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之一卦六爻皆吉是什么意思,男人摇出谦卦预示着什么

了凡四训(谦德之效)

大家好!我用一个月时间读完了《了凡四训》的前三篇内容,今天继续学习本书的第四篇内容《谦德之效》,闲言少叙,请看正文。 满招损,谦受益 原文 《易》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书》曰:“满招损,谦受益”。予屡同诸公应试,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 注释 爻(yao):《易经》之中卦的基本符号,有交错和交易的意思。 译文 《易经》上说:“天的道理是骄傲就会亏损而谦虚就会获益,地的道理是骄傲就要改变而谦虚就更加的充满,鬼神的道理是骄傲就要受害而谦虚就能得到福泽,人则是厌恶骄傲自满的人,喜欢谦虚的人”。因世,在谦这一卦中,六爻都是吉利的。《尚书》中说:“骄傲自满就会受到损害,谦虚谨慎就会获得益处”。我多次和同乡一起考试,每次看到那些将要发达的寒门士子,都是一脸谦和的光彩,仿佛可以用手捧起来。 解读 所谓的谦德之效就是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长期保持美好的思想品德,德行所带来的好处,其实在道理上来说,和行善积德是一样的,只是做法不同侧重点不同而已,但是最后都会获得很大的好处。 在这段中,了凡先生主要是引用了古代经典书籍中的语句来说明谦虚品德的重要性。 光讲出一些道理是不能够让人信服的,了凡先生还举出了几个他自己所见所闻的例子。来说明谦虚,能给人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请往下看: 丁宾谦逊得高中 原文 辛未计偕,我嘉善同袍凡十人,为丁敬宇宾,年最少,极其谦虚。 予告费锦坡曰:“此兄今年必第”。费曰:“何以见之”,予曰:“惟谦受福,兄看十人中,有恂恂款款,不敢先人,如敬宇者乎?有恭敬顺承,小心谦畏,如敬宇者乎?有受侮不答,闻谤不辩,如敬宇者乎?人能如此,即天地鬼神,犹将佑之,岂有不发者?” 及开榜,丁果中式。 注释 计偕:举人们进京赶考。 恂恂款款:谦虚谨慎诚恳忠实的样子。 先人:先于别人行动。 中式:即科举考试被录取。 译文 辛未年进京赶考,嘉善有我和同乡朋友一共十个人。有一个人叫丁宾,字敬宇,他的年龄最小,但是却非常谦虚。 我对同行的费锦坡说:“这个兄弟今年一定能够考上”。费锦坡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我说:“只有谦虚的人才能获得福报,你看这十个人当中,哪个人像丁宾谦虚谨慎,诚恳忠实,又不先于别人行动,又有哪个人像丁宾一样顺从、承受、谦虚、小心谨慎?有像丁宾一样受到侮辱不在意,受到诽谤也不辩解的嘛?一个人能做到这样,天地鬼神都会保佑他的,怎么能不发达?” 等到发榜,丁宾果断高中。 解读 这段文字,了凡先生举了他和同乡十人一起进京赶考路上,发现了十人中年龄最小的丁宾,他谦虚谨慎,诚实厚道,所以了凡先生就认定了,他一定会前途无量。果然丁宾一鸣惊人。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经常抱怨上天的不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既然有这样的时间,为什么不去深挖深层次的原因呢?当你感觉自己各方面都出色,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的时候,却不知人家正在十分谦虚的继续努力的充实自己,这就是最主要的原因。 冯开之自谦得福报 原文 丁丑在京,与冯开之同处,见其虚己敛容,大变其幼年之习。李霁岩直谅益友,时而攻其非,但见其平怀顺受,未尝有一言相报。予告之曰:“福有福始,祸有祸先。此心果兼,天必相之。兄今天决第矣”。已而果然。 译文 丁丑年在京城,和冯开之先生在一起,只见他谦虚谨慎并且一副很严肃的样子,大大改变了童年时的习惯,他的好友李霁岩正值诚信,经常指出他的过失和错误,但是他都是平心静气的接受,没有反驳一句,我对他说,“福气有福气的根源,灾祸有灾祸的前兆,你这么谦虚老天一定会帮助你的,你今年一定会在科举中高中的〞,后来,冯开之果然高中了。 解读 这段还是了凡先生为了说明谦虚的品德能够带来福报所举出的例子。 了凡先生接着又说了下一个故事: 赵裕峰改过后及第 原文 赵裕峰光远,山东冠县人,童年举于乡,久不第。其父为嘉善三尹,随之任。慕钱明吾,而执文见之。明吾悉抹其文,赵不惟不怒,且心服而速改焉,明年,遂登第。 注释 三尹:官名。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官员。 译文 赵裕峰,名光远,是山东冠县人,不满20岁就成了乡里的举人,但是多次赶考都没中进士。他的父亲调任嘉善的三尹,他也和他父亲一起赴任了,他很仰慕钱明吾这个人,于是去带着自己的文章去拜见,钱明吾把他的文章全部否定,赵裕峰不但不生气,而且还心服口服的迅速改正,第二年他就考中了进士。 解读 这段还是了凡先生为了说明谦虚能够得到福报而举出的例子。故事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其中所包含的道理却颇深。 通过了凡先生的介绍,赵裕峰这个人不简单,不满二十岁就考中举人,在古代有好多人一辈子都考不中举人,像范进考中举人之后就发疯了,可见赵年纪轻轻考中举人实属不易。 正当他幻想着自己可以顺利地走进官场的时候,却在接下来的考试中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久考不中。 …… 就在赵光远见过钱明吾之后的第二年,他就中了进士。或许有人会认为他中进士,是因为他多年努力学习的结果,这点不可否认,但是这绝对离不开他谦虚的性格,因为他如果不谦虚,那么在多次都考不中进士的情况下他只会产生怨恨,是绝对不会静下心来努力继续学习的,因此,谦虚的品德才是他最终能考中进士的法宝。 其实中国古代有很多的名人都是十分谦虚的,都是能听进去别人所说的话的,也都敢于直接面对自己的错误。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说过这样的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再有像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每次在做了一首新诗之后都会先念给那些年长的老妇人听,然后认真的听取她们的意见并修改,直到她们能够听懂为止。 今天了凡先生为我们讲了三个谦虚谨慎的人,最终都得到了好的回报。有关谦虚的故事还有很多,明天接着说。 感谢您的关注,感谢您的阅读,明天见。

