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周易的主要观点,经典常谈中周易的演变

国学经典 《周易》有怎样的辩证思想?

朴素辩证法就是指古代原始的辩证法,这种辩证法思想认识到了运动的普遍性,同时也认识到了一切事物的对立统一性。只能认为它是辩证法的初级形态,要认识到它辩证法思想的正确性,但同时要看出其的不完整性、缺陷性。简单介绍朴素辩证法后,..

经典常谈第二章主要内容

《经典常谈》第二章主要内容为《周易》。

在人家门头上,在小孩的帽饰上,我们常见到八卦那种东西。八卦是圣物,放在门头上,放在帽饰里,是可以辟邪的。辟邪还只是它的小神通,它的大神通在能够因往知来,预言吉凶。算命的、看相的、卜课的,都用得着它。他们普通只用五行生克的道理就够了,但要详细推算,就得用阴阳和八卦的道理。

八卦及阴阳五行和我们非常熟悉,这些道理直到现在还是我们大部分人的信仰,我们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不知不觉之中让这些道理支配着。行人不至,谋事未成,财运欠通,婚姻待决,子息不旺,乃至种种疾病疑难,许多人都会去求签问卜,算命看相,可见影响之大。讲五行的经典,现在有《尚书·洪范》,讲八卦的便是《周易》。

《经典常谈》简介

《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梳理了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诗》、《文》等经典内容,全书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国学入门书。

《经典常谈》此次出版,补充了很多国学经典原文,并请著名哲学家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刘立志副教授做了注释。《经典常谈》使读者能循着朱自清先生的指引,亲自去感受经典的无限魅力和隽永之味,提高国学修养,成为博雅君子。

经典常谈周易主要内容

《经典常谈》中的《周易》是按照历史的变迁讲述了《周易》的演变。如果说《周易》成书史是一部中国文化精神的生成史,那么整个易学史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先秦时期是易学萌生和莫基时代。传统认为《连山》、《归藏》、《周易》"三易"先后于夏、商、周三代问世。春秋战国时期易学已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势,一是继续沿着宗教巫术的占筮道路发展,以《左传》、《国语》为代表;一是摆脱宗教巫术束缚而向哲学发展,以《易传》为代表。《易传》是先秦易学集大成之作。先卖诸子尤其是儒家、阴阳家、道家的思想反映在易学上,丰富了易学;同时,《周易》思想又渗透到各家学说之中,成为社会的普遍价值观。

经典常谈周易第二主要内容概括

经典常谈周易第二主要内容概括如下:人生可贵(试而无憾)乾卦,主要用于学习,工作,技能,事业上。设定一个宏大目标,然后,一段一段去实现这个目标。叫作向"前″进步。如,挣更多的钱,学更深层的知识,走上更高的岗位,为更多的人谋福利,做更大的事业。今天,学习第二卦,坤卦。从卦象看,坤卦是两个地卦的重叠卦。即六个虚横组成。六个都是阴爻。坤主阴,乾主阳。乾是向上发展,向前推进。坤则是向左右前后宽度发展,广度拓展。从一片区域向更多区域发展。领土扩大,象征人从专业化走向多业化。领域越多越广,收莸也越多越广。故有,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地的形势是越看越广,连延不断,做人要越学(掌握的)越多,君子要具备更多的才能智慧和品德,这样承受的收获就才能丰富。也就是地大物产丰,德厚资源多。初六,踏霜,坚冰至。脚下踩着霜了,离冰天雪地就不远了。这是对自然规律的判断。告诉人们,根据经验规律走向,对当下到未来,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确定下一步怎么走。比如,感觉不踏实,不靠谱,有危险,就停下来,或者做些防范措施等。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没做过,不熟悉,没关系。前提是要知其"直方大″。比如,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知道大致路线方向,周围建筑标志,大概多远距离,要多长时间,靠近什么地方等等,就可以找到这个地方。

经典常谈周易第二主要内容

经典常谈周易第二主要内容如下:

第二章首先从角度讨论了国家的治理,在任何体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的共同利益,而不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因此朝廷、贵族、士大夫和农民等地位不同的人都应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就是《经典常谈》所说的“忠”。

第二章还从道德角度讨论了人们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个人都应该以自身的修养、行为和心性来影响自己的家庭、社会、国家和整个世界。另外,人们除了要学习和尊重道德规范外,还要培养自己的良好品德和礼仪,为的是获得他人的认可。

《经典常谈》第二章认为,整个社会必须依据一定的法规和法律来管理,而这些法规和法律必须使大家都能公正地受惩罚,以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强调家庭的作用,指出家庭不仅是一个赖以生活的基础,而且是构建社会关系的基本单位。它能够为子女提供安全和爱心,使他们有一个可以安全成长的环境,从而培育健康的社会个体。

《经典常谈》内容概括为: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部分。

经典常谈周易主要内容

《周易》主要内容如下:

《周易》的内容主要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部分,主要是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与卦爻辞,有阴爻和阳爻。“传”实际上是阐释《周易》经文的专著,即《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计7种10篇。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周易》占测只属其中的一大功能,其实《周易》囊括了天文、地理、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只要能读懂《周易》,无论是哪一行从业者都能在其中汲取智慧的力量。

《周易》的特色

它是中国周代的典箱,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西方文明有《圣经》,东方文明有《周易》。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就连《论语》中也多处引用《周易》的词语。

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与源头,对中国后来历代的、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建筑、医学、音乐、绘画、日常生活等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仍至到影响到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