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卦对应的脏腑,艮卦象征的身体部位是
八卦对应五行身体图
身材、性格等方面也和五行息息相关,根据八卦对应五行分析可以知道人的身体健康,我整理了八卦对应五行身体图的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八卦对应身体五行图
一、五行与五脏:
1、五行(按五行相生顺序排列):木、火、土、金、水。
2、五脏(与五行相对应):肝(胆)、心、脾(胃)、肺(大肠)、肾(膀胱)。
3、五脏在图中的位置近似人体的解剖位置(属西医理论)。
二、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在人体胸腹部的排列(按后天八卦的顺序排列,其象数则配以先天八卦的数):见“人体五行五脏八卦对应图”
1、后天八卦图在人体上是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的:因后天八卦图的定位方向是左东、右西、上南、下北,乾卦正好位于西北,故在人体胸腹部的排列是“自右大腿根“西北乾1”卦开始,经小腹部下丹田(关元穴处)是“北坎6”卦,再到左大腿根是“东北艮7”卦,转到左胁(及左臂)处是“东震4”卦,到左肩是“东南巽5”卦,到头颈部(及天突穴)为“南离3”卦,右肩是“西南坤8”卦,最后转到右胁(及右臂)为“西兑2”卦。
2、后天八卦(也叫九宫八卦,共九个数字)的卦数顺序:乾六宫、坎一宫、艮八宫、震三宫、巽四宫、离九宫、坤二宫、兑七宫、人体中间是五宫(故“五”字在胸腹部的中央,见后天八卦图)。
后天八卦图(定位方向是左东、右西、上南、下北)
说明:自后面看,后天八卦图其八卦方位与“人体五行五脏八卦对应图”是一致的。 乾1卦(天乾六宫)位于人体的西北方(右下方),即右大腿根处。坎6卦(水坎一宫)位于人体的北方(下方),即肾区。艮7卦(山艮八宫)位于人体的东北方(左下方),即左大腿根处。震4卦(雷震三宫)位于人体的东方(左为东),即左胸肋、左臂处。巽5卦(风巽四宫)位于人体的东南方(左上方),即左肩处。离3卦(火离九宫)位于人体的南方(上方),即头颈部。坤8卦(地坤二宫),位于人体的西南方(右上方),即右肩处。兑2卦(泽兑七宫)位于人体的西方(右为西),即右胸肋、右臂处。
3、九宫八卦排列概述的口诀:“四、二为肩,八、六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五”对应的是“土”故在脾胃或中脘穴处。
三、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在头面部上的排列(按后天八卦排列,见“头面部五行五脏八卦对应图”):
自右下颌处为“西北乾1”卦开始,经下巴颏(承浆穴)是“北坎6”卦,再到左下颌处为“东北艮7”卦,转到左颧骨(左耳门)处是“东震4”卦,到左太阳穴处是“东南巽5”卦,到上额(脑门)中间为“南离3”卦,右太阳穴处是“西南坤8”卦,最后转到右颧骨(右耳门)处为“西兑2”卦。总之头面部八卦的排列与胸腹部的排列是一致的。
四、八卦(指先天八卦)在人体上象数的读法及所代表的天象、卦象、五行与脏腑:
1、为便于应用,先天八卦象数按阿拉伯数字来读数。即写读为1,2,3,4,5,6,7,8。
2、以上先天八卦的8个数字按顺序相对应的天象是“天1,泽2,火3,雷4,风5,水6,山7,地8”。
3、先天八卦的8个数字相对应的八卦是“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
4、先天八卦的8个数字相对应的五行属性是“乾1金,兑2金,离3火,震4木,巽5木,坎6水,艮7土,坤8土”(单数为阳,双数为阴:如乾1为阳金,巽5为阳木,坤8为阴土)。
