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柱如何推农历,算命看年柱还是日柱

怎么通过八字倒推出阳历或者农历生日?

如果采用人工方法来依八字倒推出阳历(或农历)生日是一件很麻烦的事,现在科技年代了,基本上都采用八字软件来进行八字倒推(反推)。已知生辰八字:丁酉 癸卯 丙辰癸巳,使用信达利命理预测工具网的“八字搜索”功能查出公历日期有四个,如下图所示:

怎么算日柱?

方法一:日柱(出生当天的天干地支)

日柱的时间界限为每天的两个23时,例如,某某年4月9日出生,那么日柱的开始时间为4月8日23时开始,9日的23时结束。

1.以甲子为1、1

天干数:甲1 乙2 丙3 丁4 戊5 己6 庚7 辛8 壬9 癸10(0)

地支数:子1 丑2 寅3 卯4 辰5 巳6 午7 未8 申9 酉10 戌11 亥12(0)

2.计算公式

{ (公元年数-1)×5+(公元年数-1)÷4+当年日数} ÷60

将所得余数÷10,得出的余数作为天干序数

将所得余数÷12,得出的余数作为地支序数

注意:需要考虑当年是否闰年,如果是闰年则二月份为29天。凡年份能被4整除的为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为平年。

举例:

例如:2008年3月1日的干支:

{ (2008-1)×5+(2008-1)÷4+61 }÷60

(1月31天,2月29天,3月1天共计61天)

=(10035+501(取整)+61)÷60

=176……37

求天干:37÷10=3……7(庚)

求地支:37÷12=3……1(子)

所以,2008年3月1日的干支为庚子

方法二:农历求日干支,春节这天的干支数为1

首先需要知道春节当天的干支,还要知道当年每个月的干支有大小之分,比如农历大约为30天,小月为29天。

计算公式:

当年日数÷10的余数为日干

当年日数÷12的余数为日支

例如:2008年农历二月初二的干支

是戊子年,春节的干支是丁丑,以它为1,正月大为30天,二月加两天,共32天。

那么如下:

求天干:32÷10=3……2(余数以丁为1,那2就是戊

)

求地支:32÷12=2……8(余数以丑为1,那8就是申)

所以,2008年农历二月初二的干支就是戊申

农历算八字,八字是按公历算还是农历算

提起农历算八字,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八字是按公历算还是农历算,另外,还有人想问算生辰八字是按农历还是节气算?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农历生辰八字算命网,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八字是按公历算还是农历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日柱和时柱,怎么算的?

排日柱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 我国干支记日从未间断. 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长的记日法.  日柱, 即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 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由于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缘故, 日干支需查找万年历.另外,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 即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 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 而不要认为午夜十二点是一天的分界点.排时柱时柱, 用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 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子时: 23点 --凌晨1 丑时: 1 点 --凌晨3寅时: 3 点 --凌晨5 卯时: 5 点 --凌晨7 辰时: 7 点 --上午9 巳时: 9 点 --上午11 午时: 11点 --上午13 未时: 13点 --上午15 申时: 15点 --上午17 酉时: 17点 --上午19 戌时: 19点 --晚上21 亥时: 21点 --晚上23

怎样用干支记年法记年?