64卦中的谦卦是什么意思?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问题描述: 最好详细一些! 解析: 谦卦 周易的六十四卦中唯独“谦”卦的六爻的爻辞都是吉,其他的卦里,都有吉、有凶。此卦的意思是做人学谦、学敬那么一切都是吉祥如意的。 “谦”卦喻意“谦逊”、“谦虚”。卦体中上卦为坤为地,下卦为艮为山。上卦为坤为顺从之意,还有朴实的意思,下卦为艮为高耸,为笃实之意。也就是忍让不与奸人相争,教我们处世要谦恭。所以谦卦为“亨,君子有终。” 佛教中说心是恶源,有与生俱来的六种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其中慢就是指“恃己才能,于他高举”,贡高我慢,踞傲自矜,扬己抑人,总觉得别人不如自己,这个意思是傲慢人人都有,要是没有,就成佛菩萨了。特别是读书人,往往恃才傲物。怎样戒除慢,在儒家的世间法讲,就是使其不增长,用“吾日三省吾身”使其不产生。佛法讲出世间法,要跳出轮回,必须灭断很多烦恼,包括我慢。慢从根本上说是由我执产生,分别有七种(见下面注解)。儒家教我们学谦虚就是在处处敬礼,论语中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注解:慢多达七种或九种,依据《俱舍论》的解说,有下列的意思: 一、慢。目睹对方不如自己,就会自鸣得意,盛气凌人。即使事实如此,傲慢本身也不会烦恼。 二、过慢。对与自己同等的人,硬说自己胜过对方;对胜过自己的人,偏偏说对方跟自己同等。 三、慢过慢。对胜过自己的人,起相反的看法,认为自己胜过对方。 四、我慢。高估自己,自以为是。 五、增上慢。尚未证得佛法,就以为证到佛法。 六、卑慢。显然对方高过自己颇多,自以为只比对方稍差一些。 七、邪慢。显然自己没有德行,还一直以为有德行。

为什么说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亨又是什么

六爻皆吉,是因为爻辞都是吉利的,往深里说是一阳当位,在下卦之顶点,有功而不争是谓谦之精髓。五阴受阳爻吸引相应因而吉利。地上艮下,损高增低为平衡之道,因而为吉,为终身可行。先曲而后申所以君子有终。亨指亨通。

《易经》六十四卦,为什么只有谦卦六爻皆吉?