5、先天八卦的8个数字相对应的主要脏腑或器官是“乾1金:大肠、头。兑2金:肺、口。离3火:心、目。震4木;肝、足。巽5木:胆、股。坎6水:肾、耳。艮7土:胃、手。坤8土:脾、腹。
五、脏腑的虚位与实位:图中八卦及其象数所代表脏腑的位置是按中医理论排列的与西医的人体解剖位置多数不一致。按九宫八卦在胸腹部排列的脏腑只有“乾1、坎6、艮7”三卦与实际的脏腑相符,可称为实位卦。其他不符,是虚的,可称为虚位卦。
2、实位卦:乾1代表大肠,“乾卦”大象为天、为升,西北乾1正好是位于右大腿根及升结肠的实位。“坎卦”代表肾,大象是水,坎6正好位于肾脏的实位。“艮卦”代表胃,大象为山、为停止(最后一站),中医又认为“胃气主降”,可以说艮7位于左大腿根及降结肠的实位。
3、虚位卦:震卦4是肝赃的虚位(肝的实位在右季肋区和腹上区)。中医认为肝属木、木性生发往上,按五行讲、木生火,故肝气震4升致左胸肋了。肝与胆相通,又同属木,故卦巽5位于左肩臂,是胆的虚位。卦离3是心脏的虚位,因卦离3大象是火,五行也属火,火可上炎到头、口、眼、舌(如心经虚火、可见口舌生疮,心烦失眠,舌尖红绛等),故离卦3到了头颈部为虚位。坤卦8大象为地,五行属土(阴土),其脏腑是脾脏,按中医理论脾主升清、胃气不降(内经上说“上者右行,下者左行”),故脾气(坤卦8)升至“上右”与胃气艮7(在下左)相对应的位置,所以坤卦8到了右肩臂、成了脾脏的虚位。兑卦2大象是泽,脏腑是肺,五行为金,西方属金,后天八卦图的方位又是左东右西,加之“上者右行”,故中医有“左肝右肺”之说(解剖学:胸部上方左右均是肺),所以兑卦2在右胸肋,成为肺脏的虚位。又如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 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及二阴,双目通肝也与离3卦相连,鼻通肺也与艮7卦相连(因艮为山,为凸,为止),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兑2卦通肺连口----。这些部位开始不适时说明相关的脏器快要出毛病了,所以我认为脏腑这些虚位卦实际是相关脏腑的气机的首到之处,是相关脏腑健康于否的情雨表。
4、防治虚位病就是治未病:因虚位卦是相关脏腑的气机首到之处,故人体上脏腑的初发病气也是先在脏腑的虚位上聚集,病气聚集多了,病症才会逐渐显露出来,故可认为病症明显显露之前,属未病阶段,当病气聚集到一定程度之後,才在脏腑的实位上反映出来,这时病较重了。故上医治未病,就是指先治好虚位的病。故虚位卦的脏腑与实位卦的脏腑在防治疾病方面同等重要。如耳聋耳鸣,尿频可能是肾脏有病了。呼吸不畅、鼻塞、或皮肤瘙痒,因肺主皮毛故可能肺脏有病了。眼部不适可能肝脏或心脏有病了,因为肝气冲眼,眼又与心脏相连(眼是离3卦)等。总之人体上的很多虚位上的病感或病变均与五脏六腑的病气相通,故对人体上任何地方的不适,都不能掉以轻心,要把未病防治住,就可以防止病气由表及里而发展为脏腑的实症。
八卦五行与人体健康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和所有事物都分不开的,人的长相、身材、性格等方面也和五行息息相关,根据生辰八字五行分析可以知道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一、金形之人。金形之人,从体形上看多较削瘦,骨态较露,节突出。头,肩,腹,手,脚都较小。从五官看,脸形偏方,肤色较白.金形之人,较强悍,多心急,能当机立断。但也能沉稳欢察事态发展。金主肃杀,严而有威。因此,金形人多官将之材。金耐寒,畏火,不耐暖热,所以,要特别小心春.
