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时代水的重要性,公司名字在线测试

水对生命的重要性是什么?

人是被水创造的,人体平均75%是水。胎儿时期90%,婴儿80%以上,成年人60-70%,老年60%以下。

人体中各器官的水分含量:眼球99%,血液83%,肾脏82.7%,心脏79.3%,肺79.%,肌肉76%,脑74.8%,皮肤72%,骨22%。

当人身体失水20%就会致死,所以每天正常时需要喝1~1.5升水,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

水占成人体重的60%~70%,人体平均75%是水,地球表面75%是水,这难道是宇宙中偶然的巧合吗?民以食为天,食以饮为先。饮食饮食,先“饮”后“食”。水是宏量营养素,没有哪种营养物质能像水一样广泛地参与人体功能。人体的每一个器官都含有极其丰富的水。

生命由细胞组成,细胞必须“浸泡于水中”才得以成活。年轻人细胞内水分占42%,老年人则占33%,故此产生皱纹,皮下组织渐渐萎缩。人老的过程就是失去水分的过程。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但不可以一天不饮水。人体如果失去体重的15%~20%的水量,生理机能就会停止,继而死亡。

人体一旦缺水,后果是很严重的。缺水1%~2%,感到渴;缺水5%,口干舌燥,皮肤起皱,意识不清,甚至幻视;缺水15%,往往甚于饥饿。没有食物,人可以活较长时间(有人估计为两个月),如果连水也没有,顶多能活一周左右。

水对人体生命的作用,具体作用可总结如下:

(1)人的各种生理活动都需要水。如水可溶解各种营养物质,脂肪和蛋白质等要成为悬浮于水中的胶体状态才能被吸收;水在血管、细胞之间川流不息,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组织细胞,再把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总之人的各种代谢和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2)水在体温调节上有一定的作用。当人呼吸和出汗时都会排出一些水分。比如炎热季节,环境温度往往高于体温,人就靠出汗,使水分蒸发带走一部分热量,来降低体温,使人免于中暑。而在天冷时,由于水贮备热量的潜力很大,人体不致因外界温度低而使体温发生明显的波动。

(3)水还是体内的润滑剂。它能滋润皮肤。皮肤缺水,就会变得干燥失去弹性,显得苍老。有了水,体内一些关节囊液、浆膜液可使器官之间免于摩擦受损,且能转动灵活。眼泪、唾液都是相应器官的润滑剂。

(4)水是世界上最廉价最有治疗力量的奇药。矿泉水和电解质水的保健和防病作用是众周知的。主要是因为水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当感冒、发热时,多喝开水能帮助发汗、退热、冲淡血液里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同时,小便增多,有利于加速毒素的排出。

(5)大面积烧伤以及发生剧烈呕吐和腹泻等症状,体内大量流失水分时,都需要及时补液体,以防止严重脱水,加重病情。

(6)睡前一杯水有助于美容,上床之前,你无论如何都要喝一杯水,这杯水的美容功效非常大。当你睡着后,那杯水就能渗透到每个细胞里。细胞吸收水分后,皮肤就更加娇柔细嫩。

(7)入浴前喝一杯水常葆肌肤青春活力。沐浴时的汗量为平时的两倍,沐浴后,体内的新陈代谢加速,喝了水,可使全身每一个细胞都能吸收到水分,创造出光润细柔的肌肤。

现代医学证明“人的老化是细胞干燥的过程”。由此可见,水对人的重要性。

水资源的危机有哪些?