谦卦在卦象是:地中有山,山本来是矗立在地上的,现在却甘愿居于地下面。

谦德之效原文及翻译

原文:《了凡四训》第04章 谦德之效

易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予屡同诸公应试,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

辛未(公元1571年)计偕,我嘉善同袍凡十人,惟丁敬宇宾,年最少,极其谦虚。

予告费锦坡曰:「此兄今年必第。」

费曰:「何以见之?」

予曰:「惟谦受福。兄看十人中,有恂恂款款,不敢先人,如敬宇者乎?有恭敬顺承,小心谦畏,如敬宇者乎?有受侮不答,闻谤不辩,如敬宇者乎?人能如此,即天地鬼神,犹将佑之,岂有不发者?」

及开榜,丁果中式。

丁丑(公元1577年)在京,与冯开之同处,见其虚己敛容,大变其幼年之习。李霁岩直谅益友,时面攻其非,但见其平怀顺受,未尝有一言相报。予告之曰:「福有福始,祸有祸先,此心果谦,天必相之,兄今年决第矣。」已而果然。

赵裕峰,光远,山东冠县人,童年举于乡,久不第。其父为嘉善三尹,随之任。慕钱明吾,而执文见之,明吾悉抹其文,赵不惟不怒,且心服而速改焉。明年,遂登第。

壬辰岁(公元1592年),予入觐,晤夏建所,见其人气虚意下,谦光逼人,归而告友人曰:「凡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建所温良若此,天启之矣。」及开榜,果中式。

江阴张畏岩,积学工文,有声艺林。甲午(公元1594年),南京乡试,寓一寺中,揭晓无名,大骂试官,以为眯目。时有一道者,在傍微笑,张遽移怒道者。道者曰:「相公文必不佳。」

张怒曰:「汝不见我文,乌知不佳?」

道者曰:「闻作文,贵心气和平,今听公骂詈,不平甚矣,文安得工?」

张不觉屈服,因就而请教焉。

道者曰:「中全要命;命不该中,文虽工,无益也。须自己做个转变。」

张曰:「既是命,如何转变?」

道者曰:「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

张曰:「我贫士,何能为?」

道者曰:「善事阴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无量,且如谦虚一节,并不费钱,你如何不自反而骂试官乎?」

张由此折节自持,善日加修,德日加厚。丁酉(公元1597年),梦至一高房,得试录一册,中多缺行。问旁人, 曰:「此今科试录。」

问:「何多缺名?」

曰:「科第阴间三年一考较,须积德无咎者,方有名。如前所缺,皆系旧该中式,因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

后指一行云:「汝三年来,持身颇慎,或当补此,幸自爱。」是科果中一百五名。

由此观之,举头三尺,决有神明;趋吉避凶,断然由我。须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古语云:「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今之求登科第者,初未尝有真志,不过一时意兴耳;兴到则求,兴阑则止。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齐其庶几乎?」予于科名亦然。

译文:

易经谦卦上说:天的道理,不论什么,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亏损,而谦虚的就让他得到益处。地的道理,不论什么,凡是骄傲自满的,也要使他改变,不能让他永远满足;而谦虚的要使他滋润不枯,就像低的地方,流水经过,必定会充满了他的缺陷。鬼神的道理,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受害,谦虚的便使他受福。人的道理,都是厌恶骄傲自满的人,而喜欢谦虚的人。

这样看来,天、地、鬼、神、人、都看重谦虚的一边。易经上六十四卦,所讲的都是天地阴阳变化的道理,教人做人的方法。每一卦爻中,有凶有吉,凶卦是警戒人去恶从善,吉卦是勉励人要日新又新,唯有这个谦卦,每一爻都吉祥。书经上也讲:自满,就会遭到损害,自谦,就会受到益处。

我好几次和许多人去参加考试,每次都看到贫寒的读书人,快要发达考中的时候,脸上一定有一片谦和,而且安详的光采发出来,仿佛可以用手捧住的样子。

辛未年,我到京城去会试,我的同乡嘉善人一起去参加会试的,大约有十个人,只有丁敬宇,这个人最年轻,而且非常谦虚,我告诉同去会试的费锦坡讲:这位老兄,今年一定考中。费锦坡问我说:怎样能看出来呢?