二、木形之人。木形之人,从体形上看如树型,身材多挺直瘦长,头较小,身背较宽。手足也小,皮肤略青.木形之人届于劳碌型,命中多操劳,有任劳任怨之佳行.木喜春夏,畏秋冬。所以,木形之人如感风邪极易伤肝,而且多在秋冬季。因为肝属木,故木形之人在秋冬时,一定要加强肝的保护,注意营养,不要过于疲劳,以防染上肝疾。
三、水形之人,适合于秋冬,秋冬之季,金水相生.春时,木泄水气显枯;夏时,火蒸水气呈涸。所以,春夏时,水形之人容易染病,而且多属腰肾,不可不防。
四、火形之人。从体型上看,火形人面尖头小,肩背宽,身体强壮,手足也较小.火形之人肤色偏红。火形之人,脾气易暴躁,不重视钱财,变化无常,信用较差,能从全面考虑问题,但缺乏做的勇气,耐力较差。火喜春夏,不耐秋冬。夏火惧冬水,一旦秋冬感子外邪,容易生心脏方面的病症。心脏病的人多怠于秋冬,与此有关。
五、土形之人肉饱满,四肢匀称。土形人脸圆头大,肤色较黄。土形人,心地温和,不喜欢趋炎附势,也不弄权玩势,适合于做慈善事业。土性不而春夏,得时于秋冬。所以,当春夏之时,土形人感染疾病,容易伤脾,导致消化吸收方面的疾病。
八卦对应五行风水八卦图一、什么是五行风水八卦图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代表阳,“——”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万物都有阴阳之分,一阴一阳才能调和,万物才和谐,所以我们风水讲求阴阳调和。
所谓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也和卦一样,相信这几个字大家也是常有听说,而这几个字是种传统符号,不要看得太严重了。所谓“金”并不是黄金,“水”亦并不是和杯中喝的水一样,千万不要看成了五行就是五种物质。
五行八卦图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图中的符号按照顺时针下来依次是:坤(代表地),震(代表雷),离(代表火),兑(代表沼泽),乾(代表天),巽(代表风),坎(代表水),艮(代表山)。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列为上面是坤卦,下面是坎卦就叫“地下有水,是师卦”,而如果是上面是坎卦,下面是坤卦,“地上有水”叫比卦。
二、如何观看五行八卦图
八卦图有二种,一是先天八卦图: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巽西南,震东北艮西北,取天地阴阳对应,先天卦数为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二是后天文王八卦图:震东兑西,离南坎北,巽东南坤西南,艮东北乾西北。
三、五行八卦图怎么摆
艮卦的白话解析
艮:白话中读作“根”。根①:其北②,不濩③其身。行其廷,不见其人。无咎。【白话】筮占得根卦,注意背部,不要弄脏了身体。行走在宫廷之中,却又没有被人发现。占断为“无咎”。【注释】①根:卦名,假借为艮。艮,止,注意。②北:古背字。③濩:污。【讲解】根卦,通行本作艮。根、艮,双声、叠韵。根卦上卦为根,下卦也是根。根为山,为止。山上山下,是坚定不移的象征。初六:根其止①,无咎,利永贞。【白话】筮得根卦,占得初六,注意自己的行为步伐,不但没有灾咎,而且利于长久占问。【注释】①其止:自己的行止。其,代词,指自我。止:脚止,引申为行为。【讲解】注意自己的行为非常重要,自己的行为关系到自己的前途命运。认识自我造就自我必须从“根其止”做起。六二:根其肥①,不登其隋②,其心不快。【白话】筮得根卦,占得六二,注意自己不要发胖,不要让自己的体重增加,因为发胖会引起心烦不悦。【注释】①肥:发胖。②不登:不增加。登:升高。隋:裂肉。不登其隋:不增加肉。应该减肥。【讲解】本爻爻辞提出了一个如何使人们的身心健康的问题,首先是要减肥,其次是要保持精神愉快。九三:根其限①,戾其■②,厉,薰心③。【白话】筮得根卦,占得九三,注意自己的风度,减去身上多余的脂肪,虽然危厉,终归心悦愉怡。【注释】①限:风度。②戾:裂。■:疑是“肥”字。肥:多肉。③薰心:心中芳香。【讲解】这条爻辞涉及到了精神和肉体的关系,要使精神和肉体都能升华,必须经受一个痛苦的过程。六四:根其■①。【白话】筮得根卦,占得六四,注意自己的身体。【注释】①濩■:字书无此字,通行本作“身”。【讲解】古人对身体非常重视,反复强调要注意。六五:根其■①,言有序②,悔亡。【白话】筮得根卦,占得六五,注意自己的言语,讲话要有分寸,就不会有灾咎,就能避祸消灾。【注释】①■:字书无此字,通行本作辅,辅车相依,话从口出。②序:分寸。【讲解】这一爻爻辞要求人们不要随便说话,教诲人们讲话要有分寸。俗话说:祸从口出。言有序,则悔去祸亡,幸福降临。尚九:敦①根,吉。【白话】筮得根卦,占得尚九,着重注意自身的修养,就吉善。【注释】①敦:厚,引申为注重。【讲解】根卦卦爻辞提出了人们自我身心修养的问题,告诫人们注意减肥、注意言语、注意行为。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易经八卦体质之(七)气虚体质