地球是被很大面积水覆盖的星球。在总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的地球表面上,有3.6亿平方千米的面积是海洋,约占地球表面71%,仅仅剩下约29%是陆地面积。

在地球上,现已得知的水量,绝大部分贮藏在海洋里,约有130多万亿立方米,仅有百分之几分布在陆地表面和地表底下。

缺水也许并不算可怕,最可怕的是看着大量的淡水被污染而无动于衷或无所适从。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约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受到污染。现在,水污染已经同旱灾、洪灾并列,被称为第三种水灾。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部门公布的资料表明,我国的河流、河段已有近1/4因污染不能满足灌溉用水的要求(按我国最低一类的水质要求检测)。全国湖泊约有75%的水域受到显著污染,10%的城市地下水水质日趋恶化,在118座接受调查的大城市中,97%的城市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40%的城市受到严重污染;我国近海海域受到严重陆源污染,赤潮的爆发频率不断增加。

水污染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这些污染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是生活污水,特别是医院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污染水体后,往往带入一些病原微生物。防止病原微生物对水体的污染也是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的一大课题。

水的重要性

地球上的水有97.2%是海水,淡水只占百分之二点几,而全世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淡水总量的1%。这仅有的不可被替代的资源,对人类来说是多么的珍贵。水是生命的基础。水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养分,但它还是我们的细胞和组织吸收其他所有重要养分所要利用的媒介物。各学派公认水参与人体的生理功能,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成分,体液占人体重70%左右,是维持正常生理机能。当需要水而不能得到水时,你也许就是福星了。

遇最大缺水危急,日月潭出现触目惊心一幕,我们该如何保护生态?_百度...

近些年来,关于缺水问题,一直围绕着我们,而最近水情告急,很多水库剩余量不到15%,而这样的情况可能会影响到大概106万的居民用水,同时缺水问题也在造成了不少的恐慌,很多人民生怕停水,商店里库存的大圆筒都几乎被抢光,而对于这种缺水问题,的官员也没有办法短暂的解决,而且根据专家断言,四月份的时候,关于桶装水和水桶的销量可能会更加抢手。 不仅仅是水桶售罄,在超市更是能看到很多民众都去买免洗衣裤,货架上一些和水有关的商品几乎都被抢光了,而且当地还宣布缺水,严重的加油站暂停洗车,日月潭是中国特别大的天然湖泊,让大家感到非常害怕的是,最近由于干旱陷入缺水危机,导致日月潭水位降低了,大概12米,而降低的这12米也导致日月潭底的垃圾全都浮现在人们眼前,整个日月潭由原来的美景变成了现在的大型垃圾场,情况十分不好,而当地的居民也表示,日月潭如果再继续这样下去,可能会变成日月广场。 近年来降雨量非常低,尤其是因为去年雨季比较短,台风没有登陆,所以雨量更是稀缺,而且的水库储备也比较少,由于种种的原因,才会造成现在缺水的这种局面,这也让很多民众都感到非常恐慌。 而面对这种缺水问题,我们也应该早日进行打算,在大家用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生态,平时不要随便乱丢垃圾,而且大家在家使用水的时候尽量保持卫生,使用循环水,比如洗脸洗脚的水可以用来冲马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在一年的时间节约了不少的水,所以像这种小小的举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

水的重要性

水可以说是万物之源,正因此,水才是最重要的!人体70%是水,正常生活是离不开水的!正因70%是水,我们更需要每天换一边水,活水比死水好,是一个道理!为了让身体保持一个 健康 的状态,每天需要饮用大量水。有的官方说八大杯水,每杯水500毫升。这只是大数据的推论!每个人都因人而异! 有些人可能会说,渴了才喝,不渴不用补太多水。这是错误的,当一种平衡状态被打破时就会有一种表现所出现。口渴就说明身体已经严重缺水了,这时及时补充了大量水,机体也有了伤口留下了伤疤。就跟感冒一样,一次感冒就会导致身体一次不可挽回的损害。这水,是一直不间断的补充,喝水太多了就是肚子大些,纯净水是不会造成肾脏负担的。喝水多了,身体反应上厕所多,把废水有毒水排出来,这是好事,这是循环,这是带走老的迎来新的,这是更加 健康 的趋势。 当然,当今 社会 ,人人每天忙忙碌碌,哪有充分时间喝上两口水。这是 社会 通病,也是 社会 病人多的一种因素。工作再忙,压力再大,喝两口水耽误不了您几分钟。等您到了医院,花钱看病难的时候,后悔是来不及的! 不要等到身体出现反应口渴时喝水 不要等到医院花钱看病受罪时后悔 喝水从现在开始,现在就去喝一杯水,要一个 健康 !