我说:只有谦虚的人,可以承受福报。老兄你看我们十人当中,有诚实厚道,一切事情,不敢抢在人前,像敬宇的吗?有恭恭敬敬,一切多肯顺受,小心谦逊,像敬宇的吗?有受人侮辱而不回答,听到人家毁谤他而不去争辩,像敬宇的吗?一个人能够做到这样,就是天地鬼神,也都要保佑他,岂有不发达的道理?等到放榜,丁敬宇果然考中了。

丁丑年在京城里,和冯开之住在一起,看见他总是虚心自谦,面容和顺,一点也不骄傲,大大的改变了他小时候的那种习气。他有一位正直又诚实的朋友季霁岩,时常当面指责他的错处,但却只看到他,平心静气地接受朋友的责备,从来不反驳一句话。

我告诉他说:一个人有福,一定有福的根苗;有祸,也一定有祸的预兆。只要这个心能够谦虚,上天一定会帮助他,你老兄今年必定能够登第了!后来冯开之果然真的考中了。

赵裕峰,名光远,是山东省冠县人;不满二十岁的时候,就中了举人,后来又考会试,却多次不中。他的父亲做嘉善县的主任秘书,裕峰随同他父亲上任。裕峰非常羡慕嘉善县名士钱明吾的学问,就拿自己的文章去见他,那晓得这位钱先生,竟然拿起笔来,把他的文章都涂掉了。

裕峰不但不发火,并且心服口服,赶紧把自己文章的缺失改了。如此虚心用功的年轻人,实在是少有,到了明年,裕峰就考中了。

壬辰年我入京城去觐见皇帝,见到一位叫夏建所的读书人,看到他的气质,虚怀若谷,毫无一点骄傲的神气,而且他那谦虚的光采,就像会逼近人的样子。

我回来告诉朋友说:凡是上天要使这个人发达,在没有发他的福时,一定先发他的智慧,这种智慧一发,那就使浮滑的人自然会变得诚实,放肆的人也就自动收敛了,建所他温和善良到这种地步,是已发了智慧了,上天一定要发他的福了。等到放榜的时候,建所果然考中了。

江阴有一位读书人。名叫张畏岩,他的学问积得很深,文章做得很好,在许多读书人当中,很有名声。甲午年南京乡试,他借住在一处去寺院里,等到放榜,榜上没有他的名字,他不服气,大骂考官,眼睛不清楚,看不出他的文章好。

那时候有一个道士在旁微笑,张畏岩马上就把怒火发在道士的身上。道士说:你的文章一定不好。张畏岩更加的发怒说:你没有看到我的文章,怎么知道我写得不好呢?道士说:我常听人说,做文章最要紧的,是心平气和,现在听到你大骂考官,表示你的心非常不平,气也太暴了,你的文章怎么会好呢?

张畏岩听了道士的话,倒不觉的屈服了,因此,就转过来向道士请教。道士说:要考中功名,全要靠命,命里不该中,文章虽好,也没益处,仍不会考中,一定要你自己改变改变。

张畏岩问道:既然是命,怎样去改变呢?道士说:造命的权,虽然在天,立命的权,还是在我;只要你肯尽力去做善事,多积阴德,什么福不可求得呢?

张畏岩说:我是一个穷读书人,能做什么善事呢?

道士说:行善事,积阴功,都是从这个心做出来的。只要常常存做善事,积阴功的心,功德就无量无边了。就像谦虚这件事,又不要花钱,你为什么不自我反省,自己工夫太浅,不能谦虚,反而骂考官不公平呢?