七、 艮卦(☶)体质之气虚体质 《易经》中艮卦“☶”象征山。大家都知道从山脚下到山顶,随着海拔升高空气会变得越来越稀薄,在缺氧状态下人会开始感觉呼吸有点困难,甚至上气不接下气。因此我们借其此特性称艮卦体质就为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的化生不足时,易出现气虚表现。气虚体质总体特征:发无光泽,皮肤苍白,没有血色;声音低,记忆差,易自汗,气短懒言,易累,疲乏;经常感冒;舌大,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身体凉,血淤,面色暗。形体特征:形体消瘦或偏胖;肌肉松软不实。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不喜冒险。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且病后康复缓慢。平素抵抗力弱,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生活中有的人平时不爱运动,稍微运动就出汗(出冷汗),和别人爬同样层数的楼,只有自己气喘吁吁的。这种类型的人一般就属于气虚体质,讲话的声音低弱,老是感到自己上气不接下气,气不够用,容易出汗,只要体力劳动的强度大就容易累,防御能力下降,所以容易感冒,反复感冒。 很多小孩反复感冒,被称作复感儿,这和气虚体质有关。 气虚体质和我们之前聊的坤卦体质(☷)之阳虚体质从临床症状上来说有相似之处,比如说这两类人都会出现一些精神倦怠,手脚乏力,如果说是气虚为主的话,那么也可能会伴随有一些虚汗,气短,如果说属于是阳虚的话,那么会有一些手脚冰凉,大便不成形。在此我们应予以辩证区分。 阳虚主要是指机体内阳气亏损,机体的温养、推动,蒸腾和气化功能的减弱而造成的虚寒证候。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口淡不渴,喜喝热饮,小便清长,大便稀薄,面色苍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分析,口服中药汤剂全面调理,能够起到温中散寒,缓急止痛的功效。 而气虚是指体内元气不足,气的推动,固摄,防御和气化功能的减退,造成脏腑组织功能的减退,形成的虚弱证候,临床上主要以气短语音低,少气懒言,身体乏力,肢体怠倦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可以用归脾汤加减能够起到益气健脾,养心安神的功效,若是出现中气下陷,可以使用补中益气汤。当然气虚和阳虚也可能同时出现,因此气虚时也怕冷。 人在生病时偶尔也会出现气虚的症状,但一般情况下待病好了之后气虚症状就没有了。 气虚体质多因先天禀赋(元气)不足,再加后天之气失养造成的。长期饮食失调,情志失调,过度劳累,久病,久卧伤气,长期卧床导致脾胃不好(脾主四肢)。年老体弱,运化能力差,引起心、肺、脾、肾功能损伤,因心主血脉,肺主一身之气,肾藏元气,脾胃为“气生化之源”,因此气虚体质易导致推动血液运行作用减退,体内气的化生不足,机体防御外邪,护卫肌表,维护内脏位置功能减退的病证发生。 五脏气虚在临床上均可见,以心肺脾肾常见,除上述气虚证常见临床表现外,同时并见心、肺、脾、肾气虚的相应病变而见不同症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症状辨证施治: 1.心气虚证 证候:心悸,胸闷,舌质淡,脉虚结代。治则:益气养心。主方:养心汤、七福饮。2.肺气虚证 证候:咳嗽无力,少气短息,动则益盛,痰液清稀,平素易感冒,舌淡苔白,脉弱,治则:补益肺气。主方:补肺汤、玉屏风散(气虚体质预防感冒的专方,主要是扶正祛邪。) 3.脾胃气虚证 证候: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适、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治则:健脾益气。主方: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4.肾气虚证 证候: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女性白带清稀,舌淡苔白,脉沉细弱。治则:益气补肾。主方:肾气丸、大补元煎。 除上述方药外,可随症加减。自汗多加黄芪、五味子、牡蛎、麻黄根益气固摄;气短甚者加补肾纳气之品,如:补肾脂、胡桃肉、熟地、五味子、蛤蚧。气虚体质证症状表现多端,治疗大法当补气益气。 治疗以补气养气为总治则,还应针对脏腑辨证,分别选用补脏腑之气方药。根据气血同源理论,适当加用补血药。取“血为气母”之意,血能不断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水谷精微,适当加用补血药如熟地、生地、白芍、枸杞、大枣;取“气能行血”,“气能生血”之意,气虚则血液运行不畅,气虚则血虚,故适当加补血活血药,如:当归、川芎。