1\\中国古代的占卜方法很多,但是,概而论之可分为几类? 答:中国古代的占卜方法很多,但是,概而论之可分为:象占和五行占卜,而五行占卜又可分为"位占"和"时占"如金口诀,其关键就是对地分(位)的选定;六壬的关键重在占时. 2\\六爻预测的方法是何代何人所创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框架结构? 答:六爻预测的方法是汉代易学家京房所创立的.它是干(十个天干)支(十二个地支)阴阳五行配六十四卦为框架结构,而建立的一套推衍系统. 中国古代的许许多多的占卜方法,都是以干(十个天干)支(十二个地支)阴阳五行而建立的,可以说是被许许多多的占卜方法所共用.那么: 3\\十个天干是什么? 4\\十二个地支是什么? 5\\干支的作用是什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6 10:24:54编辑过] -------------------------------------------------------------------------------- -- 3\\十个天干是什么? 答:天干与地支是指十天干、十二地支。 十天干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4\\十二个地支是什么? 答:十二个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5\\干支的作用是什么? 答:据传,天干地支的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轩辕时期的大挠市。起先,天干仅是用来记日,地支用以记月。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用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依次搭配起来的方法来记日,后来,干支记日繁荣方法又被逐渐引进到了记年,记月和记时。 6、什么是六十花甲子? 答:六十花甲子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它们依次从头结合到底一个循环为六十,通称“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的次第:是:①甲子②已丑③丙寅④丁卯⑤戊辰⑥己巳⑦庚午⑧辛未⑨壬申⑩癸酉⑾甲戌⑿乙亥⒀丙子⒁丁丑⒂戊寅⒃己卯⒄庚辰⒅辛巳⒆壬午⒇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41甲辰42乙巳43丙戊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巳55戊午56己未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 以上“六十甲子”,便可按照先后顺序分别代表不同的年、月、日、时。 三代历法不同,因此,每年开头的月建不同,直到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改用太阳历,才正式确定以夏历建寅之月的正月,作为一年的 开头。这以后的二千年间,一般都以夏历的寅月作为一年的其始。现将夏历建寅之月作为岁首的月份和地支对照名称列表如下: 7、记年、记月、记日、记时 答:以上“六十甲子”,便可按照先后顺序分别代表不同的年、月、日、时。称为记年、记月、记日、记时。 三代历法不同,因此,每年开头的月建不同,直到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改用太阳历,才正式确定以夏历建寅之月的正月,作为一年的 开头。这以后的二千年间,一般都以夏历的寅月作为一年的其始。现将夏历建寅之月作为岁首的月份和地支对照名称列表如下: 地 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月建 十一月十二月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 日建 子日 丑日 寅日 卯日辰日巳日午日未日申日酉日戌日亥日 记月之外,古人还用十二地支计时,这样一个昼夜就是十二个时辰。用现在的时间概念来说,每个时辰恰好等于两个小时。时辰和小时的对照表情况,列表如下: 十二 时辰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现代 钟点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17-19 19--21 21--23 其中,记年的干支叫年柱,记月的干支叫月柱,记日的干支叫日柱,记时的干支叫时柱。 a、干支记年: 推排年柱首先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易卦占卜活动中的年,不是以农历正月初一为一年之开始,而是以农历的节气“立春”的日时,为一年的开始。 由于,“立春”这个节日,有时是在十二月,有时是在正月,所以,排年柱的方法,就发生如下四种情形: (1)、假如在本年正月立春后求占,其年柱即为本年的干支。 (2)、假如在本年十二月立春前求占,其年柱即为本年的干支。 (3)、假如在本年正月立春前求占,其年柱不是本年的干支,而是上一年的干支。 (4)、假如在本年十二月立春后求占,其年柱不是本年的干支,而是下一年的干支。 例如:2001年是辛巳年。正月十一日巳时,某人来求占。 2001年正月十二日丑时交“立春”,则该人来求占之时的年柱依旧是上一年的庚辰。 b、干支记月 首先要注意易占活动中所说的月,不是以历每月初一为月之始,每月最后一日为月之终。而是以节为标准。 正月建寅——由立春经雨水至惊蜇。 二月建卯——由惊蜇经春分至清明。 三月建辰——由清明经谷雨至立夏。 四月建巳——由立夏经小满至芒种。 五月建午——由芒种经夏至至小暑。 六月建未——由小暑经大暑至立秋。 七月建申——由立秋经处暑至白露。 八月建酉——由白露经秋分至寒露。 九月建戌——由寒露经霜降至立冬。 十月建亥——由立冬经小雪至大雪。 十一月建子——由大雪经冬至至小寒。 十二月建丑——由小寒经大寒至立春。 对于月柱天干则是则是依据年柱的天干来推定的。有一首从年干起月柱天干的“五虎遁年起月诀”必须熟记: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岁首从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 若问戊癸发何方,甲寅之上好追求, 这首歌诀的意思是,凡甲或己之年干,正月起“丙”;乙或庚之年干,正月起“戊”:然后,依次向后顺推,一月一位,月支是几月,就顺推几位,最后推出之天干就是所求之月干。余类推。 其间关系,列表如下,以便浏览: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立春正月 寅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惊蛰二月 卯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清明三月 辰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立夏四月 巳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芒种五月 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小暑六月 未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立秋七月 申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白露八月 酉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寒露九月 戌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立冬十月 亥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大雪十一月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甲子 小寒十二月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乙丑 c、干支记日 占时之日柱,就是来人求占那一天的天干地支,与节气无关,只需查万年历便可知道,或以节目临的那一天开始,依六十甲子顺序推至求占那一天即是。 d、干支记时 时柱的地支是固定的。(参见前) 对于时柱的天干是依据日柱的天干为依据来推定的。有一首“五子遁日起时决”必须熟记: 甲已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寅庚子居。 戊癸何处寻,壬子是真途。 这首歌诀的意思是,凡甲与已之日干,子时起“甲”;乙或庚之日干,子时起“丙”;然后,依次向后顺推,一时一位,余者类推。其间关系,列表如下,以便浏览。

推算年月日柱是如何推算出来的?