张畏岩听了道士的话,从此以后就压低一向骄傲的志向,自己很留意把持住自己,勿走错了路,天天加功夫去修善,天天加功夫去积德。到了丁酉年,有一天,他做梦到一处很高的房屋里去,看到一本考试录取的名册,中间有许多的缺行。

他看不懂,就问旁边的人说:这是什么?那个人说:这是今年考试录取的名册。而张畏岩问:为什么名册内有这么多的缺行?那个人又回答说:阴间对那些考试的人,每三年考查一次,一定要积德,没有过失,这册里才会有名字。像名册前面的缺额,都是从前本该考中,但是因为他们最近犯了有罪过的事情,才把名字去掉的。

后来那个人又指了一行说:你三年来,很留心的把持住自己,没犯罪过,或者是应该补上这个空缺了,希望你珍重自爱,勿犯过失!果然张畏岩就在这次的会考,考中了第一百零五名。

【造命的权在天,立命的权在我,只要肯努力,多做善事积阴德呀!积阴德,什么福报求不得呀?求不得?】

从上面所讲的看来,举头三尺高,一定有神明在监察著人的行为。因此,利人,吉祥的事情,都应该赶快的去做;凶险,损人的事,应该避免,不要去做,这是可以由我自己决定的,只要我存好心,约束一切不善的行为,丝毫不得罪天地鬼神,而且还要虚心,自己肯迁就不骄傲,使得天地鬼神,时时哀怜我,才可以有福的根基,那些满怀傲气的人,一定不是远大的器量,就算能发达,也不会长久地享受福报。

稍有见识的人,一定不肯把自己肚量,弄得很狭窄,而自己拒绝可以得到的福,况且谦虚的人,他还有地方可以受到教导,若人不谦虚,谁肯去教他?

并且谦虚的人,肯学别人的好处,别人有善的行动,就去学他,那么得到的善行,就没有穷尽了。尤其是进德修业的人,一定所不可缺少的啊!

【举头三尺高呀!决定有神明,不但要存好心,而且要虚心,不可以做坏事,还要肯迁就,天地鬼神呀,千万莫得罪啊!莫得罪!】

古人有几句老话说:有心要求功名的,一定可以得到功名;有心要求富贵的,一定可以得到富贵。一个人有远大的志向,就像树有根一样;树有根,就会生出丫枝花叶来。

人要立定了这种伟大的志向,必须在每一个念头上,都要谦虚,即使碰到像灰尘一样极小的事情,也要使别人方便,能够做到这样,自然会感动天地了。

而造福全在我自己,自己真心要造,就能够造成。像现在那些求取功名的人,当初那有什么真心,不过是一时的兴致罢了;兴致来了,就去求,兴致退了,就停止,孟子对齐宣王说:大王喜好音乐,若是到了极点,那么齐国的国运大概可以兴旺了。但是大王喜好音乐,只是个人在追求快乐罢了,若是能把个人追求快乐的心,推广到与民同乐,使百姓都快乐,那么齐国还有不兴旺的么?

我看求科名,也是这样,要把求科名的心,落实推广到积德行善上;并且要尽心尽力地去做,那么命运与福报,就都能够由我自己决定了!

各位听众朋友,在听完了《了凡四训有声书》之后,您的内心一定是感触很多,觉得获益匪浅,这的的确确是一部扣人心弦,净化人心的有声书;而了凡四训这本书的原文,文字非常的优美典雅,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并不难了解,但是其中所深藏宇宙人生的道理,却是非常的深奥,必须用心体会,才能有得于心。

所以盼望各位听众朋友,在听过录音带以后,最好能够熟读了凡四训的原文三百遍;必定能够信心益增,效法了凡先生立命精神的决心,会更加的坚定;进而身体力行,断恶修善。于是而个人的学业,事业,家庭均能圆满,成圣成贤,也是指日可待的。

为了利益大众,广为流传,在此我们声明,了凡四训有声书并没有所谓‘智慧财产权’的问题,非常欢迎善心人士大力提倡翻录,提供各级学校教学参考,来协助我们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建设;并且能净化社会人心,提升道德观念;大家都学了凡精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行善积德,服务人群,如果说人人能够如此,国家前途一定光明,世界一片祥和。

谦卦的奥义(一)