因“脏腑互关”,临床上可出现多脏气虚表现,气虚以肺、脾为主,久则影响心、肾。 气虚体质的人平素宜采用饮食调理,多吃补气益气健脾、易消化、性平味甘的食物,如:小米、粳米、大枣、豇豆、黄豆、白扁豆、蚕豆、鸡肉、鹅肉、鸽肉、香菇、猴头菇、蘑菇、山药、胡萝卜、土豆、红薯、鹌鹑、羊心、羊肚,莲子、桂圆、蜂蜜、虾、人参、栗子、薏苡仁、芡实、黄芪、党参等。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荞麦、空心菜、生萝卜,柚子,肝等。忌食生冷性凉、油腻厚味等耗伤脾胃的食物,如:西瓜、香瓜、水梨、香蕉、黄瓜、苦瓜、空心菜、筊白、笋、蚌类等。 养生推荐:山药汁。山药、黄芪都是补气的中药,可以将山药榨汁喝,或煎水喝。另外可多吃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黄豆、白扁豆等;或者“补中益气汤”。 在膳食改善方面,还有“黄芪童子鸡”和“山药粥”。具体做法如下所述: 黄芪童子鸡:取童子鸡1只洗净,用纱布袋包好生黄芪9克,取一根细线,一端扎紧纱布袋口,置于锅内,另一端则绑在锅柄上。在锅中加姜、葱及适量水煮汤,待童子鸡煮熟后,拿出黄芪包。加入盐、黄酒调味,即可食用。可益气补虚。 山药粥:将山药30克和粳米100克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煮粥,煮熟即成。此粥可在每日晚饭时食用。此粥具有补中益气、益肺固精、强身健体的作用。 推荐药材:茯苓、太子参、生黄芪、山药、党参、甘草、大枣、桂圆肉、白术、莲子、黄精等。 气虚体质易出现肌肉松软,倦怠乏力,不喜运动,抵抗力弱,因此生活方面要做到起居有规律,夏季午间应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睡眠,不能熬夜。平时注意保暖,避免劳动或激烈运动时出汗受风,谨避风寒之邪。“劳则气耗”,不要过于劳作,以免损伤正气。运动锻炼宜采用低强度、宜柔缓,多次数方式,不适合激烈、大负荷,长时间,出大汗的运动,以免耗伤正气。以柔和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八段锦等为主;忌用猛力或做长久憋气的动作。[按语] “长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平时可按摩或艾灸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同身寸),距胫骨前沿一横指处),能健脾益气,强身健体。 减肥也可能造成气虚。正气受损,免疫力功能下降。春天流感多发,正虚外感,易中招,应升阳固表。艮卦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艮为山,五行为土。根据八卦类象,艮卦还可引申如下解释:艮为山:概念:静止、开始、变化、转折、改革、断绝、呆板、稳定、固执、慎重、等待、迟滞等。性情:保守、固执、憨厚、稳重、诚实、守信、谨慎、迟缓、安静、笃实、任劳任怨等。形态:坚硬的、顽固的、与腿脚有关的、向下发展的、上硬下软的、停止不前的等。人事:仆人、低下、刚起步的事业、发展中的食物等。家庭:三子、小男孩、宠物等。企业:员工、后勤、生产供应部门等。军事:后勤供应、预备队、后备军等。天时:阴天、云彩、雾气、山峦等。动物:老虎、狼、熊、狗、鼠类、狐狸、獾子等。植物:瓜类、黄色植物、萝卜等。食物:牛肉、兽肉、根类食物、山蘑等。人体:背、腰、手、指、关节等。疾病:筋骨酸痛、脾胃病、消化不良等。时间:冬春之交、丑、寅年、月、日、时等。方位:东北方等。地支:戌、亥、丑、寅。色彩:黄、棕、咖啡、棕黄色等。易经八卦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乾 肺 兑 大肠 ,乾兑属金,互为表里,分阴阳离 心、小肠(心包、三焦),属火,分别为阴火阳火,互为表里震 胆巽 肝,震巽为木,分阴阳,肝胆互为表里坎 肾、膀胱,属水,阴水阳水,互为表里艮 胃坤 脾,艮坤为土,脾胃分阴阳,互为表里脏为阴,腑为阳大概如此!周易“近取诸身”,以八卦与人的形体相通应。人体是个大八卦结构,如《说卦传》所云:“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良为手,兑为口”。张介宾在《医易义》中说:“以形体言之,则乾为首,阳尊居上也;坤为腹,阴广容物也坎为耳,阳聪于内也;离为目,阴明在外也;兑为口,折开于上也;巽为股,两垂而下也;为手,阳居于前也;震为足,刚动于下也。”福特锐界PLUS气魄而来广告福特锐界PLUS气魄而来《周易》八卦是朴素唯物主义的气一元论的胎源。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一”,是指太极为混沌元气,动则生阳,静则生阴,阴阳环抱而生两仪,即“一生二”两仪生四象,四象再演变成八卦,八卦分别象征天、泽、火、雷、风、水、山、地。