一、快速推算年柱干支法 天干: 1(甲);2(乙);3(丙); 4(丁);5(戊);6(己);7(庚);8(辛); 9(壬);10(癸) 地支: 按1(子);2(丑);3(寅);4(卯); 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 11(戌);12(亥) 推算天干: 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3=年干,负数则加10 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8=年干 (公式揭密:因为公元3年为癸亥年,而天干又是逢10一循环。公元4年天干是甲,而4-3=1。由于没有公元0年,所以公元前的天干为末位数-3+1,再+10转为正数) 推算地支: 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数-3)÷12,得余数0-11为年支,负数则加12,0视做12 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数-2)÷12,余数-11-0为年支,加12转为正数,0视做12 (公式揭密:类似前述) 另: ⒈公元年末二位数+9=年支(适用于1800—1899 年); ⒉ 公元年末二位数十1=年支(适用于1900—1999 年); ⒊公元年末二位数+5=年支(适用于即2000—2099 年); 说明: 注:年干支是以立春为界,而不是以春节为界的。如1964年阳历2月4日的阴历为十二月二十一,仍为癸卯年;但1964年阳历2月5日的阴历虽为十二月二十二,而此日已立春,宜做甲辰年。 例一:求公元前7的年柱干支:年干=-7+8=1,即甲;年支=(-7-2)÷12=-9,加12转为正数3,即寅。故公元前7年是甲寅年。 例二:求2000年的年柱干支 :年干=末位数0-3=-3,加10=7,即庚。 年支=00+5=5,即辰。 故2000年是庚辰年。 例三:求1999年的年柱干支 :年干=末位数9-3=6,即己;年支=末二位数99+1=100减去8个12后余4,即卯。故1999年是己卯年。 注:我们所说的某个阳历年份对应的阴历干支,是该年大部分时间与其对应,而不是完全重合的。 二、快速推算月柱干支法 ⒈推算天干:年干x2+月数=月干,超过10则减去10的倍数到0-9,0视做10) (公式揭密:由于甲子年的正月是丙寅月,即甲1对应丙3,推算下去,乙丑年的正月是戊寅,即乙2对应戊5,再下去是丙3对应庚7,正好每年正月的天干为年干x2+1) ⒉ 推算地支:阴历月支是固定不变的,正月为寅(从立春当天到惊蛰前一天),二月为卯(从惊蛰当天到清明前天),三月为辰(从清明当天到立夏前一天),四月为巳(从立夏当天到芒种前一在),五月为午(从芒种当天到小暑前一天),六月为未(从小暑当天到立秋前一天),七月为申(从立秋当天到白露前一天),八月为酉(从白露当天到寒露前一天),九月为戌(从寒露当天到立冬前一天),十月为亥(从立冬当天到大雪前一天),十一月为子(从大雪当天到小寒前一天),十二月为丑(从小寒当天到立春前一天)。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节令为准,,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所以我们所说的某个阴历年份对应的干支,是该月大部分时间与其对应,而不是完全重合的。 例一:2008年阳历2月3日的月柱干支:此日阴历为十二月二十七,且还未立春,年干支应算做2007年的干支丁亥 。年干丁4x2+月数12=20,再减10=10,即癸;此日还未立春,地支为丑;故2008年阳历2月3日(阴历十二月二十七)的月柱干支为癸丑。 例二:2008年阳历2月4日的月柱干支:此日阴历虽为十二月二十八,但正好立春,年干支应做2008年的戊子,月数应为1,而不是12。年干戊5x2+月数1=11,再减去10=1,即甲;地支为寅;故2008年阳历2月4日(阴历十二月二十八)的月柱干支为甲寅。 三、快速推算日柱干支法 公元2000年元旦是戊午日,欲求任何一天的日干支,皆可以此天为参考。即计算出欲求当天与2000年元旦相距总天数,假设相距总天数为A。 则公元2000后某天的日干支求算方法如下:(A-5)÷10,取余数0-9即为日干;(A-7)÷12,取余数0-11即为日支;(A-5)÷12,取余数0-11即为日支。 而公元2000前某天的日干支求算方法如下:(A+5)÷10,再用10减去余数0-9即为日支;(A+5)÷12,再用12减去取余数0-11即为日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