壬寅月 甲寅月卯月 惊蛰—清明 春分 二月 3月 丁卯月 己卯月 辛卯月 癸卯月 乙卯月辰月 清明—立夏 谷雨 三月 4月 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 甲辰月 丙辰月巳月 立夏—芒种 小满 四月 5月 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 乙巳月 丁巳月午月 芒种—小暑 夏至 五月 6月 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 丙午月 戊午月未月 小暑—立秋 大暑 六月 7月 辛未月 癸未月 乙未月 丁未月 己未月申月 立秋—白露 处暑 七月 8月 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 戊申月 庚申月酉月 白露—寒露 秋分 八月 9月 癸酉月 乙酉月 丁酉月 己酉月 辛酉月戌月 寒露—立冬 霜降 九月 10月 甲戌月 丙戌月 戊戌月 庚戌月 壬戌月亥月 立冬—大雪 小雪 十月 11月 乙亥月 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 癸亥月子月 大雪—小寒 冬至 十一月 12月 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 壬子月 甲子月丑月小寒—立春 大寒 十二月 1月 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月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推算实例:2004年大致是农历甲申年。那次甲申年自2004年2月4日19时56分立春起,至2005年2月4日1时43分立春止。这里的时刻是东经120度标准时。资料来源是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和时间科普网站制作的日梭万年历网路版。丙寅月,2004年2月4日19时56分立春~2004年3月5日13时56分惊蛰丁卯月,2004年3月5日13时56分惊蛰~2004年4月4日18时43分清明戊辰月,2004年4月4日18时43分清明~2004年5月5日12时2分立夏己巳月,2004年5月5日12时2分立夏~2004年6月5日16时14分芒种庚午月,2004年6月5日16时14分芒种~2004年7月7日2时31分小暑辛未月,2004年7月7日2时31分小暑~2004年8月7日12时20分立秋壬申月,2004年8月7日12时20分立秋~2004年9月7日15时13分白露癸酉月,2004年9月7日15时13分白露~2004年10月8日6时49分寒露甲戌月,2004年10月8日6时49分寒露~2004年11月7日9时59分立冬乙亥月,2004年11月7日9时59分立冬~2004年12月7日2时49分大雪丙子月,2004年12月7日2时49分大雪~2005年1月5日14时3分小寒丁丑月,2005年1月5日14时3分小寒~2005年2月4日1时43分大寒干支纪日干支纪日,60日大致合2个月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确定的文献指出干支纪日始於鲁隐公三年夏历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因为儒略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4整除,闰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5日,所以4年1461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数是29220日,合80年。这就是说,每8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儒略历月日日期会反复一次循环。(公元4年本来应为闰年,但因为公元前45年开始实施儒略历后,「每隔3年」加一次闰日被误为「每3年」加一次闰日,所以罗马皇帝屋大维下令前5年、前1年、4年停闰以修正错误置闰。)因为格里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100但非400整除,闰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425日,所以400年146097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数是2921940日,合8000年。这就是说,每8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格里历月日日期若没有遇到能被100但非400整除的公元年,会反复一次循环,但整体而言,假设未来从不改格里历,每800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格里历月日日期才会反复一次完整的循环。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2月18日,合农历壬子年正月初一,以及9912年2月18日,都是是「甲子日」。干支纪日与格里历的换算若我们把天干的甲、乙、...、壬、癸编上 0, ......, 8, 9 等序号;地支的子、丑、...、戌、亥亦编上 0, 1, ......, 10, 11 等序号,那麼:从已知的格里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4,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例如:(1972 - 4) mod 10 ≡ 8,所以天干是「壬」;(1972 - 4) mod 12 ≡ 0,所以地支是「子」。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其中奇数月i=0,偶数月i=6,C是世纪数减一,y是年份后两位,M是月份,d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 ]表示取整。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干支纪时干支纪时,60时辰合5日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必须注意的是子时分为0时到1时的早子时和23时到24时的晚子时,所以遇到甲或己之日,0时到1时是甲子时,但23时到24时是丙子时。晚子时又称子夜或夜子。日上起时亦有歌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 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 壬子是真途。下表列出日天干和时辰地支构成的时辰干支,以北京时间(UTC+8)为准:时辰地支 北京时间 (UTC+8) 甲或己日 乙或庚日 丙或辛日 丁或壬日 戊或癸日早子时 0时—1时 甲子时 丙子时 戊子时 庚子时 壬子时丑时1时—3时 乙丑时 丁丑时 己丑时 辛丑时 癸丑时寅时 3时—5时 丙寅时 戊寅时 庚寅时 壬寅时 甲寅时卯时 5时—7时 丁卯时 己卯时 辛卯时 癸卯时 乙卯时辰时 7时—9时 戊辰时 庚辰时 壬辰时 甲辰时 丙辰时巳时 9时—11时 己巳时 辛巳时 癸巳时 乙巳时 丁巳时午时 11时—13时 庚午时 壬午时 甲午时 丙午时 戊午时未时 13时—15时 辛未时 癸未时 乙未时 丁未时 己未时申时 15时—17时 壬申时 甲申时 丙申时 戊申时 庚申时酉时 17时—19时 癸酉时 乙酉时 丁酉时 己酉时 辛酉时戌时 19时—21时 甲戌时 丙戌时 戊戌时 庚戌时 壬戌时亥时 21时—23时 乙亥时 丁亥时 己亥时 辛亥时 癸亥时晚子时 23时—24时 丙子时 戊子时 庚子时 壬子时 甲子时
乙未年己卯月壬寅曰丁未时天干地支五行
六壬日生时丁未,夫化妻从格局奇;若是局中通水木,发财发福两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