谦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中唯一六爻皆吉的卦。其它卦都是吉凶参杂。这是为什么呢? 谦卦的卦辞很简单:谦,亨,君子有终。但这简单的几个字却有丰富的内涵。 谦卦的像一般被理解为山在地中,或山在地下,因为坤为地,艮为山。但这样解释好多人会感觉隔膜,想不出山在地下啥样。其实,更形象的理解应该是山在海中(海在地平线下)。谦卦中有互卦坎,可代表海水,下面有艮,是山,想想马里亚纳海沟深度为11034米,如果把海沟沟底视为地面,那就可以说有一万多米高的山埋在海里。这么高的山比喜玛拉雅山还高,但地上的人类却完全看不到,这正如一个修养高深的人,他有非凡的智慧德能,却和光同尘,不显山不露水,不突显自己。这样的人,当然会有善终。其中道理不难体会。谦卦的卦象上坤,下艮,互坎,震。以世间法讲,坤代表母,艮代表少子,坤在上,艮在下,令人想到小孩跟着母亲,听从母亲教导;还可想象一个儿子背着年迈、行动不便母亲,照顾她。谦卦中的唯一阳爻,九三,可视为一家之主,可视为父亲之象;震、坎、艮为兄弟仨,共用一阳爻,可表示兄弟同气,同心,都在父母亲堂前承欢,尽孝。也令人想到“父母俱存,兄弟无恙”的家庭图景,这是幸福美好的象征。这种“孝”的意象可以说是谦卦中的又一层含义。另外,艮在下,坎,震在上,如小弟弟跟随着两个哥哥,哥哥又照护着着弟弟,这又是悌道的表示。儒家说“孝悌为人之本”,其吉祥可以想见。这是对“亨,君子有终”的再一层理解。 坤卦与互卦坎,还构成师卦,艮可代表学子,这又是一个学生向老师虚心请教的形象,令人想到孔子对好学这种品质的高度赞叹。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意思说:“就是在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又忠心又守信的人,只是赶不上我这样好学罢了。” 从以上几点,我们似乎已经可以理解《谦》卦为什么六爻皆吉了。 但我们知道,世间法的解读只能揭示周易的部分含义,还远不足以窥见周易的底蕴。周易的根本在内圣之道。 从内圣的角度看,《谦卦》的卦辞又当如何理解呢? 我们再看卦象:卦中一阳,可代表乾阳自性,刚健不息的先天能量,太一,你也可叫它太乙真人;互卦震为龙;坎为水,为耳;艮为山、也为土,为止、为手,为终;《说卦》谓:“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坤为顺,为地,为土,为牝马,即母马,它代表纯净无染的心,厚德载物的德行,谦的含义尽在其中,此心禅宗谓之“本心”,“本真心”,儒家谓之“至善”。 从以上意象可以想到儒家的“止于至善”,禅宗的“守本真心”,道家的“抱一守中”,神话中的龙宫探宝;想到丹经中的“四象五行皆藉土,九宫八卦不离壬”等等,亦可想到老子说的“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修道的要素与要诀,可以说在此已经具备。由此对“谦,亨,君子有终”的卦辞意义也就不难领会了。“亨”代表阴阳两仪美好的会合,“有终”意味着行人到此地步已走上正道,不会退堕,比如大乘佛法所谓之不退菩萨,这样的修行终将会有良好的结果。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地中有山,这是对谦卦卦象的一个表面化的概括,因为是《象》辞,所以都会先说卦象。“君子以裒(pou)多益寡,称物平施”,基本意思是君子观这个卦象,好象平衡天平一样,(中间一阳,如天平的中心点)要减取多余的一边,增益缺少的一边,努力达到两端的平衡。 从灵性意义上讲,是在指示行人,在禅修当中,要注意定慧等特,刚柔相济,阴阳平衡。这与佛陀用弹琴调弦要使松紧适宜来开示弟子,是同样的精神。佛法中对信、精进、念、定、慧五根五力的运用,也是强调平衡为要。 (未完待续) 附:谦卦六吟       一 亲在高堂,兄弟俱存 入孝出悌,本立道生       二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好学尊师,夫子是珍       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五祖明示,曰守本真       四 山顶独立,海底潜行 谦谦君子,有志竟成       五 止于至善,心无点尘 从其大体,终为大人       六 天得一清,地得一宁 侯王得一,为天下正。

返回顶部