水资源的重要性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约3亿人极度缺水。更可怕的是,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将会有30亿人面临缺水,40个国家和地区淡水严重不足。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中国水资源总量并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更少,2240立方米,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的国家中排在第88位。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也很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面临这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我们是该做些什么了: 1、要有惜水意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知道爱惜,有的甚至将水白白浪费。应当知道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也不均匀,而且年际差别很大,年内也变化莫测,再加上污染,使水资源紧缺,自来水更加来之不易。爱惜水是节水的基础,只有意识到“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才能时时处处注意节水。 2、养成好习惯,据分析,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习惯,就能节水70%左右。与浪费水有关的习惯很多,比如:用抽水马桶冲掉烟头和碎细废物;为了接一杯热水,而白白放掉许多冷水;先洗土豆、胡萝卜后削皮,或冲洗之后再择蔬菜;用水时的间断(开门接客人,接电话,改变电视机频道时),未关水龙头;停水期间,忘记关水龙头;洗手、洗脸、刷牙时,让水一直流着;睡觉之前、出门之前,不检查水龙头;设备漏水,不及时修好。 3、使用节水器具,家庭节水除了注意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以外,采用节水器具很重要,也最有效。为了省钱,很多人宁可放任自流,也不肯更换节水器具,其实,交这么多水费长期下来是更不合算的。使用节水器具,既省钱,还能保护环境,岂不是一举两得?节水器具种类繁多,有节水型水箱、节水龙头、节水马桶等。随便用上几个就为节水做出了不少贡献啊! 4、查漏塞流,在家中“滴水成河”并非开玩笑。要经常检查家中自来水管路。防微杜渐,不要忽视水龙头和水管节头的漏水。发现漏水,要及时请人或自己动手修理,堵塞流水。一时修不了的漏水,干脆用总开关暂时控制水流也好。管好水龙头,把水龙头的水门拧小一半,漏水流量自然也小了,同样的时间里流失水量也减少一半。 就生产而言,特别对一些高消耗水的行业,我们要围绕如何优化水系统的运行,如何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如何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等作为节水工作的重点,积极组织技术攻关,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制度,对产品水消耗实行定额管理,并作为一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考核,减少浪费现象。 长期以来,大多数人有节约用水的理念,但缺少具体的行动,大手大脚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一些人认为家大业大,再加上身处长江边,总认为这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缺少节水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如果真正到了“水比油贵”之时,我们再抓节水工作就悔之晚矣.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专家指出,由于自然环境以及高强度的人类活动的影响,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南方水资源进一步增加。这个趋势在最近20年尤其明显。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 最近几年,北方连年干旱。如果说北方资源性缺水日益严重令人忧心,南方的状况也并不乐观。专家指出,南方地区由于不注意污水的处理,把未经处理的污水大量排到天然河道,污染了水体,影响了水资源的有效性,造成有水不能用,形成了水质性缺水的严重状况。受大陆季风气候的影响,中国水资源在季节上分布极不均匀,总是连枯连涝。时间上不均匀的水资源的变化需要由水库来调节。建国以来,我国兴建了大量水库,但由于水源工程建设投资额大,投资回报率不高,难以吸引更多建设资金。这种由工程滞后原因造成的工程型缺水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尤其明显。 1949~2002年,全国总用水量增加了4000多亿立方米,大约每10年增加1000亿立方米,年平均增加约100亿立方米。1980年以后,全国总用水量的增长幅度略有下降,但年平均增长量仍有62亿立方米左右。 在这期间,全国的用水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农业用水比例逐步下降,而工业、城镇生活用水比例则有所增加。 与2001年比较,2002年生活用水量增加了19亿立方米,工业用水增加1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减少90亿立方米。 在省级行政区中,用水量大于400亿立方米的是、江苏和广东,约占全国用水量的25.5%;工业用水占其总用水量30%以上的是上海、重庆、湖北和江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