这八种物质被古人视为自然界万物衍化滋生的物质基础。其中以乾、坤天地两卦为万物之母,万物生于天地字宙之间,如《周易·序卦传》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周易·乾·文言传》:“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所以,八卦并不是什么玄虚的东西,而是一种物质性的,寓有辩证雏形的结构。《周易》是以八种自然物构成宇宙和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展示其世界观和人生哲理等要义的。象天、泽、火,雷、风、水、山、地八种自然物(现象),其中水、火为万物之源、阴阳之基,风、雷为之鼓动,山、泽于是成形。有了山、泽,生命便开始孕育,于杂花生树之中人类也得以繁衍。正如《周易·乾·文言传》云:“乾,元者即言乾卦纯阳,至健至刚。《周易·象上传》:“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坤,亦为元者,即言坤卦纯阴,至柔至顺。正如《周易·坤·彖上传》:“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乾元在《周易》中尤被重视,乾元被视为自然界万物赖以资始的动力乾元一动、则天地日月皆动,而且是运转不息的水恒运动。这种运动贯穿于事物的自始至终,影响着事物的发展变化。《周易》也重视坤元的作用。宇宙万物遵循“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的规律;万物资生除阳刚之用外还必须有阴柔之体,即天地必须阴阳气交,方能生化万物。没有天地阴阳二元气的交和,就没有天地万物。周易除重视乾坤二卦对宇宙的化生之外,还强调水火在化生万物中的作用。认为水为至阴,有水才有生命。离为火卦,火生土,土为万物之母,故有水火才生万物。《周易》还认为震、巽雷、风在宇宙自然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鼓动作用,而、兑、山,泽则在自然界万物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总之,《周易》通过八卦论述了自然界的形成及演变,指出了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在宇宙中的重要意义,突出了自然界是物质的、运动的观点。如《周易·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搏”,“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姐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挠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双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始万物者莫盛乎良,”从上可以看出,《周易》八卦理论,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气一元论的发端,八种自然物可以看作统一的物质性的元气的八种形态,因而可以称作八卦气。中医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医学,提出八卦气与人体脏气相通应的观点。乾为天卦,为君,象征人体生命活动必须有总的主宰,在人体与脑通应,“脑为元神之府”坤为地卦,坤以藏之,象征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必要的贮备,在人体与脾胃、大小肠相通应,“脾胃、大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坎卦为水,雨以润之,象征人体需要阴的滋濡,在人体与肾相通应,“肾者水脏”,“肾藏精”之故。艮卦为出,长以止之,象征生命活动需要有相对的静止,从而维持相对的平衡,与人体之脾相通应,“脾者,土也,治中央”。兑卦为说;说,即悦,比喻脏气中不可缺少的和谐、调节作用,在人体与肺相通应。肺为相辅之官,主调节作用。巽卦为风,风以散之,为生命活动中不可少的疏泄作用,在人体与肝相通应,因肝主疏泄之故。震为雷,雷以动之,象征人体生命活动须有重要的鼓动激化作用,故与人体之胆、肝相通应。离为火卦,“日以短乏”,象征人体生命气化的原动力,故与人体之心、命门相通应,“命门者,…原气之所系也”。综合上述表明,八卦气规律适用于宇宙万物,包括人体生命活动在内。
中医把易经的十二地支应用于医学,那么艮(gen)土代表的是什么脏器?
土对应脾胃,艮属土。艮是八卦中的一卦。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